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也是一次大型的心理测试

文 / 文雅


积极的人在找希望, 理性的人在分析数据,消极的人在看负面数字,脆弱的人只“看见恐慌”。

大疫之下,非常人生。人们每天刷着同样的信息,担忧着同一件事。

一般来说,人们都会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去听、判断、做出反应。但惯性于负面思维和心理脆弱的人群的心理上已经入驻了一个“搜索器”,会自动搜寻对适应于自己的消息和数据。也就是人们说的成见,成见生于固执又成于“对事所执”,成见造就了人们的“傲慢”,此为后话。

所以疫情如同一个大型考场,可以看出你的免疫力、应变能力、还有你的性格。


中国文化中的心理研究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王阳明)

王阳明为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能成为曾国藩、梁启超、蒋介石、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推崇的心灵导师,不是没有依据的。

这位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和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释道三教学识,而且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才大儒。

疫情也是一次大型的心理测试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的理念就是他提出的。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一切物和事都与心同为一体,对你来说,能看到的物才是物,能想到的事才是事,所以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谈及心理分析,首先要懂得“身心一体”这个古老的哲学观念。

神经科学家最新研究证明,精神不是独立于肉体之外的无形之物,而有着以大脑为主体的完整精密的生物学机制。人类的所有复杂情感,都和大脑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

心会产生意识,你的眼睛、鼻子、头脑的功能才有作用、才产生意义,或者说,没有感知意识,那么客观世界,对你来说不存在意义。王阳明还有一个知行一体的经典理论——存在就是被感知,他比贝克莱早200多年前发现并论述了这个原理。

心学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精神哲学。目前我们的理解是——心,可以看成是转换外界能量的一种自身动力,感觉是意识的原点,感知可以分解为“先感后知”。

也就是人们惯来先通过个体感觉来引导自己对事物的了解和判断,这些判断形成个体意识,这些不同的意识与知识结构又形成了人们独有的思维模式,人们在做事中又把自己的思维模式导入得出行动指令。


行为模式来自人格、性格的培养

我们可以随之以“疫情”新闻作为一个简单的大型测试,“管中窥豹”分析出不同性格、人格的人群在大型突发公共事件来临场反应。探索现实中“人性”成长突破的重要性。

疫情也是一次大型的心理测试

比如新闻实时更新的“确诊人数、疑似病例、致死率”,有的人只关注疑似病例和致死率,一看数字在增加就心慌眼跳,有的人只看治愈率不断攀升就到处喊“中国加油、武汉必胜”,而有的人则是认真看完数据,再浏览社群与置顶新闻,推算得出自己的结论......

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大部分的癌症患者都是被自己“吓死的”,说的就是第一种心态——“心有所思,眼随其驻,慌不择路。”。一慌张就焦虑,就输在起跑线了。

我们回想下自己看新闻时,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客观的路人,一个想猎取满足自己与他人话题的“传送者”,还是带着幸灾乐祸、隔岸观火心态的“吃瓜人”,亦或是心态平和的“正常观众”,不同的意识带来的是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视角带给我们不同的关注焦点,也带给我们不同的行为模式。

从一个全民面对的事件可以看出,积极的人会把希望传递,但需要理性加持;消极的人问题在于一般不会承认自己的消极,但若只关注负面的数据,会“以偏概全”,影响他人,让消极的想法扩散与循环。

那么,疫情之后,很可能又是一场“抑郁症”感染大战。而那时,那些消极情绪的扩散谁又能再次独善其身,到那时,还能否有如此高效的解决方案。


知行合一

王阳明提倡以知为行,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行为模式来自我们的人格与意识,而行动与意识要统一的话还需要正确的价值观与思维模式的引导,也就是理性是感觉的基石。

王阳明对知行的经典比喻是:有些人好色与讨厌恶臭是不需要思考的天然本性,但知孝而不孝,是因为私欲阻断了理性思考,偏离了人性。

心学强调不临实事,不得真知,这也是生存哲学的“基本原理”,所以在看待新闻这件事上,既然我们无法亲临实事,自然也就“不得真知”。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综合全面的去了解进展,理性分析和判断信息。不是权威和确定的、没有经过严谨分析、或负面的、会带来恐慌的消息就不转也不传播。因为它们本来就不是“真知”,也达不到治疗作用,看起来好像还会添乱。

在理性与人性的加持下,相信科学,相信国家,相信美好就在人间四月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