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潛艇為什麼怕驅逐艦?

何由之


潛艇和驅逐艦屬於“麻桿打狼,兩頭害怕!”,潛艇擔心驅逐艦的發現自己,那麼潛艇就很難逃跑了,而驅逐艦也很怕潛艇就在自己航道上偷襲自己!

別看潛艇就像大海里無聲無息的刺客,帶著十幾二十條魚雷、潛射導彈等,茫茫大海中知道有潛艇但是找不出來,給水面艦艇帶來莫大的恐懼感。但是潛艇的短處很多,特別是常規潛艇,一般常規潛艇在水下航程速度不會超過6節,大多數時間也就以1~3節速度,跑不快也不敢跑快了,否則噪音太大很容易就暴露了!而且即使核潛艇以20節以上的最大速度跑,他也跑不贏驅逐艦的30節速度,更何況還有直升機揹著魚雷來追呢?還有反潛導彈的遠程攻擊,所以在潛艇遇到驅逐艦的時候,沒有誰會發神經的開足馬力掉頭就跑,大多是快速下潛,關閉發動機懸停或者坐沉海底來降低噪音,躲避驅逐艦的追蹤!

潛艇一旦被驅逐艦和護衛艦發現,特別是反潛能力很強的驅護艦,那就非常危險了,一旦暴露驅護艦的反潛能力是很多而且非常高效。即使是潛艇率先發現水面艦艇,如果對方不是落單而是一個艦隊,潛艇一般也不敢發動突襲,這樣的偷襲其實就是去送死,運氣好能拉一個墊背的。運氣不好別說過去偷襲別人了,就是聲音稍微大一點,對艦隊反潛官兵發現,那也在劫難逃。

驅逐艦不但自己能搜尋潛艇,而且還有很多幫手,比如固定翼反潛飛機執行大範圍反潛任務,一旦發現目標可以投放聲納浮標自行追蹤,甚至可以指揮周圍的驅逐艦發射反導魚雷進行攻擊,也可以自行投放魚雷。重要航道水域很多國家還佈置了海底聲納陣列來執行對潛艇的監控。

驅逐艦自己的反潛設備比較齊全,反潛效率最高的就是直升機,能搜索艦艇周圍半徑200~300公里的海域;另外大多數艦艇裝備變深聲納或拖曳式線陣列聲納,還有驅逐艦自身的艦殼聲納等等,甚至驅護艦還可以釋放無人水下潛航器等等,這些都是抓潛艇的高手,特別是拖曳式線陣列聲納為主動聲納,對金屬外殼的潛艇反射信號非常強,發射信號也非常強,潛艇想藏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再加上現代軍艦反潛武器非常先進,真發現了潛艇,恐怕僅僅就是反潛火箭深彈就會要了潛艇的命,更何況還有艦射反潛魚雷,直升機掛載魚雷,還有遠距離攻擊的反潛導彈等等,現代驅逐艦都裝備精良,這些都可謂是水下精確攻擊武器,潛艇想逃真難如登天!

而潛艇對付敵人的水面艦艇,就像一個深入敵陣、守株待兔的刺客,大多數時候潛艇攻擊水面艦艇靠的不是摸上去攻擊,而是在重要航道以低速航行,一旦發現風吹草動自己先安靜下來秘密監視,等到幸運女神的降臨,一旦水面艦艇進入自己的攻擊範圍才可以發動攻擊後快速按預定路線轉移,但是如果沒有強大的海空軍作為掩護,單獨深入敵後一旦出手會遭遇敵方反潛網絡的輪番搜尋,真的很難脫身,即使是在70年代美國核潛艇來我國領海刺探091核潛艇試航暴露了,最終被我國老舊的R級潛艇保衛並逼出水面。


狼煙火燎


潛艇為什麼怕驅逐艦?

