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师爷赵佩茹在相声界声望如何?马三立为何会和他搭档说相声?

观天下39648853


“小磨菇赵佩茹上台一躹躬”,在四十年代,这是大人孩子嘴边的一句话。个人觉得从五十年代至今,还有没有一位捧哏演员,有赵佩如那样的声望。那时的马三立至多与赵佩如同档次吧,


tj39


赵佩茹老先生师承焦寿海,在相声的辈分“德,寿,宝,文”里面,他应该算是“宝”字科的,而且他也是焦寿海先生的入世弟子,也是大弟子。在相声界是第六代传人,和侯宝林,马志明是同一辈相声艺术家。


赵佩茹先生在相声界的声望

赵佩茹先生在刚刚步入相声这个行业之时,由于是焦寿海先生的入世大弟子,深得他的真传。在相声表演形式上功底深厚、活路宽阔,用字准确,细致入微而闻名于相声界,因此,他倍受同行们的崇敬。最关键的一点,在那个时代,捧哏,逗哏没有现在区分的这么清楚,只要是一个相声演员,在这两方面都必须做到游刃有余。赵佩茹老先生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他在捧逗上面,都发挥的特别出色。


早年期间,他和常宝堃互相搭档,而且主要以捧为主,两个人在一起表演了大概有14年的时间,再一次慰问朝鲜演出中,常宝堃不幸离世,赵佩茹先生也受伤。

离开了常宝堃先生以后,他换了好几个搭档,先后和李寿增和马三立表演了很多的经典相声作品,直到1973年与世长绝。

赵佩茹先生一生一共收了33个徒弟,其中就有现在最火的相声演员郭德纲的师傅侯耀文先生。

赵佩茹先生和马三立合作的契机

赵佩茹先生的老搭档常宝堃去世以后,他这位被称为“亘古一捧”的宝藏相声艺术家一时间没有合适的搭档,自己做过单口,也和李寿增搭档过,效果都一般。

而马三立也先后和杨少华等人搭档,因为他的马氏相声一头沉的表演方式,为他捧哏的几位相声艺术家都显得话特别少,包袱不够响。直到后面遇到赵佩茹以后,两个人配合的很默契,而且在捧逗之间,他们的语言接洽能力也是相得益彰。也为以后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奠定了基础。



以上是第五评委娱乐观点,欢迎关注留言讨论。

第五评委


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地位肯定不一般,马三立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当年不像现在媒体这么健全,网络也不是这么发达,但是能让所有人都知道马三立,那也绝非容易的事!更何况还是郭德纲的师爷,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传承了下来,就是不拘小节,在不出大格的界限上随意发挥,没有框框,所以才造就出像郭德纲这样的相声奇才,拯救了相声界


劲风中国人


都知道早几十年前赵佩茹和马三立搭档说相声,赵佩茹的师父是老前辈张寿臣的纸媒为师,再往前缕空间更大,范围更广由于赵佩茹先生跟张寿臣学的是单口相声,又没留下来什么具体资料📄所以无人谈及。

赵佩茹做为60年代最佳的捧哏人后来与上辈人马三立先生搭档为捧的相声艺术,辈份之高不得不说:他是德云社班主郭德纲的“师爷”,由于辈份原因赵佩茹(1941年出生)是相声界的第六代传人,我听过说:少马爷的辈份之高目前谁也比不了。

赵佩茹是侯耀文之师,身份自然贵重,有根儿有蔓为相声界的必备,回到话题:郭德纲的师爷是赵佩茹先生,但年龄段可以与马派创始人马三立同台,(随说马三立比赵佩茹高一辈?)说起来很复杂而且不是一两句就能说的清透。

到底第一代是谁?因为到了郭德纲这辈已经是第八代,与郭德纲的同辈人姜昆于谦冯巩,再往上论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我看来只知道郭和于及姜同辈,难怪姜某人总与郭先生做对?

(如果错位请提示,权当杜撰见谅)





蘭竹ZLZ


很多年前我有幸听过马三立与赵佩茹的作品《三字经》 、《学外语》、 《卖挂票》、 《对对子》等。暂且不说马三立老先生吧。通过作品能感受到赵老先生功底深厚,台风稳健大方,语言节奏鲜明,人物活灵活现,包袱又脆又响。

他培养的弟子李伯祥、高英培、常贵田、侯耀文。为相声的传承发扬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现在可以说,赵佩茹老乡生,桃李满天下。






楚门观世界


赵佩茹老先生师承焦寿海,在相声界的辈份他应该算是“宝”字科的,而且他也是焦寿海的关门弟子,也是大弟子。在相声界是第六代传人,和侯宝林,马志明是同一辈艺术家!赵佩茹老先生的老搭档常宝堃去世以后,他这位被称为“亘古一捧”的宝藏艺术家没了搭档,而马三立的表演方式是一头沉,很少有捧哏能配合好造成包袱不够响,直到遇到赵佩茹以后,两人配合的和默契,而且在捧逗之间,他们的语言接洽能力也是相得益彰,也为以后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奠定了基础


风之痕迹


1、赵佩茹老先生是最早重视捧哏的独立艺术价值的相声表演艺术家。 他认为捧哏演员在台上要盯住逗哏的,随着逗哏演员的叙述表示各种不同的感情,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有夸耀赞美的,也有冷嘲热讽的;有的是用语言,有的是用神气;有正面烘托,有侧面渲染,有辅助明垫,有辅助暗垫,有代表观众提出质问的时候,也有现挂包袱增强效果的时候。

2、马三立先生说过:“我是孙猴,佩如是如来。假如佩如逗哏我捧哏,他拿360,我拿120,不少。假如我逗哏,佩如捧哏,我拿120,他拿360,不多。我是唱戏的,佩如是鼓佬。佩如下底传中,我才能临门一脚。”

他们的合作,在各自艺术上都是一个飞跃,一个里程碑。马三立发现了赵佩茹,赵佩茹发现了马三立,他们各自又都发现了自己。在两位大师的碰撞下,艺术之光耀眼夺目。


lljj123456


郭德纲挽救了相声,赵佩什么的应该感激郭德钢。


还算正常人


都是曲艺界老前辈,才艺过人,德高望重!


小城故事1973


马三立我很熟悉,赵培如,我不太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