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一喷三防最佳时间是?

植保小贴士


小麦一喷三防最佳时间是?

先说说什么是“一喷三防”,或“一喷多防”!就是依据防治对象,将杀虫剂、杀菌剂和营养物质、调节剂合理混合喷施,达到同时防治病虫害又提高调节作物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之技术。


小麦一喷多防的最佳时间是?一喷多防的关键是把握恰当的用药时机和科学的复配用药,以及足量兑水。掌握在以下时机喷施。

(1)抽穗扬花期及时喷药防治吸浆虫、蚜虫,预防赤霉病。可亩用氰烯菌酯25~50g(有效成分)或12.5%烯唑醇悬浮剂40ml等,加入48%毒死蜱乳油10~15ml等兑水喷雾。

(2)灌浆初期混合施药是防治麦蚜与吸浆虫,控制白粉病等病害、促进灌浆、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期。可用10%咇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入30%乙醇甲胺磷乳油120~240ml/亩、12.54%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g/亩及0.2%磷酸二氢钾混合喷雾,间隔7~10天再喷一次。

(3)灌浆中期预防叶枯病、颖枯病及干热风危害。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加入0.2%磷酸二氢钾及3%的尿素、0.5mg/kg的三十烷醇混合喷雾。灌浆期用药,商品粮田注意农药的间隔期,禁止使用安全间隔期不够的农药。

有的农户,在小麦起身拔节期就开始采用“一喷三防”喷药技术的,抽穗扬花期、灌浆期再喷施二次。这个也可以,并没有死板的固定方式方法,可根据自己的习惯灵活掌握,达到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小麦丰收为目的即是。

一喷三防须注意事项

复混用药目的是为了克服单剂防治对象狭窄、某些药剂单独使用时用量大而易对当季或下茬作物造成药害、某些有害生物对某种农药存在抗药性等问题。农药混用的原则是:混用农药间不能存在拮抗作用,不能产生药害,兼顾降低成本。



通常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的农药方可混合使用。如杀虫剂可与杀菌剂、除草剂混施,化学农药可与生物源、矿物源农药混施(杀菌剂与活菌类微生物源农药除外)。杀虫剂中,有机磷类农药可与拟除虫菊酯类、苯甲酰胺类混施,菊酯类可与烟碱类混施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购买现成的复配农药后,在不了解其成分的情况下切不可盲目再随意添加其它农药混施。盲目添加其它农药,很可能造成其中某类农药过量及相互作用而造成药害。此类事件都有先例。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传统的小麦一喷三防的时间为效果杨花结束小麦进入灌浆期的那遍药剂,主要目的是防虫(蚜虫、吸浆虫)、防病(白粉病、锈病)、防干热风。主要配方:乐果、吡虫啉+三唑酮、多菌灵+磷酸二氢钾

近些年来随着大气候的变化、耕作习惯的改变、以及生产资料的更新(品种的更新、药剂的更新),小麦的病虫害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赤霉病上升为主要病害,尤其是杨花期遇到连续阴雨天气,赤霉病发生率可达70%以上,给小麦产量和品质带来严重的威胁!同时通过施用药剂和补充叶面营养,也可以实现人们追求更高产的目的。

本人认为在小麦三个关键期通过药剂调控可以达到更高超的目的:

第一个时期:小麦分蘖拔节期

药剂:嘧菌脂+戊唑醇+芸苔素内酯+硅肥+高磷中氮肥

各药剂作用:

嘧菌脂+戊唑醇:健壮植株防治纹枯病

硅肥:强壮茎杆抗倒伏

芸苔素内酯+高磷中氮肥:促进组织分化提升有效分蘖的竞争优势。

第二个时期:小麦打苞齐穗期

药剂:吡唑醚菌酯+40%多菌灵·氟环唑(福君)+芸苔素内酯+高磷中钾低氮

药剂作用:

提升孕穗质量,防治纹枯病,强壮植株增强对赤霉病的抵抗能力

第三个时期:灌浆期

药剂:40%多菌灵•氟环唑+高磷高钾+氨基酸

药剂作用:

防治白粉锈病,抵抗对干热风的耐受性,促进小麦灌浆

注:赤霉病的防治

小麦赤霉病是由镰刀菌侵染小麦穗引起的病害,近些年来有上杆的趋势,发生温度在22-28℃,湿度大于90%易感染。

防治最佳时期为:小麦齐穗80%开始用药,如扬花期遇到连阴雨必须每隔7天连续用药;

目前最为理想的药剂有:氰烯菌酯,丙硫菌唑,丙硫唑,肟菌酯•戊唑醇,多菌灵•氟环唑等(目前这些药剂农业部均有登记小麦赤霉病)

(关注“农田上的懒汉”,科学的种田技术让农民都能“懒”起来!!!)





农田上的懒汉


小麦一喷三防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多年,各地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前多年因为统一采购农药,统一发放农药和器械,统一招聘施药专业队,统一时间喷药,统一用药标准,实际上存在不少问题,只是一般人看不出来不知道,原因是他们不懂得,还有一部分人虽然懂得,但是各种因素导致丧失了最佳施药时间,说出来出力不讨好。既然有题主问了这个问题,我就从各个方面来阐述一下事实,最后再给大家谈谈最佳的防治时间,期望能够得到相关部门和种植者得到重视和改变。



一、统一组织“一喷三防”的好处

统一组织“小麦一喷三防”的好处最起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采购的农药和器械都是资质高、信誉度高、供货充足的大型农药厂和农业器械的厂家,农药和器械质量有保障。

2.订单农药和器械由厂家直接发货,没有中间环节,避免了以次充好现象发生。植保部门也不敢弄虚作假,这可是农业上最大的投资之一,如果药品出现问题,简直就是不敢想象的大事。

3.施工单位都是有资质的施工团队,施工质量有保障。在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地区,一般采用飞机施药,施药均匀而且减少了农药损耗。山区和丘陵地带都是机动喷雾器连片施药,避免了病虫害二次感染,防治效果有保障。

4.在技术人员亲自指导下用药,针对性的合理调整了不同农药的使用量和品种调整,可以有的放矢的解决病害、虫害和干热风等问题,降低了费用,增强了防治效果。

5.村组和农户参与,让技术人员更清楚每个地方的病情和虫害种类和每年发生情况,加上气象资料和中长期天气预报,避免重复施药和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

二、统一组织小麦“一喷三防”的弊端

通过多年实践,技术人员和种植者也发现了很多弊端:

1.配送药品不及时

就像商洛市,小麦生育期前后相差50天左右。每年的4月中旬,当年的一喷三防药品才到位,这个时候,低海拔地块的小麦都已经进入乳熟期了,早已经过了一喷三防的最佳时间。所以,总有一些地块每年都没有施药,对于小麦高产稳产有影响。


2.施药时间不可能是最佳时间

在山区,同一个村子的地块,海拔高度相差500米,阴坡和阳坡生育期也相差5天以上,统一施药不可能同时解决所有地块最合适的施药时间问题。而施工单位都是一个村接着一个村施药,有的地块在开花盛期,有的地块还是拔节期,而有的地块已经落黄,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3.企业化运作的弊端

在一喷三防施药过程中,虽然都在技术人员全程陪同,根据不同地块确定了不同的施药比例和浓度,但是工程队用药比例、二次稀释、漏喷现象很严重,他们都是按照面积收费的,除非一个人后面跟一个人监督,然而事实上农民很少参与,这大概是不是自己掏钱觉得无所谓的结果吧,所以防治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4.无差别施药,即是一种浪费,又是一种污染

因为是施工单位施药,又是不同农户的地块,不可能哪块地不给用药,否则施工队不答应,因为会影响他们的收益,农民也不答应,你没有给我的地块喷药,怎么可能呢?是不是村干部让你这么做的,再多的口舌都是徒劳。最终还是每个地块都必须喷药,没有病虫害的地块浪费了人力和物力,土壤污染不可避免。