1.驅逐艦有聲吶,主動聲吶就像蝙蝠一樣,可以探測到水裡是不是有潛艇,被動聲吶可以聽到潛艇水下活動發出的聲音,跟海洋背景音是有區別的。

2.一旦發現,驅逐艦上有直升機,可以飛到潛艇上面丟深水炸彈,對潛艇的危害非常大,不用炸的特別準潛艇也會損壞,因為水傳播能量效率比空氣高的多。

3.潛艇上的攻擊武器主要是魚雷,很難接近驅逐艦,並釋放魚雷。所以潛艇比較怕驅逐艦。


最近又看了兩部MD的潛艇題材大片,裡面潛艇對潛艇,潛艇對驅逐艦的攻防非常精彩。但是還是有個問題理不出頭緒。現代海戰中潛艇和驅逐艦的攻防裡,到底誰剋制誰呢?是否潛艇遇到驅逐艦就的藏起來或者繞道避開呢?潛艇攻擊驅逐艦的難度是不是遠大於驅逐艦的反潛難度呢?請懂的朋友詳細談談。

這得說說驅逐艦的由來:當初之所以製造驅逐艦是為了對付處於鼎盛時期的魚雷快艇,當時魚雷快艇小巧靈活,而魚雷有是極具殺傷力,很難對付.所以人們製造了一種輕便、快速、吃水淺的艦艇---驅逐艦,它快速可以和魚雷快艇角逐,而又由於吃水淺,魚雷快艇上的魚雷很難擊中它,而它上面裝備的小口徑速射炮卻可以有效攻擊魚雷快艇,而同樣以魚雷為主要武器的潛艇也很難攻擊驅逐艦,而在驅逐艦上加裝魚雷、反潛深彈、反潛火箭彈和反潛直升機後就可以有效地打擊潛艇,而其輕便的特性可以有效地追擊潛艇,所以說驅逐艦是潛艇殺手。



驅逐艦這個名稱本身就是針對魚雷艇和潛艇的,因為它相對後者有足夠的火力,比巡洋艦、戰列艦更為機動靈活,而且萬一損失的成本也較低。巡洋艦和戰列艦在當時主要用於艦隊決戰,驅逐艦則是哨兵。

但現代驅逐艦一般分為防空型和多用途型,前者要負擔防空任務,反潛一般交由多用途驅逐艦或護衛艦完成。

驅逐艦這個名稱本身就是針對魚雷艇和潛艇的,因為它相對後者有足夠的火力,比巡洋艦、戰列艦更為機動靈活,而且萬一損失的成本也較低。巡洋艦和戰列艦在當時主要用於艦隊決戰,驅逐艦則是哨兵。


現代驅逐艦一般分為防空型和多用途型,前者要負擔防空任務,反潛一般交由多用途驅逐艦或護衛艦完成。 驅逐艦裝備反潛聲納、直升機和深水炸彈,專門剋制潛艇,驅逐艦擁有大量反潛裝置,如聲納和深水炸彈,專門搞潛艇的,而且數量多,一被發現潛艇就可以等死了。此外驅逐艦噸位小,屬於輕型戰鬥艦,轉彎半徑小,速度快,靈活,潛艇魚類根本鎖定不了。所以說潛艇見著驅逐艦要躲了。

你太明白你想問什麼,簡而言之,現代驅逐艦是海軍主力,裝備有大量反潛武器,而二戰時期驅逐艦是唯一裝備有反潛武器的軍艦(反潛拖網漁船那些不算,我指的是主力艦隊中),基本都有強大的反潛能力,至於怕不怕,就見仁見智了

《戰爭與回憶》中有這樣的描寫:亨利家的老二被打的潛不了跑不掉,狗急跳牆用艦炮猛轟黃軍的護航艦,最後得勝而回——這個,現實中可能嗎

驅逐艦本來是用來巡邏的,1戰的時候,則是用來幫主力艦擋魚雷的,二戰的時候,因為出現了大規模的潛艇部隊,才重要了點。


老實說,驅逐艦在海軍中的位置,真的可憐............

那得看什麼時候的驅逐艦,日俄戰爭裡的雷擊艦那也是驅逐艦,不過就像19L說的,那玩意怎麼跟潛艇PK?

