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陳大帥ing


“龍興之地” 肥沃黑土地一直被管制,大清統治者為了防止同化滿族和萬一回撤能留有退路。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沙俄藉口“助華防英”,在1860年朝廷不承認的《璦琿條約》強吞外東北和庫頁島,朝廷中央也就批准放開封鎖,移民定邊,1877年,黃河中下游“丁戊奇荒”餓死一千多萬人口上下,朝廷默許災民出關外尋求活路。1907年更是設置東三省總督,這樣可以公開關內無地少地農民紛紛進入地廣人稀東北墾荒。到民國初年奉系軍閥張作霖大力發展東北經濟,農業、工業、鐵路齊頭並進發展,也是一段移民高潮,到九一八事變前有幾百萬漢人移民東北,有山西、山東、江蘇、河北、河南幾省都有輸出移民,其中以山東和河北居多。直到日本二戰投降前,關內移民人口超過兩千萬。東北由以前地廣人稀變為良田萬畝和繁榮都市和人口稠密的村鎮。建國後,東北的中蘇工業大項目和三年自然災害期間,也有大量移民,但是這階段不再視為“闖關東”一部分。


明愛


我老家是山東威海,聽我媽說,我太姥爺那一輩兒,他們是哥倆,威海地少那叫一個窮,哥倆一商量在家餓死還不如岀去闖一闖,於是哥倆劃了一個小舢板在大里飄了三天三夜,來到了遼寧省今天的寬甸縣,舉目望去嫋無人煙大片的土地捏一把能捏岀油來,這可把這哥倆樂壞了,他們在那奮鬥了二十年,種出的莊稼換成錢就攢起來,後來形成規模,他們僱了很多長工,後來那出現了土匪他們都回了老家,在威海蓋房子置地,當年威海北門外的十三趟門樓很有名氣,那就是我太老爺蓋的,老爺子富了不忘夲,看見要飯的他怎麼的都施捨,有青壯年岀來要飯,他都收留做夥記給他們娶上媳婦成個家,有些人想做點生意錢不夠就找他入股,他問清楚之後告訴人家上櫃上取,有些沒良心的人把錢取走之後逃之夭夭,太老爺自己自言自語,這是買賣沒做好不好意思來,為自己解嘲,太姥爺當年在威海有名的大善人,他去世時在家停放了七七四十九天大殯,岀殯那天的送葬的隊伍,前不見頭後不見尾,威海市的大小商鋪全關門。


茉莉花8888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南方人口飽和。

山東人闖關東,比較理想的地方是相對富裕的地區,比如江蘇的南部,上海,浙江北部。

然而,這些地方的人口非常多。除了太平天國時期的濫殺導致這裡人口減少,但恢復也非常迅速。

而闖關東的都是山東農民,主要技能就是種地。

而江浙一帶的耕地,尚不滿足當地人自己種,哪裡能夠容納移民。

相反,東北地廣人稀,1740年東北總人口數不到40萬人,到了1840年東北人口也就300萬,有的是土地。

第二,南方很多地區還在戰亂。

山東周邊,河南和安徽的捻軍橫行,清朝花費20多年才徹底剿滅。

江浙皖又有太平軍,反覆攻殺10多年。

戰亂影響了人民的遷移。

相反,東北雖然土匪橫行,但在庚子事變之前,並沒有大規模的戰爭。

第三,從山東去東北很方便。

膠東人去東北,基本都是坐船。

只要上船從山東沿海厲害,一二天就可以到達遼寧沿岸的港口,非常便捷。

相反,如果從山東到江浙,必須走陸路。

當時沒有鐵路,僅僅江蘇省南北寬度就有接近500公里。在古代,拖家帶口在陸路走500公里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第四,東北的山東老鄉多。

闖關東的大部分是河北和山東人。從民國38年間開始有史料統計記載,山東人闖關東數量達到平均每年48萬人之多,總數超過1830萬,至東北留住的山東人達到800萬之多

他們基本都是破產以後才被迫離鄉背井。

這些人大多是赤貧,去了外地首先就得投靠親友。

而山東人闖關東有很長久的歷史,東北的山東後裔很多,新來的很容易找到親友。


薩沙


闖關東中的“關東”,就是山海關以東、也就是山東北面隔海相望的東北地區。

在那個老百姓食不果腹的年代,山東人最大的願望就是能不餓著肚子。天災人禍和連綿戰爭都造成大量山東農民的破產,山東人民人多地少,種莊稼都是好把式,可以沒有足夠的土地。舉目一望,哪裡有可以耕種的土地?山東人把目光都放在了東北黑土地上,開始舉家北遷。

為啥往北而不是往南呢?

