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驅逐艦、巡洋艦和護衛艦都有什麼區別?

強強最棒


巡洋艦是軍艦中較早出現的一個艦種,自從用於海上作戰消滅敵人大型水面艦艇和壓制殲滅敵少、岸上日標的戰列艦一誕生,與戰列艦為伴作為混合艦隊核心之一的巡洋艦也就誕生了。最早的巡洋艦誕生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當時雙方各不相讓,打得不可開交,北軍為了封鎖南軍佔領區的海岸,,需要大量的艦艇,任務之艱鉅是可以想象的。而此時北軍各類艦艇僅90艘,所以北軍海軍部決定不論是造還是買、租,也要滿足對南軍封鎖所需要的艦艇數量。

但是,大海是瘋狂而多變的,那些被徵船隻在風平浪靜時也許能完成其使命,可是一遇上風浪,其自身準保。戰爭的需要引起軍艦的改進,北海軍為此建造一艘不同於以往的鐵甲艦。該艦的艦體露在水面的部分很小,船舷水線以上部分、甲板和中央旋轉炮臺等均用鐵皮包裹,使得南軍的大型戰艦無法對付,這種不同一般的鐵甲艦就是現代巡洋艦的前身。巡洋艦是以艦炮作為主要戰鬥兵器的一種大塑水面戰鬥艦艇。它比戰列艦小,火力也較戰列艦弱,裝甲也較薄(有些巡洋艦甚至沒有裝甲)。但它也有白己的優點,比較輕快,在協助戰列艦作戰時能有效地搶佔陣位和掩護戰列艦作戰,同時,巡洋艦作為一種大型水而艦艇也可單獨在海洋上擔任巡邏和襲擊敵方艦艇的任務。

驅逐艦是以導彈、魚雷、艦炮為主要武器,具有較強的多種作戰能力的中型水面戰鬥艦艇,是海軍艦隊中重要艦種之一。驅逐艦能執行防空、反潛、反艦、對地攻擊、護航、偵察、巡邏、警戒、佈雷、火力支援以及攻擊岸上目標等作戰任務,有“海上多面手”稱號。現代驅逐艦的滿載排水量為3500~10000t,動力裝置總功率一般在4~8萬hp,最高可超過10萬hp,航速30~38kn。按使命分為防空型、反潛型、對海型和多用途型驅逐艦。按照排水量來分,驅逐艦可分為三種:大型驅逐艦,排水量在4500t以上;中型驅逐艦,排水量在2500~4500t;小型驅逐艦,排水量在2500t以下。把以導彈作為主要武器的驅逐艦稱為“導彈驅逐艦”。

驅逐艦設計思想的萌發於魚雷艇對戰列艦威脅的增加。19世紀後半葉,魚雷艇的問世,這給戰列艦等大型艦船構成嚴重威脅。各國紛紛購買和建造魚雷艇裝備自已的海軍,這對當時的海軍強國-英國造成了一定壓力。為了繼續保待海上霸主的地位,英國海軍開始尋求對付魚雷艇的辦法。他們提出的解決辦法是,建造一種艦艇,讓它具有足夠的航速以對付和驅逐魚雷艇,並用火炮擊沉它。1893年10月,英國試驗性地建造了這樣一艘艦艇:“哈沃克”號,當時被稱為“魚雷艇驅逐艦”,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驅逐艦。“哈沃克”號問世後,其他海軍國家也紛紛建造驅逐艦。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英、美、德、法、日

