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凡事亲力亲为老好人的领导,和只掌控全局、操控下属的领导,哪个更好?

头塲雪


这两种情况都存在的才是好领导,该撑控全局的时候使用铁腕手段,说亲力亲为的时候要起带头作用,鼓舞士气。员工一看领导都亲力亲为地下来解决难题了,哪个员工还敢偷懒说三道四的?都会使出浑身解数为企业解决问题,如果只会用权力撑控全局的,其它一概不会的,时间长了职工也不服,如果没有领导能力,整天什么事都亲力亲为虽说和职工关系好,但企业不会有大发展。所以两者结合是最好的领导。


香莲芯


根据我工作6年的经验来看,我觉得只掌控全局的领导更好一些,说他操控下属不太合适,这种领导可能比较喜欢指挥下属做事而已。



一、为什么我不看好凡事亲力亲为的领导?

我刚参加工作时,挺喜欢这种老好人性格的领导,什么事都抓的很细,小事大事都找他汇报,有问题他也会随时帮忙处理。


但是工作时间久了,我渐渐发现这种什么事都亲力亲为的领导,严格来说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管理者。



01、工作效率太低

他们把精力都花在琐碎的事情上面,原本可以交给下属完成的工作,领导总是不放心,非要自己亲力亲为。下属无权做决定,遇到什么事情只能找领导,领导如果在忙或者出差了,工作就被耽搁下来了。


领导把时间精力都用来抓小事,大的事情经常是一拖再拖,最后导致整个部门工作效率都很低。


02、会限制下属的职业晋升通道

亲力亲为的领导,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愿意放权给下属,总觉得下属做事不靠谱,一定要自己亲自把关。


下属长期在这种氛围中工作,也会养成没有主见的坏习惯,怕承担责任,遇到什么事都推给领导,自己就像个机器一样,领导指哪打哪。


这种工作状态,是很难有升职机会的,可能最多就是每年涨一点点工资,自己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升职也没什么希望。


03、亲力亲为的领导,很难有创新思维

一家企业想要做大,必须要紧跟市场发展,创新是必须具备的能力。亲力亲为的领导大都是思想比较传统,性格固执,不大喜欢接受新事物,创新对他们来说很难接受。


这样的领导看问题的层次普遍不高,就像井底之蛙一样,他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小块世界,外面的变化对自己无关,做好手中的事就好了。


这对自己的下属和公司,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心态。

以上就是我不喜欢凡事都要亲力亲为的领导的原因。



二、我为什么更看好只掌控全局的领导呢?

一家企业想要做大,就必须要用专业的职业管理人,也就是题主说的只掌控全局,操控下属的领导。这类领导新进入一家公司时,下属一开始都会有点排斥,觉得这个领导太强硬,甚至有点烦人,我之前就遇到过这样的领导。


他的工作方式,和对下属的要求,大都比较严苛,但是效率很高。交代给下属的事情,他只要结果,不会天天问你,有问题先自己想办法解决,解决不了再找他。


他不会像第一种老好人领导那样好说话,管理下属也非常严格,受不了的人甚至会离职。


但是当你坚持那么大半年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效率都提升了很多,你的思维会变得越来越清晰。我之前遇到一位空降的领导,他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一开始真的非常痛苦,经常被他骂,但是几个月后我就从内心感谢他了。


他教给我的工作方法和一些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让我的工作能力明显提升了很多,很多看似很难的项目也能自己全盘负责。


所以这两种领导,我更看好第二种领导,虽然跟着这一种领导会比较辛苦,但是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很大帮助,能力飞速提升。



我是北久原,谢谢你喜欢我的文字。

北久原


这几种角色我有过很深刻的亲身体会,因为我曾经就在员工、亲力亲为、管控大局三种角色都经历过:

一、我的亲身经历

09年,我刚进公司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员工,我当时的部门领导管理就非常细,所有的事情、规范必须要按照他的要求来做,每次做什么事情他也要带着我们一起做。那3年虽然过得很轻松,但是回顾那3年除了有了一些经验之外,个人能力是没有任何的成长,甚至有所倒退。

