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硝烟,如临大敌!直击龙岗疾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这里,安静如水

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消毒水气味更加刺鼻

每天,都会有病例样本送到这里

如同一场审判

阴性还是阳性

经过检测后的结果也将从这里反馈

记者走进龙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龙岗疾控”)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一扇扇紧闭的大门后,是一个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这个春节,龙岗疾控实验室的任务就是全力以赴对全区疑似新型冠状病毒的样本进行检测。早在过年之前,微生物检验人员就已经开始全员无休轮值检测。

没有硝烟,如临大敌!直击龙岗疾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 疫情防控 龙岗行动

△ 采集样本。

大家听之色变的病毒

却是他们眼里珍贵的“劲敌”

金玉娟是龙岗疾控微生物检验科的负责人,曾与同事一起成功分离我国首株新型虫媒病毒-Nam Dinh病毒。她带领着实验室的同事们从1月中旬开始投入一线战斗。在临近春节万家团聚之际,他们却全员上阵两班倒,不分昼夜,直面人们看不见的防控战场。他们平均每天要处理70份样本的检测,高峰期时甚至超过190份。

“大家听之色变的病毒,在我们眼里却是珍贵的‘劲敌’。”金玉娟说,一次次的检测,如同一次次的“闯关”考验。“这么说吧,我们几乎每分每秒都在与病毒为伴。”

没有硝烟,如临大敌!直击龙岗疾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 疫情防控 龙岗行动

△ 全副武装进入实验室。

“就像拆除样本包裹,这样一件简单的事情,实则危险重重。” 据金玉娟介绍,所有样本都是来自疑似感染者,是被怀疑有高浓度病毒的样本。提取核酸时如有不慎,病毒就可能通过溢洒、气溶胶等不同方式对他们造成危害。因此,他们在每一次拆除包裹、打开采样管、提取核酸的过程中,如同拆弹人员般谨慎,全面防止感染和感染物的外泄。

“病毒外面有一层衣壳,里面包裹的就是核酸,我们首先对样本进行处理,使得衣壳破裂,再用特殊的方式将核酸提取出来。”金玉娟耐心地解释着操作细节,特别是在开盖、提核酸的时候,他们都会万分小心,现场都会有两个人配合进行此步骤,一个人进行操作,另一个人在旁边协助,全力避免病毒不会通过气溶胶的形式“跑出来”。

加班加点高速运转

每次检测如同“闯关”

除了医生和病人,作为龙岗疾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一员,周健明笑称,自己是距离病毒最近的人,争分夺秒,让病毒“现形”。

“龙岗区第一批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标本,就是我采集的。”周健明介绍,为了保护密切接触者的隐私,也为了避免引起居民不必要的恐慌,他与同事是在地下车库里悄悄穿上防护服后再乘坐电梯直到密切接触者家中。

“为了能采得更有效的样品,我要将采咽拭子的棉签伸到密切接触者的喉咙深处,引得他干呕几声,等于是将自己完全暴露在病毒的面前。”周健明说。

没有硝烟,如临大敌!直击龙岗疾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 疫情防控 龙岗行动

△ 取样。

进入实验室前,周健明开始从头“武装”到脚,防护服、护目镜、帽子、口罩、鞋套、手套等一件不落。从穿好防护服那一刻,周健明和其他检验人员就要高度集中精神,不能有一丝懈怠。

“从穿上防护服到完成一批样品检测脱下防护服,大概需要4个小时。这期间我们不能走出实验室,吃饭喝水上洗手间都不行。为了生物安全,个人的手机是不被允许带入实验室的。” 周健明介绍说,一切实验相关物品都不允许被带出实验室,相关的信息全靠平板电脑和对讲机与实验室外进行传递。”

脱下口罩和护目镜,周健明满脸都是勒痕,双手也在手套里捂得发白。面对记者带着震惊和心疼的眼神,周健明说,这只是每一名病毒检测人员最普通的工作量。“疫情就是命令!我们必须24小时在线。”周健明说,只有把检测做得更快更准,才更有助于控制疫情。

舍小家为大家 一起努力抗疫

下午4点30分,杨慧还在实验室里忙碌着。这离她早晨8点半下夜班已过去了8小时。

杨慧是龙岗疾控检验人员中的元老了。2003年“非典”的时候,她毕业半年,来到了龙岗疾控(时称龙岗区卫生防疫站)工作。

“那时候实验条件还是差一些,不过胜在年轻,也不怎么害怕。“提及17年前的那场战役,杨慧感触良多,“现在实验条件好了很多,但是自己上有老下有小,加上前几年又做了甲状腺切除手术,现在需要每天服药,身体不太好,所以也是万分小心。”

虽然身体不好,但杨慧还是经常在下夜班之后的白天,留在实验室帮忙整理资料,清点补充防护用品,还要带教前来支援的其他检验人员,让他们尽快熟悉实验室和检测流程,掌握检测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杨慧说:“大家都很忙很累,我是党员更应该多为大家分担一些。”

没有硝烟,如临大敌!直击龙岗疾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 疫情防控 龙岗行动

△ 样品检测。

检测工作繁忙,杨慧在匆匆吃过团年饭之后,就将两个孩子送回了老家。“我每天闲下来就和女儿聊聊天,毕竟女儿大了,还是能理解我的工作。儿子还太小,视频里看到我就哭。”杨慧说,希望疫情能尽快平稳下来,大家的工作生活都能回归正常。

在龙岗疾控的实验室里,除了专门检测病毒的检验人员,还有原先负责做理化项目检测的人员、从其他医院和防保所自愿前来增援的人员。他们没有一丝怨言,24小时轮转,全身心投入任务繁重的检测工作中。每一例病人的确诊都离不开检验人员严谨的实验,他们的结果指导着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排查的动向,为疫情防控一锤定音。

没有硝烟,如临大敌!直击龙岗疾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 疫情防控 龙岗行动

抗击疫情,我们在一起!

做好以下几件事

共同努力,打赢防疫阻击战!

没有硝烟,如临大敌!直击龙岗疾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 疫情防控 龙岗行动

转发给你身边的人

让更多人知道

总策划:罗方史

策划:樊曦、白甲林

统筹:董宝宏、笪峰、艾丽、刘娟祝

执行:龙岗融媒(记者 张星 通讯员 林文婕)

二审:罗丽珊、李勋岳

三审:笪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