等國建造了為數不少的驅逐艦,這時期的驅逐艦大多排水量為1000~1300t,航速30~37kn。驅逐艦加入了作戰艦隊的行列,被稱為“艦隊驅逐艦”。

追溯護衛艦的發展歷史,英國是最早命名並使用這一艦種的國家,早在單簷帆船時代,英國就採用“護衛艦”用於近海防禦。事實上,被稱為“護衛艦”的早期武裝船隻更多的是基於其護航、防衛能力,同時也擔負對敵國的威懾任務,因為一些老牌海軍強國為保護諸多殖民地,紛紛採用搭載火炮的單桅縱帆炮艦以突出火力優勢,同時也能進行海戰,這是當時護衛船隻的主要特徵。專門用於基地和艦隊護衛、護航的護衛艦直到20世紀初才出現。日俄戰爭中,日本海軍的艦艇時常偷襲俄國軍港,對停泊在港內的作戰艦隻發動攻擊。為抵禦日本海軍的偷襲,俄國建造了真正意義上的專用護衛、護航的作戰艦艇,排水量在500噸左右,用於近海的基地防禦作戰。但是俄國早期護衛艦的性能普遍較差,在基地防禦任務中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現代護衛艦的前身是二戰時期的護航驅逐艦。護衛艦的建造雖然比驅逐艦便宜,但隨著冷戰氛圍的進一步漫延,各海軍強國開始追求護衛艦的多用途性能。縱觀護衛艦家族的發展史,這一艦種從早期的近海防禦發展成護航主力。現代護衛艦相較於二戰以及二戰後的護衛艦發生很大變化,首先在於排水量更大,如荷蘭的“德澤文•普羅文森”級護衛艦滿載排水量超過6000噸,比一些國家的驅逐艦還要大;其次是艦載武器、電子設備更加先進,火力更強,防空、反潛、反艦樣樣都行,甚至可以作為指揮艦使用,綜合作戰能力超過某些型號的驅逐艦;最後是現代護衛艦的作戰任務發生重大變化,不再侷限於近海防禦,大型導彈護衛艦能夠執行遠洋作戰任務,在艦隊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哏都太尉


驅逐艦、護衛艦、巡洋艦,它們的區別和用途各是什麼呢?這是一個好問題,下面,我來解答一下。

巡洋艦是一種火力強、用途多,主要在遠洋活動的大型水面艦艇。巡洋艦排水量一般在0.8萬噸-3萬噸,裝備有各種導彈、火炮、魚雷等武器,具有較高的航速和適航性,能在惡劣氣候條件下長時間進行遠洋作戰以及提供無人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它的主要任務是為航空母艦和戰列艦護航,或者作為編隊旗艦組成海上機動編隊,攻擊敵方水面艦艇、潛艇或岸上目標。隨著海軍航空兵的崛起,巡洋艦的地位日漸衰落。在現代戰爭中巡洋艦實際上已經幾乎消失了,它們的作用完全被驅逐艦代替。

驅逐艦是指噸位在5000—10000噸,航速一般在36節左右,艦體長度一般在一二百米的艦種。驅逐艦是是海軍艦隊中突擊力較強的中型軍艦之一,素有“海戰多面手”之稱。它既能在海軍艦艇編隊擔任進攻性的突擊任務,又能承擔作戰編隊的防空、反潛護衛任務,還可在登陸、抗登陸作戰中擔任支援兵力,以及擔任巡邏、警戒、偵察、海上封鎖和海上救援等任務。驅逐艦用於攻擊潛艇和水面艦船,艦隊防空,以及護航,偵察巡邏警戒,佈雷,襲擊岸上目標等,是現代海軍艦艇中,用途最廣泛、數量最多的艦艇。現代驅逐艦的排水量越來越高,用途也越來越強,逐步取代了巡洋艦。如美軍新一代驅逐艦“朱姆沃爾特”號達到15000噸。導彈驅逐艦是以艦對艦導彈為主要武器對海上目標實施打擊,兼有防空、反潛、護航等任務的多用途的水面攻擊型戰艦。護衛艦(英文名稱:Frigate ),是以導彈、艦炮、深水炸彈及反潛魚雷為主要武器的輕型水面戰鬥艦艇。

護衛艦噸位較小但具有高速和良好操作性,一般噸位在2000—5000噸的小型艦艇。它的主要任務是為艦艇編隊擔負 反潛、護航、巡邏、警戒、偵察及登陸支援作戰任務以及提供無人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曾被稱為護航艦或護航驅逐艦。護衛艦是以反艦、防空導彈、中小口徑艦炮、水中武器(魚雷、水雷、深水炸彈、反潛火箭彈等)為主要武器的中型戰鬥艦艇。在現代海軍編隊中,護衛艦是在噸位和火力上僅次於驅逐艦的水面作戰艦隻,但由於其噸位較小,自持力較驅逐艦為弱,遠洋作戰能力遜於驅逐艦。


懷疑探索者


悟空邀請,我給忘了。哈哈

巡、驅、護三大艦種如果從“加勒比海盜”的帆船時代講那就老麼長了。我就用咱們中國第一支遠洋艦隊-----北洋水師的艦船定名來比較介紹吧(因為清代的翻譯非常準確的說出了當時巡、驅、護的區別)定遠鐵甲艦、致遠快船、超勇碰快船、廣乙鋼肋鋼殼魚雷快船、鎮中蚊炮船。