12—13年换了一个副总之后,对我们步步紧逼,只要结果不问过程,那段时间逼得自己每天不得不绞尽脑汁去想各种办法来完成任务。人很累,同时成长也有限。

14年开始我开始担任一个部门的主管,此时又换了一个领导之后,这个领导就是一个典型的教练型领导,要结果也问过程,每一步给自己足够的思考空间,同时也会适时在方向即将有偏差的时候,及时出来把纠偏。那几年是我成长最快的几年,几乎1年能获取10年的工作经验。

现在回顾起来,我的很多做事风格、思维方式和当时那位领导的教导有很大的关系。

彼时,刚开始管理一个部门时候,我就是属于亲力亲为型的,虽然每次都能较好的完成相关任务和项目,但是下属很少能帮上忙,加班到12点是自己常态,自己累到不行。

于是这位领导开始教导我,让我学会对下属的赋能放权和管控,自己的管理能力在那个时候开始飞速提升,作出了很多耀眼的成绩。

最后当我离开这个部门的时候,我告诉我下属和我的上级说,我管理这个部门的3年间,最自豪的事情不是我作出了多少成绩,而是培养出了2个足以接替我的下属!

二、站在员工的角度而言,亲力亲为的领导让自己工作轻松,管控全局的领导让自己成长

1、 亲力亲为型的领导:对员工而言,这种领导很讨员工喜欢,会让自己的工作变得很轻松不操心。所有的事情不会、做不好就找领导接手,领导也会把所有的事情给自己规划好,自己按部就班的做就行,不费脑。

但是对员工和企业而言会有致命的问题。员工无法得到锻炼和成长,不能独挡一面,企业而言打上太多的个人烙印之后,一旦此人有变动,公司将无法适应这样的巨变。

典型代表人物就是诸葛亮,足智多谋、智多近妖,帮助刘备打下蜀汉江山,形成三分天下之势。同时也因为他太过聪明,事必躬亲,最终病逝五丈原,他死以后蜀国竟然没有一个可以接替他的人,最终被魏国所灭。

2、 管控全局型的领导:对员工而言,这种领导会让员工比较辛苦,好的管控全局型领导会像一个教练一样,不断的挖掘和强化员工的长处与缺点,同时针对员工的缺点进行引导型提升。当然在这种领导之下,员工往往会比较辛苦,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绞尽脑汁、竭尽全力的去完成,不断的突破自己,对自己而言的提升是非常大的。

三、站在领导的角度而言,亲力亲为的领导累身;管控全局的领导累心。

亲力亲为的领导事必躬亲,这样做的虽然能够让事情事无巨细的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但是对员工而言,是缺乏参与感和认同感。亲力亲为的领导势必有一群无能的下属。

而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是有限的,但是1个好汉也要3个帮,这样的领导在基层管理的时候还能够支撑,再往上走必然让自己心力憔悴,无暇他顾。

管控全局的领导,对员工的锻炼和培养的效果是很明显的。员工会很有被公司认同重视的感觉。同时会源源不断的会公司培养出很多骨干人才。

总结来说对了领导而言亲力亲为型的领导只能担任基层管理,管控大局的领导才会有晋升的可能。

对员工而言亲力亲为型领导对自己利有一而害无穷,管控大局的领导对自己的成长和提升才是帮助无限的。

更多精彩好书解读,职场攻略、精彩品评请关注本头条号 “经管励志书籍评级”!