5.有益生物保护

我们都知道,病虫害防治不仅仅是化学防治,也需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大面积无差别统一施药,最终会大面积杀伤有益的生物,比如七星瓢虫等,也会对于蜜蜂等造成致命伤害。近几年因为蜜蜂中毒而引起的纠纷很多,也导致了大面积不能施药的问题。谁又能保证多远的距离才保证蜜蜂不会中毒呢?还是养蜂人说了算。

三、小麦“一喷三防”最佳时间确定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答案,不同的地区指定的防治方案就是最正确的施药时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虽然都是“小麦一喷三防”,各地赋予的具体内容差异很大。

小麦一喷三防实际上是指在小麦中后期统一用药,有效解决虫害、病害、脱肥和提早成熟等问题,部分地区加上了预防干热风这个概念。我们先来谈谈干热风吧,北方大部分地区的确存在在中后期出现高温、低湿的环境下的天气,这个时候刮的风就是温度高湿度低的等,严重影响小麦灌浆和落黄,可是秦岭以南的地区很少有这种天气,所以干热风就不是小麦中后期最主要的危害了。


小麦中后期虫害也不尽相同。在有些地区,小麦中后期最主要的是吸浆虫,有的地方是蚜虫,有的时候是一代粘虫,他们发生的时期有很大差异,其中小麦吸浆虫羽化时间基本上和抽穗期一致,蚜虫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扬花期以后,一代粘虫一般在乳熟期前后危害最严重。

小麦中后期主要病害,各地基本差不多,那就是白粉病、条锈病和赤霉病。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每年发生时间、发生面积、发生程度和达到防治指标的面积都不一样,主要与当地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息息相关。小麦拔节期以后,如果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就会混合发生,而且发生严重,所以,预防时间是根据当地天气来决定的,而不是什么抽穗初期、扬花期等。

所以,真正最有效的小麦一喷三防时间,是根据某一个病虫害达到了防治指标,而其他病虫害则根据中长期天气预报分析中度以上发生且可能性来判别是否添加某一种农药,这才是真正的小麦一喷三防,而不是某些单位公布的最适宜的一喷三防时间和用药比例

。比如这个地区的小麦吸浆虫出土数量达到防治指标,就必须以防治小麦吸浆虫为主要病虫害指标。如果发现了小麦条锈病中心病株,就需要添加三唑酮类杀菌剂,如果预报近期有连续阴雨,白粉病发生的可能性最大,也可以利用三唑酮等杀菌剂喷雾。再添加适量的磷酸二氢钾,增加小麦中后期对于磷钾肥的需求,促进早熟和落黄即可,施药时间以穗愁齐前后。

如果这个地区的小麦吸浆虫危害很低,主要病虫害以蚜虫、白粉病和条锈病为主,最佳的防治时间应该是小麦穗期至杨花初期,药物以高效氯氰菊酯+三唑酮+磷酸二氢钾为主,防治效果最佳。如果一代粘虫再次发生,后期专门防治一代粘虫,也可以添加磷酸二氢钾。

综上所述,小麦一喷三防在各个地区都有完善的方案和方法,只要有效解决药品及时供应问题,各个村都成立相应的植保专业合作社,或者培养专业的施工团队,有针对性地先来预防,按照合适的时间用药,就能达到真正的一喷三防效果。


农耕子


因为区位不同,小麦病虫害发生时间也不同,豫北滑县一般一喷三防的最佳时间是四月底五月初,为保证防治效果,最好能防治两次。第二次防治在第一次防治的一周至10天后开始。滑县一喷三防根据病虫害发生预测预报,一般选用两个药剂配方:一是亩用40%氧化乐果75克+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2克+有机水溶肥料10毫升:二是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克+15%三唑铜可湿性粉剂70克+98%磷酸二氢钾80克。每年的配方会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有所调整。

下图为4月11日,河南省滑县农技推广中心农技人员田间取样,用显微镜观测到的吸浆虫虫蛹。通过调查观察虫蛹发育进度,预测成虫危害时间节点,在最佳时机,准备进行精准防治,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防效。



梦行无忧


我来回答!目前小麦处于生长中后期,也是长籽的关键时期,此时期管理非常重要,关系到产量和品质。为科学应对和预防异常气候对小麦生长的不利影响,广大农民朋友应做好以“一喷三防”为重点的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工作。那么,什么是小麦一喷三防呢?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有哪些你额?小麦一喷三防都需要注意什么?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小麦一喷三防?