說驅逐艦在海軍中的位置很可憐,怎麼這樣說話。除了放風箏的平底船,驅逐艦是最符合軍用艦艇發展潮流的——小型化、多用途化

潛艇怕驅逐艦這個概念的產生其實是很早的事情,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現代驅逐艦的地位提升潛艇的功勞看不小,二戰中由於潛艇的大量應用,對海上艦隻的威脅性逐步提高,由於當時探測水平低以及戰爭初期的認識不足,貨船或大型艦隻機動機動轉向能力差,使用直航式魚雷的潛艇在攻擊這類船隻時有很大優勢,造成這類水面艦艇的大量損傷,為了對付潛艇,排水量不大,但是造價便宜,易於大量裝備且機動靈活容易躲避魚雷攻擊的驅逐艦就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成為了艦隊反潛搜潛攻潛的主力,二戰不少潛艇都是被驅逐艦擊沉的,所以有了潛艇怕驅逐艦的說法,不過隨著反潛飛機尤其是反潛直升機的大量應用,以及反潛導彈、反潛魚雷的應用,潛艇的對手就不僅僅是驅逐艦了,反潛飛機包括固定翼、直升機,包括裝備聲納、反潛導彈魚雷的水面艦只以及本方的潛艇都是對付敵方潛艇的手段,所以如今已經沒有什麼潛艇怕驅逐艦的說法了。


現在的潛艇還好,二戰潛艇的話……

既然某人願意說獵殺潛航,不知道有沒有用獵殺潛航和驅逐艦指揮官聯過

魚雷對驅逐艦這種高機動性目標的命中率無限接近於0……

二戰驅逐艦超過40節的是不多,但是沒有35節以上你好意思出去跑啊…

潛艇為什麼怕驅逐艦?

首先 你題目和正文有半毛錢關係。潛艇船殼很薄,水面上連子彈都吃不起,更別說再水下高壓的環境受到深水炸彈的轟炸,哪怕震出一條小縫裡面就跟噴泉一樣了。潛艇想反擊可是驅逐艦機動性很好,魚雷不一定打的中,驅逐艦還可以把你憋在水下,浮不上來,看誰到最後,所以潛艇肯定怕的啦

首先,dd(驅逐)、cl(輕巡)、部分ca(重巡)和cvl(輕航)是帶有反潛裝備的(水聽、刺蝟彈、反潛機等),你如果用bb(戰列艦)擼ss(潛艇)就只能等ss上浮用副炮對著潛望鏡擼,真·命中靠信仰。ss主要就是隱蔽性高用來偷襲的皮不是一般的脆,基本上一碰就跪。bb為了高火力高裝甲代價就是機動性能差,不容易躲魚雷。理論上部分bb是可以帶反潛機的,然並卵。我舉個栗子,擼主玩過ra3麼,你一雙刃直升機可以在航媽面前浪,因為人家沒對空,但是來一水翼船你就萎了,這兩貨都不是一個級別的,為什麼,水翼是特化對空,一個道理


潛艇怕驅逐艦,那只是停在遊戲階段,掰掰大拇指都知道潛艇擊小噸位的驅逐艦比大噸位的戰列等多的多~現實中艦艇噸位越大,裝載的設備和武器就越多,反潛能力相應就越強,說句不好聽的,有的反潛魚雷都比那些小噸驅逐艦大一圈~大型艦艇價值高,只是不願意冒風險和潛艇爭鬥,發現了潛艇,能躲就躲,沒有高價值的目標,潛艇就體現不了其高的作戰價值~低廉的驅逐艦,價值低,更多的不是擊沉潛艇,而是讓逼其下沉,讓其無法完成攻擊,在一戰那時驅逐艦還給主力艦艇擋魚雷~~


軍武雷達


海上作戰,反潛最難。驅逐艦以其噸位大的優勢,可投放大型拖曳聲吶,可攜帶更多的深水炸彈,更加上多攜帶反潛直升機,前出2000多公里,正是水面重要的反潛力量。潛艇作為水下最寂靜的殺手,也多有所怕,一怕近海水下聲吶基陣,粘上就怕扯拔不出; 二怕對方潛艇,以潛制潛,潛艇正是最好的反潛利器;三怕驅逐艦,反潛手段多樣,反潛武器攜帶量最多; 四怕岸基長航時巡邏飛機,滯空時間長,速度快,每能以最短時間趕往特定海域,瞬間可佈設水下聲吶基陣,一旦鎖定,即可實施攻擊。正應了民間一句俗,有矛即有盾,並隨著反潛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水下正擺下了天羅地網,潛艇稍有差池,即會被生擒活捉,難以逃脫。