如何?大家聽著有點耳熟吧,刀君給大家分分類就明白了。

戰列艦:定遠鐵甲艦!北洋水師旗艦,排水7335噸,大小火炮22門,3條魚雷發射管。

巡洋艦(穹甲巡洋艦):致遠快船!(經典對白:撞沉吉野!)管帶鄧世昌,排水2300噸,火炮25門,航速18.5節,4條魚雷發射管。

巡洋艦(撞擊巡洋艦):超勇碰快船!管帶黃建勳,排水1350噸,火炮18門,航速15節,3條魚雷發射管。

驅逐艦(魚雷巡洋艦):廣乙鋼肋鋼殼魚雷快船!國產風帆蒸汽機兩用動力的過渡艦艇,排水1000噸,火炮11門,4條魚雷發射管。

護衛艦:鎮中蚊炮船!排水430噸,火炮3門,航速10節,無魚雷發射管。

看完了就知道當時世界上的巡、驅、護的分類吧。巡洋艦1000噸以上,火炮口徑大航速快。驅逐艦1000噸左右,發射魚雷為主,火炮少,外殼脆。護衛艦噸位低的可憐(老祖宗叫“蚊”,真貼切),火炮少,航速慢,基本在遠洋艦隊中屬於通訊聯絡用的小船。

北洋水師---曾經的亞洲第一艦隊

在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簽訂的條約開始限制各國主力戰艦(戰列艦)的噸位,列強開始模糊巡、驅、護的噸位和艦上火炮的口徑數量。到二戰出現了航空母艦後,鉅艦大炮的時代終結,巡、驅、護徹底被功能齊全的驅逐艦替代。到了現代,雷達導彈的列裝使海洋水面艦艇的噸位失去了意義,完全看各國心情劃分巡、驅、護了。比如我國055噸位已經是萬噸級的,仍然和平的定義為“驅逐艦”,真頑皮。而日本的出雲護衛艦噸位就不提了,居然可以起降飛機!真討厭!


鍛刀煉心


戰列艦都是那種厚裝甲,動輒幾百毫米口徑的重炮,現在基本沒有國家裝備,這類艦排水量都在萬噸以上


巡洋艦有很強的遠洋作戰能力,可以組成獨立編隊,在航母編隊中專職防空,一般排水量也在萬噸以上


驅逐艦是當今世界各國海軍主力戰艦了,上面的武器豐富多樣,魚雷,導彈,艦炮,戰場多面手,防空,反潛,反艦都行。排水量在六七千至一萬噸以上不等。


護衛艦則是幹一些小活,做做輔助工作的,比如亞丁灣護航等等作戰任務,護衛艦去剛剛好,排水量幾千噸不等。
其實我吧,挺喜歡戰列艦的,雖然不再是海上霸主了,但是看著霸氣,哈哈😄。


是余余呀


巡洋艦,

巡洋艦是一種火力強、用途多,主要在遠洋活動的大型水面艦艇。巡洋艦裝備有較強的進攻和防禦型武器,巡洋艦的主要任務是為航空母艦和戰列艦護航,或者作為編隊旗艦組成海上機動編隊,攻擊敵方水面艦艇、潛艇或岸上目標。 巡洋艦隨著時代的發展,漸漸走向衰落,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已基本不再建造巡洋艦,隨著雷達,導彈的發展,大艦巨炮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現如今只有美國和俄羅斯擁有巡洋艦,如美國的提康德羅加級,俄羅斯的基洛夫級,還能重現往日的榮光。就如同戰列艦一樣,進入21世紀後巡洋艦會逐漸被驅逐艦所取代,或將成為歷史。

驅逐艦

驅逐艦可以說是新時代各國爭相發展,建造數量最多的水面作戰艦艇,其噸位越來越大,綜合作戰水平越來越高,防空,反潛,反艦,對陸一應俱全,這也是驅逐艦逐步代替戰列艦和巡洋艦的主要原因,由於各國分類標準不同,所以各國驅逐艦的差異也很大,如我國的055大驅叫驅逐艦,

美國的科幻戰艦DDG1000 也叫驅逐艦,


日本的直升機航母也自稱驅逐艦。

目前,日本共有2艘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分別是2015年服役的“出雲”號及2017年正式服役的出雲級二號艦“加賀”號。計劃建造更多,隨時可以改造成航母,垂直起降F35,值得我們警惕。所以驅逐艦未來的發展趨勢就是多樣化,由於沒有嚴格的命名標準,什麼樣的戰艦都可以自稱驅逐艦,你叫我也叫。。

