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样的耳机价格差距那么大?

统治心灵


我是宝儿姐科技。如果喜欢我的回答,还请动动小手点个关注。

题主应该说的是外观看起来一样的耳机为啥价格差距那么大?耳机这个不光是看外观的,主要看内在。

耳机的工作原理:

耳机接收到电信号后,将电信号传递到发生单元,然后各种发生单元将电信号转化成机械震动,因为声音是由物体震动产生的,所以就发出了音效。根据发声单元的不同,可以分成如下几种:

  1. 压电式: 通过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发声。在贺卡、超声波发生器中广泛存在,音效很差。

  2. 动铁式: 电磁铁在电信号的作用下产生不同程度的磁场,电磁铁前是一个铁片,在变化的磁场的作用下产生震动。早期的电话筒用的就是这种方式,但是随着近些年技术的发展,音效提升的很好,常见于中高端耳机,并且,每个耳机中,发生单元都是多个,用来处理不同频率的声音。

  3. 动圈式:将漆包线圈固定在振膜上,下面放置永磁铁,电信号通过漆包线时产生不同强度的磁场,因为永磁铁是固定的,所以漆包线圈带动振膜震动。大多数中低端耳机都是这样的。

4. 静电式:和动圈式原理相同,只不过振膜和漆包线圈换成了直接印刷在振膜上的导体材料,失真小、瞬态响应好,不过成本极高。

那价格差异在哪里呢?

  1. 频率响应:指耳机能表现的频率范围,一般的值是20-20000Hz(低音-高音),12-39000Hz意味着这款耳机能表现更多的音频细节,声音“更真实”一些,30-17000Hz意味着在30Hz以下的音频段细节耳机不能分辨,却使低音效果很“沉重”有分量,高音情况类似。

  2. 阻抗:大耳机的阻抗为300欧,而某随身听耳机的阻抗只有16欧;阻抗越大,需要音源的输出功率也越大,随身听设备的输出功率小,因而只适合阻抗低的耳机,不然就推不动耳机发声了。当然毫无疑问阻抗越高的耳机搭配输出功率大的音源声音效果相当好。

  3. 总谐波失真:表明了耳机的音质平稳、清晰、保真程度,一般的耳机为0.7%左右,这个值越小越好。

  4. 声压级:又称“灵敏度”,这个值越高,在同样的音源输出功率下声音越大;随身听耳机的灵敏度要比监听级耳机更高,在110db左右,因此对于随身听耳机来说这个值越大越好。

  5. 连线:中高档随身听耳机在导线上十分重视,不同的线材对音质影响较大;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线的长短,在选购时要充分估计适合自己的长度,如果打算把MP3挂在脖子上或放在上衣口袋,那么就挑选短线,如果要把机器放在挎包或裤子口袋,便要选择长线。

敲黑板!!!!划重点!!!

1.动圈单元

动圈是目前使用最多、最广泛的一款发声单元,原理也非常简单。时至今日,我们用的还是从1910年以来相同的扬声器设计模式 ,动圈的工作原理与扬声器类似,动圈单元振膜上附有线圈,变化的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与下方的永久磁体作用从而使振膜片震动发声。

拜亚动力引以为傲的特斯拉技术单元,是在一定体积的限制下,将音圈运动的磁隙的磁力密度提高到超过1T的水平。它以强大的高磁密度单元和真实无染色,低失真的声音再现而著称。这种新单元能将额外的磁能量能被转化成声学能量,给予声音更多能量。

动圈的线圈与振膜材质、直径,这对于声音来说不可控因素也比较大,所以不同直径、不同材质的单元也会有些差异。

2.动铁单元.

动铁单元,在一些翻译中又称为称为平衡电驱式单元。这是一种结构非常简单的发声单元,属于动圈单元的另一种革新演化产品。根据百科资料,其线圈绕在位于永久磁场中央的平衡衔铁上,变化的电流磁化衔铁,永久磁铁产生的磁场作用在磁性变化的衔铁上,从而产生震动。震动的衔铁通过连接棒将震动传导在微星振膜的中心点,带动振膜震动从而发声。

动铁单元的优点非常明显,可以做到很小的体积。一开始是作为助听器的主要发声单元,由于深入耳道,所以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外界声音的干扰。而随着耳塞的发展,多个频段动铁单元的搭配使用,在耳塞腔体内可以集成多个动铁单元,动铁单元相比动圈单元更容易驱动,并且可以获得更好的解析与瞬态响应,但也应为体积与振动膜的问题让动铁单元的低频问题一直存在这“铁味”,没有动圈单元那么自然。



我以前所在公司专门做耳机的,为世界各大知名品牌做ODM,自己也有品牌,国内是233621,国外是cleer。并且有降噪耳机专利,Bose降噪耳机2700,我们降噪耳机799,后来最低有599,可能成本一百以内,其中包装成本挺高。其实耳机物料本身成本很低,主要是前期开模研发费用高,所以很多公模耳机非常便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