此消彼長

說得熱鬧,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反潛作戰仍是最富挑戰性的課題和難題。比如日前發生火災的俄羅斯AS12核動力潛艇,可潛至水下1000多米,想想就蠻恐怖的唄,深不可測,當今所有反潛手段,都難以實施跟蹤和探測。莫可奈何,奪命索魂,正是制海的秘密重器。更有一款類似深海自航核魚雷,名稱“波塞冬”,可以航行上萬海里,世上至今無人發現它的蹤跡。潛艇技術正在向靜音發展,有不少潛艇,與海洋背景噪聲基本持平,難以被發現,很難被追蹤。這正是海洋大國極力發展潛艇的重要原因。誰若在反潛作戰上不潛心努力,正會陷入被動,受制於人。如伊朗經過幾十年努力,發展出大大小小七、八種微型潛艇,使域外大國深為忌憚。

漫天殺機

殺機四伏,驅逐艦,是航母一級帶刀護衛,貓捉老鼠的主角,除了在反潛技術上不斷提高,更在於戰術上多所琢磨。健全和打造海上反潛作戰體系,近岸偵察,設伏待擊,通過戰術不斷提高,其對陣潛艇的能量,絕不可掉以輕心。遊弋在海面,隨時隨地展開,現在不唯有反潛直升機,更有無人機,無人艇的架設,使自已乍出一臂,正有無窮的力量,一旦發現蛛絲螞跡,即可以動用各種反潛力量,使其逃無可逃。反潛是世界級難題,別無良法,一靠技術發展,二靠經驗積累,畏懼膽怯沒有用,要在與時俱進地發展中,不斷豐富作戰樣式和打擊手段。


魂舞大漠


第一哨兵回答。本人是軍事迷,很喜歡看潛艇與軍艦對抗的影片,潛艇為什麼怕驅逐艦呢?原因有幾個方面:

一、潛艇和驅逐艦就是矛與盾的關係,潛艇怕驅逐艦,驅逐艦也怕潛艇。

潛艇與驅逐艦各有優長,潛艇在水下活動,隱蔽性強,可以從水下隱蔽對水面艦艇發起攻擊。驅逐艦火力強,只要發現了水下的潛艇,潛艇就很難逃掉。為什叫驅逐艦?驅逐一切水面或水下目標。



二、潛艇對付驅逐艦手段有限,驅逐艦對付潛艇手段多、火力更強。

潛艇對付驅逐艦,火力相對較弱,只有魚雷和反艦導彈。驅逐艦對付潛艇有深水炸彈、魚雷、反潛導彈、反潛火箭炮等,還有反潛直升機,反潛偵察機等,打擊潛艇的精度也越來越高,並且潛艇在水下,一旦有動力、供氧等受損,那對潛艇都是致命的,太脆弱!



三、潛艇機動速度慢,驅逐艦機動速度快,一旦遭遇,潛艇很難逃跑。

一般潛艇機動速度都在10至15節,而驅逐艦機動速度可達35節左右,潛艇一旦暴露,則意味著任務失敗,並且想逃跑也很難了。潛艇哪怕隱蔽的再好,只要開火,潛艇的位置就會暴露。



四、潛艇與驅逐艦對抗,有輸有贏,看誰先攻擊對方的弱點。

潛艇如果預先在敵軍艦活動區域設伏,也可以打的驅逐艦措手不及。如潛艇一旦暴露目標,除非運氣好,或者戰術手段高明,或者遇到一個煞筆驅逐艦指揮官外,只有艇沉海底。



隨著潛艇技術的發展,隱身性能越來越先進,發動機降噪音能力更強,驅逐艦發現潛艇也變得更難,但畢竟兩者是矛與盾的關係,潛艇在發展,驅逐艦探測潛艇的能力也在提高,兩者始終會是冤家對頭!

友友們別忘了點贊或互相關注喲。謝謝!


第一哨兵


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潛艇遇到反潛驅逐艦真沒什麼好辦法,技能上被剋制的死死的。人家驅逐艦本來就是為驅趕潛艇、魚雷艇這種目標而誕生的,天生自帶加成。

甭管二戰的潛艇,還是現在的潛艇,遇見驅逐艦最好低下頭,裝不認識悄悄的跑掉,跟水面艦艇比槍剛炮,那是絕對不行的。

先說二戰的潛艇吧,性能差,速度慢,大部分時間在水面航行,主要靠聲吶和目視搜索,用直航魚雷攻擊。

一旦被驅逐艦發現,就會被反潛編隊圍毆,跑都跑不贏。二戰潛艇水面速度才十幾節,水下速度更慢,全速7、8節,一兩個小時就沒電了。而驅逐艦航速都在30節以上,甚至35節以上。