護衛艦

護衛艦是以導彈、艦炮、深水炸彈及反潛魚雷為主要武器的輕型水面戰鬥艦艇。它的主要任務是為艦艇編隊擔負反潛、護航、巡邏、警戒、偵察及登陸支援作戰任務以及提供無人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但由於噸位較小,遠洋作戰水平和綜合作戰能力不如驅逐艦。和驅逐艦一樣,各國爭相發展,型號眾多,如美國的瀕海戰鬥艦也可以稱其為護衛艦,俄羅斯的反潛艦也可以稱為護衛艦。也是未來主要發展的水面作戰艦艇。


帝國發燒友


護衛艦

護衛艦是以導彈、艦炮、魚雷等作為主要武器的輕型水面戰鬥艦艇,是最早出現的,誕生於15世紀的地中海地區,由於噸位小無法入戰鬥列隊,但是具有高速、靈活的優勢,到了18世紀的時候便開始用於護航和巡邏任務。到了現代,護衛艦的主要任務是為艦艇編隊負責反潛、護航、巡邏、警戒、掩護兩棲作戰群等一系列的任務,同時也為一些商船提供護航。

巡洋艦

巡洋艦則是第二種出現的艦艇。主要用於遠洋巡航護航,是一種大火力、多用途的大型水面艦艇。它誕生於17世紀的荷蘭,當時的荷蘭是海上霸主急需巡洋艦這樣的艦艇來維護霸主地位。到了現代,由於它具有較高的航速和適航性,裝備有較強的進攻和防禦性武器,其主要的任務就是為戰艦(如航母、戰列艦)提供護航,或是編成編隊,攻擊敵方的目標。根據擔負的任務和自身的性能,巡洋艦又分為:重巡洋艦、輕巡洋艦和輔助巡洋艦這三種。

驅逐艦

驅逐艦則是最後出現的艦艇。誕生於19世紀末,設計之初是為了對付魚雷,也是現代海軍最重要、數量最多、用途最廣的艦艇之一。驅逐艦裝備有防空、反潛、對海等多種武器,既能在海軍艦艇編隊擔任進攻性的突擊任務,又能承擔作戰編隊的防空、反潛護衛任務,還可在登陸、抗登陸作戰中擔任支援兵力,擔任巡邏、警戒、偵察、海上封鎖和海上救援任務以及提供無人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

綜上可以看出,護衛艦、巡洋艦和驅逐艦三者的區別在於:護衛艦提供二線軍事任務,而巡洋艦和驅逐艦核心任務是為航母這樣的重要艦艇提供護航任務,同時也會承擔一些打擊任務,巡洋艦和驅逐艦在任務上沒有什麼異同,之所以兩者的名字不一樣,主要是由於其噸位不一樣。


一頭小小毛驢


隨著技術發展,導彈小型化和驅逐艦大型化,巡洋艦和驅逐艦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時至今日,巡洋艦這個艦種名也快消亡了。像我國的055萬噸大驅,在二戰可以算是巡洋艦哦。(咳咳咳,美國別誤會,其實只是護衛艦,老鐵別緊張)哈哈

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 空排水量7015噸 滿載排水量9500噸

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 排水量8000-9558噸不等

055型導彈驅逐艦 排水量12000-14000噸

護衛艦也乘著技術發展的便車,不斷大型化和任務多用途話,現代護衛艦與現代驅逐艦的區別有的時候並不十分明顯,只是通常前者在噸位,火力,續航能力,持續性作戰能力上較遜於後者,有一些國家發展的的大型護衛艦在這些方面甚至還強於某些驅逐艦,還有的國家已經開始慢慢淘汰護衛艦,統一用驅逐艦代替,比如歐美和日本。



054B型導彈護衛艦 預計標準排水量約5000噸,滿載可能接近6000噸,

054A型導彈護衛艦 標準排水量3600噸

滿載排水量4200噸


佩裡級護衛艦 標準排水量 2750噸,滿載排水量 3640噸

所以前兩個艦種在目前噸位上的明顯差別不是很大,後個比較大。攻防範圍和巡航能力也不同。總得來看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


