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人生何須怨——伍子胥(一)

伍子胥硬核的人生,源自一場父子之間的老婆之爭。

伍子胥,名員,字子胥,官二代。他爸爸伍奢是楚國太子太傅,位列三公,負責教導太子建。除了伍奢外,太子建還有另一個老師,叫費無忌,他是太子少師,比伍奢官小。這一點讓費無忌很不開心,他感覺跟著太子混沒前途,於是極力討好當時的楚王,楚平王。

當時正值晉楚爭霸,類似後來的美蘇冷戰,雙方都想壯大自己的勢力,所以竭力拉攏周邊的國家抱團,楚平王的國策是聯秦制晉。當時的秦國遠沒有戰國後期那般威風,算是個中等國家,但是其與晉相鄰,且民風彪悍,算是個不錯的盟友,為了結盟,楚平王讓太子建與秦景公的女兒孟嬴聯姻。

他派費無忌到秦國去迎接孟嬴,沒想到這個公主甚美。把費無忌看得口水直流,回國後向楚平王極力渲染孟嬴的絕世美麗。這下麻煩了,楚平王動心了,於是乎,他幹了一件跟多情聖天子李隆基一樣的事情,搶了兒子的老婆。


硬核人生何須怨——伍子胥(一)

羋月傳中的孟嬴

對於此事,太子當然是不高興的,但是他沒法跟老爹搶,只能拿費無忌撒氣。而費無忌由於擔心太子登位後對自己不利,所以乾脆離開太子,去侍奉楚平王,同時不斷離間他父子二人的關係。

在費無忌的不懈努力下,公元前523年,太子被迫離開楚都,其政治生涯基本終結。然而費無忌本著整人整到死的原則,又向平王進讒言,誣陷太子要聯晉叛楚為亂。平王一聽大怒,打算幹掉這個兒子,太子聽到了這個消息,投奔了宋國。

太子的失勢,也連累了伍子胥他爹伍奢。

太子犯法,優先懲其師,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優良傳統,秦國公子虔就是因為太子犯事才被商鞅割掉鼻子的。楚平王先是把伍奢抓起來,打算治罪。這時,費無忌對楚平王說:“光殺他爹不行,他的兩個兒子都很猛,不殺掉將成為楚國的禍患。”

於是楚平王派使者對伍奢說“:你若將你的兩個兒子招來可免你一死,不然性命難保。”

伍奢答:“伍尚(伍子胥他哥)為人仁厚,召他一定會來。伍員為人剛烈暴戾,忍辱負重,能成大事,一定不會來。”

平王不聽,派人召伍奢的兩個兒子,並威脅說:“你們若來,我就讓你父活命;不來,馬上就殺掉伍奢。”

伍尚一聽,馬上要去。伍子胥阻攔道:“楚王召我兄弟,是為了一塊殺掉,我們去不去爹都必死。不如留著有用之軀,去其他國家,來日好復仇。”

伍尚卻說“:我知道去了也是死,可是是爹傳的話,父命難違。假如我們都不去,以後又報不了仇,豈不是既違背父命又貪生怕死,被天下人恥笑。不如我去,你逃,這樣既不違背父命,又有可能實現將來的復仇。”

每當看到這裡,我一方面感慨知子莫若父,另一方面感慨伍尚也是個硬核的主兒。

隨後,伍尚被擒,與其父一起被殺。使者來捕伍子胥,伍子胥展示了其高超的武藝,挽弓搭箭對著使者,使者竟然不敢上前,然後他就跑了。臨死之前,伍奢聽說伍子胥逃走了,嘆息說:“楚國君臣且苦兵矣!”意思就是,等著吧,以後我兒子帶領的軍隊會好好教育楚國君臣的。


硬核人生何須怨——伍子胥(一)

伍子胥塔弓退追兵

然而此時的伍子胥考慮的卻不是帶兵,而是往哪逃。他本來打算逃往吳國,然而當時的南方廣大地區尚未開發,楚吳雖然是鄰國,然而相隔千里,無奈之下,他只好逃往宋國。為何去宋呢?因為前面說過,他爹的學生太子建在那裡啊。