潛艇跑好久,人家一會就追上來了,驅逐艦以S型機動,或多艘艦艇拉網式搜索,用深水炸彈和反潛魚雷一起招呼。

潛艇對頭頂上的驅逐艦無能為力,就算用直航魚雷反擊,驅逐艦也能憑高速度,加速快,吃水淺輕鬆躲開。潛艇只能靜音潛航悄悄跑,或坐底關機,祈禱深水炸彈炸不著,祈禱驅逐艦有事快點走。

然而二戰潛艇最多在水下堅持二十幾個小時,若高速機動,一兩個小時就要上浮充電。只要驅逐艦有耐心,耗也能把潛艇耗死。

潛艇一上浮,只能束手就擒。二戰潛艇上有甲板炮,但想跟驅逐艦對轟,絕無勝算。驅逐艦武器多,火力猛,機動好,損管能力強,只要沒擊中要害,挨幾發炮彈一樣在水上漂浮。潛艇就不行了,脆弱的外殼受一丁點兒傷害,也不能下潛了。等對方反潛編隊來了,啥也別說,光剩眼淚了。

到了現代,潛艇技術飛速發展。常規潛艇點亮了AIP技能,水下潛航時間、靜音水平大大提高。核潛艇更是以無限航程,大潛深,高航速成為威力無比的“大洋黑洞”。

可人家驅逐艦的科技樹也在同步生長,相比二戰的驅逐艦,不但噸位增加,武器變多,探測水平大幅提高,更重要的是艦上還搭載了1~2架反潛直升機。反潛飛機+驅逐艦的強強組合,核潛艇也要退避三舍。

有些潛艇上裝備了遠程反艦導彈,但主要以飽和攻擊方式,打擊航母這樣的高價值目標。通常還需要作戰體系的支援,由預警機、衛星等第三方平臺提供目標信息和中繼制導,才能發揮戰力。再加上反艦導彈動靜太大,一出水就意味著潛艇暴露,跑得再快,也比不過反潛機啊。

現代潛艇上的魚雷先進多了,有聲自導、線導等等。但驅逐艦也有聲誘餌、氣幕彈等多種反制措施,還能用反潛火箭彈、反潛導彈遠距離打擊。

艦載反潛直升機帶著吊放聲吶、浮標聲吶、深水炸彈、反潛魚雷直撲而來,精確定位後就能迅速開火。潛艇對反潛飛機也沒什麼有效反擊能力,潛空導彈各國都在研製,但至今也不成熟,就算有也只是拼命用小匕首。

綜上種種原因,反潛驅逐艦仍然是潛艇的“剋星”之一,潛艇害怕它非常正常。安全第一,保命要緊,不到最後關頭,哪能上去拼命,一艘潛艇多貴啊。


和風漫談


英國“機敏級”攻擊型核潛艇,屬21世紀現代化水平最高的核潛艇之一。

潛艇是海軍主要兵器之一,並不存在“潛艇怕驅逐艦”一說,因為海軍進入到導彈化時代之後潛艇也可以“超視距”外(50公里外)發射反艦導彈去擊沉驅逐艦,而驅逐艦所攜帶的反潛武器進入到21世紀後似乎沒有長足的發展,艦載反潛導彈、反潛魚雷的射程仍然在50公里內,也就是說潛艇可以在50甚至200公里外發射反艦導彈,途中經衛星或者其它“機艦中繼”去打擊驅逐艦,而驅逐艦隻有在50公里內主動聲吶精確撲捉到潛艇後才能有較大概率擊沉潛艇!


俄羅斯海軍“無畏級”大型反潛艦是1970年代設計與建造的,雖然老舊但是它仍然是目前世界上少數幾型遠洋專業反潛艦之一,反潛性能要大大超過以防空為主的黴菌“伯克級”驅逐艦。

對於現代驅逐艦來說,都會裝備“遠中近”三層反潛武器:150公里外遠距離由艦載直升機攜帶聲吶浮標、輕型反潛魚雷,深水炸彈…等武器進行搜潛、反潛;20~30公里中距離由火箭助推魚雷(反潛導彈)執行打擊潛艇的任務;20公里內由艦載反潛魚雷去完成反潛。


