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引進番薯的第一人你知道是誰嗎?

堅少莞事


中國引進番薯第一人是陳益。

陳益(?-1595年),字裕,廣東東莞北柵人。祖父陳敬,明世宗嘉靖間官廣西左江兵備道按察使司僉事。父廷對,縣庠生。長兄陳履,明穆宗隆慶五年(1571年)進士,官至戶部郎中。陳益性淳樸、直率,沉默寡言,不好奢華,不隨流俗,因自號素訥。明萬曆八年(1580年)乘船至安南(今越南),得番薯種及銅鼓,明萬曆十年(1582年)歸。先將番薯植於花塢,繼在祖父右方土名小捷衙前租地三十五畝僱工植薯。

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卒。遺囑每年祭祀,必用番薯。

中國古代糧食種植產量低,以水稻小麥等為主,番薯引進後大量種植,成為主要糧食替代物,有效緩解了底層民眾糧食難題,有利於人口增長。



學歷史家


番薯,又叫紅薯,原產於美洲,西班牙人因為東南亞的殖民地糧食產量不夠,因此便將紅薯引入其殖民地。然而傳入中國,則是在明朝萬曆時期傳入中國的。番薯的引進,有一個商人居功至偉,這個人就是福建人陳振龍,他首次將紅薯引入中國,確切說是中國的福建省,隨後中國多數省份的紅薯,都是從福建引進來的。

陳振龍(約1543-1619年),福建省長樂縣青橋村人。多次參加科舉,都沒有考中,只好到呂宋島經商,也就是現在的菲律賓經商。在那裡發現了紅薯,味道甘甜,產量大,並且美味無比。但是西班牙政府不許紅薯出口,對外出人員更是嚴查,陳振龍想了個好辦法,將紅薯藤纏在吸水的繩中,然後騙過檢查,渡海帶回福州栽培,紅薯因此傳入中國。

意義

紅薯的引進,極大地緩解了中國糧食不足的問題,在其引進後的100多年間,中國的人口獲得了極大的增長。在明清時期饑荒的年代,紅薯的作用更是凸顯,很多人因為紅薯而得以存活,陳振龍因此獲得了“甘薯之父”的美稱。

因此,我們應該向這位福建商人,中國“甘薯之父”------陳振龍致敬!


寶劍鋒


紅薯學名番薯,又名山芋、紅芋、地瓜等。

紅薯富含蛋白質、澱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有“長壽食品”之譽。含糖量達到15%-20%。有抗癌、保護心臟、預防肺氣腫、糖尿病、減肥等功效。

中醫視紅薯為良藥,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有“甘薯補虛,健脾開胃,強腎陰”,並說海中之人食之長壽。

紅薯在今天的種植面積非常廣泛,幾乎覆蓋了所有方言區,因此有了前面提到的很多別名。

不過,番薯其實並不是中國的土產,它在中國的種植歷史也只有短短几百年而已。

紅薯原產於美洲,哥倫布在15世紀末發現美洲,之後,番薯也被歐洲人所認識,並隨著殖民者的足跡先後傳入歐洲、東南亞、日本和中國。

根據學術界的研究,番薯傳入中國,大約在明代中葉以後。其傳入之途徑,一說來自菲律賓,一說來自安南(越南),一說來自琉球群島。

明朝蘇琰在《朱薯頌》裡寫道:“甲申、乙酉間,漳、潮之交,有島曰南澳,溫陵洋舶道之,攜其種歸晉江五都,鄉曰靈水,種之園齋。甲午、乙未間,溫陵飢,他谷皆貴,惟薯獨稔,鄉民活之薯者十之七八。”

可見,番薯最早被引入廣東一帶,根據成書於宣統年間的《東莞縣誌》記載:萬曆八年,即1580年,一位名叫陳益的東莞海商把紅薯引入國內。

不過,可惜的是,儘管早在明代萬曆年間,番薯就已經傳入中國,但人們並沒有意識到番薯作為口糧的重要活命價值。

因此最初番薯只是在福建、廣東等地傳播。

其實,番薯對土壤、肥料及雨水要求都不高,非常適宜在全國大範圍推廣。

假設當年政府有組織的大規模推廣番薯種植,幫助明朝末年的陝西等地老百姓度過十年九旱的小冰河期的話,還會不會有李自成張獻忠之亂?

