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门将为什么这么抢手?

五公里独行


业余的专职守门员要求会比其他位置的球员高,首先是技术上,接球、扑球、出击、传球等方面都要有点造诣,特别是接球,如果没经过针对性的练习特别容易给对方送礼,而一般业余球队估计很少会对守门员进行这样的训练。其次是心理上,这心理因素有对自身安全的考虑,比较守门员被碰撞、被爆射机会最多,业余比赛对球员受伤也没有什么保障;也有对失球的心理承担,站在最后的后防线,稍有不慎就被千夫指,没点心理承受能力干不了。

本人年轻时前锋中场后卫都踢过,后来年纪大了跑不动改踢守门员,因为本地一般踢小场地,8人、5人场地居多,所以虽然身材不到1米7,当业余守门员还能混得下去。5人场球门不大,主要考研反应速度和场上判断能力,所以转型完全没问题。8人场就有点吃力,身材不够高接高空球、横向扑球太吃亏,还容易受伤。本人还近视,作为40+的守门员踢了七届行业内小范围的比赛,幸好没受过什么大伤,最严重的一次只是拉伤大腿筋,两三个星期才好,幸甚幸甚,今年下定决心退役不玩了


河来神


我本人业余时间踢球时就是门将。从小学四年级踢野球是门将,到今年35周岁了,踢球仍然是门将,历经多少年。不过,遗憾的是我从未接受过哪怕一丁点的专业指点。但我认为,这并不妨碍我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上面的三张照片,前两张是公司足球比赛时别人给我拍的照片,后一张是我们球队打七人制比赛前我自己的自拍照片)


我认为,业余门将之所以抢手有以下几点


一、业余比赛形式比较灵活,有时需要门将,有时不需要门将。当需要门将的比赛出现时,往往需要现找,出现了门将比较抢手的情况

业余比赛,什么形式都有,有时踢小门,没有专职的门将。像我们单位最近搞的足球比赛,由于场地限制,搞四人制的,球门都没有普通人身高高,一个人平躺着就能把球门底面完全封住。

这种形式的比赛,要专职门将有什么用?在我们部门和我们公司,我的守门水平是出了名的厉害。但是,这样的比赛,我是毫无用武之地,所以,这种比赛我也没参加。

其实,换了其它的球队也一样。业余的比赛,本就没有章法,因陋就简,什么条件都得能踢,能不能守门未必,但是,得能攻能守。

我记得我小时候,没人踢球,四个人,两两一队,互相对抗,砖头当球门。这样的比赛,根本就不着专业门将。

但是,如果真的遇到略微规范的比赛,哪怕稍微正规的五人制比赛,需要门将时,总是踢这种比赛的球队肯定傻眼了,这时候,门将就显得抢手了。

二、从位置上来说,门将的存在感较低。假如双方都在中场拼抢时间过长,那么,门将可能很长时间够不到球,这让很多球员会感觉门将没什么用

我打过多场比赛。业余比赛,有时双方在中场拼抢激烈,那么,很长时间门将是没什么用的,就像个观众似的。

即使你能喊一喊,鼓舞一下士气,但是,很多情况下,作为门将只能大致看看。稍微好点儿的情况下,如果你看出了点儿“门道”,你可以在“死球”时可以与后卫沟通,告诉一下队友该如何进攻防守,对方的弱点在哪。

三、门将这个位置对个人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业余踢球的大多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训练,这也导致业余踢球的门将较少。而且,业余踢球见到比较有力量的球过来,都要躲,而门将却要迎上去,这和很多业余踢球的人的想法不符,也导致业余踢球门将较少

可能很多人觉得门将干呆着,很多情况下,没什么事,哪用得着什么能力?恰恰相反,门将对个人能力要求比较高。

除了身体素质方面,如身高,弹跳,反应,敏捷,选位之外,门将还要懂得和后卫线配合。业余踢球,大家都没有经过专业训练,防守上难免顾此失彼,甚至,连配合都没有。这时,就需要门将的提醒。

我和我们球队的队员踢球就是。踢比赛时,我经常会提醒我的中后卫和边后卫“你丢位置了!你的侧后方有对方进攻队员,注意卡位防守!对方已经有两名进攻队员威胁你,实在不行回传一下!”这样类似的话,我每场比赛都会喊。

除此之外,门将的心理素质要好。面对各种情况不能慌,要冷静,也不能“神经”。其它位置的队员丢球,可以反抢,门将要是丢球了,可就意味着失球了。

而且,门将是球队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经常无端丢球,也是很伤球队士气的,门将的责任很大!

