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餃女皇,她曾帶著兩個女兒擺地攤,一年賣出60億水餃

對於灣仔碼頭的速凍餃子大概大家都不會陌生,餃子的口感會像媽媽做的味道,少去了速凍加工食品的製作感,給人很想再去吃一個的念頭。

就是這樣美味的食品卻來自一位很堅強的女性創業者,而她的一生也是具有了蠻多傳奇色彩。那麼就很想和大家來分享下關於灣仔碼頭速凍食品品牌的創始人臧健和女士的故事,希望從她堅強、勤懇的一生經歷中能夠有所感悟。

中國水餃女皇,她曾帶著兩個女兒擺地攤,一年賣出60億水餃

四十年代中期,臧健和出生于山東五蓮,父母都是農民,家境也不富裕。後來迫於生計跟著母親逃去青島。母親以縫褲腳為生,而臧健和則在當地醫院做護工,十分辛苦。並且在這裡和一位泰籍醫生過上了結婚生子的生活。但好景不長,她的丈夫因父親去世回到泰國,而這一去就是好幾年,為了弄清答案。她辭掉工作帶著兩個女兒踏上了去往泰國的路途。

然而讓她意想不到的是,到泰國之後她發現丈夫是當地富豪,並且已重新結婚生子,毫無疑問,臧健和被無情拋棄了,後來才知道只因自己生下不是兒子。臧健和當時便決定離開,在香港獨自撫養兩個女兒長大。為了尋找棲身之處,她幾經周折在銅鑼灣舊電車廠附近的一棟舊樓裡找到了一個只有幾平米的房子。由於她不懂粵語更不懂英語,生存十分艱難。

為了能夠養活兩個孩子,她一天要打三份工。在酒店當雜工、給病人打針以及洗電車,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有一次她在幹活的時候不小心摔傷了腰骨,沒辦法再做體力活。正處於無助的時候,直到有一次,朋友無意間問了句:你包的水餃怎麼這麼好吃?這句話一下子就點醒了臧健和,何不以此謀生呢?

中國水餃女皇,她曾帶著兩個女兒擺地攤,一年賣出60億水餃


於是臧健和馬上用500塊港幣自制了一輛木頭推車,開始了賣水餃的生活。當時的香港還沒有地鐵,維港的船運是主要的交通方式,灣仔的碼頭人流量是最多的,於是臧健和就選擇在這裡賣水餃。剛開始賣得也很一般,但臧健和平時經常會觀察顧客的習慣,還會詢問餃子的缺點,然後改進。慢慢地,臧健和收穫了第一批固定客源,“灣仔碼頭水餃”的品牌效應也開始顯現了。

八十年代初,當時的香港大丸百貨看中了她的餃子,想要投資建立品牌。但臧健和卻拒絕了,沒想到這家日企十分有誠意,跟她談了很多次。後來雙方終於談攏,也決定讓她繼續用“灣仔碼頭水餃”的牌子,並由日方提供牌照、工廠的條件,簽下了20年的合作條約。有了資源和渠道,臧健和的灣仔碼頭水餃也正式殺入市場,產品也從單一的速凍水餃變成了冷凍產品。隨著大丸百貨的推廣,幾年後的灣仔碼頭已經成為香港凍食第一品牌。

中國水餃女皇,她曾帶著兩個女兒擺地攤,一年賣出60億水餃


隨著灣仔碼頭水餃在香港的家喻戶曉,也引起了許多商業大佬的關注,許多大公司都找臧健和談合資合作的事情。其中還有哈根達斯的母公司——品食樂公司。在品食樂工廠,臧健和看到了現代化的管理和機械化生產,更讓她驚歎的是,光是研發部門就比一些香港企業的工廠都要大,於是她決定拍板合作。在品食樂的強力運作下,灣仔碼頭快速在上海、廣州建起了現代化工廠,進軍國內市場。九十年代末,灣仔碼頭的銷售額就已達5億元,牢牢佔據了華東冷凍食品市場的半壁江山。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灣仔碼頭在國內外擁有15家大型生產基地,並與思念、三全形成冷凍麵點三足鼎立之勢,年銷售額超60億元。雖然臧健和在今年二月已經離世,但她的勵志傳奇,仍會隨著一袋袋灣仔碼頭水餃傳揚於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