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複方抗病毒?中醫思維不能缺席

複方中藥沒有精確的靶點,幾千種成分在一副中藥裡面每一種的濃度極低,在人體內很難達到有效的直接殺滅病毒的作用。

而那些根本不懂中醫的中藥研究者,天真地把中藥和西藥擺在一起,結果還真的有驚人的發現!雙黃連可以抑制病毒!

我的母親,一個有農民她都知道,用碳酸氫銨給棉花施肥時,必須少量多次,否則棉花會被燻死。就拿氯化鈉來說,沒毒性吧?但只要濃度足夠高,可以抑制任何細菌,老百姓都知道,用醃製來保存肉食就是這麼來的。


中藥複方抗病毒?中醫思維不能缺席

病毒不能自我複製,培養病毒需要先成功培養病毒依賴的細胞。雙黃連的濃度高到一定程度,當然能抗病毒,但也可能是直接把培養瓶裡面的細胞殺死,病毒的複製基礎沒了。按照這個濃度給人體服用的劑量應該是一天好幾箱吧。

複方中藥的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關鍵機制不在於抗病毒,而在於廣泛地調節人在病毒感染後的兩種能力。

第一,提高機體對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病原微生物侵入了體內,機體首先以剿滅為目的。中藥複方不是採取直接殺滅,而是通過刺激、調節T細胞、B細胞等淋巴細胞,通過影響腸道菌群和腸道內環境產生新的效應因子,提高機體清除能力。這種表現在虛證的治療中表現明顯,比如透膿散,用比較大劑量的補氣藥黃芪,就是例證。


中藥複方抗病毒?中醫思維不能缺席

第二,提高機體的抗打擊能力。病原微生物進來了,身體會發起免疫攻擊,攻擊的衝鋒號是由第一批接觸到病原微生物的免疫細胞或者非免疫細胞吹響,衝鋒號的傳播由細胞因子來完成。細胞因子有兩百多種,顆粒小,傳遞速度快,會促進身體的白細胞產生增多、白細胞向病灶區的血管外移動、病灶區的毛細血管壁門戶大開,剿滅病原微生物的同時,由於血漿的滲漏會出現明顯的水腫。

身體的很多部位可以隨便腫,腫大到兩倍甚至三倍都不會死人,比如絲蟲病導致的下肢橡皮腫。


中藥複方抗病毒?中醫思維不能缺席

但有些地方不能隨便腫,特別是有容量限制的地方,比如心包、大腦、肺臟,一旦出現少許水腫都特別危險。病毒性肺炎的特徵是肺部廣泛感染、水腫,一旦水腫嚴重,出現“白肺”,就麻煩了。


中藥複方抗病毒?中醫思維不能缺席

複方中藥在這時就可以起到緩衝作用,無數的論文研究發現各種辨證施治的複方可以對炎症因子(其實就是細胞因子)有調節作用,過高的可以降低,過低的可以升高,大家有空可以去查一下中國知網的論文,很多很多。

首先申明,我不是酒鬼,但喜歡品嚐好的白酒。喝過酒都知道,空腹喝酒很容易醉,酒精的毒性顯現快,吃飽飯再喝一樣多的酒就不容易醉了,因為胃排空的減慢使我們的肝臟能趕得上解毒的需要。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毒力強,類似於空腹喝劣質酒,毒性強,容易誘發免疫系統產生大量的細胞因子,也就是細胞因子風暴,滲出、水腫、出血、休克,直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中藥複方抗病毒?中醫思維不能缺席

中藥複方中的幾千種成分,我們不知道哪個對哪個炎症因子有效,但老祖宗的經驗就是隻要你辨證準確就能救人,宣肺(讓人出汗)、通腑(通大便)、清熱解讀(雙黃連等)、補氣(人參湯)、祛溼(藿香正氣散),根據不同的人、不同的證、不同的經驗來制定,緩衝第一次、第二次細胞因子風暴導致對肺部病灶的過度攻擊,肺部能留下一口氣,多挨一天就能活下來。

敲黑板,重點來了!中藥複方的治療作用要等你有病了、能夠辨證了才有用,特別是清熱解毒的中成藥,沒有熱毒證的人用了反而傷害脾胃,千萬不要排隊購買、亂用。

有人說我一定要用一點中藥,用了心裡舒服一點,怎麼辦?只建議用少量的扶正補氣,不建議多用。適當休息比吃補藥更有用,“吃人參不如睡午覺”。


中藥複方抗病毒?中醫思維不能缺席

複方中藥的抗病毒效果不確定,怎麼預防?中藥要在中醫的指導下運用,預防也是一樣。老祖宗早就說過了——隔離,包括戴口罩,從秦漢到明清,可以引經據典很多文字,這裡就省略一萬字。


中藥複方抗病毒?中醫思維不能缺席

總的來說,中醫治療活人,雖然不排除很少中藥的特殊受體激活劑或者拮抗劑,比如麻黃的β受體興奮作用,但辨證論治是重點,拆分的細胞根本不能代表活人。用缺乏中醫的思維來研究中藥複方的專家,求求您,放過我們中醫藥吧。

作者簡介:秦鑑,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中醫科學科帶頭人,中華中醫藥學會養生康復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西醫結合肝病雜誌副主編。擅長無飢餓禁食療法,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消除禁食期間的飢餓、疲倦、乏力等不適感和副作用,一週禁食後體重可下降3-7千克。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兩項,其他項目20餘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