“無畏級”大型反潛艦所裝備的四聯533 毫米口徑的反潛魚雷,射程和威力遠大於西方艦艇普遍裝備的各型324毫米口徑的魚雷,魚雷是最好的反潛武器,但問題是533也好324也罷射程射程都在30公里內,即便是反潛艦的主動聲吶發現了50公里外的核潛艇它們也打不到,甚至需要航程餘量的問題,艦載反潛魚雷要在5~20公里內才能發射,否則沒等擊中潛艇它們因為燃料用光了會自沉。

“奧斯卡級”所攜帶的“花崗岩”巨型反艦導彈,專門打航母的,驅逐艦被擊中一枚就會沉沒了。

如果驅逐艦僅使用艦載的武器與潛艇對抗,在30公里內勝算的把握在60%左右,但出了這個範圍“單艦反潛”是非常困難也是很危險的事情,潛艇除了反艦導彈之外,大型反艦魚雷也是反艦的利器!而且普遍航速要超過驅逐艦,智能化也非常高,可在繁雜的水面聲吶回波當中分辨出那是商船、那是軍艦,它什麼時候發射軍艦也不知道只能是被動防禦。
反潛直升機出現之後,水面艦艇在搜潛、反潛方面有了極大的提高,對於1990年代之前的潛艇來說反潛航空兵是最大的剋星!魚雷和反艦導彈打不到反潛直升機,航速上也快不過它,只能是往更深的水下躲避,完全處於被動!也正是這個原因,各國都大力的研製反潛直升機,除了加強探測裝備外,各種新型反潛魚雷也有了較大的發展,目前最先進的輕型反潛魚雷潛深已經達到了700米,完全與潛艇最大潛深相同甚至超過,潛艇再像以深度化解危險已經不可能了。


但是,科技發展總是一把雙刃劍,有矛必有盾這是唯物主義觀點!1990年代後為了對抗反潛直升機,各國相繼研製由魚雷管發射的“光纖制導多用途導彈”,圖片上就是德國研製的“獨眼巨人”光纖制導導彈,即可以打擊水面/陸上目標,更能打擊反潛直升機!
這張圖片所表示的就是212潛艇同時發射“獨眼巨人”

打擊空中/水面/陸上目標。

“獨眼巨人”這類的導彈出現使得反潛直升機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比較從容不迫的搜潛/反潛了,搞不好反而讓潛艇擊落了,畢竟導彈打擊直升機這樣的低速飛行目標比較容易,況且“光纖制導”通過導彈頭部的光學跟蹤/瞄準設備實時的跟蹤直升機…。
潛艇大規模實戰是在“一次大戰”
期間,從那之後特別是“二次大戰”,潛艇給水面艦艇造成的威脅和打擊是巨大的!各國在反潛兵力的投入數倍與潛艇,但仍然沒有完全消除潛艇的威脅!進入到現代隨著科技的進步,軍艦與潛艇之間的“鬥法”變成了高科技之間的對抗,在潛艇日趨完善的情況下,水面艦艇採取

雙艦多機的反潛方式,一組機艦用於搜索,另外一組實施反潛打擊!只有讓潛艇首尾難顧才能將它消滅…反潛是一門綜合性作戰任務,需要的是體系化作戰保障,潛艇在海水的屏障下猶如大海撈針,唯有多種多樣化裝備一起去圍殲它,把握才會更大一些。


皇家橡樹1972


潛艇為什麼怕驅逐艦。

潛艇可以利用水下掩護進行隱蔽活動對敵發動突然襲擊,有較大的自給力,續航力和作戰半徑,在較長時間可以深入敵方海域並能獨立作戰,能在水下發射導彈,發射魚雷和佈設魚雷.,攻擊海上和陸上目標。可相對於驅逐艦,水下潛艇具有航速上的劣勢。

由於常規潛艇動力系統的工作特性,即使是安裝Alp的常規動力潛艇其在水下速度極其緩慢,一般的常規潛艇如果跑20節以上的高速,一來躁音大增,二來電池很快耗盡。這時驅逐艦如果發現潛艇,並及時進行跟蹤和定位,由於驅逐艦體積龐大,有完善的搜潛系統和強大的反潛武器,成為最有效的反潛平臺。

裝備先進的驅逐艦不僅防空,而且能進行有效搜索並分析潛艇的聲學信號,引導反潛武器對其攻擊,現代的數字聲吶極其靈敏,不僅探測距離遠,而且定位準確,一旦發現,水下潛艇凶多吉少。

驅逐艦不但可以發射反潛魚雷,還能發射反潛導彈,並可以使用艦載直升機進行搜潛和反潛,覆蓋範圍嚴密。而由多艘驅艦組成的反潛編隊,能在上萬公里的海域進行地毯式搜索,對水下潛艇來說,是極其致命的。




先論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要分為時代。

在潛射導彈出現之前,潛艇還是很怕驅逐艦的。

為什麼呢?