第一,南方人口眾多,人均土地很少。

雖然南方比較富庶,但是南方人口基數大,像江浙地區,雖然土地不少,可是當地人口同樣也不在少數,尚不能滿足當地人的需求。哪還有多餘的土地提供給山東人農耕。而闖關東的又大部分都是一些破產農民,沒有土地就相當於斷了他們的活路。

第二,南方多戰亂。

清朝中後期的太平天國運動和捻亂,都是發生在山東以南的地方。河南和安徽有捻軍橫行,清朝花了20多年才成功剿滅,而江浙地區則是太平軍的叛亂之地,在此地禍害十年左右。相比而已,東北只是土匪橫行,在日俄戰爭之前,並沒有什麼大型戰事發生。清朝覆滅之後,中原和江南一帶也陷入軍閥混戰局勢,山東人避之不及,哪裡肯移民江南。

第三,東北地廣人稀,且飲食習俗相近。

東北是滿人的發祥地,滿清入關後,人口才近二十萬,而需要他們控制的人數卻是達到了幾千萬人。他們怕自己的統治有一天被推翻,就把東北作為自己的備選之地。畢竟歷史上可沒有哪個帝國可以把統治一直延續萬年,在他們還沒有被推翻之前提前謀好退路才是上上之選,(然而這些謀劃後來都給別人做了嫁衣,這都是後話。)因此他們嚴格控制東北土地的開墾,限制移民。這就造成了東北地廣人稀的局面。

儘管留好了後手,可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還沒等到漢人將他們趕出中原,北方的兇鄰就開始對東北這塊肥沃的土地垂涎欲滴。

在沙俄的蠶食威逼下,後期的清政府覺得這樣把東北一直空著也不是個事,抵擋不住外部的覬覦,本就缺乏人口的東北需要外來人口來維持。禁令就這樣被慢慢解開,隨即開始了山東人闖關東的熱潮。到了民國時期,這股熱潮方興未艾。

據統計,1921年關內向東北移民僅為20.9萬人,1926年增為56.7萬人,以後移民數量猛增,1927年達到105萬人、1928年為108.9萬人、1929年為104.6萬人、1930年為67.3萬人。即從1921年至1930年的10年間共有近618萬餘人到東北謀生。

山東人到了東北以後,因為土地廣袤,便開始四處散落,只要你看中了荒地並且有力氣耕種,那麼這塊土地就很可能成為你的固定財產,沒有在南方要和別人搶土地的麻煩。而且又因為兩地飲食習俗相差不多,山東人很快就能適應過來。語言各方面的障礙也不多,總比江南的話更容易溝通,因此山東人到了東北並不存在什麼水土不服。而如果去了南方,則又是不一樣的風格了。

第四,去往東北更加方便。

山東東部的人去往東北只需要在膠東坐船跨過海峽就可以直達遼東半島,一兩天便可到達。而如果山東西部的人選擇陸路的話,雖然對於當時交通不便的年代也不是一個小問題,但對於窮人,沒有什麼不能克服的問題,除靠自己兩條腿外, 也可能是推著木推車。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失地的山東人民對於土地的渴望。

如同山西人走西口、粵閩人士下南洋一樣,山東人闖關東也是各種因素的綜合選擇,也是地理方面的自然選擇。雖然冷是冷了點,可是東北廣袤的黑土地卻提供給了山東人良好的謀生條件,而且東北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也是十分貼近山東人。闖關東對於無路可走的山東人,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土地是對農耕民族最大的褒獎。


歷來現實


給你們講一個真實的經歷:

“要不是身體壯,現在咱也是大連人了”!

我的一個營口大石橋農村的朋友,有一次來大連,聊天的時候說道:他的祖輩也是從山東逃荒闖關東來到了大石橋。當時,大連還叫“青泥窪橋”,是個小漁村。

朋友祖輩一批人從威海碼頭坐個小貨輪,在海上飄了十幾天才到了“青泥窪橋”。

下船後,休息一會兒,大家議論去哪裡生存,有人說要到黑龍江 ,有的要去吉林投靠老鄉,還有的人因體力不支,就要在“青泥窪橋”這小漁村生活。然後,大家依依作別,各奔東西。哪些身強力壯的人挑起行李,懷揣著希望繼續北上。

