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课程德育之思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度挖掘……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在笔者看来,落实《意见》要求,促进五位一体全面育人,就要深化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把轻视了多年的体育、音乐、美术等被称为"副课"的课程重视起来,挖掘其中蕴含的育人资源,以体强魂、以美育人,在立德树人实践中促进课程发展。

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课程德育之思

宝鸡市金台区蟠龙镇中心校南皋小学学生的课间操(孙永涛/摄)

从课堂教学层面来说,体音美课程蕴含着铸魂育人的知识点。体育课程的德育知识主要体现在健康教育方面: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以单项指标与权重为依托,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以具体运动规范教学为基础,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秩序教育,培育和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以竞技体育知识普及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奋斗教育、爱国教育和荣誉教育,引导他们从小树立科学的奋斗观、正确的荣誉观和积极的爱国热情,等等。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的德育知识主要体现在审美教育方面: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以经典歌词赏读、精彩歌曲赏析为前提,在具体的音乐情境中,教育和引导学生懂得美、欣赏美、感受美;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以色彩辨识为基础,以绘画基本功训练为重点,教育和引导学生打牢品质底色,用扎实的功底书写自己五彩缤纷的人生画卷。同时,艺术教师还可以在爱国歌曲教唱、中国画教学中,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和爱国热情,在课堂上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到实处。

从学科实践层面来说,体音美课程蕴含着立德树人的共同点。体音美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它们的育人共同点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团结精神、团队意识和团建思想的教育引导上。以体育为例,虽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单项指标"针对的是学生个体体质,但是最终以整体的形式呈现——某个地区、某个学校的某个学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如何,均由无数个个体体质反映而来,所以就存在个体影响整体的问题,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个体与整体"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大局观;在具体的体育活动中,球类运动、接力跑等"群体作战"项目要求成员之间必须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加强协作,就连参与人数最少的乒乓球运动都需要两个人才能开展,所以就存在协作问题,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团结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团队意识。再以艺术为例,任何一首歌曲的演唱,都需要演唱者和奏乐者的配合,而一场交响乐的演奏,则离不开每一个乐器的配合。因此,在一场大合唱或一次表演活动之后,教师可以在总结活动成效的同时,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既反思文艺活动的得失,也反思个人在其中的表现,教育引导学生从大局出发、从小事做起,为集体争得荣誉的同时,为个人赢得尊重。

总之,体育、音乐、美术课程中的德育资源是一个丰富的宝藏,需要每一名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因地制宜,挖掘利用,为全面育人贡献课程力量。


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课程德育之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