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龍有九似各不似,龍生九子不像龍

關於龍身上有多少種象徵性的動物,有人說有“九似”,就是有九個地方相似,但是說法不一,我們逐一來看。

馬未都:龍有九似各不似,龍生九子不像龍

清代 壘絲燒藍嵌寶石雙龍戲珠金髮飾 觀復博物館藏

先說它的頭形,古人的形容很清晰,說是“駝頭”。我們仔細想,駱駝的腦袋有起伏,而龍頭上就有起伏。第二,角是鹿角。第三,眼睛。龍的眼睛有兩個說法,一說它是兔子眼,龍眼就是紅的;另一說它是蝦眼,眼睛是凸出的。第四身子,我們平時說是蛇身,更準確的說法是蟒身。第五,魚鱗。“九似”中對尾並沒有描述。此外,還有鷹爪、虎掌,把天上的猛禽和地上的猛獸的爪子合二為一了。

馬未都:龍有九似各不似,龍生九子不像龍

乾隆 碧玉描金雲龍紋四足香爐一對 觀復博物館藏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引用漢代王符的話來說,龍的“九似”: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蜃是什麼呢?有兩解,一解說是像河蚌,龍的肚皮上這一塊一塊的像河蚌摞著;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蜃是蛟。

馬未都:龍有九似各不似,龍生九子不像龍

唐 金坐龍 觀復博物館藏

我們平時常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民間也流傳著“龍生九子不成龍”的說法,也就是說龍的九種子嗣都不是龍,而是九種不同的動物,它們各有所好,每個都身懷絕技。我們生活中經常看到的就是贔屓,是第六子,我小時候老聽大人說“王八馱石碑”,贔屓是能負重的。除此之外,老大囚牛,好音樂,成為今天胡琴頭上的刻獸;次子睚眥,嗜殺喜鬥,刀柄上的龍吞口就是其形象;三子嘲風,好險,殿角走獸便是它;第四子蒲牢,它能夠抓在鐘上面;今天佛坐獅子是龍的五子狻猊,好坐;七子狴犴,有威力,好獄訟,門兩旁的獅子頭就是它的模樣;負屓,排行老八,石碑兩旁的紋龍是其意象;殿脊獸頭是最小一個,叫螭吻。這就是我們對龍的一個神話式的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