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职称工资,增加工龄工资,完善绩效工资,你有何建议?

马薯铃卖士豆


最近,因为普通教师对发放工资的事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认为自己明明工作的时常比某些年级主任多,为什么工资还会比他们低,就应该取消中小学教师按职称发工资,增加工龄工资,完善绩效工资。我相信,很多普通教师都有这样的想法,这样听起来似乎比较公平的,但还是不太妥当。



首先,我们要了解,年级主任管的是整个年级,所以学校分配给年级主任的任务可能就让其教一个班,而大部分任课老师应该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班;而校长则是管理了整个学校问题,所以也可能就教一个班。所以在教学工作量上,普通老师确实是比他们的工作时常要长,这也就导致了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

但是,假如取消了按职称发工资,那么就存在着这么一个问题了,谁还愿意当年级主任或是校长了?虽然他们的教学工作量不大,但是却管着整个年级,整个学校的情况,年级、学校没有出现什么状况那还不要紧,但是一旦出了状况,普通任课老师可能不会有什么影响,但他们得为此负责,所以看似工作量不大的年级主任和校长其实还是顶着巨大压力的。所以一旦取消按职称发工资,校长和普通任课老师拿着相同的工资甚至还可能比普通任课老师还低,那谁要愿意做这倒霉的校长位置啊,谁还愿意拿着这么点工资却顶着这么大压力,这吃力不讨好的事估计没人愿意做了。

但是这确实也是还是会让普通老师觉得不公平,所以我觉得可以在基础工资上按职称来划分不同档次的,然后在按照老师们的工时工龄的不同,从而增加所有老师的工资,而完善绩效工资。而不应该完全按照职称来分,因为这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普通老师的工作积极性。

所以,这也不是直接取消教师按职称分配工资就能解决的,毕竟职称不同,负责的范围也是不一样的,这不是简单地按劳分配就能让两边都服气的。


小可智造


职称工资,在我们农村小学来说极不合理。其一能评上高级职称首先是学校的校长。然后是副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反正是不上讲台的,先上职称。工资最高的也就是不上讲台的。所以说这个职称工资,其实也就成了一个职务工资。其二,他不能客观的反应一个教师所付出所应获得的报酬。不能量化一个教师的付出。其三。由于职称工资的利益诱惑。每年为了评职称,老师们是用尽了各种手段。这也变成了一种腐败的温床。教师内部勾心斗角,特别是到了评职称的那段时间,可以说是危机四伏。哎,教师们也真难哪。


简单15337


目前看来这个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由工龄来决定工资水准是比较合理的,就像公务员队伍一样,到一定的年龄就晋升到一定的职级或者职务。

但教师队伍又不同于公务员队伍。教师队伍比较庞大,吃财政饭的,有一半是教师。很多人想模仿西方的,就是纳入到公务员管理体系,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也有人说不追求职务的晋升,只追求工资的增长,这话说起来很容易,但执行起来很难。

在学校中评职称,主要是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包括这几年实行的绩效工资,也是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总有人看不得教师清闲,实际上,教师上一节课40分钟,备一节课又何止是40分钟,要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布置作文,批改作文。还要承担其他的诸如综合实践活动、黑板报、学校的活动,等等等等。学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表现出来的冲动性和不确定性,又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带来了麻烦,遇到这样的事情从来不过问、假装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课后处理这样的事情,又要花去很多的时间。

一线教师其实已经很辛苦了,很多人都英年早逝倒在了讲台上,更多的人得了职业病,甚至是绝症。为了尊严,为了面子,也为了经济收入,不得不想方设法,努力评上职称。

所以取消评职称,很显然教育主管不会同意的。一旦没有了职称作为目标,就会出现人浮于事,不肯干活,得过且过,不作为,甚至于乱作为的现象,跟机关又有什么区别呢?

