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把李建成五子全部杀害,为何李白立碑为李建成曾孙?

我喺村姑


1.请听题:李白立碑为李建成曾孙是为啥?答:逗人玩,博人眼球呗! 如果有,笔者倒想听听在那里。下文将讨论李白的身世问题,请耐心阅读。

李白画像1

2.一、用概率方法验证李白身世。李白的家世之谜,主要有“西域胡人”和“非胡人”这两种大的说法。倘若李白是“胡人”,那么他就不可能为李建成曾孙;倘若李白是“非胡人”,又分为李唐宗室之说、李轨后人之说、李抗后人之说、李豫后人说、李陵后人说、丹阳李伦后人说、斗鸡徒后人说一共7种观点。而李建成后人说只是李唐宗室说的一个小分支,与这种说法并列的还有贞后人说、中宗宗室之说、李达摩后人说一共4种说法。我们不妨做个概率分析,假设每一种说法概率都相等,那么李白是李建成后人的概率=1/2*1/7*1/4=1/56

看见了吧,李白是李建成后人的概率只有1/56!

剧照:李建成

二、我们再看看历史学术界上关于李白是李建成后人这种观点的看法以及其他学术界主流观点。

首先,提出李白是李建成后人观点的没有史料佐证。持此观点的有钟吉雄(1984)、 韩维禄(1988) 、 方凤岐(1990)、 徐本立(1990) 等人,他们提出观点时期较早,是靠推测和想象,并没有任何其他有力支撑。

其次,目前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李白是十六国时期西凉李暠九世孙(《新唐书》记载),是西汉李广的二十五世孙。现代研究主要是依据李序》和《范碑》,倘若李白是李建成的后人,那么他将会是李暠第十二世孙,与《新唐书》这样的正史记载严重不符。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李白最有可能是“中宗宗室后人”或“李抗后人”。

李白画像2

3.综上所述,李白立碑为李建成曾孙这种事情李白干不出来,当时的古人尚不能和现代人一样“蹭热点”,倘若那本正史史料或考古文物发现真有这回事,请告诉大家一声,谢谢。

文\\燕山史话

参考文献:《李白家世研究综论》 陈志伟 《李白家世研究“西域胡人说 "平议 》 梁 森

燕山史话


李白是李建成曾孙这一说法看似荒诞,却并不是空穴来风。诸如陈寅恪和郭沫若等人曾写文讨论李白的身世问题,但至今仍无定论。根据现有资料,可以确定李白是凉武昭王九代孙,西汉名将李广二十五世孙,但关于李白五代以内的记载就模糊不清了。

问题中所说的碑文指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里面这样描述李白的身世李白的先祖在隋末时流落到了西域碎叶,并隐姓埋名,后来在神龙年间回到四川广汉。李白出生时,其父李客指天枝才恢复了李姓。

而李白好友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也有相似记载: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圭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为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

大意为李白家族本是显贵出身,但先祖因罪流放至西域并隐姓埋名。直到神龙年间才回到蜀地并恢复李姓。

以上记载中都提到李白的先祖曾因罪流落到了西域,并隐姓埋名。可见李白先祖的罪名一定非比寻常,不然不会隐姓埋名,直到五世之后才敢回到四川。那么到底是何种罪名呢?

有人认为李白的先祖是李建成之子李承宗的后代,为逃避李世民的追杀而流落到西域并隐姓埋名。

据史料可知,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时,全家男口被李世民诛杀。包括他的次子李承道、三子李承德、四子李承训、五子李承明和六子李承义。

但他的长子李承宗在玄武门之变前就已经病故,他的后代可能因此成为漏网之鱼。如果推断属实,那么关于李白身世的种种记载就说得通了。

特别是李白父亲在李白出生时指天枝恢复李姓这一行为,这里的天枝就可以理解为李唐皇室的支脉,也就是李建成之子李承宗的后代。而李白很可能将其告诉他的好友,所以他们才对此讳莫如深,一笔带过。