朋友的祖輩身體也比較結實,就繼續向北一路跋涉。當走到營口大石橋時,身體生病,停下來了,沒有力氣繼續向北再走。只好在大石橋附近找了一塊看起來不錯的無主荒地紮根生存了。

後來,再後來,當年的“青泥窪橋”村經過不斷髮展,變成了今天美麗的大連市。

而朋友的一大家子人,現在就居住在大石橋的農村務農。每當看見原來一起逃荒的朋友現在大連生活的美滋滋,無比羨慕。每當想到此事,他的老祖就不由感慨的說道:“要不是咱當年體力好,身體壯,多往北走了幾步,現在咱們也是大連人了!那輪得到他們在那臭美”。“哈哈”,聽到朋友的講述,我笑的眼淚都流出來了。

現在看來,當時,祖輩們體格好的都北上去黑龍江、吉林了;體力稍差的人也選擇居住大連往北的瓦房店、營口、普蘭店、莊河了;祖輩身體最差的一些人無力北上,就留在了大連生活,現在就成了大連市城市戶口。真是應了那句“無心插柳柳成蔭”了,時也運也!


致勝管理


闖關東顧名思義是從山海“關內”向山海關以東的“關外”進行的大規模人口遷徙,這次大規模人口遷徙的持續時間和遷徙人口都是歷史之最。那麼為什麼闖關東時,當時的山東同胞選擇了向當時的關東地區遷徙,而不是溫暖的南方呢?

首先,闖關東的目的地絕對不是嚴寒之地,尤其是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氣候差不多。從當時最關心的糧食來講,關東地區地廣人稀,土地肥沃,非常適合作為遷徙的目的地,直到現在東北三省的糧食產量依然非常可觀。對於南方人來說,適應北方氣候可能比較困難,但對當時的山東百姓來說,冬天時間長一點,過年時氣溫低一些,還是可以克服的。

關東的地廣人稀主要是因為清朝對關東實行的封禁政策,視東北為滿人的“龍興之地”和清朝統治者的退路。阻止漢人進入關外的同時,滿人又在清朝建立後大量進入關內,這樣一來就形成了東北地區大量土地無人耕種的情況。為了阻止人口遷徙,順治開始修建數千裡“柳條邊”,康熙中期便全線竣工。此工程被稱為“東北長城”,但並不堅固,沒有任何軍事效用。

清朝雖然有這樣禁止向東北地區遷徙的意圖,但多數時間實施效果都不佳,對於小規模的遷徙不予理睬。這樣一來關內關外雖然人口沒有大規模流動,但信息傳遞沒有太大障礙,對於關外的情況,山東人也有大概的瞭解。

在當時的情況下,和地廣人稀的東北相比,南方作為遷徙目的地的條件並不好。無論是太平天國運動,還是其他民間運動,所帶來的影響都很大。清朝末年各地民不聊生的情況非常常見,起義對百姓的影響也非常大。而在當時作為清朝統治者後花園的東北地區則不會有這方面的困擾,不僅不會爆發大規模的起義,也不會受戰亂之苦。(日俄戰爭是意料之外的,誰能想到兩個其他國家在清朝的土地上約架?)

從當時群眾最關心的土地來說,關東由於長期的封禁,地廣人稀,有大量無主之地。闖關東的百姓到了東北地區就可以獲得耕種的土地,甚至可以整村的遷移到關東。南方發展多年,沒有那麼多無主之地等待耕種,即使有人背井離鄉也不會留下無主之地,地主富戶對土地的熱愛沒有給這些山東百姓留有“餘地”。

最後,大規模遷徙還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與原住民的關係問題。主客衝突問題很難避免,隨著外來人越來越多,生存資源就會變得緊張,雙方民風民俗也不一樣,甚至語言都可能不通。向人少的地方遷徙可以從最大程度上減小這種衝突發生的可能,有更大幾率在當地安家落戶。

