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剛結束的上黨戰役,劉伯承一戰吃掉了閻錫山總兵力的三分之一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加緊搶佔地盤,加緊做好全面大打的各項準備。在這方面,山西王閻錫山更是急先鋒,他在“提前得到日本即將投降的消息”後,先於國民黨其他部隊展開搶佔軍事要點行動,特別命令第八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十九軍軍長史澤波,率第十九軍第六十八師、暫編第三十七師,第六十一軍第六十九師和第二、六挺進縱隊搶佔上黨地區。

上黨地區,是指以長治為中心的晉東南地區。上黨向東可向河北拓展,向南可進窺中原,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閻錫山的戰略目的很明確:先佔領上黨,進而再把共產黨的部隊全部趕出山西。

此時,晉冀魯豫八路軍正在出擊平漢線,向拒不投降的日偽軍進攻,“不承想被閻錫山抄了後路”。閻錫山的如意算盤打得特別精,一方面令他的部隊接受日軍投降,另一方面大肆搶佔八路軍的地盤。

黑雲壓城,戰事驟起。正在延安參加中央會議的晉冀魯豫軍區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於8月25日迅速趕回前線,指揮這場抗戰剛結束後的第一場戰事。

抗戰剛結束的上黨戰役,劉伯承一戰吃掉了閻錫山總兵力的三分之一

劉伯承在綜合敵情分析後認為:閻錫山佔領了上黨六城,在我們的背上插了一把刀子,使我們芒刺在背,我們必須拔掉這把刀子。劉伯承指著陳賡、陳錫聯、陳再道說:“你們‘三陳’都在這裡,就是本次戰役的基本力量。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是快快集中分散的部隊,看誰集中得快,集中起來形成了拳頭就是勝利”。

8月29日,劉伯承作出上黨戰役作戰部署,並報中央軍委。根據作戰部署,“三陳”立即組織各自部隊發起作戰。

9月1日,部隊在行進中攻克襄垣。

9月12日,部隊攻克屯留。

9月17日,部隊攻克潞城。

9月19日,部隊兵分兩路攻克了長子、壺關。

晉冀魯豫軍區部隊所向披靡,連下5城,共殲滅閻錫山所部7000餘人,並使長治陷於孤立。

9月20日,晉冀魯豫軍區開始集中主力部隊圍攻長治。被圍在孤城之中的史澤波,不斷向閻錫山發出救援急電。閻錫山一面令史澤波“上黨必守”,一面急令第七集團軍副總司令彭毓斌率第二十三、八十三軍等部由祁縣南下增援。

獲悉彭毓斌的援軍出動到達祁縣以南後,劉伯承決定改變部署,妙用圍城打援之計。

抗戰剛結束的上黨戰役,劉伯承一戰吃掉了閻錫山總兵力的三分之一

28日,劉伯承令冀南縱隊等部偽裝主力繼續圍攻長治,令太行縱隊全部和太嶽縱隊主力利用雨夜悄悄撤離長治,兼程北上,在常隆、上村一帶設伏。

10月2日,我軍主力將彭毓斌的援軍全部包圍,邊打邊查明敵情。

經查,敵援軍共2個軍6個師。另外獲悉,由偽軍改編的山西省防軍第三軍4個團也正從沁縣南下。全部援軍共有3萬餘人。劉伯承急調冀南縱隊北上參戰。

晉冀魯豫軍區部隊打得十分英勇頑強,至6日,援軍除2000人逃往沁縣外,其餘全部被殲,敵副總司令彭毓斌被我擊斃。

長治守軍看到待援無望,於8日開始向西突圍。劉伯承令攻城部隊快速追擊逃敵,同時令太嶽縱隊取捷徑進行截擊。

至12日,我將突圍的國民黨軍全殲於沁河以南將軍嶺和桃川村地區,史澤波被俘虜。

至此,抗戰結束後國共兩黨的第一仗,以晉冀魯豫軍區部隊大獲全勝而告終。該役我共殲閻錫山精銳主力部隊13個師3.5萬餘人,佔閻錫山總兵力的三分之一。繳獲山炮24門、機槍2000餘挺、長短槍1.6萬餘支。

經此沉重打擊,閻錫山佔領上黨進而把共產黨部隊趕出山西的美夢徹底化為泡影。“閻錫山更是臥床不起,連62歲的生日也不過了”。

在重慶的毛澤東聽到上黨戰役大勝的消息後高興地說:“打得好!打得越大越勝利,我回去的希望就越大”。

抗戰剛結束的上黨戰役,劉伯承一戰吃掉了閻錫山總兵力的三分之一

主要參考文獻:《劉伯承傳》《胡喬木回憶毛澤東》《上黨戰役與閻錫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