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抑鬱的人適合冥想嗎?

透過窗簾的一縷陽光


理論上來講,任何人都適合冥想。冥想最重要的是,放鬆。放鬆下來。改變焦慮和抑鬱的習慣,也是一個逐漸讓自己放鬆下來的過程。



心理科PSYXIONG


先放結論。

焦慮抑鬱的人不僅僅適合冥想,而是需要冥想!需要冥想!需要冥想!(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我們來看焦慮和抑鬱帶給人的影響:

1.杞人憂天。想離現在很遠的事或者並不一定會發生的事。比如想自己不小心出了意外沒有人管怎麼辦,兒女如果不孝順怎麼辦,如果定好出行的日子天氣不好怎麼辦,更有甚者想到地球還有50億年就要毀滅,人類如果沒有移民外太空就滅亡。。。。

2.放大恐懼。最多的情況是放大自己對死亡的恐懼,一想到自己終將死亡,閉上雙眼的那一刻,徹底和這個世界說了再見。再也看不到春夏秋冬,再也沒法搖著色子擼串喝扎啤。。。。。

3.自卑失落。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什麼都做不好,無限放大自己身上的缺點和弱點,對自己身上的閃光點視而不見。

4.消極悲觀。心理變化引起的生理反應,多巴胺的分泌減少,導致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精神,雖然沒有什麼壞事情發生,但扔覺得心情壓抑灰暗。

而冥想恰恰幫你解決這些問題。

首先,我們看一下冥想的概念。

冥想(meditation)是國外翻譯過來的一個單詞,在英文裡,它指的是禪修的意思,是瑜伽實現入定的一項技法和途徑,把心、意、靈完全專注在原始之初之中;最終目的在於把人引導到解脫的境界。瑜伽者通過冥想來制服心靈,並超脫物質慾念;感受到和原始動因直接溝通。通過簡單練習冥想,即可幫助人們告別負面情緒,重新掌控生活。

簡單的講,就是可以幫助你擺脫負面情緒,掌控自己的情緒。如果可以做到掌控自己的情緒,那焦慮和抑鬱自然就消失了。

那麼該如何進行冥想呢?

冥想切記三大要素

1.有意識地覺察

2.專注於當下

3.不主觀評判

冥想的過程就是察覺的過程。

找到一個放鬆的姿勢坐下,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有意識的察覺和專注),但不要由此而變得呼吸急促或者憋氣(不主觀評判)。過了一段時間,可能你開始想一些別的事情,焦慮,恐懼,悲傷等亂七八糟的情緒向你湧來,這時候仍不要動,這並不是冥想結束了,這只是冥想過程中的一個階段。等這個階段結束後,你會發現這些情緒都有來源——是因為明天的報告心裡沒有底稿,還是因為家裡的雜事還有哪一莊沒有處理。你會發現自己超脫了自己的身體,看到了自己的思維和情緒之間有著怎樣的因果關係。找到了源頭,你的內心就會變得平靜。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說過:“冥想學會讓我們粗糙的心變得敏感,觀察自己如何對僕人說話,對高官多麼恭敬,對那些不能給你分文的人是多麼輕慢,然後你就會發現自己有多麼愚蠢。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盡情觀察自己吃東西時的貪婪,待人的粗魯,驕傲自大和自以為是的粗野吧。”

所以,想要擺脫焦慮和抑鬱,不妨試著去冥想並長期堅持,相信你終會掌控情緒,收穫內心的自由。

不足之處,敬請批評。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6b0006e40b0494bae6\

邯鄲和煦


適合冥想,但一定要有正確的方法,這樣做,焦慮抑鬱等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下面我來分享一下具體做法:

步驟一:跑步。跑到精疲力盡突破自己的極點。

慢跑快跑都可以,感覺自己精力充足就快跑,累了就慢跑,感覺跑不動了就堅持。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給身體增加負擔,讓情緒得到宣洩,讓疲倦充斥著身體與精神,焦慮抑鬱感不存於心,內心趨於平靜。

步驟二:放鬆休息。散步,聽歌,看電影等。

此階段為放鬆階段,在身體經過超強運動之後,會慢慢傳遞到精神方面,散散步,看看電影,不用思考,倦意會慢慢襲來,此過程大約三十分鐘,視個人情況而定。

步驟三:冥想。如大攤屍法。

冥想的方法各異,能放空精神的方法皆可,睡著了也行。推薦大攤屍法:躺床上,身體擺個大字型,注意保暖,舒適。充分放鬆身體,注意力集中,感知腳尖,然後感知力慢慢往上移動,至頭部,循環幾次,慢慢睡著。可以網上搜索一下具體的練法。