無論是闖關東還是走西口等大規模遷徙活動,都是向人口較少的地方遷徙,尤其是東北地區這種由於人為控制導致的人口較少的地區,更是成為移民首選。


鄧海春


我是山東人,對人們為何下關東成人潮,我有發言權。我老家村近代有四次大遷徏流動,幾乎家家有人闖關東下南洋。到今天還有近幾十戶人在關東和南洋,並和家鄉有聯繫。

一次是三十年代初由於家鄉遇災,為找活路出現一次大的流動,大部去了三棵樹,伊春一代,一般奔老鄉去,那裡有地種。

第二次是三十年代中末,掀起去南洋(印尼,馬來等地)揹包袱,(去給布商背布賣),後有幹好成商人,但大部解放前回國,一部分排華返回。

第三次是57年左右至60年,一部分青年去鞍鋼,一部分全家去黑龍江佳木斯以北,和大楊樹一帶農場及林場。

第四次是64年家鄉水災,大部人成群去了新疆阿爾泰農村和南彊建設兵團。

後來陸續回來了一半人。

現在家鄉好了,在東北的又都開始想回來了。


三茅居士


當年我爺爺領著一家老小闖關東到了黑龍江,黑龍江地廣人稀,那時候只種小麥,主食就是饅頭,我爸十三歲來的,十六歲就上班了,生產隊,我爸說他二十歲左右回山東接我姑姑來黑龍江,跟山東的親屬說在黑龍江天天吃白麵大饅頭,山東的親屬說我爸吹牛逼,怎麼說他們都不信,沒辦法只把我親姑姑領來黑龍江了,一晃我爸今年70週歲了,黑龍江農墾退休了,現在山東發展的好了,我問過老爸後悔闖關東來黑龍江嗎,他說不後悔,當年如果不來黑龍江在山東就會餓死,他說十幾歲的時候一頓能吃十幾個饅頭,父輩們曾經經歷的捱餓現在的小孩都不相信!所以請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墨綠色捷達


山東人當初之所以闖關東,而不往南方,主要是因為:

一,東北距離山東距離較近。

闖關東的的道路主要有兩來,魯西一帶一般走陸路,沿海岸出津冀,過山海關,到東北。

膠東一帶貧民則坐船過渤海灣,於遼南一帶上岸。

關東地區的地理氣侯雖然較為艱苦,但與山東差別不是太大,在心理上應該早有準備,不是問題。

二,東北具有廣袤的,尚未開發的,肥沃的黑土地,這對於人多地貧,能吃苦的山東人來說,無疑是最具吸引力的。

東北農村有很多村莊的名稱叫作XX窩棚,馬架子等等,即是當初開發的明證。

三,東北的城市,其服務業,製造業等各項事業,當時還處於低端時代。這對於頭腦靈活,善於鑽營的山東人同樣極具吸引力。

解放前,東北各城市的飯店,旅店,商業,以至於手工業,大多為山東人所控制(大工業一般由日本人或其他官僚,軍閥所開發)。

四,清朝政府的初期,為保持發祥之地的民族風俗習慣得以延續,保護祖宗龍脈不被破壞,採取了封關政策,因此到東北謂之“闖關東”。

但到中後期,一來是控制不住,二來是朝庭意識到東北地區極需開發,增加稅收,而且邊彊也須有人丁守衛,因此來取了開放政策。

而南方在當時,雖然土地廣大,但人口眾多,早已開發殆盡。城市雖繁榮,但以南方人之精明,留給山東人的機會則較少。且當時跑荒的主要是基層貧民,相比之下,也缺乏拼爭之勇氣。

綜合上述條件,我認為這就是山東人所以闖關東的主因。


國強8089


歷史上的闖關東、走西口等人口遷移皆是在特定歷史時期下,受到政府政策導向影響的,不是山東人喜歡苦寒之地,而是在有清一朝的人口引進和流放中,山東人皆是被動的導向了東北地區,長久以往便形成了山東人“佔領”東北的奇特現象。而特定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以及政府政策驅動,也推動了清末至民國時期的山東人,在遇到天災人禍時選擇闖關東,而不是闖江南。



滿清東北的禁邊與開墾

滿清一朝由順治時期開始入關,這個關指的就是山海關,這與傳統意義上的函谷關不同,函谷關之關東是針對關中地區而言。而山海關則是劃分中原與東北遊牧民族的界限,是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由徐達親自督建的防禦堡壘。也正是在明朝時期,關外的遼東地區在行政劃分上屬於山東府管轄,到了滿清入關才將遼東地區播離山東,畢竟那是滿人的龍興之地。


“招民開墾至百名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州判,武授千總;五十名以上,文授縣丞主薄,武授百總;招民數多者,每百名加一級。所招民每名口給月糧一斗,每地一,給種六升,每百名給牛二十隻”——《遼東招民開墾條例》