不过这种说法只是一种猜测,并无根据。


石头说历史


现在网上很多都在说李白是李建成的后代,感觉还是有点太扯了。

首先来说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历史上是明确记载了的,李世民把李建成的五个儿子都杀了的。李建成一共六个儿子,长子早夭,之后五个儿子在玄武门之变之后被杀。

当然这个时候历史上只记载了李建成的儿子被杀,因为这个时候李建成的儿子都还很小,所以可以肯定的说当时李建成的儿子还没有结婚的,李建成的长子也是在618年出生的,玄武门之变(626年)的时候也就8岁,那么其余的五个弟弟都要比他小,那么都被杀了,从这点来说李建成是不可能有后代的。李世民如此精明的一个人怎么会放过李建成的家人呢?

只能说李白和大唐李家还是有一定关系的,根据《新唐书》里面的记载李白的祖先是兴圣皇帝,也就是凉武昭王李暠,西汉飞将军李广十六世孙,历史上记载李白是李暠的九世孙。

而李唐自称也是李暠的后代,从这点来说那么李白和李唐算是同宗的。后来天宝二年李隆基追李暠为兴圣皇帝。李隆基是李暠的十一世孙,那么李建成就是李暠的八世孙,而李白是李暠的九世孙,两个人相差一辈的。从这点来说如果李白是李建成的后代,那么就只能是李建成的儿子了,但是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中国历史研究所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兄弟相杀中,李建成毫无准备,就被弟弟李世民一箭射杀。估计在他烟气之前,心中一定后悔,没有早下手为强。

李世民干掉李建成后,立刻命人赶赴太子的东宫,把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全部格杀,并且连同李建成全部开除皇室宗籍。斩草不除根,早晚留祸根,李世民的心狠手辣,可见一斑。不愧是千古一帝。

李白是李建成曾孙这一说法看似荒诞,却并不是空穴来风。诸如陈寅恪和郭沫若等人曾写文讨论李白的身世问题,但至今仍无定论。根据现有资料,可以确定李白是凉武昭王九代孙,西汉名将李广二十五世孙,但关于李白关于诗仙李太白的家世和身世,唐代当时就讳莫如深,特别是对其祖父、曾祖父,史料无一记载。

李白自己很少谈及家世,偶有所及,也往往只提远祖,闪烁其辞,故布疑阵。古人对自己的族裔渊源是非常看重的,李白为何如此?

李白自称凉武昭王九代孙也”,这句话可大有深意。凉武昭王是谁呢?这个人叫做李暠,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了西凉政权,也算是一个皇帝。

虽然是个皇帝,但这人名气太小,论名气甚至还不如汉朝将军李广,就算是他子孙也不值一提。李暠名气小不要紧,子孙名气大就可以了。相比于李暠,李暠的八代孙里有个人那名气可以说是震铄古今,唐太宗李世民!

李暠的八代孙是李世民,九代孙是李白。李世民是李白的叔叔。而李白生活在唐玄宗时期,唐玄宗那是李暠的十一代孙。

另一种说法是李建成的后代,当初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把李建成的后代都杀完了,只留下李白的祖上成为漏网之鱼。

不管哪种说法,李白与李家皇室肯定是有关系的,我想李白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在临终前可能会把自己的真实身份隐藏一些诗句中,这就需要我们后人去深入研究了。



李白的身世就比较复杂了,李白祖居西域,其幼年在西域度过,又因李白生性放荡不拘,到处漂泊,并且很少透露自己的身世,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很明显的证据或者史书记载说明李白的身世。

目前,对于李白身世的研究,业内认为毕竟靠谱的是李白族叔李阳冰的记载,这是李白毕竟尊敬的一位本家叔叔,也是李白临死前的托付人,他对李白的身世应该是比较了解的。

李阳冰在《草堂集序》里说,也说李白是李暠的九世孙,祖上因无辜获罪逃往西域碎叶城,后来唐神龙年间秘密返回中土居住在巴蜀。因为当时还是大唐年间,李阳冰对于李白身世的描写比较笼统,似乎不太方便直说。

