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箱開缸後,怎麼知道魚缸裡已經有硝化菌存在?

請勿模仿14


養魚就是養水,養水就是培養硝化細菌,如何才能在水族箱開槓後,確定魚缸裡面有硝化細菌了,以下幾種方法可以觀察到!

正確開槓

正確開槓流程,魚缸清洗之後放入過濾棉和生化濾材然後放水進行加溫爆氧,然後放入闖缸魚隨後才加入硝化細菌。




錯誤:有很多玩家放入硝化細菌循環幾天然後才放入闖缸魚,這種方法是不對的,沒有闖缸魚的糞便硝化細菌沒有食慾也不會被激活和繁殖!

如何觀察硝化細菌

初期魚缸中是否有硝化細菌的表現是在魚缸壁上,如果魚缸壁上有半透明的菌膜這說明魚缸中有硝化細菌了。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看魚缸中的生化濾材,如果濾材上有深灰色黏糊糊毛毛的東西,這也說明硝化細菌已經建立!



水質分析盒

這種方法是比較科學的,魚缸建立初期會有亞硝酸鹽和氨氮超標,慢慢的隨著硝化細菌的建立這幾種毒素會降低,大家可以購買水質分析盒根據使用說明來測試水,如果達標說明硝化細菌已經建立完成,如果超標,換部分水(困好的水),然後在加入適當硝化細菌,等待水清之後再進行測試!


寵物我知道


硝化細菌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只要有適應的環境就有相應的細菌,新缸開缸後,魚入缸,菌入缸,是同步進行的,切莫在魚入缸之前加入硝化細菌製劑,魚友圈流傳要先放硝化菌,水循環幾天以後,就可以放魚啦(這是個誤區,)只有在魚入缸以後,產生了氨和亞硝酸鹽等有機物,作為硝化細菌的食物來源,硝化細菌才會開始活躍,逐漸甦醒,
培養硝化細菌是一個比較慢的過程,硝化細菌大致分為兩類:

亞硝酸菌和硝酸菌。 在有充足食物來源的情況下:

亞硝酸菌繁殖週期大概是30小時左右,所以在一天以內亞硝酸菌的數量是基本上不會變化的。

硝酸菌週期會更長,需要60小時左右才能從1變成2 。

市場上在售的硝化菌製劑,硝化細菌處於休眠狀態,製劑入缸,會有一個甦醒的時間,2~3天,這段時間,忌換水,忌餵食,這也是魚入新缸前三天少喂,或者不餵食的原因。



大家可以根據這些知識點來對自己魚缸培養硝化系統提供一個參考


老賈談魚


不好意思我自己沒放過硝化菌,就那麼用了,最開始用了一些活性炭當濾材,過了一個月就取出來了,用常規過濾了,似乎沒問題


喵一喵


水發黃是換水還是放藥(什麼藥)好呢?


3shell


我不明白乾嘛開缸養魚為何要放硝化菌?我也不知道什麼是硝化菌?我養魚也有幾十年了,開過的新缸也有七八個以上,從來沒有放過什麼硝化菌,從前養不活魚是因為沒有搞好乾溼分離,沒有沉澱倉搞好多層沉澱過濾,其實要開缸養好魚,最主要是

做成底濾缸,幹濾分離不可缺,定時更換少部分水,新缸放入幾條雜魚養一週左右就可以入主魚了,這樣子養魚,想讓魚死都難,添加什麼硝化菌一點效果也不能看到,白費錢而已


2412882


硝化菌是其中一個環節,水養好了是無腥臭味道和柔亮的質感



知深毒客


這麼多專業術語,好複雜,你就看過濾棉髒了沒,有沒有黏糊糊的髒東西,就是有硝化菌



治水盤魚


開缸養水不單單只是養硝化細菌,還需要很多菌種 比如由乳酸菌 酵母菌等組成的腐生菌群產生氨氮 然後才到亞硝化菌群將氨氮分解為亞硝酸鹽,在由硝化菌群 分解到硝酸鹽,還有一些反硝化的厭氧菌群將硝酸鹽分解成氣體或酸性物質,

根據循環量和濾材配比溫度等因缸而異會出現的情況如下:

1.第7-14天前後氨氮增高。(腐生菌群建立)

2.10-20天前後氨氮逐步下降亞硝酸鹽逐步增高。(亞硝化菌以氨氮為食,食物充足大量繁殖)

3.20-40天之間氨氮回到安全範圍或基本為0,亞硝開始下降硝酸鹽逐步升高。(原理同上硝化菌大量繁殖)

4,亞硝回到安全質以後。進入正常的魚缸護理,可以逐步增加魚的數量。(由於各類作用菌群為達到平衡點,水質容易出現波動,例如換水後突然出現霧霾缸等屬於水質波動大部分細菌休眠死亡)

5,2個月以後檢查無異常,即可下主魚。(進過各種細菌之間的食物之戰,地盤之戰,達到基本平衡)

6.4-6個月根據飼主的經驗,魚缸達到常態。水質穩定。(進過多代繁殖各類群優勝劣汰,已進入相對穩定狀態)

可以在黑暗條件下,用強光打在濾材上 有少量白色絮狀物隨水流飄動,是多代附著型細菌死亡疊加後的產物。多的話需要及時清理濾材。


泉澗魚遊樂不知


剛放的水肯定是清澈的,放入魚後,開始飼餵,大概三到五天,水會有些渾濁,霧濛濛的那種,再過幾天,水又會變清,這時候消化系統就建立好了。


一隻飛奔的驢2號


用手輕摸缸壁,缸壁上乾乾淨淨,沒有任何粘手的東西,這就說明缸內硝化細菌根本沒有生成。如果有粘粘的薄薄的一層感覺,那就是還有一定的菌膜,至少可以證明硝化細菌還是存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