清軍入關是在1644年,明將吳三桂引清軍從山海關進入中原,隨即就是明朝的滅亡和滿蒙貴族的大肆南下,這也導致了關東地區的人員空虛,加之入關農耕地區之後的觸動,順治帝開始了導向性的人口遷移,將關內人口導向東北地區,旨在開發東北,聚集滿清龍興人氣。順治帝的第一步是設立遼陽府實行行政管轄;第二步便是頒佈《遼東招民開墾條例》,宣佈開放遼東,獎勵應招的官民。這一條例從官員的提拔到應招平民的優待政策,都體現了清政府滿滿的誠意,反應出清統治者復興龍興之地的強烈願望。此條例一出,關內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的人口紛紛出關,湧入大遼河右岸開荒“搶地”。



順治的這一人口轉移一方面是因為東北的人口流失嚴重,迫切需要改變有地無人的局面;另一方面是要維護入關滿人的切身利益,滿清入關以後,於京畿周圍省份大肆圈地,因此在黃河流域出現一大批漢族無地流民,這種社會矛盾的激化無益於清朝統治,故滿人入關、漢人出關成了解決這一矛盾的最佳途徑。事實上從順治十年(1653年)開始引導人口遷移,至康熙初年,遼東地區的人丁田畝皆明顯增加,以至“地利大辟,戶益繁息”的局面,這是清初人口遷移政策的一大成就。



招募至遼東的移民多為貧苦農民,或因滿清土地兼併失去衣食來源,或因戰亂妻離子散,所以遷往遼東多為本本分分欲求謀生,這批人在滿蒙異族的欺負下逐步站穩了腳跟。與此類出關者不同的是另一類,即以山東地區為主的流放罪犯,說是罪犯,其實就是奴性不強烈的彪悍平民,這部分人在歷史上稱“流人”。這兩部分人的結合就成為漢人發展壯大的基礎,其中山東人憑著堅韌的意志,滿人和當地人不幹的活他們都幹,故而也對土著滿人或者說旗人產生較大影響,這不止是在資源開發領域,甚至出現了漢人風俗習慣佔據了上風,用現在的話說叫文化入侵。



時至康熙親政,南明小朝廷已相繼覆滅,滿漢矛盾有所緩和,中原地區社會生產趨於正常,遼東開墾輔助內地的重要性不再突出。與此同時,三藩問題相對棘手,康熙主張南藩北調,即將三藩部眾調往北部地區,因三藩首領都是遼東人士,故而調入遼東最為現實,所以康熙親政以後改變了招墾策略,以免日後遼東無地安插三藩部眾,故在康熙六年(1667年),以維護東北固有風俗、保護八旗生計為由廢除招墾授官條例,並嚴格限制流民出關,這就是康熙一朝開始制定下的關東禁封政策,這一禁就是近200年。

闖關東的由來

“而僱值開墾,則山東省為多。每值冰合之後,奉吉兩省,通衢行人如織,土著頗深惡之,隨事輒相欺凌。”——《黑龍江述略》

廣義上的闖關東就是指順治入關到清末民初的人口遷移,大批流民進入東北這個地廣人稀的肥沃土地開荒生存。而實際上在康熙之前的人口遷移皆是帶有政府政策導向的,是清政府有規劃的生產力遷移,這個時期說成闖,更多的是包含著漢民到達東北之後的艱辛創業。特別是文化衝突帶來的“土客”矛盾,語言不通、習俗差異造成的仇視與欺凌。應招前往遼東的漢民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站穩腳跟,並通過開墾荒地制下家業,逐漸生根發芽,這些成功的經驗成為源源不斷的關內人企圖闖出山海關的外在原因。


清政府為了控制漢人出關至龍興之地,便在滿境分段修建了千餘公里的“柳條邊”籬笆牆,也就是俗稱的“東北長城”。這一工程至康熙中期竣工,從山海關經開原、新賓至鳳城南的柳條邊稱“老邊”;自開原東北到吉林市北部稱為“新邊”,“邊里人”、“邊外人”就成為清朝時期的滿漢之分。時至乾隆時期,清政府加大了對漢人出關的控制,實行“封禁東北”計劃,其中規定了山海關出入之人的資格審查;嚴禁商船攜載多人;稽查保甲宜嚴;奉天空閒田地宜專令旗人墾種,民人禁止開墾;嚴禁鑿山;嚴懲偷挖人參;此前移居奉天半年以上流民可以入當地民籍,不願入籍和無業者一律遣返回籍。