关于李白是李建成的后代在我看来就是胡说八道。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李世民绝不会为自己留下隐患!因此,李建成绝没有留下后代的可能。李建成没有留下任何亲生子孙,所以李白不可能是李建成血统上的子孙,因此,李白的身世就是个迷需要我们继续去了解。


独秀文苑


老张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最近似乎跟李白特别有缘,回答了多个跟李白相关的问题。这道题目说李世民杀害了李建成5个儿子,这没错。但是,说李白立碑说自己是李建成曾孙,这不准确。

且不说李白生前没有为自己立碑。就是李白死后其墓碑碑文也没有说他是李建成曾孙。李白墓在今安徽当涂,在墓园的《李公新墓碑》碑文中,说“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因为李白属于“绝嗣之家,难求谱牒。”根据李白孙女在箱子中找到的李白儿子伯禽的手书,“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

这个凉武昭王,名叫李暠,自称是西汉将领李广十六世孙,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建立者。后来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后,将李暠定为自己的先祖,李渊是李暠七世孙。李白“约而计之”大约属于九世孙,也就是李渊的孙子辈,李建成的子侄辈,而不是题目所说的曾孙。

且不说是儿子还是曾孙,李白跟李建成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现在并无明确的史料记载或者考古发现能证明,李白是李建成的后代。

李白一生狂放,有时候喜欢大嘴巴,对于自己的身世籍贯他虽然也曾在诗文中写到过,但是由于他的大嘴巴不严谨,经常随口乱说,导致他自己的记载反而不太可信。例如,李白曾说过自己是山东人,虽然此山东不一定是今天的山东。

目前,对于李白身世的研究,业内认为毕竟靠谱的是李白族叔李阳冰的记载,这是李白毕竟尊敬的一位本家叔叔,也是李白临死前的托付人,他对李白的身世应该是比较了解的。李阳冰在《草堂集序》里说,也说李白是李暠的九世孙,祖山因无辜获罪逃往西域碎叶城,后来唐神龙年间秘密返回中土居住在巴蜀。因为当时还是大唐年间,李阳冰对于李白身世的描写比较笼统,而且有些地方使用了上古代指的方式,似乎不太方便直说。

鉴于此,再加上当年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虽然诛杀了李建成、李元吉的诸多子孙,但是李建成有一个长子叫李承宗,在玄武门之变前就已经去世。于是有人猜测,李承宗或许会让某个女子怀孕跑到西域去秘密生下一个孩子,后来又秘密返回中原到了四川定居。

但这仅仅是猜测,并没有任何记载和考古发现可以佐证。

其实,对于李白的身世一直以来有多种不同的说法,除了上面的“宗室说”之外,还有“胡人说”说李白是胡人血统只是后来汉化了。还有的说他是隋末曾自称“大梁皇帝”的李轨的后代。


南京老張


而李白的身世就比较复杂了,李白祖居西域,其幼年在西域度过,又因李白生性放荡不拘,到处漂泊,并且很少透露自己的身世,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很明显的证据或者史书记载说明李白的身世。

所以说李白是李建明的曾孙是缺乏事实依据的。

但是我们都知道,自古以来,我们国家都有认祖的传统,像刘秀亮出西汉皇族招牌,刘备自认汉朝宗室后裔,匈奴人刘渊认刘邦为祖宗,杨坚正名自己是汉太尉杨震子孙。


大漠史记


在古代人口少,家族观念很强,都是以族群居住,每家每户都有族谱记载。尤其是隋唐时期,姓相同的人血缘关系都很近,往前面推个几代或者十几代人可能是一个祖先也不奇怪。尤其是在朝廷做官的哪些人,基本都是世袭,祖上非富即贵。李白为西凉皇帝的后裔,祖辈被流放西域,说明他的家族地位非同一般。从史书的记载来看,李白家族地位显赫没错,但并非李建成的曾孙,为何这么说呢?