國際趣多多


大體是按照排水量(噸位)及武器裝備來劃分的,在火炮時代,護衛艦一般裝備少數100毫米以下口徑火炮及反潛設備,排水量2000噸以下;驅逐艦一般裝備100-150毫米口徑火炮、多管魚雷發射器及水雷等,排水量5000噸以下;巡洋艦(包括輕巡)則一般裝備140-203毫米火炮,當然,也有裝備305毫米火炮的重巡洋艦、戰列巡洋艦等;戰列艦則一般裝備305毫米以上口徑火炮,排水量三萬噸以上。

現代海軍序列裡已經取消了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的區別主要也看其排水量及武器、電子裝備。一般來說,現代巡洋艦(實際上也就是提康德羅加、光榮及基洛夫三級)一般具有100枚以上的各類導彈,滿載排水量10000噸以上,裝備大型遠程雷達。驅逐艦和護衛艦的界限則越來越模糊,部分先進護衛艦的武器裝備及排水量已超過原先的老驅逐艦。


深藍防務


以前主要是噸位差別,一般同一時期發展來講最大到小的依次是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戰列艦這種巨炮裝甲厚曾經是二戰期間海戰的主力艦,但是機動差,防空能力有限,最怕艦載機、潛艇和高速魚雷艦艇等等。比如日本在太平洋戰爭末期投入的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大和級戰列艦還沒開炮就被美艦載機炸沉了,所以戰列艦後來發現性價比很低,特別是現在反艦巡航導彈發展,戰列艦隻能作為海上活靶子,所以逐漸滴淡出歷史舞臺,各國都不再研製新型戰列艦,用更為全能的驅逐艦和巡洋艦來代替。現代如果按噸位來劃分這個概念已經很模糊了,比如我們的054A遠洋導彈護衛艦4200噸比早期的051驅逐艦噸位還大。剛下水的055驅逐艦12000多噸比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9000多噸還重。武器方面都是多功能具有一定區域防空能力艦。只是噸位影響了火力的持續性。現在各國造的萬噸艦還是叫驅逐艦,照這樣發展驅逐艦未來是海戰防空主力,未來巡洋艦這個稱呼也會少了。


給你們一點想象的空間


巡洋艦和護衛艦系出同源,共同的祖宗都是風帆巡航艦。巡航艦的護航職能發展出護衛艦,破交、偵察職能發展出巡洋艦。驅逐艦則在魚雷戰中應運而生。到了導彈時代,三者界限日趨模糊,最終變成“大號導彈發射船”和“小號導彈發射船”。

在帆船時代,巡洋艦和護衛艦並沒有明顯區別。護衛艦的英文是frigate,起源於16世紀(詞源出現於15世紀)。起初是指一種輕型三桅快速帆船,其作用是巡邏、偵察、破交保交、保護殖民地。最初只有幾百噸,後來發展到上千噸。這個時代的frigate也被譯為巡航艦或巡防艦。在殖民地或本土近海,巡航艦是反海盜的警察,也可以是海盜(對敵方)。在艦隊,巡航艦是戰列艦隊的偵察兵和通信員,利用其快速性為主力艦隊執行搜索警戒任務並保持艦隊與本土、艦隊與艦隊之間通信傳令,一般不參與戰列線決戰。最著名的護衛艦或說巡航艦,大概是美國的憲法號,準確說是super frigate。其生涯較好反映了巡航艦的職能。


至於巡洋艦,英文名Cruisers,英國人對Cruise(也會被拼為Cruize)的解釋是“為了追尋敵國船隻而在海上縱橫航行”,然後被當作單艘艦艇長期在海上航行,搜尋敵船的作戰任務名稱使用。這一用途正好在巡航艦/護衛艦frigate的破交任務範圍內。到了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南軍曾將其13艘武裝船統稱為Cruiser,用於實施海上破交,其中最有名的是一艘巡邏炮艦“亞拉巴馬(Alabama)”號。而北軍則為了對付這些神出鬼沒的艦艇,首次嘗試建造15節以上的艦艇,其中1864年下水的“萬帕諾亞格(Wanpanoag)”則創造了18節那樣在當時可謂驚人的高速,這艘蒸汽風帆兩用巡航艦有時也被稱為巡洋艦的始祖。與此同時,英國也開始建造一種適合於長期海外作戰的鐵質蒙銅蒸汽巡航艦“無常(Inconstant)”號,這種5780噸的軍艦長寬比達到6.7,在當時可謂極為修長,籍此其航速也達到了16.5節,同時其煤艙設計在側舷,兼可作為防彈之用。當時雖然還並未正式使用巡洋艦這個稱呼,但是近代巡洋艦的基本特徵已經形成。漢語的這一艦種,清朝稱巡洋快船,民國借鑑日語譯法正式定名為巡洋艦。