上述方面的要求决定了门将不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就能当得了的。我记得我们公司有个小伙子业余时间加入一个球队,他们队长找了个体校的学生去守门。后来,踢完比赛,他上班就找我,和我说还是我比较保险,经验多,体校的学生不会守门。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很多业余踢球的人,面对力量稍微大的球,大都是躲。最明显的是发任意球排人墙时。正规比赛的人墙是面对主罚队员。而业余比赛的人墙,经常会出现背对主罚队员的这种情况,这也比较好理解:怕挨球灌!

而门将这个位置则正相反,面对来球反而要冲上去,看清球路,采取下一步防守动作。这也是业余踢球的人不愿意守门儿,进而导致业余门将稀少的原因。像我本人守门儿就是,被灌了挺多次了。有一次守门儿,球把眼镜都打掉了。好在现在我买了专门的运动眼镜,好多了。

四、门将的装备一套下来也不便宜,也使某些人望而却步

普通踢球的队员,一般球鞋,球衣,球袜,护腿板基本也就够用了。近视眼的,像我一样戴个运动眼镜也就够用了。

门将除了上述装备外还要戴手套,穿门将专用衣服。就这两样装备就不便宜。不信大家可以去淘宝看看。便宜的门将手套都是几十块,但是,这样的门将手套一般不耐用,在场地上遭遇拖地或者磨场地,基本上也就磨漏了,还得换。我家里磨漏了至少四双几十块的门将手套。这种花销真的不低。

我记得我小时候踢野球,家里不富裕,没那么多钱买专业手套,我都使用过工厂的劳保线手套当门将手套用过。可见,门将手套这种装备确实不便宜。

还有门将服。现在很多门将服和普通球员的衣服差不多了。但是,我个人感觉还是我穿的那种门将衣服比较好,该有海绵保护的位置就有保护,不至于一个侧扑就擦伤。这样的衣服一套下来可不便宜,比普通队员的球服贵多了。


当然了,本人能想到的就是这些了。也希望大家留言和本人探讨。


大连的杂家


本人足球爱好者,闲时会和朋友们踢上几脚球。

1.守门员这个位置,需要专业的训练。不仅仅包括,足球传统的速度,力量,技巧,还包括反应,判断力,灵敏度等多项综合数据,大家踢野球的,大都不具备这么专业的技能,能请到一个曾接受过专业培训的门将,实在是难得。

2.守门员的装备,踢球的都知道,守门员配备的足球装备是最多,也最专业的,护具就多达3项(一副手套,一套护腿板,一套护腕,护胸等)不像其他位置,一套护腿板一双球鞋就上场了。

3.球队的磨合与练习。大家一般在城市足球场踢球,少的,5人,多的7人,都是半场的小场地。随便提提拉到了,基本上不会要守门员,到了关键时候,上正规比赛了,自然有这个需求。

能想到的就这几点吧。希望各位君子好逑的,能多踢球。


等待拯救的胡迪


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野球场最最缺乏的就是门将。

两个原因,第一担负责任重大,并且安全感最低。对方得分最后攻破的一定是门将把手的大门。这个心理负担太重;还有门将是直接面对各种打门、进攻的最后一人,受伤几率也很大。

第二个原因是 参与度太低,很多时候都是站在那里,看上去好像失去了对比赛的参与度。

不知这两个原因有道理吗?


阿梁解说


在业余比赛中,好的门将相当于半个球队,尤其是在水平相当的比赛,门将的发挥就能决定比赛胜负,但是门^_^业务门将大部分都没有专业训练,完全靠自学能力和悟性,


米兰生死恋


因为不管会不会踢球的,都想出风头踢中场和前锋,再不济也要踢个后卫,只有守门员,被业余圈认为是最苦逼的位置,很少有人愿意站在那个英雄o的位置,越是不会踢球的。越不愿意守门,本人在国企干过,刚进公司就被苦逼的抓去当守门员陪领导踢球,直到后面来了新人,才从这个苦逼的位置解放出来,也依然只能踢后卫,其实我学生时代,是踢前锋和边路的……


中投不准


有谁愿意让人射呢?


Az还贵


我原先也是门将。说起抢手,无非两个方面:

1.扑救的动作需要专业的指点,否则受伤几率很大;

2.守门员参与不了“踢”,如果整体战术素养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守门员永远像个局外人;

3.有些比赛娱乐的元素高于竞技的元素,门将,可有可无。


行进间敬礼


今年41了 从小到大踢野球一直是门将 现在每周两场 每次踢好队友是身体累 我是喉咙累 不停地喊 😂😂😂


用户8483893564473


我也是一名业余门将,个人认为,对于足球这项运动,精髓在踢,能更快的参与这项运动也是踢,所以大多数人接触足球是一起踢球,而不是守门,因为守门起步就是一定能吃苦,要经常摔,所以很多人不愿意,一般业余门将的诞生,就是最初踢球,你是踢得最不好的那个,我也是这样,当初踢得最差的那一个,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个门将。门将在踢野球的时候要求不高,拿号,轮流来,但是到业余比赛就跟抢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