但是人要是倒黴了,喝涼水都塞牙,他到宋國不久,就趕上了但宋國內亂。

說起春秋時期宋這個國家,跟後面昏德公的大宋有的一拼,外戰外行,內戰內行。宋國公族派別極多,較為強大的有宋戴公之族與宋桓公之族。進入春秋後,這兩大公族幾乎主宰了宋國國內的歷次內亂。

宋元公之時,華、向之族作亂,華亥、華定、向寧等人一度劫持了宋元公。被扣押後,宋元公被迫同意互換人質,把三個兒子留在華亥家中,才將自己贖了回來。。。後來,宋元公得到大司馬華費遂支持,才將華亥、華定、向寧三人趕出了宋國。可事態平息沒多久,華費遂兒子華多僚誣陷親兄弟謀反,華 被殺死了華多僚,劫持了父親,召回華亥、華定、向寧,再度發起了叛亂。。。而此時宋元公決定請外援幫助平叛,而他求救的對象正是。。。楚平王。

這種情況下,伍子胥要是還留在宋國,不被叛軍殺死也得被平叛的楚軍殺死,於是,他與太子一起奔鄭。在鄭國一開始還好,史載鄭人待之甚善。然而當時鄭國有個不太善的鄰居,晉國。晉國想吞併鄭國很久了,苦於沒有內援。此時太子建不知道通過什麼途徑與晉國大夫中行寅勾搭到了一起。中行寅即荀寅,為晉國六卿之一,這個六卿即荀、智、範、韓、趙、魏。他兩打算裡應外合,推翻鄭定公,幫助晉國吞併鄭國。這顯而易見是一個高難度的操作,你一個避難的他國太子,與另一國的大臣合謀,推翻避難國的君主,這事要是能成,那絕對可以載入史冊了。所以這事沒成,太子建被定公知曉而被殺,伍子胥只好帶著太子建的兒子公子勝一起再度出逃,這次他決定投奔吳國。

雖然史書中沒有描述,但是這注定是一次艱難的旅途,因為其地理概念相當於從今天的新鄭跑到蘇州,況且一路上他們還要躲避追殺。

伍子胥一行走到昭關時,為了躲避追捕,他帶著公子勝徒步溜過韶關。然而不久之後,追兵就追了上來。前方是一條大江,江上有一個乘船的漁夫,看到伍子胥很著急,就讓伍子胥上船,幫他渡江。後面直接引用史料。

伍胥既渡,解其劍曰:「此劍直百金,以與父。」父曰:「楚國之法,得伍胥者賜粟五萬石,爵執珪,豈徒百金劍邪!」不受。

其實這段描述是有問題的,問題就在於漁夫怎麼會知道上船的是伍子胥呢?伍子胥是個被追殺者,總不會見人就道出自己的名字吧?況且韶關並不在楚國境內,為何會依楚國的法律呢?然而這是司馬遷《史記》原文,姑且信之吧。

雖然到了吳國,但是伍子胥的厄運並沒有結束,到吳國不久他就病了,再也無力繼續行走。而身上的錢也用光了,很明顯他帶的公子勝這種執絝子弟沒有什麼謀生之道,無奈之下他兩隻好沿街乞討。

史書上並未記載伍子胥到吳的確切日期,但是根據我的推算,他此時應該在40歲左右。在那個年代,這已經算是步入老年期了。而此時,也是他人生的最低谷,一個曾經高高在上的官二代,一個從小學文習武的將才,一個揹負血海深仇的復仇者,此時淪落到在異國街頭乞討,這種落差非凡人所能體會。相信很多人經歷到這裡,想的就是怎麼了結自己以結束這痛苦的一生了。

然而,伍子胥沒有,在艱難的乞討生活過去後,他開始了傳奇的後半生。

來到吳國後,此時的吳王僚剛剛繼位執政,他堂弟公子光做了將軍。伍子胥先拜見公子光,然後通過公子光的關係求見吳王。至於後續如何司馬遷沒告訴我,很可能是讓伍子胥當了個幕僚,算是皇家顧問。還有,這個公子光後來也當了吳王,吳王闔閭,就是臥薪嚐膽的配角。