根据《新唐书》的记载:“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循还,客巴西。”李白是西凉武昭王李暠(hào)的九世孙,其先祖在隋朝末年犯罪,被流放西域,神龙元年(705年),家人从西域回到四川江油居住。

按照《新唐书》的说法,李白为凉武昭王的第九世孙,而李渊为凉武昭王的第七世孙,都是同一个祖先,且李白比李渊晚两辈。也就是说,李渊相当于李白的爷爷辈,李建成相当于李白的父辈,按照这种说法,李建成是李白的父辈,并非李建成的曾孙。从史书的记载来看,李白和唐朝宗室属于同族,有可能李白的先祖属于庶出,地位不高,犯事以后被流放了。

在明末学者曹学全的《蜀中名胜记》碑文中记载:“白本宗室子,其先避地客蜀,居蜀之彰明,太白生焉。”碑文只是说李白为唐朝宗室后裔,也没有具体说他的父亲是谁。从史书模糊的记载来看,后人对李白身世的猜测,发挥了想象空间。

当代学者徐本立说,李白为凉武昭王十二世孙、太祖李虎七世孙、唐高祖李渊五世孙、太子建成玄孙。这些人都是为了契合李白的身世作为的推理,认为李白并非凉武昭王九世孙,而是十二世孙。毕竟史书里面只记载了李白的先祖被流放西域,后来迁徙到四川居住,但是没有具体说李白的父亲是谁。且李白从小也没有提起他的父亲,后人猜测李白是李建成的后裔,也有一定的道理。

在史书当中,有记载的李建成有五个儿子,太子妃一人。李建成死时年龄为38岁,其长子承宗被封为太原王,早逝;次子承道为安陆王,承德为河东王,承训为武安王,承明为汝南王,承义为巨鹿王,全都坐罪诛死。史书当中只说了李建成的太子妃叫郑观音,李建成死的时候才25岁,很显然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并非太子妃一人所生,他还有很多庶妻。

史书记载李建成的儿子全部被诛杀,但是太子妃却活了78岁才去世,说明李世民并非灭李建成的全族。唐太宗李世民在诛杀李建成的家人时,可能赦免了一些地位低下,没有封王的庶子也是有可能的。而被赦免的这些庶子都被流放西域,李白的祖辈是李建成庶子中的一员也是有可能的。由于庶子地位低下,被后人所不齿,所以李白一生都没有提起自己的身世。只是,年代久远,李白本人和史书都没有详细记载他的身世,当代学者也只是猜测罢了!


谋士说


  李白是文学的天才,政治的白痴!

  李白自称李建成曾孙这件事,十有八九为杜撰,造这个谣的人也是猪油蒙了心,竟然将这种帽子扣李白头上。不过,李白如果真的是李建成的曾孙,说不定他真敢给自己的墓碑上写个“李建成曾孙”。

  

  李建成何许人也?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长子,同时也是皇帝钦定的太子。

  如果按照剧本来走的话,李建成在李渊死后,妥妥滴当上皇帝。历史并没有像他想的那样走,因为他有一个开挂的弟弟李世民,而且这个弟弟还功盖盖住。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失,李建成在争皇位之战中被李世民杀死。

  为了斩草除根,李建成的儿子自然一个也留不得。

  从理论上来看,李建成不应该有后代留存后世,即便有,也不敢公开宣称自己的身份。不过,李白是个奇葩,除了写得一手好诗、好吃好喝好玩好剑好交朋友之外,其他方面非常幼稚,尤其是政治方面!

