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老闆談疫情:“這是15年來沒有遇到的大災難”

“抗疫”是近期整個社會絕對的關鍵詞,在人人隔離的大環境下,大街小巷都分外蕭條。

比起年輕人“喝不到奶茶”、“吃不到海底撈”的抱怨,中小微企業主感受到的是更加直接的切膚之痛,其中,酒店、餐飲等服務業首當其衝。西貝莜麵村宣稱“賬上的現金撐不過三個月”引發輿論關注的同時,更多規模遠不如西貝的中小微企業同樣面臨著“還能撐多久”的問題。

筆者採訪了兩位酒店管理者,分別來自國際大型酒店集團和小型民宿公寓。他們的親身經歷或能為讀者勾勒出一幅疫情影響酒旅行業的畫面。

“15年老店,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大災難”

自疫情開始以來,李先生(化名)管理的某豪華型酒店門可羅雀。

“現在入住率是多少?”“非常的低,一天不會超過五、六間房間這樣。”李先生告訴AI報道,倘若沒有疫情,按照往年經驗來看,入住率可以達到70%,也就是200多間房間,而現在的客人還不到往年同期的一成。隨之而來的,就是收入銳減。“一個月只能收入十來萬。”

難以開源,就要努力節流。“我們的員工已經有一部分不上班了,有些服務點、營業點也關閉了,從人工、能耗方面,可以節約一些成本,但節約帶來的效果是有限的。在70%的入住率下,我們一天要配120個服務員,現在降到了六七十個。”

為何入住率不到正常情況下的一成,而需要的員工卻僅減少了一半不到呢?對此,李先生解釋道:“一線服務部門的人手在減少,但是在疫情爆發階段,後勤保障的需求反而是在增加的。比如保安、工程這些工作是少不了的,另外,消毒工作以往的需求比較小,現在反過頭來要加強了。所以說這些部門的人手是在增加。所以說,有的崗位人手減少,有的要增加,總體的結果就是還需要六七十人。”

李先生算了一筆賬,支出方面,包括員工的薪酬福利、租金、水電、稅收等,一個月共要支出250萬~300萬元。相比之下,收入的十來萬元僅是杯水車薪,淨虧損驚人。“現在開一天,就是虧一天。”

除了資金上的困難外,疫情還提升了管理難度。“管理壓力首先在於,我們要按照政府集團公司相關的規定來做好防控工作。我們是嚴格遵循政府的規定、指南進行防控的。然後,還要做好消毒工作,還要對內部員工做好防疫知識的培訓教育工作,避免防疫意識薄弱等問題。上班的員工要保護,在家的員工要進行在線教育和安排,所以說工作壓力其實比平常過年的時候更大,尤其是管理團隊的壓力更大。”

大型酒店如此,小型民宿公寓又如何?受訪者王先生表示,疫情導致的客人銳減甚至讓公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我經營的旅店叫留園公寓,主要是接待長租客,比如去外地出差的員工,這一類的客人比較多。往年春節期間,也會有客人離開,回老家或是去旅遊,但很快還會回來。今年發生疫情,我們公寓裡的客人已經所剩無幾了。”

比起大型酒店經營者來說,王先生言談間的焦慮情緒更為嚴重:“支出還是在繼續支出,員工工資依然要付,還有部分員工沒有回家的,他們的吃住問題已經讓我焦頭爛額!另外房租還要繼續付,現在房東還沒有表態(給我們減免費用),這樣的話,我們還不知道能撐多久。我們肯定希望疫情儘快過去,不然就要撐不下去了,幾乎是要關門歇業、要破產的狀態!”

更令王先生心痛的是,疫情爆發前他旗下的店鋪經營狀況良好,已打算走出上海進入周邊地區,原定3月份在啟東新開一家旗艦店,已投入資金進行裝修。然而在開業前夕,疫情打斷了這一計劃,不僅何時開業成了一個大大的問號,更重要的是,能否撐到疫情過去的那一天都成了未知數。

從1月20日全國開始全面報道疫情開始,至今還不到一個月,因此王先生暫時還沒有面臨給員工發放工資的問題,具體的經濟賬也就無從算起。不過,目前的困境已讓王先生店面的現金流幾乎中斷。

他感嘆道:“我們的店鋪從2005年開到現在,新冠病毒肺炎爆發前從來沒有遇上大的波折,包括H1N1甲流也沒有給我們造成明顯影響。這是15年來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大災難!”

自救無門,“風吹草動都會影響酒店業”

人們常說,“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災難來臨時,有著多元化業務的企業更容易渡過困境。面對疫情,部分餐飲企業積極自救,例如改堂吃為送外賣,因此維持住了一部分生意。對酒旅行業來說,這條路走得通嗎?

