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實質是什麼?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裡早就說透了

漢代許慎《說文解字》中,對“教育”進行了解讀。

“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育者,養子使作善也。”

這兩句話,道出了教育的真諦。

教育的實質是什麼?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裡早就說透了

01前一句“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

講的是更廣義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意指施教者通過自己的所作所為,給受教者以示範和薰陶,使他們在聽其言,觀其行中潛移默化,成為施教者想要成為的樣子。

這一句的特別意義在於,強調了“上所施”的重要意義。很多時候,我們的教育者更習慣於給學生們灌輸大道理,講得口乾舌燥,卻不知,學生正在邊上看你怎麼做呢!

教育的實質是什麼?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裡早就說透了

​好比一個從不寫下水作文的語文老師,你佈置了許多作文給學生做,想讓他們不心生怨言可能嗎?如果語文老師每天堅持日更不輟,時常有文章發表在報刊雜誌上,學生自然對老師欽佩有加,“下所效”,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數理化老師如果不經常做題,遇到難題解不出來,沒有參考答案就上不了課,不讓查手機就六神無主,這樣的老師又怎麼可能讓學生信服呢?

教育的實質是什麼?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裡早就說透了

同樣,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如果經常失信於孩子,答應孩子的事情經常會失約,那麼孩子就會“上行下效”,成為愛撒謊、不重然諾的人。但這真怪不得孩子,誰讓父母給孩子做出了錯誤的示範呢?

所以,“教”的真諦不在於說多少動聽的話,關鍵在於拿出實實在在的行動來。大話三千不如實招一件。給孩子講《孝經》的故事,希望孩子能做一個孝順孩子,不如去關心照料孩子的爺爺奶奶,孩子自然能夠從中受“教”。

教育的實質是什麼?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裡早就說透了

02後一句“育者,養子使作善也。”

更側重於家庭教育,講的是父母養育孩子的目的是使孩子成為善良的人。

當然,這裡的“養子”也並不一定非要侷限於家庭教育,同樣適用於學校教育,老師對學生的培育也是如此。而“使作善”,也並非僅指為善行,做善人,而是可以擴大為陶行知先生倡導的“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也就是成為奉行並踐行“真善美”的人。

教育的實質是什麼?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裡早就說透了

劍客老師一直認為,教育的本質是喚醒,喚醒孩子們心裡對一切美好事物、情感、感受的熱愛和追求。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接班人來。

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抑或是社會上一切熱心於教育事業的人士,都該仔細斟酌許慎當年對於“教育”一詞的深刻解讀。

連起來看,許慎揭示了一個樸素的道理:父母、老師這些教育者,首先要自己成為一個真善美的人,然後終生實踐,以實際行動引導孩子自覺成為人格健全、品格高尚、志趣高潔的人,這樣才是成功的教育。

教育的實質是什麼?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裡早就說透了

家庭教育實質上是父母的自我教育和修煉;學校教育實質上是教師的自我教育和修煉。父母和老師只有不斷完善自身,給孩子最好的示範,才有機會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簡而言之:父母(老師)好好學習,孩子(學生)天天向上!

對此,你怎麼看?

教育的實質是什麼?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裡早就說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