可惜歷史無法假設

番薯真正大規模地推廣,卻是在清代。

根據《清稗類鈔•植物類》記載:“康熙時,聖祖命於中州等地,給種教藝,俾佐粒食,自此廣佈蕃滋,直隸、江蘇、山東等省亦皆種之。”

當時南方不少省份,番薯種植已經比較普遍,併成為貧苦人家口糧的重要組成部分。

雍正三年,即1725年,福建巡撫黃國財奏摺中說:“查泉州府屬之惠安、同安、金門沿海處所,去冬番薯歉收,今春又値米貴,近海窮民不無艱苦。”。

此外,雍正六年,即1728年兩廣總督孔毓珣奏:“查潮州民間原多種番薯,以代米糧,現俱大收,每觔賣錢一文,黃岡、碣石一帶每十斤賣錢七文,約計一人一日之食,費錢不過一二文。”

可見,到雍正年間,番薯已經成為下層百姓日常食物,尤其是在發生水旱災荒的年份,更是成為救飢度荒的救命之物。

當時很多有遠見的地方官員也逐漸意識到番薯的重要性,如乾隆十二年安徽巡撫潘思榘要求全省種植番薯。安徽鳳臺縣知縣鄭基“嘗循行阡陌,見沙地磽确多不治,教民種薯蕷,佐菽麥,俾無曠土。”乾隆間山東範縣知縣吳煥彩在當地“教之種番薯,民困乃紓”。

如此種種,皇帝本人也逐漸意識到番薯是個好東西。乾隆五十年,即1785年,乾隆下詔以政府的力量推廣番薯。

在上諭中,乾隆皇帝對山東按察使陸燿進行了表彰,說他總結番薯種植經驗的《甘薯錄》通俗易懂,命令“多為刊刻”,“頒行各府州縣,分發傳鈔,使皆知種薯之利,多為栽種”。

同時要求,河南地方官員大力推廣番薯。

另外,其他未曾遭災的省份,也要把《甘薯錄》“多為刊佈傳鈔,使民間共知其利,廣為栽種,接濟民食,亦屬備荒之一法。將此傳諭知之。”

由於有著來自最高層的關注,番薯逐漸在京畿地區和河南等地大規模地推廣開來,成為下層人民的主要食物之一。

魯迅在《藤野先生》中寫道:

大概是物以希為貴罷。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繫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尊為“膠菜”;福建野生著的蘆薈,一到北京就請進溫室,且美其名曰“龍舌蘭”。