经管励志书籍评级


老板不上班,交给4个部门经理管具体工作,平行管理法。公司业务平稳,钱没少了赚。后来,觉得自己累,聘请一个副总,采用垂直管理,结果一片乱相。后来四个部门走了三个,老板亲自管公司,天天按时上班,结果公司业务一落千丈,没几年,自己退休了。


HomyZHAO


这两种领导都不好,如果非要选择一个,那我选择后者。原因在下面的小故事里,这是我的亲身经历。

亲历亲为老好人,自己苦恼不已

我入职场5年后,因为工作努力,超额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因直接领导调入其他公司,被提拔为部门的副职,没有正职。原来都是关系不错的同事,我突然成了他们的领导,觉得自己的责任大,我还是像原来一样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部门内部没有人干的工作,和下属干的不好的工作,基本处于天天加班的状态,但是我觉得工作很充实。收入比原来也好了,有一次我发着39度的高烧,依然在加班,当时头疼欲裂,看着空荡荡的办公区域,想着家里刚刚1岁的孩子,碰翻了桌子上刚接的开水,我的腿被开水烫的打机灵,我突然醒悟,这是一个低效工作状态。

我意识到一个人和一个团队的不一样,应该合理安排工作,监督工作的进度,保证工作按照计划合理推进,那时的我如获至宝,合理安排好工作,大家都忙起来,我也不用老加班,还能照顾一下孩子。

掌控全局,遇到挑衅的下属

后来换了一份工作,作为空降的中层,对公司的业务不熟悉,我觉得把工作安排合理,下属认真完成即可。我入职之后把部门工作分工明确,所有工作要求时间节点内完成,我主张高效工作,尽量上班时间内完成工作。但是有一个做薪酬的员工,快到退休年龄,一到发工资,总要有很多加班,我特别不理解,问她怎么做的,她说为了保证工资正确发放,发工资前反复核对数据,经常忙碌到半夜。我当时觉得这是低效工作,没有在加班单上签字,这名员工非常生气,扬言工作这么多年,没有领导不给她签加班单。她经济条件不错,直接辞职了,电脑直接坏掉,什么都没有交接。我非常被动,人力资源部没有一个人知道薪酬怎么做的,因是生产型公司,涉及到比较复杂的计件工资。我痛定思痛,在征得公司领导同意,制定明确薪酬制度,与生产、设计部门一起重新核定计件标准,做出一套大家满意程度高的体系出来。成功的把自己从危机中拯救出来。

从上面两个小故事可以知道,凡事亲历亲为不可取,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不可能完成一个团队的工作。掌控全局,只做管理,如果下属不听话了怎么办,操纵不了怎么办。

因此管理是一门艺术,既要有掌控全局的魄力,还要在适当时候亲历亲为,完美的结合才能把工作做好,保持整个团队的活力,发挥出团队优势。



玲姐2020


凡是亲力亲为的老好人领导,基本都做不长。控全局控制下属的领导长不长我不知道,但至少不会太累。

举我的身边的一个例子吧,我在其中一家公司就是有一个领导特别相信人的主观能动性。只要员工这边提出的要求,他认为能够帮助员工提升工作效率的,或者有助于大家办公的,那么他问题基本上都会答应,而且提供了很多的这个福利待遇。并且很多都是他自己掏钱,所以呢,他在大家那里非常有口碑。

但是当你完全相信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时候,不抓细节的话很容易放羊。后来就是因为一次一次的问题,上线之后就报问题,不是收钱出问题,就是出货的时候出问题。最后那个项目被拖了一年左右,无奈停了,所以后来那个领导引咎辞职。

那这个领导之后我们又换了另外一个领导,这个领导跟他的风格是截然相反,也许呢,他是吸取了上一个领导的教训,所以凡事亲力亲为。最后导致大家在工作群里边都不敢说真话,就是只要你丢出一个问题他就会一直问,而且你给他讲了他还听不懂。不懂归不懂,但是他要让你不断的给他讲讲了之后,他认为你说的有逻辑,能够自圆其说就算罢了。

后来每天呢,大家都固定的在群里边说话,甚至提问问题的跟回答问题的两个人提前沟通好,讲什么说什么,就故意做给领导看的。你说这样的团队能打胜仗吗?很遗憾在这个领导上去,半年之后我们都撤了。😂😂