还是老老实实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吧,努力提升自己,不断追求进步,力争做一个名师,到那个时候,经济效益就上来了。



江边打鱼人


只有取消教师职称,才是大快人心,是广大教师的心愿,才是教育事业的春天,。有些人评了高级职称就是为了拿高薪,课也不用上了、论文不用在写了、奖励也不要了、钱到手了,也成废人了,送这些人两个字悲哀,只拿高薪不干事。这就是所谓的优秀教师,高级职称,配吗?有这一群人,教育事业怎么发展……?教师工资应该是工龄十教龄十绩效考核,是最合理的,最公平的,最调动工作积极性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老师教书育人智慧,教育事业明天才会最好……


文中1230


取消职称利有可能大于弊,一,评定职称的确有不正常的风气,因为是人说话,评之前,有的拉关系搞人情,耽误了不少教学时间和精力,如果取消了,就减少这一环节。二,让教师更安心坚守阵地坚守职业技能的提高,不去顾盼其他。

但对教师还是应该有一个激励机制,不能吃大餐不能搞平均分配,对于那些教学能力强的教学方法技能优异的所教学生成绩合格率优秀率高的教师,其工资待遇应该有较大的差距。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正义联盟A


将职称与工资挂购的初衷是为了激励教师,从管理者的角度,用职称评定来管理教师,职称评定里的很多要求可以让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如要求要参加教师水平能力测试,且测试一次的成绩只能管三年,三年里你没评上,又要重新学习,你得写论文,你得有先进荣誉等等等等。可是,管理这些方方面面的部门,深知其对一个老师评职称的重要,如是,会搞关系的,学校中层以上的干部都是捷足先登者,只会埋头教书的,职称晋升是不会落到他的头上的。因此,用职称与工资挂钩的办法,自实施到现在,不仅没有起到激励教师的作用,反而饱受全国绝大多数教师诟病。可民意汹汹,又有谁能去改变呢?


木子147880916


现在小学教学现状;小学生上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家长、教爷爷、奶奶!学校早上7;30到校,小学生早餐一吨、中餐一吨;下午4:00放学接回家,作业由老师微信群发!学生从4:10开始做作业到晚上八点,这当中全靠家长辅导!在这个生活压力极大的时代,有几个孩子的父母是在家专职带孩子的?苦了文化水平差的老奶奶老爷爷!在无佘之下送老师办的课外辅导班,从4:30到晚上6:30,每个学生收费80元!一个小学老师带20~30名学生!试算老师的校外辅导费是多少月收入了?为什么上课不布置,而课外布置,原因是家长谁都知道!


老兵5559


主要是职称评定不合理不公平,不能从根本上激励人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反而成了一种类似“一劳永逸”一样的东西,一旦评上之后,就像拿了尚方宝剑,从此以后可以坐享其成,而不必再努力,让其他同志产生心理不平衡,影响工作积极性。与其在职称上琢磨来琢磨去,不如限制它的涨薪范围,像工龄工资一样,或者干脆取消职称,解放工人工资,让所有干事创业的人都能享受到应该的工资待遇,而不是很少一部分。


天趣斋


对于教师工资,应基本参照公务员工资。在绩效上应由带班教师以合同形式组队,与校方签订升学率合约及带班合约,自始至终对学生负责。毕业时考核垫底者几年之内不得带班,达到合约条件的绩效总评与工资掛钩,行业前几名由县市级上涨基本工资。


长荣35


中小学教师目前教学任务较重,建议完善绩效工资,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激发干劲,鼓舞士气。目前职称制度下,尤其个别年龄偏大教师,晋升为高级后,就基本放弃教学。一个好的制度,必然体现公平、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让能者多劳、多劳多得成为常态,避免多干活的工资还不如不干活的。绩效部分,应体现工作量、教学成绩进步等因素,富有弹性指标,实行动态考核,甚至可以具体到月份。收入差距,反映教学能力差距、劳动强度差距,可以考虑按岗定薪,不同岗位、不同课时、不同成绩,要有不同的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