不得不說乾隆的封禁其實是斷了後來者的求生之路,漢民入東北者除了開荒就是“抬參”,淘金,這種封禁東北的政策屬實是斷了後來者赴東北的內心驅動。也正是如此,清朝至乾隆開始對東北疆域的控制衰減,以至日本、沙俄相繼進入庫頁島,埋下了北疆後患。至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沙俄趁機擴大在東北的利益,強迫清廷簽訂《中俄北京條約》,割佔東北1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這便是封禁東北帶來的惡果。因此清政府在同年採納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建議,部分解除對闖關東的禁令,實行開禁放墾的政策,鼓勵移民實邊,這是清政府的又一次人口遷移導向。


“飢黎鬻妻賣子流離死亡者多,其苦不堪言狀”——《申報;1876年12月11日刊》

這一次由清政府主導的充實邊境的人口遷移仍然不可謂之闖關東,此次人口遷移尚且是“有組織有紀律”的流動。從光緒元年(1875年)至光緒四年(1878年),華北地區爆發了嚴重的旱災,從而引起大規模的饑荒,這場饑荒波及山西、河南、陝西、河北、山東五省,受災人口估計在一億六千萬到二億左右,約佔當時全國人口的一半;直接死於饑荒和瘟疫的人數在一千萬人左右;從重災區逃亡在外的災民不少於二千萬人,史稱“丁戊奇荒”。時任山西巡撫的曾國荃稱之為“二百年未有之災”。這兩千萬的逃亡災民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不顧封禁條例的約束,直接闖出了山海關,這便是狹義上的闖關東。


山東災民向北流動的原因

山東災民選擇向東北流動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東北流民的“成功經驗”,他們的流動不僅需要解決當下的溫飽問題,更要考慮長久的生計問題;二是山東距離東北更近,距離江南更遠,本就是饑民,山東從水上和陸上都能較快到達東北,捨近求遠不符合邏輯;三是清政府的救災策略導向,這個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流民者,饑民也。與其緝之於既流之後,不若撫之於未流之先。”——《籌濟編》

丁戊奇荒的賑災工作其實並非由清政府承擔,因為當時的清政府已經財政拮据。反而是民間組織的賑災成為當時的主要力量,這也從側面反應了清政府的腐敗。清政府在賑災時的主導思想並非人命關天,而是防止民變,所以清政府提出的“防流”思想凌駕於“救死”之上,因為在其看來,歷史上的饑荒流民往往都是重大暴亂的誘發因素,所以不管是清政府也好,民間富紳也罷,甚至是國外的傳教士,都是以開設粥棚收容的形式救濟,但賑災的速度遠遠比不上饑民增加的速度,這就無法達到收容防流的效果,因而大批流民是往南方移動的。




當華北地區粥廠不足以滿足災民所需時,出現了小規模的暴動和“吃大戶”的行為,所以當災民向南方移動的時候,富庶的江南士紳積極配合清政府搭建粥廠,這是截流的一個舉動,史載當時在徐州、揚州、南京、蘇州、上海等地皆有容納數萬人的粥廠。但百萬流民光憑粥廠收容是不可能安撫的,故而有了江南各地的軍隊堵截,如江蘇巡撫吳元炳在徐州揚州等地設軍營哨卡。而這種堵截只是將流民拒之門外,解除不了他們潛在的威脅,因此江南士紳改變了策略,主動北上賑災,將粥廠全部傾向華北特別是山東地區,這樣一來災民皆知江南堵截沒有活路,華北、山東有粥喝。



江南士紳的這種救災舉動在現在看來,明顯帶有守衛鄉土不被侵擾的主觀願望,但也不可否認他們在賑災時期發揮的巨大作用。北方流民就是在這種政策導向下,深知南下無路,東北就成了一大誘人的“缺口”,因此闖關東成為一時間的人口流動熱潮。這一次災荒也為後來的逃避戰亂開闢了道路,清政府亦於1897年全部開禁,不再阻礙關內人民出關進入東北,由於山東的地理“優勢”,以及前輩的歷史淵源,山東人成為闖關東的主要代表,乃至民國時期的人口統計中,山東人每年進入東北生活的約48萬人,整個民國期間約1830萬人,堪稱我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人口遷移。

綜上,闖關東是我國曆史上一次悲壯的移民壯舉。他是由政府的內在政策導向,天災人禍的在外誘導因素趨使,而山東人闖關東的實質是貧苦農民在死亡線上自發的、不可遏止的、悲壯的、謀求生存的血淚史。

參考史料:

  • 《清史稿》

  • 《滿洲旅行日記》
  • 《中國檔案精粹·黑龍江卷》
  • 《近代大連地區的人口變遷與社會發展》,黃海燕,遼寧師範大學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