  公元743年,也就是天宝元年,唐玄宗向李白发了一道圣旨,令他奉旨进京当官。可把他给高兴的,当即写了一首诗《南陵别儿童入京》,其中有一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的这种立体感的高兴,一跃于纸上,难以言表。

  

  大才子进宫,唐玄宗当然很高兴啦!大有天下贤士皆为我所用的意思,于是,皇帝亲自跑到门口迎接这位大才子,并且将亲自给他端了一碗羹,以示敬重。皇帝这么宠幸,李白好好干就行了呗,可是他偏不。

  第二年,唐玄宗和杨玉环正在嘿嘿嘿,一时兴起,让李白过来作诗一首。李白一点都不含糊,当时就写了仨给唐玄宗看,皆以《清平乐》命名: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三首诗下来,震惊在场所有,唐玄宗直呼“好诗!好诗!”杨玉环也乐得花枝乱颤。李白这个马屁,满分100分的话,应该给他打99分,多一分怕他骄傲。

  但是,李白写了这首诗之后,真的就骄傲了。唐玄宗有时候叫他来写诗,他也不去;实在拗不过去了,也是酩酊大醉的状态;有几次,还跟唐玄宗的宠臣高力士硬刚,惹得唐玄宗很不愉快,就把他辞退了。

  原本只要把诗写好就能一路扶摇直上的李白,将前程断送。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在长安、洛阳再也混不下去了。就卷铺盖,带着老婆孩子去了江南,路上,李白写了一首《猛虎行》,其中一句:

  

“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政府军和叛军正打得不亦乐乎呢,李白竟然以楚汉喻叛军和政府军,这不是在说安史之乱叛军和政府军一样?亏的是李白跑了,这要是让皇帝看到,不亲手宰了他,也得让他脱层皮。

  

  这也只是李白花式作死的开始。

  757年,永王李璘割据东南,并且广招兵马、接纳贤士。李白自上次碰了壁之后,一直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于是,屁颠儿屁颠儿地跑到永王那里,充当谋士。

  在永王营帐里,李白再次发挥自己的特长,写诗: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麾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长安那边儿唐肃宗李亨已经称帝,正死命地跟叛军硬刚,李璘谋反,李白还帮他说好话!唐肃宗李亨没时间搭理他,一旦有时间,必定拿他树立反面典型。

  当然了,李白是个政治婴儿,这一点无可争议。单纯的写诗,抒发一下对热点新闻的看法也能理解,但是他千不该万不该插手政治,还给永王李璘出了一条馊主意:

  

“臣伏见金陵旧都,地称天险,龙盘虎踞,开扃自然。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

  这段话的意思是,让李唐王朝放弃中原,以长江天险为凭,将朝廷南迁。这种话放在乱世,皇帝说了是高见,臣子说了可能就是谋反。

  倒霉催的是,李璘竟然同意了李白的观点!如此一来,李白谋反便被实锤。

  不过,永王李璘也是个不中用的家伙,刚造反没几天,就被李亨一巴掌拍死。李白见势不妙,拔腿就跑,逃到浔阳,还是被逮着了。

  唐肃宗一怒之下,下令处死李白。还好李白虽然政治觉悟低,朝廷里认识的朋友却不少,在大家的辩护下,李白虽被赦免罪行,但也要流放夜郎。

  

  在仅剩的岁月里,李白竟还想着当官。还好,由于某些原因,李白未被录用,否则真不知道他会惹出死命麻烦。

  终其一生,李白都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奈何,诗人终究是感性动物,政治于他而言,并不适合。倘若,李白真的是李建成的曾孙,年轻的时候,他很可能会将这一点公开,以抱大腿的姿态实现自己的理想。

  李白这一辈子,吃亏在没掂量自己的斤两,终不然,会如此落魄的收场?


天刀


不知道李白为李建成曾孙的石碑在什么地方,要是真的,倒很想去看看。

李白家族的世系到现在都是一笔糊涂账,连李白在哪里出生都没搞清楚,他要是李建成的曾孙,这个问题还用争议吗?