所以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用辩证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员工都喜欢掌控大局的,领导不喜欢问细节的领导。这是什么呢?这是因为大家都不喜欢被一直的追问,越是压迫式的提问就越会引起反感。

这里呢,我们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重新梳理一下。

第1点领导与员工之间需要达成共识,也就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是一致的。

第2点,领导与员工各司其职,但要用规则来限制。比如说领导什么时候去布置什么样的任务,那么员工要在某一个节点上给予反馈。否则的话,任务布置下去之后石沉大海没有回应,那谁知道这个项目到底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第3点,领导要有气魄,说这个计划按我的来执行,做好了福利奖金是你们的,做坏了,责任是我的。

第4点就是,呃,作为部门领导需要能够给员工谋福利,比如说与兄弟部门之间进行资源竞争的时候,能尽可能的为自己部门的员工争取一些福利。我要感受得到,跟着你干。跟着你干,有前途。


杨子翔


我朋友曾经就碰到过这俩种领导。

第一任领导属于业务型,性格好没有架子,也不难为人,但是对于一些对下属来说比较难完成的工作,喜欢亲力亲为,哪怕自己熬夜加班也要事事亲为。如果有些工作下属做的不好,就是简单的说说没有任何的惩罚措施,就导致在那几年朋友本身没有任何的成长。



而这个领导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用到工作上,对于人事安排每个人适合做什么,事情整体的统筹都没有安排,导致事情落到头上进展缓慢,自己有很累。

这个领导被调离后,有新来了一个领导跟之前的完全不是一个风格。这个领导能力强,但是不会抓实质的业务,喜欢开会。有工作就统一开会安排,然后分配任务,期间再次开会确认进度,每个人都要汇报自己工作的情况,对上级领导也是早请示晚汇报,再回来安排他们怎么做。



自己在工作从不承担责任,主要起的就是上传下达,上级的任务直接分配,下级完成情况直接上传。 朋友说这俩人领导都让人很头疼,第一任让人没有成长机会,越呆人越来懒。第二任领导完全放手,自己不得不静心害怕错了但是工作的并不开心。

我劝朋友说,跟什么样的领导不是我们能决定,但是我们需要在这种领导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方式。



如果领导喜欢事事亲为,那么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处处留心,不要以为没有工作就没有责任,工作中的成长是自己的,不能安于现状呆在自己的舒适区里。要是没有人批评你,没有人逼你,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潜力,有多么优秀。

如果领导什么都不做,那么就要抓住自己成长的机会。工作是为自己做的,做出自己的个人品牌,这样平衡自己的心理,就不会在抱怨和拒绝。


张小桐2019


关于领导,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差。只要适合企业的文化,适合下属,那就是好领导。

亲力亲为老好人的领导

优点:

1、能为下属做出好榜样

这种领导亲和力强,什么事都要亲自示范一遍。比如,做一项工作,他首先会先做一遍给下属看,这对一些下属来说,是很受益的,因为可以跟着领导学一遍。

2、跟下属打成一片,更容易获得下属的认可

这种类型的领导,他会跟下属打成一片,没有架子,因此,下属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告诉他,领导和下属的关系就像朋友的关系一样,没有过多的距离。下属会更容易认可他。

3、下属的压力小

因为领导是老好人,所以下属做错了事,也不会责怪他,所以下属的压力小。

缺点:

1、下属容易叛逆

因为领导没有架子,所以有些下属会觉得你好欺负,当遇到一些触犯下属利益的事情时,下属容易叛逆,甚至顶撞领导。

2、执行力低

因为下属没有压力,所以有时执行任务的时候,会有所偏差,执行力低。

3、团队战斗力差

领导是老好人的,他不管下属是能力强,还是能力差,都会公平对待,这对那些能力强的人来说很不公平。因为老好人的领导会把更多的事情交给能力强的下属去做,而能力差的人,则可以少做事情,却拿到同样的工资。这会打击大家的积极性,所以团队战斗力差。

掌控全局、操控下属的领导

优点:

1、执行力强

这种类型的领导,只要下达里任务,就只看结果,下属怎么做他不管,你只要给结果给他,有结果,什么都好说,没有结果,那无论你这个人跟他有多好,他都会批评你!因此,下属的执行力很强。

2、管理有权威

这种类型的领导跟下属是有距离感的。平时很少跟下属沟通,下属不喜欢去找领导沟通,但是,只要他下达任务,下属没有敢反抗的。

3、放权大

相比于老好人的领导,这种类型的领导会放权,他会把很多权利交给下属,所以,下属的积极性也很大!