過了幾年,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楚國和吳國是鄰國,楚國邊城的鐘離和吳國邊城卑梁氏都養蠶。那會兒的國界劃分也不如現在這樣分明,所以難免就會有些小衝突。一天呢,一個楚女和一個吳女來到同一片桑樹林採摘桑葉,摘著摘著,摘到同一顆樹上。楚女說這樹是楚國的,吳女說這樹是吳國的,雙方就打了起來。按說這實在是個小事兒,但是被楚平王知道了,大怒,決定領兵教訓吳國。

其實我個人認為這就是楚國看吳國不順眼,找個由頭動手就是了。其實楚國還是很給吳國面子的,畢竟找了個理由,相比而言,隨國就尷尬多了。

《史記·楚世家》:三十五年,楚伐隨。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

吳國這邊派公子光迎戰,伍子胥很可能隨軍出征。這次交戰,楚國敗,吳國攻破楚國的鐘離、居巢,凱旋而歸。此時,伍子胥勸吳王僚說:“楚國可攻破,希望再派公子光去。”公子光卻對吳王說:“伍子胥因為他的的父兄被楚王殺害,所以勸大王討伐楚國,這是為了報私仇,乃公器私用。而我們如果聽了他的話去攻打楚國,未必能勝。”楚王採納了公子光的話,未出兵。

發生此事,伍子胥肯定是不大高興的,因為他的復仇計劃又要推遲了。隨後,他又探知了公子光有想殺掉他堂兄自立的想法。此時的伍子胥已經是個飽經滄桑的人了,他先後經歷了楚平王父子之變、宋國內亂、鄭國政變等一系列事件,此時他不敢貿然下賭任何一方。於是乎,他做了一件事,自己退出政壇,與他帶來的公子勝一起下地幹活,躬耕於野。並且在退隱前,向公子光推薦了一個暗殺高手,專諸。

這是一個及其隱忍且非常明智的舉動,首先,此時他已知公子光野心,如果將此事上報,可他沒有證據,反而成了挑撥離間君臣關係;如果他不報,難保日後公子光失敗不會牽連他,畢竟他就是公子光舉薦的。所以此時退出是最明智的,颶風過崗,伏草惟存。

至於他向公子光推薦專諸,並不能說明他就是支持公子光。只是公子光成功了,所以史書才記載了專諸,相信他卸任之前,也是向吳王僚推薦過某人的,可惜吳王僚身死,此人未見於史料罷了。

公元前516年,楚平王病死,而繼任者正是他跟當年從兒子手裡搶來的老婆所生的公子軫,即楚昭王。吳國這邊吳王僚趁老楚王病死,決定派他的兩個公子(不包括公子光)率兵襲擊楚國。楚國誘敵深入,待吳兵深入楚境後,派兵切斷吳兵的後路,使吳兵不能返回。


硬核人生何須怨——伍子胥(一)

專諸刺王僚

而此時吳國的兵馬已經派出伐楚,國內空虛,公子光趁這個機會派專諸行刺吳王僚。以宴請吳王僚為名,藏匕首於魚腹之中進獻(魚腸劍),當場刺殺吳王僚,專諸也被吳王僚的侍衛殺死。

說起公子光篡位,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公子光的父親是吳王諸樊。諸樊有三個弟弟:按兄弟次序排,大弟弟叫餘祭,二弟弟叫夷眛,最小的弟弟叫季子札。諸樊知道季子札賢明,就不立太子,想依照兄弟的次序把王位傳遞下去,最後好把國君的位子傳給季子札。諸樊死去以後王位傳給了餘祭,餘祭死後,傳給夷眛。夷眛死後本當傳給季子札,季子札卻逃避不肯立為國君,吳國人就擁立夷眛的兒子僚為國君,是為吳王僚。

所以作為先王嫡子的公子光不高興了。

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季子當立;必以子乎,則光真適嗣,當立。”

也就是說,不管怎麼輪,都輪不到我叔叔的兒子當國君,在這種情況下,他的刺殺行動也不算是違揹人倫。

闔閭繼位後,自然忘不了當年向他推薦刺客的伍子胥,於是就召伍子胥賜官行人,與他共商國事。自此,伍子胥正式開始了他的復仇之旅,這一年,他44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