因為潛艇實際上是用於偷襲的,而不是名刀明搶的作戰。

潛艇即便是核潛艇,一般只裝備少量魚雷,可以進行幾次攻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玩過遊戲《獵殺潛航》。

二戰期間的潛艇,對於驅逐艦的追殺其實沒有招架之力。如果對方有反潛驅逐艦,那麼潛艇攻擊的方式是潛伏,偷偷發射魚雷,無論是否擊中就要下潛逃走。

因為當年魚雷距離近,速度慢,其實只能用於偷襲。一旦對方驅逐艦發現過來攻擊,以驅逐艦30節的速度,潛艇不但無法還擊,連逃也逃不掉。

面對對方深水炸彈的攻擊,潛艇只能自求多福,基本是光捱打無法還手。

不過,二戰期間聲吶技術非常落後,驅逐艦很難發現潛艇,也就導致了潛艇頗有用處。

二戰中,美國3艘航母都是被日本潛艇擊沉的,但仍然是偷襲。

隨著聲吶技術的發展,尤其是艦載反潛直升機的出現,潛艇更是恐懼驅逐艦。

因為驅逐艦的反潛直升機控制面太廣,遠遠超出潛艇的攻擊範圍。

以我軍老舊的現代級配備的卡-28反潛直升機為例,反潛作戰半徑高達200公里。

由於反潛直升機的出現,潛艇作戰更是困難。

不過,自從潛射導彈出現以後,情況有一定變化,但並不大。

反潛導彈出現後,潛艇就可以突破魚雷射程的限制。以我國的鷹擊82來看,射程可以達到40公里。不過,這個射程仍然不如反潛直升機的作戰半徑。

而且,潛射導彈發射還需要通過雷達追蹤,這很容易暴露潛艇的位置,引來迅速的攻擊。

所以,即便裝備了潛射導彈,潛艇仍然是怕驅逐艦的。

不過,潛艇只是海軍整體作戰體系的一個環節,並非單打獨鬥,所以也無需太恐懼。

說白了,敵人的驅逐艦也有友軍其他武器可以對付。


薩沙



潛艇被稱為“水下幽靈”,利用大洋的掩護,能夠對敵人發動突然的進攻,還能進行偵查、佈雷、突破封鎖等重大行動,可以說是海軍手中一把利劍。

既然潛艇有如此強大的功能,那麼潛艇是無敵的嗎?當然不是,潛艇的剋星就是驅逐艦。

最初潛艇被主要用於破壞敵人的還是聯通運輸線,也就是主要用於襲擊商船。隨後人們開始對運輸的商船採取水面艦艇進行護航,以此保護商船。隨著護航艦艇的出現,潛艇往往採用單獨襲擊的方式,既由一艘潛艇突然對水面的艦艇發動襲擊,然後迅速撤離,以此來躲避水面艦艇的追擊。護航艦艇由除了要面對水下潛艇的威脅,還要應對來自空中飛機的襲擾,那麼一種既能放空又能反潛,還有水面戰鬥能力的艦艇出現了,這就是被稱為“海上多面手”的驅逐艦。



後來人們發明了聲納,這樣潛艇的隱蔽性就降低了,發現潛艇也變得容易。通常艦艇航行時都會按照一定的陣型進行航行,這就像我們看古代打仗一樣要排兵佈陣。通過這個陣型,能夠很好的照顧的自己的各個方面。潛艇通常採用單獨行動的方式進行襲擊,因為數艘潛艇同時航行所產生的噪音,會很容易被發現,這無疑就是告訴別人我來了。面對這種陣型嚴密的水面艦艇編隊一般是沒有辦法的,除非潛艇想拼一個魚死網破,但結果也許是魚死了網沒破。