乾隆年間的番薯,對於很多北方人來說,還是一個新鮮事物,也享受了魯迅先生所說的高級待遇。

如《燕京歲時記》記載,乾隆以後,京中無論貧富,都以煮番薯為美食。

與小麥大米等中國傳統農作物相比,番薯不與主要糧食作物爭地,且種植技術相對簡單,對氣候和雨水要求也不高,可以這樣說,番薯對於清代養活億萬下層百姓,功不可沒。

據記載,明朝永樂年間在冊的人口達到6700萬口,明末大規模戰亂導致人口銳減。

乾隆六年,全國在冊人口總數有史以來第一次突破1億大關,乾隆二十七年、五十五年又相繼突破2億和3億。

至道光十四年(1834年)年,人口總數突破4億大關,到咸豐元年(1851年),人口達四4億3千1百多萬。

從不足1億到4億多,時間不足200年。

其中,離不開紅薯的功勞。


小奔說史


“他的貢獻在當時不亞於‘水稻雜交之父’袁隆平”,誰這麼牛?他便是“中國引種番薯第一人”、明代東莞虎門人陳益。
400多年前,他冒著殺身之禍從越南引進番薯,並在虎門栽種成功,為我國開闢了糧源,緩解了當時的饑荒,貢獻不言而喻。
古遺囑番薯相祭
據考證,番薯原產於中南美洲,十五世紀末傳入歐洲和東南亞。東莞文史專家楊寶霖通過考證調查,於1982年《農業考古》第二期發表論文指出,虎門是我國引進番薯的最早之地,陳益則是我國引進番薯的第一人,這一說法被學術界認同和接受。
據史料記載,陳益是虎門北柵人,生年不詳。明萬曆八年(1580年),他身著布衣,肩搭包裹,搭乘友人的商船從虎門出發前往安南(今越南)。到達安南後,當地酋長接待他們時擺出一道官菜,這道菜香甜軟滑,除了非常可口外,還能充飢,這便是番薯。
陳益此後便特別留心番薯的生長習性和栽培方法,兩年之後的1582年,他冒著殺身的危險,收買酋卒,將薯種藏匿於銅鼓中,想偷偷帶回國。
正要開船時,多艘越南官船載著多名酋卒前來緝捕他。在這生死關頭,中國船員趁著海上風急,高升船帆,開船疾駛,成功逃脫了追捕,將番薯種帶回虎門。
當時,陳益還不完全瞭解番薯的栽種過程,只能將其埋在花塢裡。不久,番薯在花塢中長出嫩芽,慢慢伸出長長的薯藤。一天,陳益家的一名僕人見到薯藤,非常好奇,就用手將那根薯藤拉出來,隨手一掐,誰知嫩嫩的薯藤一下子被她掐斷了。
僕人一時驚慌失措,生怕陳益責怪她,趕緊將那根被她掐斷的薯藤偷偷埋在花塢裡的泥土中。誰知多日後,那根薯藤長出了新芽,陳益發現後非常驚喜,僕人這才“坦白”了經過。陳益不但沒有責怪僕人,還贊她“幫了大忙”,從此真正掌握了番薯的種植技術。
接著,陳益在其祖父位於虎門金洲小捷山山腰的墳墓前購置了35畝地,開始大面積種植番薯。成功收穫後,他決意要把這種食物廣為傳播,並將自己的壽穴也選在薯田邊,要與番薯長相廝守。
陳益臨終時寫下遺言,囑咐後人,每年春秋二祭要帶番薯一對來祭奠他。
據楊寶霖考證,直至新中國成立初期,陳益的後裔每年前往掃墓時,仍用紅皮薯作為祭品,並寫上“紅薯一對富勝千箱”8個字。
今墓前種著番薯
根據楊寶霖發在《農業考古》上的論文,位於虎門金洲小捷山山腰陳氏墓群旁的番薯地便是我國最早大規模引種番薯的地方。1989年,陳氏墓群以及番薯地遺址被公佈為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
2008年,在相關專家的指導下,虎門北柵社區對陳氏墓群進行修葺,修後的陳氏墓群總面積達到600多平方米,陳姓後裔在墓群周圍栽種了數百棵龍柏。此後,每年清明節期間,均有當地居民自發來此拜祭。
前日,記者來到陳氏墓群。該墓群共有4座墳墓,分別葬著陳益的祖父、陳益夫婦等陳氏族人,均得到了較好的保護。
墓群的墓臺前,種植著一小片紅薯。墓群的一邊,豎著一塊大理石石碑,上面寫著“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
提議:修建公園紀念陳益
陳益作為“中國引種番薯第一人”,為我國開闢糧源,貢獻重大。為此,虎門鎮多位文化界人士提議,將陳氏墓群文物保護單位範圍所屬的土地預留出來,在此修建陳益紀念公園或中國農業遺址公園。園內豎立陳益雕像,並將陳益冒死引種番薯的故事通過群雕組畫的形式展示出來。
文化界人士還提議,可以在陳益原種植番薯的地上栽種番薯,以告知遊客和市民這是中國第一塊番薯地。並倡議當地酒家食肆製作以番薯為特色的虎門美食,讓遊客在品賞以番薯為原料的美食之餘,記住陳益這位虎門名人,同時珍惜糧食、節約糧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堅少莞事


鄭和下西洋引入。

元朝我過海南就已經從東南亞引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