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樣的耳機價格差距那麼大?

統治心靈


我是寶兒姐科技。如果喜歡我的回答,還請動動小手點個關注。

題主應該說的是外觀看起來一樣的耳機為啥價格差距那麼大?耳機這個不光是看外觀的,主要看內在。

耳機的工作原理:

耳機接收到電信號後,將電信號傳遞到發生單元,然後各種發生單元將電信號轉化成機械震動,因為聲音是由物體震動產生的,所以就發出了音效。根據發聲單元的不同,可以分成如下幾種:

  1. 壓電式: 通過壓電陶瓷的逆壓電效應發聲。在賀卡、超聲波發生器中廣泛存在,音效很差。

  2. 動鐵式: 電磁鐵在電信號的作用下產生不同程度的磁場,電磁鐵前是一個鐵片,在變化的磁場的作用下產生震動。早期的電話筒用的就是這種方式,但是隨著近些年技術的發展,音效提升的很好,常見於中高端耳機,並且,每個耳機中,發生單元都是多個,用來處理不同頻率的聲音。

  3. 動圈式:將漆包線圈固定在振膜上,下面放置永磁鐵,電信號通過漆包線時產生不同強度的磁場,因為永磁鐵是固定的,所以漆包線圈帶動振膜震動。大多數中低端耳機都是這樣的。

4. 靜電式:和動圈式原理相同,只不過振膜和漆包線圈換成了直接印刷在振膜上的導體材料,失真小、瞬態響應好,不過成本極高。

那價格差異在哪裡呢?

  1. 頻率響應:指耳機能表現的頻率範圍,一般的值是20-20000Hz(低音-高音),12-39000Hz意味著這款耳機能表現更多的音頻細節,聲音“更真實”一些,30-17000Hz意味著在30Hz以下的音頻段細節耳機不能分辨,卻使低音效果很“沉重”有分量,高音情況類似。

  2. 阻抗:大耳機的阻抗為300歐,而某隨身聽耳機的阻抗只有16歐;阻抗越大,需要音源的輸出功率也越大,隨身聽設備的輸出功率小,因而只適合阻抗低的耳機,不然就推不動耳機發聲了。當然毫無疑問阻抗越高的耳機搭配輸出功率大的音源聲音效果相當好。

  3. 總諧波失真:表明了耳機的音質平穩、清晰、保真程度,一般的耳機為0.7%左右,這個值越小越好。

  4. 聲壓級:又稱“靈敏度”,這個值越高,在同樣的音源輸出功率下聲音越大;隨身聽耳機的靈敏度要比監聽級耳機更高,在110db左右,因此對於隨身聽耳機來說這個值越大越好。

  5. 連線:中高檔隨身聽耳機在導線上十分重視,不同的線材對音質影響較大;另一個重要問題是線的長短,在選購時要充分估計適合自己的長度,如果打算把MP3掛在脖子上或放在上衣口袋,那麼就挑選短線,如果要把機器放在挎包或褲子口袋,便要選擇長線。

敲黑板!!!!劃重點!!!

1.動圈單元

動圈是目前使用最多、最廣泛的一款發聲單元,原理也非常簡單。時至今日,我們用的還是從1910年以來相同的揚聲器設計模式 ,動圈的工作原理與揚聲器類似,動圈單元振膜上附有線圈,變化的電流通過線圈產生磁場,與下方的永久磁體作用從而使振膜片震動發聲。

拜亞動力引以為傲的特斯拉技術單元,是在一定體積的限制下,將音圈運動的磁隙的磁力密度提高到超過1T的水平。它以強大的高磁密度單元和真實無染色,低失真的聲音再現而著稱。這種新單元能將額外的磁能量能被轉化成聲學能量,給予聲音更多能量。

動圈的線圈與振膜材質、直徑,這對於聲音來說不可控因素也比較大,所以不同直徑、不同材質的單元也會有些差異。

2.動鐵單元.

動鐵單元,在一些翻譯中又稱為稱為平衡電驅式單元。這是一種結構非常簡單的發聲單元,屬於動圈單元的另一種革新演化產品。根據百科資料,其線圈繞在位於永久磁場中央的平衡銜鐵上,變化的電流磁化銜鐵,永久磁鐵產生的磁場作用在磁性變化的銜鐵上,從而產生震動。震動的銜鐵通過連接棒將震動傳導在微星振膜的中心點,帶動振膜震動從而發聲。

動鐵單元的優點非常明顯,可以做到很小的體積。一開始是作為助聽器的主要發聲單元,由於深入耳道,所以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外界聲音的干擾。而隨著耳塞的發展,多個頻段動鐵單元的搭配使用,在耳塞腔體內可以集成多個動鐵單元,動鐵單元相比動圈單元更容易驅動,並且可以獲得更好的解析與瞬態響應,但也應為體積與振動膜的問題讓動鐵單元的低頻問題一直存在這“鐵味”,沒有動圈單元那麼自然。



我以前所在公司專門做耳機的,為世界各大知名品牌做ODM,自己也有品牌,國內是233621,國外是cleer。並且有降噪耳機專利,Bose降噪耳機2700,我們降噪耳機799,後來最低有599,可能成本一百以內,其中包裝成本挺高。其實耳機物料本身成本很低,主要是前期開模研發費用高,所以很多公模耳機非常便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