呃,照這個節奏真要寫本書了。還是簡單說吧。

進入蒸汽機時代,巡洋艦進入大發展,防護巡洋艦、穹甲巡洋艦等等,基本延續了原來風帆巡航艦的定位。到一戰二戰則一路發展為各種輕巡重巡,但輕於戰列艦,輔助戰列艦的定位始終未變,只不過其獨立作戰能力逐步上升。

護衛艦則沉寂了一段時間。直到日俄戰爭時期俄羅斯使用一部分小噸位艦艇執行護航保交任務,重啟了護衛艦這一艦種。一戰二戰期間的潛艇戰和海上破交戰逼迫英美建造了大量的護航艦隻,英國將其命名為frigate即護衛艦,美國則將其命名為護航驅逐艦。這就是現代護衛艦的先河。

至於驅逐艦出現最晚,發端於應對魚雷艇的威脅。魚雷的出現賦予小艇摧毀主力艦的能力,因此需要一種速度遠遠超越巡洋艦的小型艦艇驅逐消滅魚雷艇,由此誕生了驅逐艦。但人們馬上發現,驅逐艦本身就是更好的雷擊平臺,於是驅逐艦變身為“大型魚雷艇”(直到二戰德軍的大型魚雷艇體量接近別國小型的驅逐艦)。總之,驅逐艦的主要任務就是保護主力艦免遭對方魚雷攻擊,同時伺機對敵方進行魚雷攻擊。另外兼顧防空反潛。

不論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都是一個從小到大的趨勢。到了一戰,二戰時期。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基本已經是涇渭分明的不同艦種,在噸位、火力、功能都有了明確的定義。以二戰時期為例,大部分巡洋艦噸位5000噸以上,主炮口徑152毫米以上(部分防空巡洋艦主炮為127毫米),有完善的輕型裝甲。驅逐艦則是噸位大多在1000-2000噸,基本無裝甲,主炮127毫米左右,裝備多座多聯裝魚雷發射器和深彈。護衛艦一般在千噸以下,無裝甲,主炮76毫米左右,裝備各種深彈發射器。

但模糊地帶總是存在的,巡洋艦和驅逐艦之間存在驅逐領艦的概念,驅逐領艦可以是輕巡洋艦,也可以是大型化的驅逐艦。同類的護航艦艇英國稱護衛艦美國稱護航驅逐艦(與之對應的是把正牌驅逐艦稱為艦隊驅逐艦)。

到了導彈時代,三個艦種的界限更加模糊。驅逐艦護衛艦均進一步大型化,驅逐艦噸位普遍達到七八千噸甚至萬噸,已經超過了二戰時期不少輕巡。而由於導彈代替了火炮作為主戰武器,導彈巡洋艦與導彈驅逐艦的主炮口徑統一於127毫米左右。而導彈由於標準化通用化建設也只有發射單元多少的差別。所以導彈巡洋艦和驅逐艦的區別日益縮小,基本上各國已經不在新建導彈巡洋艦,這一艦種將逐漸成為歷史名詞。導彈護衛艦的噸位也在增大,大型護衛艦的噸位超過了二戰驅逐艦,大部分護衛艦主炮口徑在76-100毫米,大型護衛艦導彈系統也和驅逐艦趨同,但數量較少。輕型護衛艦設備武器較為簡單,導彈較少且一般不裝備遠程防空系統。

綜上所述,武器系統的標準化導致巡洋艦、驅逐艦和護衛艦界限模糊,巡洋艦逐步消亡歸入大驅。但由於建造及使用成本和功能劃分,必須保留護衛艦作為“龍套”角色。以大型護衛艦為主力艦的國家,其護衛艦除了噸位稍小和驅逐艦並無太大不同,而小型護衛艦則通常採用較簡單的雷達系統且只配備中近程防空導彈系統。甚至只有自衛的點防空系統。

但這些區別不像一二戰時期有比較明確規定,比如伊朗的驅逐艦還不如別國的護衛艦,美國有些戰艦同一條船分類在驅逐艦和巡洋艦之間轉換等等。我國的055萬噸大驅也被宣傳中國威脅論的美媒稱作巡洋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