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饺女皇,她曾带着两个女儿摆地摊,一年卖出60亿水饺

对于湾仔码头的速冻饺子大概大家都不会陌生,饺子的口感会像妈妈做的味道,少去了速冻加工食品的制作感,给人很想再去吃一个的念头。

就是这样美味的食品却来自一位很坚强的女性创业者,而她的一生也是具有了蛮多传奇色彩。那么就很想和大家来分享下关于湾仔码头速冻食品品牌的创始人臧健和女士的故事,希望从她坚强、勤恳的一生经历中能够有所感悟。

中国水饺女皇,她曾带着两个女儿摆地摊,一年卖出60亿水饺

四十年代中期,臧健和出生于山东五莲,父母都是农民,家境也不富裕。后来迫于生计跟着母亲逃去青岛。母亲以缝裤脚为生,而臧健和则在当地医院做护工,十分辛苦。并且在这里和一位泰籍医生过上了结婚生子的生活。但好景不长,她的丈夫因父亲去世回到泰国,而这一去就是好几年,为了弄清答案。她辞掉工作带着两个女儿踏上了去往泰国的路途。

然而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到泰国之后她发现丈夫是当地富豪,并且已重新结婚生子,毫无疑问,臧健和被无情抛弃了,后来才知道只因自己生下不是儿子。臧健和当时便决定离开,在香港独自抚养两个女儿长大。为了寻找栖身之处,她几经周折在铜锣湾旧电车厂附近的一栋旧楼里找到了一个只有几平米的房子。由于她不懂粤语更不懂英语,生存十分艰难。

为了能够养活两个孩子,她一天要打三份工。在酒店当杂工、给病人打针以及洗电车,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有一次她在干活的时候不小心摔伤了腰骨,没办法再做体力活。正处于无助的时候,直到有一次,朋友无意间问了句:你包的水饺怎么这么好吃?这句话一下子就点醒了臧健和,何不以此谋生呢?

中国水饺女皇,她曾带着两个女儿摆地摊,一年卖出60亿水饺


于是臧健和马上用500块港币自制了一辆木头推车,开始了卖水饺的生活。当时的香港还没有地铁,维港的船运是主要的交通方式,湾仔的码头人流量是最多的,于是臧健和就选择在这里卖水饺。刚开始卖得也很一般,但臧健和平时经常会观察顾客的习惯,还会询问饺子的缺点,然后改进。慢慢地,臧健和收获了第一批固定客源,“湾仔码头水饺”的品牌效应也开始显现了。

八十年代初,当时的香港大丸百货看中了她的饺子,想要投资建立品牌。但臧健和却拒绝了,没想到这家日企十分有诚意,跟她谈了很多次。后来双方终于谈拢,也决定让她继续用“湾仔码头水饺”的牌子,并由日方提供牌照、工厂的条件,签下了20年的合作条约。有了资源和渠道,臧健和的湾仔码头水饺也正式杀入市场,产品也从单一的速冻水饺变成了冷冻产品。随着大丸百货的推广,几年后的湾仔码头已经成为香港冻食第一品牌。

中国水饺女皇,她曾带着两个女儿摆地摊,一年卖出60亿水饺


随着湾仔码头水饺在香港的家喻户晓,也引起了许多商业大佬的关注,许多大公司都找臧健和谈合资合作的事情。其中还有哈根达斯的母公司——品食乐公司。在品食乐工厂,臧健和看到了现代化的管理和机械化生产,更让她惊叹的是,光是研发部门就比一些香港企业的工厂都要大,于是她决定拍板合作。在品食乐的强力运作下,湾仔码头快速在上海、广州建起了现代化工厂,进军国内市场。九十年代末,湾仔码头的销售额就已达5亿元,牢牢占据了华东冷冻食品市场的半壁江山。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湾仔码头在国内外拥有15家大型生产基地,并与思念、三全形成冷冻面点三足鼎立之势,年销售额超60亿元。虽然臧健和在今年二月已经离世,但她的励志传奇,仍会随着一袋袋湾仔码头水饺传扬于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