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硝煙,如臨大敵!直擊龍崗疾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

這裡,安靜如水

唯一不同的是,這裡的消毒水氣味更加刺鼻

每天,都會有病例樣本送到這裡

如同一場審判

陰性還是陽性

經過檢測後的結果也將從這裡反饋

記者走進龍崗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簡稱“龍崗疾控”)的病原微生物實驗室,一扇扇緊閉的大門後,是一個個沒有硝煙的戰場。

這個春節,龍崗疾控實驗室的任務就是全力以赴對全區疑似新型冠狀病毒的樣本進行檢測。早在過年之前,微生物檢驗人員就已經開始全員無休輪值檢測。

没有硝烟,如临大敌!直击龙岗疾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 疫情防控 龙岗行动

△ 採集樣本。

大家聽之色變的病毒

卻是他們眼裡珍貴的“勁敵”

金玉娟是龍崗疾控微生物檢驗科的負責人,曾與同事一起成功分離我國首株新型蟲媒病毒-Nam Dinh病毒。她帶領著實驗室的同事們從1月中旬開始投入一線戰鬥。在臨近春節萬家團聚之際,他們卻全員上陣兩班倒,不分晝夜,直麵人們看不見的防控戰場。他們平均每天要處理70份樣本的檢測,高峰期時甚至超過190份。

“大家聽之色變的病毒,在我們眼裡卻是珍貴的‘勁敵’。”金玉娟說,一次次的檢測,如同一次次的“闖關”考驗。“這麼說吧,我們幾乎每分每秒都在與病毒為伴。”

没有硝烟,如临大敌!直击龙岗疾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 疫情防控 龙岗行动

△ 全副武裝進入實驗室。

“就像拆除樣本包裹,這樣一件簡單的事情,實則危險重重。” 據金玉娟介紹,所有樣本都是來自疑似感染者,是被懷疑有高濃度病毒的樣本。提取核酸時如有不慎,病毒就可能通過溢灑、氣溶膠等不同方式對他們造成危害。因此,他們在每一次拆除包裹、打開採樣管、提取核酸的過程中,如同拆彈人員般謹慎,全面防止感染和感染物的外洩。

“病毒外面有一層衣殼,裡面包裹的就是核酸,我們首先對樣本進行處理,使得衣殼破裂,再用特殊的方式將核酸提取出來。”金玉娟耐心地解釋著操作細節,特別是在開蓋、提核酸的時候,他們都會萬分小心,現場都會有兩個人配合進行此步驟,一個人進行操作,另一個人在旁邊協助,全力避免病毒不會通過氣溶膠的形式“跑出來”。

加班加點高速運轉

每次檢測如同“闖關”

除了醫生和病人,作為龍崗疾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的一員,周健明笑稱,自己是距離病毒最近的人,爭分奪秒,讓病毒“現形”。

“龍崗區第一批密切接觸者的咽拭子標本,就是我採集的。”周健明介紹,為了保護密切接觸者的隱私,也為了避免引起居民不必要的恐慌,他與同事是在地下車庫裡悄悄穿上防護服後再乘坐電梯直到密切接觸者家中。

“為了能採得更有效的樣品,我要將採咽拭子的棉籤伸到密切接觸者的喉嚨深處,引得他乾嘔幾聲,等於是將自己完全暴露在病毒的面前。”周健明說。

没有硝烟,如临大敌!直击龙岗疾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 疫情防控 龙岗行动

△ 取樣。

進入實驗室前,周健明開始從頭“武裝”到腳,防護服、護目鏡、帽子、口罩、鞋套、手套等一件不落。從穿好防護服那一刻,周健明和其他檢驗人員就要高度集中精神,不能有一絲懈怠。

“從穿上防護服到完成一批樣品檢測脫下防護服,大概需要4個小時。這期間我們不能走出實驗室,吃飯喝水上洗手間都不行。為了生物安全,個人的手機是不被允許帶入實驗室的。” 周健明介紹說,一切實驗相關物品都不允許被帶出實驗室,相關的信息全靠平板電腦和對講機與實驗室外進行傳遞。”

脫下口罩和護目鏡,周健明滿臉都是勒痕,雙手也在手套裡捂得發白。面對記者帶著震驚和心疼的眼神,周健明說,這只是每一名病毒檢測人員最普通的工作量。“疫情就是命令!我們必須24小時在線。”周健明說,只有把檢測做得更快更準,才更有助於控制疫情。

舍小家為大家 一起努力抗疫

下午4點30分,楊慧還在實驗室裡忙碌著。這離她早晨8點半下夜班已過去了8小時。

楊慧是龍崗疾控檢驗人員中的元老了。2003年“非典”的時候,她畢業半年,來到了龍崗疾控(時稱龍崗區衛生防疫站)工作。

“那時候實驗條件還是差一些,不過勝在年輕,也不怎麼害怕。“提及17年前的那場戰役,楊慧感觸良多,“現在實驗條件好了很多,但是自己上有老下有小,加上前幾年又做了甲狀腺切除手術,現在需要每天服藥,身體不太好,所以也是萬分小心。”

雖然身體不好,但楊慧還是經常在下夜班之後的白天,留在實驗室幫忙整理資料,清點補充防護用品,還要帶教前來支援的其他檢驗人員,讓他們儘快熟悉實驗室和檢測流程,掌握檢測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楊慧說:“大家都很忙很累,我是黨員更應該多為大家分擔一些。”

没有硝烟,如临大敌!直击龙岗疾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 疫情防控 龙岗行动

△ 樣品檢測。

檢測工作繁忙,楊慧在匆匆吃過團年飯之後,就將兩個孩子送回了老家。“我每天閒下來就和女兒聊聊天,畢竟女兒大了,還是能理解我的工作。兒子還太小,視頻裡看到我就哭。”楊慧說,希望疫情能儘快平穩下來,大家的工作生活都能迴歸正常。

在龍崗疾控的實驗室裡,除了專門檢測病毒的檢驗人員,還有原先負責做理化項目檢測的人員、從其他醫院和防保所自願前來增援的人員。他們沒有一絲怨言,24小時輪轉,全身心投入任務繁重的檢測工作中。每一例病人的確診都離不開檢驗人員嚴謹的實驗,他們的結果指導著流行病學調查和密切接觸者排查的動向,為疫情防控一錘定音。

没有硝烟,如临大敌!直击龙岗疾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 疫情防控 龙岗行动

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

做好以下幾件事

共同努力,打贏防疫阻擊戰!

没有硝烟,如临大敌!直击龙岗疾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 疫情防控 龙岗行动

轉發給你身邊的人

讓更多人知道

總策劃:羅方史

策劃:樊曦、白甲林

統籌:董寶宏、笪峰、艾麗、劉娟祝

執行:龍崗融媒(記者 張星 通訊員 林文婕)

二審:羅麗珊、李勳嶽

三審:笪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