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万亿礼品市场“不能动”,这局,如何破?


文 | 纳兰醉天


礼品市场的巨大泡沫会被刺破嘛?


虽然假期被一再延长,但为数不少的快消人已陆续回到了岗位、开展新工作了,企业们纷纷通过电话会议、视频会议试图了解各个市场的情况。


近日,很多自媒体也都在报道各个企业的捐赠情况。也许,很多人看到的只是一串串数字,但通过这串数字,老纳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责任感。


疫情之下,万亿礼品市场“不能动”,这局,如何破?


有人说,这不是废话,能慷慨解囊的,哪个没有责任感。只是,老纳在这责任感背后看到了更多“东西”。


通过这样的公益活动,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其实在传递一个信息:生活再难,陌生的人的危难我们都在努力驰援,何况那些跟我一起做市场的经销商伙伴和业务人员?未来一段时间,会很难,也许处理问题时间要久一些,但共同承担的心不会变。这才是企业想要传递的、真正的责任感。这个时候,信心比金钱更重要。


01 、送礼,是泡沫?


可以肯定的是,送礼市场不是泡沫。


虽然,今年疫情让“云”拜年成为一种亲朋好友间互相问候的新手段,但也是这次疫情让更多人知道,“不走动”的日子更不好熬。


以前,年轻人多是跟着长辈去走亲访友、心里是极度抗拒的——网上有大量段子讲自己走亲戚时被逼婚、问工资、问学业还有讨厌的熊孩子等等,让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只能维系在表面,似乎上一辈的老人不在了,大家就别聚会,别见面了。


然而,这一次的疫情会让90后、80后都开始怀念当初聚会的日子,吃鸡和王者荣耀再好玩,但真的取代不了亲戚聚在一起、那些被自己讨厌的“虚情假意”的热闹。你品、你仔细品,你在外面一年的孤独,只有亲人相聚时的热闹才能开解。很多东西,都是你拥有的时候不在意,失去时才觉得珍贵。


这一次疫情,绝对倒逼着年轻人开启自己走亲访友的过春节方式。礼品消费市场或会迎来新高峰。


未来是美好的,礼品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黎明就在眼前,可很多企业和经销商却更可能死在黎明之前。


疫情之下,万亿礼品市场“不能动”,这局,如何破?

虽然,未来礼品市场在扩大,但快消品作为礼品的市场却不见得会扩大,甚至可能在萎缩,为何?因为产品太老,价格太低,不符合新时代年轻消费者送礼的心。老纳在去年7月写《深度调研:拿什么拯救河南百亿礼品消费市场》时提到,现在快消送礼市场几乎每年跌去的份额已达到30%左右。


不仅是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送礼市场都有这样的问题存在。然而,文章发出后,老纳特意留意了快消品企业在整个2019年度的销售任务。嗯,没有一个企业在降低自己的打款目标,甚至有些企业还将打款目标调到了2017年礼品消费的最高峰时期。


明明整个市场已经萎缩,经销商负重前行,为何却没有一个企业愿意降低经销商的任务、恢复市场,反而要进一步竭泽而渔?


一,没有人敢承担企业销量下滑的责任,所以经销商能不能完成是一回事,任务一定要增加;二,虚假的市场潜力理论。何谓市场潜力,就是整个市场份额有万亿,可我们企业才卖了几个亿,而竞争对手也有几亿的销量。所以,短期潜力就是假设竞争对手的销量也是我们的销量,长期潜力就是放眼整个送礼市场。


在这种所谓的市场潜力理论支撑下,企业不断给经销商增加压力,经销商一旦不从命,不是扣返利就是扣保证金,就是拿个套,套在经销商脖子上,你不往上用力,企业就把套收紧。简单点,你不能因为非洲某些国家可以娶5个老婆,你就认为中国人还有娶4个老婆的潜力。


如果说本次疫情刺破了什么泡沫,那一定是企业所谓的市场潜力泡沫。请认真看看你市场的真实的天花板在哪,你有多少销量压在了渠道上。


02 、自救?不存在


这个春节,礼品消费市场有多惨?基本上,1月22号以后就没有销量。


以老纳多年做消费者活动的经验,大年三十前2天和之后的5-6天,销量能占到整个春节销量的70%以上,可以说,之前努力三四个月,就为了这七天的销量。2018年春节,老纳还在加多宝。彼时,老纳所在的办事处,春节7日的销量为35万箱,全河南18个办事处,销量几乎在630万箱以上,零售价是3亿元左右的回转。而这,还只是上促销员的点。大量的点,是没有上促销员、没有详实的统计销量。


而如今,这些数据,可能都是库存。


面对这样的困难,经销商千万记住,

跑路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因为,你没钱跑路。过去几年,跑路的经销商都是指仓库没货,而后以各种政策吸一波终端的款再跑路。


如今,经销商是仓库有货,有部分终端打的款还没发货,也有终端发了货,但没打款,就是赊销。通常打款没提货的是少数。毕竟,现在跑路经销商太多,所以很多终端宁肯不享受打款福利也要保证钱在自己手里。所以,经销商手里基本没钱,想跑路也没钱买票。


疫情之下,万亿礼品市场“不能动”,这局,如何破?