醒來後會發現自己充滿活力,焦慮全消,抑鬱也會得到改善。 可以視情況幾天做一遍。

手打不易,給個好評哦


巔毫無極


冥想有很多種,有靜坐式的,也有行動中的,比如行禪。輕度焦慮抑鬱的人可以都試一試,冥想能幫助我們的心安定安穩下來,減輕焦慮,一行禪師說:冥想就像一杯果汁沉澱下來,變得清澈。如果焦慮抑鬱程度比較深,我更建議你採用動態的靜心冥想方式,中國傳統的站樁也是很好的方法之一。讓淤積沉重的能量隨身體的行動流動和釋放,尤其是在大自然中,在青山綠水之間,自然有強大的療愈力。(下面圖一是在終南山坐禪練習,圖二是在法國波爾多鄉下行禪。)




紙牌師Shine


焦慮抑鬱的人並不適合冥想。

冥想是尋求內心的靜謐,是一種十分難以進入的狀態,可能我們普通人想自己去做冥想的話,額,還是很困難的,必須要專業的人來幫我們引導,否則的話,我們覺得自己在冥想,其實可能是在幻想。現在的社會太複雜,我們正常人有太多的心思,我們的心靈波動非常大,所以想讓整個的心安靜下來,還是比較困難的。

那麼對於焦慮抑鬱的人來說呢?明顯肯定會更加困難,甚至根本進入不了,原因在於,焦慮是一種心理創傷,或者說是心理疾病,但是抑鬱,它是一種生理性疾病,即使我們可以通過諮詢心理醫生來消除我們的焦慮症狀,但是對於抑鬱來說,可能還需要藥物的治療,那麼產生這種焦慮和抑鬱的原因,可能是外界生活壓力太大,或者是遇到什麼樣特別難以邁過的事情等等,在這種心理波動,包括心理壓力特別嚴重的情況下,想進入冥想基本不可能。

所以,從邏輯上講,如果一個焦慮抑鬱的人能夠進入冥想狀態的話,可能會對為他的整個心靈產生很大的作用,但是很顯然在實際操作中不太現實,所以我建議焦慮抑鬱的人需要去尋求心理諮詢和藥物治療。


訥言守拙


肯定是適合。而且非常適合。

問題在於:能不能坐的住?冥想的住?冥想多久?能進去冥想自然就能緩解壓力,緩解焦慮。

但是往往,坐下來,感覺是在冥想,其實是進入的焦慮的另外一個版本。

我個人經驗:推薦動靜結合的方式。

比如瑜伽,在音樂或者有引導詞下進行運動。

再比如佛教或者基督教中的唸佛或者暢誦,或者跪拜儀式,這樣也是動靜結合的冥想。

最容易的方式,就是出門到操場或者小區,廣場跑步🏃健身打卡,跳廣場舞。

核心詞彙理解是:這就是焦慮抑鬱症的冥想方式。而不是一個人坐下來冥想,結果還是焦慮或者胡思亂想。



種子飄向遠方


知道常說的自律,經多少慾望的剋制達到,邁向正能量的積累,冥想是雜亂無章心境的重新,任何一種狀態走低可以適做身心不限性情塑造,焦慮抑鬱,暴躁如雷,反覆無常,頭腦意識到說明冥想隨處可發,在心境最不平衡的時候最需要打坐養神閉目,一次冥想,專注的冥想,等於高負能量的釋放,引入高頻意識形態。


i小依


不適合,真不清楚那些說適合的人是怎麼想的,應該是不懂焦慮或者抑鬱症的人到底有多辛苦。我就是從抑鬱症中走出來的。焦慮抑鬱的人就是想太多,執拗於自己的想法或者迫切想要一個自己所希望的結果,跟自己較真。然而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哪有那麼順心。


我是某年輕人


冥想是身心靈脩習的一種很好行為,已被廣泛的應用到抑鬱症的心理治療和心靈成長活動中,冥想可以減少緊張、焦慮、抑鬱等情緒,有規律地練習冥想會增強意識,有助於治癒抑鬱症患者,所以適合冥想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