小麦一喷三防指一次喷药,起到防病(赤霉病,白粉病,锈病)。防虫(蚜虫,吸浆虫)。防干热风作用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主要在小麦扬花期到灌浆期进行防技术治,目前该技术已在我国小麦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各地配方不尽相同,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8%啶虫脒乳油2000-3000倍液)加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加0.2%磷酸二氢钾混合喷雾,达到“一喷三防”的作用。

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指导

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是根据需要选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微肥、抗旱剂等)等药剂混合施用。一次或根据需要重复施药以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增大麦穗、增加粒重的目的。

小麦开始见花时,重点防治赤霉病,选择具有较好的耐冲性、渗透能力好、持效性长的药剂,如用咪锰多菌灵675g/hm2、咪鲜胺180g/hm2、2%井冈霉素390g/hm2等,对适量的水进行喷雾处理;如果在小麦处于花期时遇到雨雾天气较多,应在7d左右,再喷施1次,以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于病虫发生严重的小麦田,要适当加大用量,以降低损失。

小麦生长中后期,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宜,病虫发生种类多,且发展速度快,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小麦采用一喷三防重点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不仅可以减少小麦生长过程中的用药次数和用药量,降低防治成本,防止抗药性产生,还能降低农药残留,限度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环境。如在小麦抽穗扬花前,是防治吸浆虫成虫的关键期。同时,随着气温升高,麦蚜也加快繁殖为害,小麦白粉病、锈病、叶枯病等也即将进入流行危害期,此时采用一喷三防技术,选用防治吸浆虫和麦蚜的杀虫剂,如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750mL/hm2或50%毒死蜱乳油450mL/hm2加上预防白粉病、锈病、叶枯病的杀菌剂,如用20%三唑酮乳油450——750mL/hm2或80%多菌灵超微粉剂650g/hm2,以上杀虫剂和杀菌剂中各选1种复配使用,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在小麦生长发育后期如遇高温低湿气候,极易出现干热风灾害,采用烯唑或三唑酮醇+氟氯氰菊酯+多效唑或芸苔素+优质多元素叶面肥,起到一喷三防的作用。

小麦一喷三防的优点

一喷三防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使药剂之间取长补短,节省时间和劳力,大大降低成本,间接提高了生产及种植效益。

二是采用药剂混和施用有显著增效作用。如多菌灵与乙磷铝等进行混用,可实现较好的增产、增效目标。

三是延缓病虫的抗药性,如将瑞毒霉和代森锰锌混合在一起使用,可延缓霜霉病菌对瑞毒霉的抗药性,进一步提高该技术应用防治的持续性。

四是将不同的药剂混合使用后可以扩大防治的对象,如将阿维菌素与哒螨灵进行混用后,不仅可以杀灭卵,还可以杀灭成螨,对部分病虫有一定的覆盖作用。

小麦一喷三防的注意事项

(一)配制可湿性粉剂农药时,一定要先用少量水化开后再倒入施药器械内搅拌均匀,以免药液不匀导致药害。

(二)用药量要准确。根据亩用药量及用水量配制药液。配制采用标准计量器,切勿随意加药。

(三)田间喷药要选在早晨无露水或下午4点后进行,严格农药操作规程以免不安全事故发生。喷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补喷。

因此各地区一定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充分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及早做好准备,筹措资金,宣传培训到位,备足农药和药械,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小程度,夺取今年夏粮丰收。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小麦一喷三防,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指导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