缺点:

1、下属压力大

这种类型的领导,会给下属很大的压力。因为下属摸不准领导在想什么,如果做不好,就会被批评。

2、下属的执行容易出偏差

因为领导不喜欢指导下属,所以下属只能自己去摸索,在这个过程中,执行就很容易出偏差。

3、对团队没有归属感

领导太严格,不跟下属沟通,就会导致下属对团队没有归属感,因为彼此之间没有交流。


所以,这两种领导类型,都有好有坏。如果能够取大家的优势,去掉彼此的短处,那就会更好!


刘仕祥演讲思维课


职场上,凡事亲力亲为老好人的领导,表面看上去勤恳认真,上下左右一团和气,而掌控全局、操控下属的领导看着不好商量,不可接近,但对企业和个人发展来说,却是掌握全局、操控下属的领导更好。

从企业角度衡量

企业发展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要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你拿着高薪,站着高位,却凡事亲力亲为做着基层的活儿,对企业来说,性价比太低。

而老好人领导表面看,与人相处融洽,一团和气,久而久之,却有失威信,不利于资源合理调配,致使企业效率不高,执行力低下。

只有善于掌控全局的领导,才不会在凡事亲力亲为中浪费时间和精力,才能够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企业发展战略和方向。

而善于操控下属的领导才不会老好人作风,才能够合理调配各种资源,使得人尽其才,人岗匹配。

从员工角度衡量

领导凡事亲力亲为,如果是个不懂行的,会把员工带偏,如果是个懂行的,什么事情都让领导做了,员工还有什么锻炼表现的机会呢?不利于员工成长进步。

而老好人领导谁都不得罪,一团和气,平平均均,做不好奖优罚劣,有效激励,容易使有才的人得不到施展。

只有掌控全局的领导才能发挥好把关定向的作用,不会让员工走偏做无用功,还能够让员工放手锻炼,才能得到施展。

而善于操控下属的领导,才能够根据员工特点调配工作,使得人岗匹配,人尽其才,不会因为老好人作风怕得罪人,不敢放手工作,导致高能低配员工有才得不到发挥,低能高配员工能力不足工作出错。

所以,领导就要有领导的样子,做自己本职岗位工作,善于管大局,抓重点,操控资源,不能凡事亲力亲为,疲于应付,老好人作风,不敢亮剑。


自由职路


那个更好?其实现在的管理问题,往往是开放性的问题,不是非黑即白,二选一那么简单,特别是对选择的隐藏前提条件要分析好。如果要得到正确的思路,我们应该以开放的思维来解答,应该跟随哪种领导更好。

一、凡事亲力亲为,员工难有成长空间;掌控全局、操控下属,员工难有发展空间

之所以说到,两种选择的领导都“不太好”,因为从员工的角度,这两种领导的作为,对员工的成长和发展都存有一定的隐患。

1、领导凡事亲力亲为,则员工很难有展示的平台,成长容易受限

凡事总是喜欢亲力亲为的领导,在管理上特别容易把有价值的工作、核心的工作抓在自己手里,因为他往往更相信自己能做好,不放心交给下面的人去做。这时候,他分配给员工的工作,多是价值不大的工作。

在这种处境下,身为员工,就很难触及到团队的核心工作,一方面没有机会展示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则没有途径积累核心工作经验,对个人成长也会受限。