李白的出生地说法很多,有说生于中亚碎叶城的,有说生于四川江油的,也有说生于新疆的。莫衷一是。

历史书上的说法是李白生于中亚,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李白的族叔李阳冰写过一篇《唐李翰林草堂集序》,说李白生于四川。

按说族叔说的话应该是真的,可是这个族叔也不知道是多么远的远房叔叔,压根就没见过小时候的李白,他声称是和李白在一起喝酒时听李白自己说的。

且不说到底有没有这回事,这个李白的族叔居然在《唐李翰林草堂集序》里面把李白的出生年份都搞错了,这篇东西有多少可信度,可想而知。


(李渊)

李白死了近百年后,有个叫范传正的给李白写了个墓碑,上面说李白生于中亚碎叶城。

据说范传正是李白的铁粉,曾亲自拜访过李白的儿子伯禽,李白生于碎叶城,是伯禽自己亲口说的。

鉴于范先生给李白写的墓碑上的其他情况基本属实,这人又是李白的铁粉,没必要篡改偶像的简历,所以他这个说法历来被史学界所接受,官方也承认李白生于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

吉尔吉斯斯坦也加入了一带一路,托克马克市为了发展旅游,据说还建了李白的纪念碑之类东西。

李白的祖先是谁,也是个糊涂账。鉴于古人喜欢拉虎皮当大旗,总喜欢拉个历史名人当祖宗,所以糊涂也不奇怪。

李白自称是汉代飞将军李广之后,凉昭武王李暠的九世孙,这个说法多次在李白的诗歌和信件中提到,咱们就姑且把他算做李暠的九世孙吧。


(李建成)

找亲戚的不止李白一个,唐高祖李渊找的祖宗也是李广。

据李渊说,他是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建立者、凉昭武王李暠的七世孙。

这个辈份怎么算?要是真的,那李白和李治是兄弟辈,李白管李建成得叫族叔,李白咋的就成为李建成曾孙辈了呢?

据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他是李暠的儿子李恂这一支的,后来迁到碎叶城的;而据李渊说,他的祖先是李暠的儿子李歆这一支,李歆和李恂又能是亲兄弟。

如果他们说的都是真的,那李白就是李渊的侄孙辈,是李建成、李世民的侄子辈,和唐高宗李治平辈。

不过要说明的是,李白这个辈份,也就是他本人拿着说说,李唐政府是不承认的,不然李隆基得管李白叫叔爷爷,李白好意思调戏侄孙媳妇杨玉环么?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刚日读史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可能这个问题更适合写成一篇小论文吧,就是考证一下李白的身世几何。如果就个人的想法来看,李白一定不可能为李建成曾孙。但是毕竟我们是要靠史料来说话,那么就来分析一下吧。

一、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的后代如何?

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和李元吉惨死。随后李世民为了斩草除根,杀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们,在《新唐书》中如此记载:

“建成死年三十八。长子承宗为太原王,早卒;承道安陆王,承德河东王,承训武安王,承明汝南王,承义巨鹿王,皆坐诛。”

也就是说李建成有六个孩子,其中长子李承宗死得比较早,然后剩下的五个孩子李承道、李承德、李承训、李承明、李承义五人都被杀掉了。若是按照《新唐书》的记载来看,李建成此时已经没有了后代,更不要提什么后人李白了。

李建成死得时候只有三十八岁,即便是古人早婚,李建成的几个孩子最多也就是十几岁大,还都是小孩子,若是逃亡的话恐怕几率不大。

那么李白是李建成后人一说是如何产生的呢?

二、李白身世究竟几何?