“我們是有其他業務的。除了散客入住外,還有會議、婚宴等,這都是我們重要的業務板塊。”李先生介紹道,“但是現在,後兩塊業務已經完全撤掉了。現在不可能辦任何群聚性的活動,包括聚餐、婚宴、生日宴、會議,統統停止運轉了。如果沒有疫情,這些業務和散客入住加在一起,我們一個月大概有四五百萬的收入,但現在總共就剩下十來萬收入了。”

與“冬季是酒店淡季”的常規認知不符,在加上宴會等業務板塊後,近期本應是大型酒店的小旺季,只是小旺季泡了湯。李先生稱:“現在是2月份,一方面會有假期旅遊客,另外一方面,有些公司的年會是在春節前,也有小部分是在安排在春節後的,所以說原本我們會在假期後承辦一些年會活動。現在這部分的業務就肯定沒有了。”

他感嘆道:“酒店業太脆弱了,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影響它。當初SARS時期我也在工作,那次疫情造成的影響和現在差不多大。”

經營公寓的王先生名下也有著其他產業。王先生告訴AI報道,他還經營著數家養生店,但這類店鋪的虧損甚至更大。

“我們提供的服務有足療、按摩,已經完全關門了。現在派出所、居委會和物業都在宣導,不能開門。而且就算開門,顧客也不敢來,因為我們的服務必然需要人和人近距離的接觸,但現在每個人都很警惕,不會選擇與外面不確定的人去接觸,是吧?不像餐飲業,還能送外賣,我們哪怕願意提供上門服務,顧客也不敢接受的,就算你保護得再好,還是會有心理陰影。我們公寓現在還能有一點點收入,而養生店的收入是0,因為只有靠上門客才會有現金流。”

在沒有疫情的情況下,往年一個門店在春節當月的收入大約在40~50萬元,與支出大致持平,來店人次在80左右。而在過年後,生意將快速好轉,實現盈利。但今年,不但在疫情期間店鋪收入為0,而且即使疫情結束,此類店鋪的收入也很難快速恢復至常態。王先生根據經驗推斷,預計到疫情結束後兩三個月,才有可能恢復正常營業額。

此外,比起公寓,養生店運營需要的員工更多,大約每家店有十個人左右,這也成了王先生的一塊心病。“我們還不確定發展的方向會是怎樣,所以對回家的一些員工,我們就通知暫時不要回來了。也有員工是主動不回來了,你要說是遣散,可能也屬於吧?如果兩三個月疫情穩定了,未來的人員的迴流也是個問題。”

王先生計算道:“800平方的一家店,租金就要15萬一個月,物業費還有近2萬元,這是硬性的支出。還有員工宿舍的租金也要支付。薪酬方面,目前還沒有到發工資的時候,我們也在研究怎麼發放。不知能不能減半。雖然政府有要求不能減工資,但我們都零收入了啊,零收入要怎麼去支付工資?”

李先生與王先生的經歷也是行業的縮影。恆大研究院《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分析與政策建議》顯示, 2019 年春節假期,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 4.15 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 5139 億元,2020 年同期銳減。酒店業作為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受影響之大可想而知。

與此相類似的是餐飲業。同樣是服務人員要與顧客近距離接觸的行業,餐飲業也在疫情期間收入大幅下滑。2019 年除夕至正月初六(2 月 4 日至 10 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 10050 億元,2020 年同期受損嚴重。

那麼,疫情對行業的影響將會持續多久?根據非典時期的經驗,疫情很可能要等到天氣回暖才能緩解。2003年,住宿業的增長自4月初至5月末降至谷底,北京、上海等 10 個城市的飯店平均出租率只有10%左右,同比下降 70%。6月份出租率略有回升,約為30%。非典同樣始於春節前後,若本次疫情持續時間相仿,將會對相關行業造成更大的創傷。

要怎樣熬過災難?

僅依靠中小微企業自身努力挺過災難並不現實,目前,已有多個行業協會、一些省份的地方政府發起了為中小微企業減免租金的倡議。好消息也開始零零星星地傳來,如地產商萬達開始主動給商戶減免租金,網商銀行將利息下調10%……哪些優惠是酒店經營者最需要的呢?

對此,李先生表示:“如果有像減稅、銀行貸款優惠、政府補貼之類的優惠自然最好,但我個人也並不過分地期待。事實上現在咱們都明白,政府也非常困難。在共同困難的前提下面,企業單方面希望政府能夠減稅(可能性較小)。因為這不是一個單一行業的上的困難,其實政府在這次疫情過程中,財政支出大,稅收也會大幅減少,所以說如果有優惠我們當然非常感謝,如果沒有也是會理解的。”他認為,當下更急需的幫助,是能夠獲得控制疫情的緊俏物資,如口罩、消毒液等。為了維持民生,服務業不能關門,但保護員工的物資較為緊張。

王先生則認為,目前最急需的幫助是銀行貸款能夠延期,或是在能夠恢復生產時,銀行給予企業主一些低息貸款。總而言之,銀行貸款的優惠政策與現金流直接相關,因此最為重要。

2月1日下午,2月1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一同發佈《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正式出臺措施幫助受疫情影響的企業渡過難關。《通知》明確指出,疫情下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住宿餐飲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的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

隨後,蘇州、上海也先後公佈具體舉措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其中,2月3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舉行了新聞發佈會,市人社局公佈:為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努力保障企業正常經營秩序、減輕企業負擔,經市政府同意,將實施以下減負措施,包括: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從今年起將本市職工社會保險繳費年度(含職工醫保年度)的起止日期調整為當年7月1月至次年6月30日,推遲3個月;延長社會保險繳費期;實施培訓費補貼政策等。

據瞭解,全國住宿業資產總計1.9萬億元,營業收入5428億元,更是提供了廣泛的就業機會,因此其面臨的難關絕不是僅與企業主相關,而是廣大勞動者、消費者緊密相關。正如網上廣泛流傳的一句話所說,“無論是否被感染,每一個人都在這場災難裡了”,這一次,我們需要一起共克時艱。

酒店老闆談疫情:“這是15年來沒有遇到的大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