而同时,领导凡事亲力亲为,性格上是老好人,则团队很容易有轻松、和谐的氛围,工作起来不会有太大压力。

2、领导掌控全局、操控下属,则容易忽略员工个体的提升,员工发展容易受限

喜欢掌控全局、操控下属的领导,不管是会议上,还是在日常沟通过程中,话语上总是强调”公司、团队、项目、发展、大局“等字眼,很少会提及员工个体。确实,这样的领导对员工个体的发展较少关注,他更看重团队的价值。其中,更有大部分领导更关注如何操控员工,给团队,还有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

在这种处境下,身为员工,就很难获得领导的关注,在个人的发展规划上,往往会很受限。因为这种领导心里,始终还是个人利益、团队利益,置于员工发展之上,甚至都没心思理会员工的发展。

但同时,在这种领导的管理下,只要我们主动积极争取,可以获得团队工作的机会,为自己争取能力提升、经验积累的机会。而且,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我们在团队工作上也会获得比较大的进步。

因此,这两种领导各有优劣势,我们只能结合个人的实际能力和性格,看看哪一种领导更适合自己。但正如开头说的,我们的答案不应该局限在这两种领导上,因此,如果我们想要跟随更好的领导,对我们的职业发展有更大的助力,那么更应该关注领导是否还有以下两种因素:

  1. 是否有能力带着团队竞争、发展
  2. 愿意和我们进行职业规划,对个人的发展给予支持
  3. 愿意对我们进行工作上的指导,对个人成长给予扶持

二、领导的能力很重要,能带着团队努力往上发展的领导,更值得跟随

要看领导是否值得跟随,有一个最直观的方法,看领导的三种表现:

  1. 领导带领的团队以往的业绩是否突出,更具有竞争力。如果领导带领的团队业绩一直很好,不管他是喜欢亲力亲为,还是喜欢操控员工,至少都说明他的工作能力或管理方法很突出。
  2. 领导是否对团队业绩的发展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如果有,而且目标有竞争,发展计划清晰可行,那么说明领导还是有一定的规划发展能力。
  3. 领导对于行业有独特的见解。如果有,那么说明领导有一定的眼界,值得我们学习。

领导有这三种表现,说明在能力上很突出,跟着这样的领导,那他对我们没有直接性的指导,我们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对我们个人的成长有很大帮助。

三、领导会给我们进行职业规划,对个人发展给予支持,则必须跟随

有的领导在能力上可能没那么突出,但是他们会愿意和员工,尤其是自己看好的员工进行职业规划,有的是正式的职业规划面谈、有的则是平时常对员工职业规划提出建议、有的甚至愿意主动提拔员工。

遇到这种领导,对员工是十分有利的,在发展上可以说是一种“捷径”。我至今很感恩,我出来工作遇到的第一个领导,就对我的发展给予很大助力,我经常和他讨论我的发展规划,他提出很多建议,后来,也是他主动将我提拔上去。

对这样的领导,我们有一个专业称呼:伯乐。如果遇上的领导刚好是我们的伯乐,那么就算这位领导相比起其他领导没那么厉害,我们也是必须要跟随的,毕竟机不可失。

四、领导时常对我们进行指导,促使我们更快地获得成长,则值得跟随

在职场上,有的领导就属于“督导”型领导,很喜欢对员工分享自己的经验,对员工的工作常常会进行指导。虽然这样的领导平时总是显得很唠叨,对他们分享的往往都是自身比较好的经验、工作上的方法等等,同时,能够对我们在工作上的问题直接指正,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所以,这样的领导,也是值得我们去跟随的。

因此,最终总结而言,对题目中的两种领导,其实各有优劣势,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性格选择跟随,但同时应关注领导的另外三种因素,即领导自身能力如何、领导是否对个人发展给予支持、领导是否对我们进行指导。最后,我们才能得出,哪个领导更值得我们跟随。

我是学习委猿,10年职场高管经历,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们一起职场进化。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和启发。【随手点个赞,对委猿是个鼓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