看到有人给经销商出主意自救,要保证现金流,对于礼品要拆盒去卖,要打折卖。


可我们看一下,现在是整个系统都没钱了。现在,经销商说是身家千万、销售千万,但实际都是货,经销商的货不流转,就只是货。但要想货流转,靠的是终端门店有钱消化。而如今,终端门店里的货,比经销商仓库里的还多,他们的货也不流转——因为没有消费者买。


快消行里有一句话叫“即饮不强,礼品不长”,意思是说,你即时消费不行,那产品作为礼品的销售就不会长久。我们看,目前主要送礼品项都有极强的区域性并且即饮都做的很差。


比如,凉茶系列、核桃乳系列、八宝粥系列,在安徽、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几乎是没什么即饮(即食)的,或者即饮的品项是瓶装而礼品销售是罐装;这些产品,如果拆了礼盒会有消费者买嘛?并且,这些产品整箱买时,一个消费者买四五箱送礼都不成问题,可拆了礼品包装,一箱至少需要10人左右才能消化掉。


礼品包装的产品拆封了无法消化,那打折就能卖嘛?不用考虑再往终端压货,因为,终端已经压死了。那,打折消费者就能接受?事实上,也是不接受的。很多产品已经因为价格低在旺季都被淘汰,这些不必须的产品,你就是打折了,消费者也不会买帐。他不喜欢喝核桃乳,就不会因为核桃乳卖一毛钱就改变他的购买需求。


还有一点,就是很多经销商跑路之前做的策略就是给终端加大力度。价格低,可以说现在很多终端已经被伤透了。你再玩打折这策略,终端不知道你日子难过嘛?知道,所以就更怀疑你是跑路前兆了。


除了以上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礼品消费大省都是人员输出大省。现在这个时间,大家都在往沿海城市、没有送礼氛围的城市走了。省内留下的人,大部分是没什么太大消费能力的留守人员。


所以说,经销商自救,基本是不可能的,赔钱都救不了的,最后还是需要企业出面协调。


03 、策略


1)调区域 相较于内陆城市,整个春节期间那些人口输出大省的经销商整个春节都没有压货,也没有这么大的资金压力。而这些人口输出大省,如今是人口输入大省。而这些输入大省是有即饮需求的。如凉茶,在两广、福建、浙江、湖南等地都是即饮销量。只不过,这些城市当地的业务会被影响业绩,如此大规模冲货,经销商是处理不了的,只能官方出面,来协调。最大的问题是:这样冲出的业绩,业务的工资如何结算?经销商要搭多少运费。


2)做喜宴市场

2020年疫情期间,不许结婚,甚至婚姻登记都不允许,但不可否认2020年的结婚需求一定不少。因为,今年还有很多有意义的日子,以及一些2019年计划在春节期间结婚的人,婚礼都延期了。当然,还有疫情期间会诞生很多小生命,办满月酒、百日宴的数量一定是大大增加的。尤其是这些送礼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喜宴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喜宴市场的饮料是被便宜的大瓶可乐等抢占,但劫后余生的年轻消费者,被疫情期间压抑的不能消费的冲动,他们都需要一个突破口,所以,喜宴的档次肯定能上来。而评价喜宴的档次,看的就是酒和饮料。你送东鹏、加多宝、王老吉、蒙牛、伊利等等,肯定比你用酒店免费赠的大瓶饮料上档次。同时,餐饮在春节中的低迷,也让餐饮企业与快消企业的跨界合作充满期待,它也需要快消企业帮助引流,如果说,以前餐饮业因为业绩好,动不动就狮子大开口,如今双方都可以坐下来很理性的沟通、谈合作了。最好的一点是,喜宴市场,消费者不太在意产品的保质期,这也给了经销商和企业很长的消化时间。


3)调品项 对多品项的企业来说,可以给经销商调换其它品项,比如,达利豆本豆、东鹏罐装,就可以换成达利乐虎、青梅绿茶等,东鹏可以换成瓶装和柠檬茶。


4)增加市场费用 我们说过,其实很多企业都遇到过经销商跑路的情况,让企业再发货给下面客户是不可能的,毕竟企业也没收到钱。通常,企业都是增加该区域的市场费用,比如其他区域费用是10个点,这个区域是20个点,来让新经销商把洞补上。所以,春节后的退货潮,终端要坚持销售,毕竟,春节礼品的日期还都很新鲜,一般在一年左右,还可以销售一段时间。而企业可以加大市场费用,做赠饮、捆绑、陈列等,帮经销商解决退货问题。


疫情之下,万亿礼品市场“不能动”,这局,如何破?

5)降低任务目标 不用想,这个年底,所有送礼市场都完成不了了。其实,不仅是送礼市场,即饮产品也无法铺货动销,而从目前来看,还没有企业去降销售任务。


6)退货是必然 老纳前面已经分析了目前市场的动销能力,尤其是六个核桃没有即饮,蒙牛、伊利保质期短,消费者动销已经成问题,退货是一种必然。企业可以用赠饮、捐赠的方式帮经销商解决问题。


最后:把难处出说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们看到,因为房租高,一连串的中国好房东及时出现。万达一口气免了所有商户一个月房租,甚至3、4月减半,而这一开始还只是靠“房东”的仁义自觉,后来就变成官方号召、出文件了。


而餐饮业因为一篇文章《西贝莜面2万员工待业,贷款发工资只能撑3个月》,让相关部门开始关注餐饮业要开店、要经营的问题。现在,如何解决餐饮问题已经提上日程了。毕竟2万,3个月这样的数据太“吓人”了。


对快消企业和经销商来讲,房租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回转,是银行的利息。


商业逻辑是:国家——企业(企业死, 国家难)——经销商(经销商死,企业亡)——终端(终端没了,经销商也没法干)。所以,减少步骤,国家去管企业,企业管经销商,经销商管终端。


相对来说,企业的谈判能力是远超于经销商团队的(虽然经销商也有贷款、数量多,但力量不大),所以,我们需要寻找中国好“快消企业”,把经销商的货收回来,而后把企业的真正现状转发出去,引起有关部门重视。能给企业、经销商在一些政策上做出倾斜。


而不是快消企业只捐款、不说自己的难处。那样,没人关注的你,就真的只剩下倒闭,这一条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