首先,对于李白的身世没有明确记载,特别是对于李白的祖父和曾祖父几乎都无迹可寻,因此显得颇为神秘。我们仅仅知道李白的父亲叫做李客。

关于李白的身世记载,人们最常使用的材料就是李阳冰的《草堂集序》,其中如此写到: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圭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

首先我们要对史料的来源进行考证,《草堂集序》是本什么书呢?这本书出自李阳冰之手,李阳冰本人是李白族叔,因此从李阳冰手下出来的书应该可信度蛮高的。

其中提到了一个人就是李暠,李暠是谁呢?李暠是西凉政权的建立者,唐朝李氏所追认的祖先。若是此点成立的话,那么李白至少说与唐代皇室有着紧密的关系。

然而根据陈寅恪考证,唐朝李氏家族并非是陇西李氏之后,而是属于赵郡李氏之后,因此不论是李白还是李氏的说法都是在为自己贴金,由此看李白证明自己身世的一条线被割断了。但是个人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可不可能唐朝李氏并非李暠之后,但是李白确实是李暠之后呢?

此外,在《草堂集序》之中李白还隐约提到了一件事就是自己家族因为某些事情而降罪,进而败落,因此沦落到了现在这种境地上来,但是他并没有明确说是什么事情。由此就给人留下了猜测的空间,李白可不可能是李建成的后人因为某些原因就潜逃了呢?

另外就是第二个证据了,即《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这是李白的墓志铭。其实关于墓志铭可否用来证史一事,仇鹿鸣先生和韩昇先生曾有过争执,争执点即在于墓志铭多秉承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目的,因此多说好话,因此其可信度往往不高。但是我们此处还是通过墓志铭来看一下:

“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谍。公之孙女搜於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於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故自国朝已来,漏於属籍。”

这里的说法似乎有些不一样,是说的是家族在隋末因为灾难而到达了碎叶城,进而隐姓埋名地生活。古人常有“春秋笔法”一说,不知此处是否为李家后人的隐瞒?然而其中包括其家族传承一事,也是不能详备,只是大约记之。

我们纵观这些记载,没有一个是完完全全交代李白到底是谁的后代的,仅仅是隐约其辞,因此对于李白是李建成后代一说完全是后人之臆想,那么还有什么疑点存在呢?

三、李白是李建成后人之疑点

疑点一:李建成后人已经完全被杀,这一点在书中是记载无疑的。依照李世民多疑且谨慎的性格,李建成的后代很难存活下来,因此没有后代,就更不要提所谓的后人李白了。

疑点二:身世问题。若是我们真的把李暠当做李家的先人来推算,那么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即李白是李暠的九代孙,而唐玄宗李隆基是李暠的十一代孙,由此看,李白论辈分应该是李隆基的爷爷。李隆基其父为李旦,李旦是十代孙;李旦其父为李治,李治为九代孙;李治其父为李世民,李世民为八代孙。李世民为八代孙,那么李建成也就是八代孙,也就是说,李白论辈分是李建成的儿子,而不是什么所谓的玄孙。另外,在《新唐书·高祖》中写:

“其七世祖皓,当晋末,据秦、凉以自王,是为凉武昭王。”

也就是说唐高祖李渊为李暠的七代孙。这样看来,所谓李白为九代孙的说法从辈分和时间上根本对不上,这也是一个致命缺陷。为什么李白不敢说自己是十一世孙?你要是说了,你就是在和皇上李隆基称兄道弟,若是没有什么明显证据,那就是欺君之罪啊。

因此综上两点看,我很难想象李白是李建成的后代玄孙这种说法。毕竟记载之中错误百出,含含糊糊让人难以信服。

四、究竟真相几何?

就个人看来,关于李白身世几何我有以下两种看法吧。

一、李白确确实实是李暠的后代,但是唐朝李氏不是,也就是说李白才是正八经的陇西李氏的后代。后面唐朝自认为陇西李氏后代,李白不明其源流,就跑去攀龙附凤,想要为自己挣得一笔政治财富。

二、李白为宗室子,但是不是李建成的后人。其实纵观唐朝建国史,有过造反记录的王室不在少数,李白很可能是其中一支的后人,因为谋反大罪而不得不隐姓埋名,直到后面才出来。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请各位多多指正。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新唐书》,《旧唐书》,《草堂集序》等。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