還有就是潛艇在水下的速度並不快,由於水下壓力及阻力的作用,潛艇在水下航速只有20節左右,而驅逐艦都能達到30節,要想追擊潛艇那是輕而易舉。而且常規潛艇由於其本身問題,並不能長時間呆在水下,通常兩三個小時自身的電池就會耗盡,就必須上浮進行充電,那麼就很容易被驅逐艦發現。即使現在的加裝了AIP系統的常規潛艇,以及核潛艇,在水下的航速依然相對於驅逐艦來說很慢。
再有就是現代的驅逐艦裝備了完整的反潛武器裝備,驅逐艦本身艦體較大,可以容納更多的搜潛系統和反潛武器。包括更大的反潛聲納,拖拽式水下聲納,以及現在的相控陣雷達組成的“神盾”系統,除了防空作用外,還能搜索分析潛艇的各類信號。在反潛武器上,除了我們常知的反潛魚雷、深水炸彈外,還有反潛導彈,驅逐艦搭載的反潛直升機更是反潛得利器,直升機活動範圍廣,而且機動靈活。


好奇而已716


首先,樓主這個問題是偽命題,潛艇雖然怕驅逐艦,但並不是所有的驅逐艦都會令潛艇害怕。

舉個例子,1982年馬島海戰中,阿根廷海軍旗艦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在開戰初期的時候,由兩艘驅逐艦組成巡邏艦隊,在馬島以南海域被英軍潛艇征服者號發現並擊沉。令人驚訝的是,兩艘護航驅逐艦則完全沒有反應,由於魚雷爆炸破壞了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的電力供應,使得該艦無法發出救援信號,而且由於當時海面上視線不好,就連自家旗艦完全沉沒都沒有發現,導致了大量本國水兵得不到有效救援而死亡。等他們回過神來發現自家旗艦被擊沉後,趕緊搜索征服者號核潛艇,可是連片毛都搜不到。

根本原因就是,無論是阿根廷的驅逐艦還是巡洋艦都是購自美國的,參加過二戰的老艦,艦上的武器系統,尤其是電子設備和反潛聲吶等裝備跟不上時代,別說發現不了敵方核潛艇,就是敵方常規潛艇一樣也是“白送人頭”。

所以說,真正讓潛艇害怕的就是現代化的裝備有包括反潛直升機、聲吶系統和反潛武器構成的驅逐艦,尤其是反潛驅逐艦。為什麼呢?自潛艇誕生以來,驅逐艦的又多了一項,而且兩者也是打的難捨難分。但總的來說,同時代的驅逐艦對上同時代的潛艇,多半時候還是處於上風。

第一,潛艇作為一種突然襲擊的武器,只能在水裡航行,海水既保護了潛艇安全,但也阻礙了雷達波的傳播,只能使用聲吶搜索定位,同時,潛水艇在水下航行也發出噪聲。驅逐艦同樣是利用聲吶搜索定位,但是現在的驅逐艦尤其是使用燃氣渦輪動力的驅逐艦,自身噪音水平低,有利於自身裝備的聲吶系統及時發現潛艇。而且現在的驅逐艦通常能夠攜帶反潛直升機,直升機速度快,可以攜帶聲吶浮標,大大擴展了驅逐艦的搜索範圍。。所以,在戰場信息捕獲方面,潛水艇不如驅逐艦。

第二,潛水艇自發明到今日,水下航速已經由個位數增加到了最高航速30節的驚人航速。雖然,潛水艇速度增加,可驅逐艦也沒閒著,驅逐艦的速度同樣可以跑過30節,所以,一般潛水艇被發現了了,只能使勁兒往深海里下潛,再加上“龜息大法”,耐心等待驅逐艦離去的時刻。核潛艇還好一點,不用上浮打開通氣管發動柴油機給電池充電,AIP常規潛艇也還好點兒,可以在水下貓個60來天不用上浮,但那些沒有AIP技術的常規潛艇,那就慘了,碰著個有耐心沒事兒乾的驅逐艦等上個三五天,那對不起,潛水艇只能乖乖投降。

第三,驅逐艦搭載武器豐富,特別是反潛型驅逐艦,可以選擇,直升機攜帶魚雷,反潛導彈,艦用魚雷,深水火箭單和深水炸彈攻擊潛水艇。潛水艇的攻擊手段就相對單一,以前只能使用魚雷,現在也可以發射反艦巡航導彈了。但是現在的驅逐艦一般裝備近程防空武器和反魚雷作戰系統,所以潛水艇想要擊沉驅逐艦,還真要苦下一番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