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惶返京客

迷惶返京客

文 / 李逗 董雨晴

這個春節假期過的格外漫長,家住湖南的麗娜每天早晨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打開丁香園疫情實時動態界面,查看最新的疫情信息。確診的數字還在不斷加劇。繼武漢確診病例數突破3000人後,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確診人數也在不斷爬升,而麗娜關心的事情還有一件:什麼時候返回北京。

因擔心疫情由輸入期向擴散期轉換,各地的防疫專家提倡復工日期應當延緩。早在1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已發佈通知,延長春節假期至2月2日。緊跟著,作為春節結束人口輸入的大城市,上海、深圳等地也相繼發佈了延遲復工時間至2月9日的通知。

但擁有數百萬流動人口的北京卻遲遲沒有動靜,眼看著返京的日子一天天臨近,麗娜的內心更加焦慮了。

迷惶返京客

圖/中國新聞網微博

微博熱搜中有關北京的消息又多了幾條。全市累計確診病例“破百”,多起聚集性病例頻出,北京官方預判“疫情出現由輸入期轉入擴散期的跡象”。從1月20日到1月30日的短短10天內,北京市已累計確診病例132例。面對即將到來的返京潮考驗,北京市政府連續發文表示,“防疫工作到了緊要關頭”。

當下正是疫情防控第二階段的關鍵時期。從公共交通網絡到居委會都繃緊了一根弦,關於北京社區不允許返京人口返回家中的消息也越來越多。看到這樣的消息,麗娜有點擔心,貿然回到北京,會不會無處可去?但她更擔心未來一週票會越來越難買。

有些人提前給社區居委會打了電話,確認可以入住。但也有些人被拒絕,“正月十五前不要回來,回來也不會讓你進的,必須去外面找地方隔離”。

住在通州梨園附近的濟南人小伊也被告知回到住處後要被人帶去賓館隔離14天。

雪上加霜的是,她在濟南的老家小區因為確診了一例,整個小區都被封了。“這下是肯定走不了了,已經跟單位申請了延期返回”。

迷惶返京客

2月2日,北京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副主任容軍說,從訂票情況來看,鐵路和民航進京客流同比下降超過70%。此前一天,與房東確認好可以進小區的麗娜已經登上了飛往北京的飛機。

“飛機上幾乎沒有人說話”

公共交通網絡是進入北京的第一道關卡,能不能率先一步把疑似人群卡住,就看機場、高鐵站的防護是否嚴謹。“首都機場在進門、安檢、登機、下機等環節中分別查一次體溫,機上還要填安全單,查的更緊了”,剛剛從機場歸來的麗娜對此頗感欣慰。

麗娜乘坐南航飛機飛往首都機場,在乘機過程中,多次被紅外線遠程測溫,直到最後的登記口,會有乘務人員拿體溫槍再次檢測。機艙內,麗娜被要求填寫安全單,內容涉及姓名、身份證號、聯繫方式、在京住址、緊急聯繫人等信息。乘務人員告訴麗娜,“最近有好多同車廂同機傳染,填這個單子,是為了萬一有疫情可以直接聯繫到你”。

幾重防護下,麗娜的內心多了一些安全感。環顧機艙的乘客人員,每個人都自覺把口罩戴的很嚴實。

“我年前回家的時候,空姐也都戴口罩,但那會兒大家明顯不怎麼緊張,還說說笑笑,選飲料選餐食,但這一次空姐基本不跟你說話,直接把水和餐食遞給你,不能選,冷食為主,不過其實也沒什麼人有心思吃飯,都全程口罩捂著。”一路上麗娜和其他乘客也都很少說話。

除了麗娜之外,1月31日乘坐高鐵返京的王雲也有類似的感受。“列車員要求每個乘客車內登記信息,出站的時候把登記信息留在出站口。不過,出站算是唯一一次人群密集的時候,現在北京地鐵和路上人都不多。”王雲說。

出站之後的場景,和年前大不一樣。在地鐵北京站的西南口,五個進站的安檢通道已經全部開啟。對每個安檢口,都分別配備了兩名測溫員,以及四臺熱成像體溫測試系統。每有乘客出入,體溫測試儀就會自動掃描。在安檢口,身穿防護服的測溫員會再次拿著體溫槍,對來往乘客挨個檢查。

迷惶返京客

圖/北京地鐵微博

近期,隨著返京人員漸多,北京市進一步調度疫情防控工作,在機場、鐵路、地鐵等公共場所,採取測溫篩查、消毒通風、宣傳提示等措施。在通勤最發達的地鐵路線,執行一小時一次的消毒措施,並提出了全線網測溫進站的管理辦法。

據地鐵建國門站區站區長王殷對媒體表示,“這個系統會找到溫度高的人員,超過37.3度,這個設備就會報警。”

相比飛機,高速路口控制沒有那麼嚴格。1月28日從山西返京的王陽發現,從山西到河北,省界都在嚴查所有車輛內人員體溫,並統計出發地,北京的主速入口僅僅是抽查,京牌車幾乎全部直接放行。

剛從京津高速返京的李想也有同樣的感受,“在天津服務區休息時,還有測體溫及消毒環節,但到了北京高速進京處,竟然沒有體溫槍測溫,不知是否有其他紅外線感應之類的,反正進京比進津感覺容易很多。”

儘管春節假期已經延至2月10日,但返京潮終將到來。而與此同時,作為全國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北京擁有世界第一的軌道交通客運量、總里程世界第二的超大城市軌道交通線網,並形成了10條鐵路幹線及京津城際、京滬和京廣高鐵兩條高鐵組成的3重環線。全國四路八方的遊客匯聚北京

如何在數百萬人次返京面前,避免疫情擴散和交叉感染風險。這場疫情防控戰早就下沉到了社區管理中。

迷惶返京客

圖/中國新聞網微博

居委會持久戰

大年初五,剛剛預定完返京車票的張晨收到了一條來自房東的消息。應村委會要求,外地返京人員須在疫情結束後再返回,最早不可早於正月十五。張晨沒把這條通知放在心上,因為北京的企業大部分開工都在正月初十,“在家已經憋壞了,心裡面挺想回北京幹活的”。

張晨在北京的住處距離地鐵五號線總站天通苑北站只有800米,隸屬於北七家鎮,“這個村子大部分都是外來人口”,因人員流動性大,監管難度大,北七家鎮在這一輪疫情防控工作中可謂嚴防死守,同樣隸屬於北七家鎮的白廟村、平西府村、東三旗村、宏福苑社區均接到了嚴格排查返京人員的通知,“我們也是接到了鎮裡的通知,讓我們嚴查,已經幾天沒有休息了”,一位平西府村村委會的工作人員說。

北七家鎮也是北漂一族的重要棲息地。這裡距離北京的互聯網宇宙中心西二旗只有10公里,通勤時間在40分鐘以內。因為五號線的存在,即便是到25公里外的國貿CBD通勤時間也僅需一個小時。

1月29日下午,北京市委辦公廳、北京人民政府辦公廳發佈通知稱,“全市確診病例逐步攀升,疫情出現由輸入期轉入擴散期的跡象,春節後返京大人流即將到來,防疫工作到了緊要關頭”。

僅過了12小時,張晨就感覺到了防控的升級。

“自1月30日早上8點起,凡是自外地返京的人員和車輛,均不得進村。必須在外隔離14日後,出示在京14天的身體健康證明,方可進村”,這是張晨在30日一早最新收到的通知,“有點猶豫,還沒想好要不要回去,擔心進不去”。

對於北京市部分小區禁止外地回京人員進入的現象,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趙濟貴表示,“只要沒有確認是肺炎病例的,或無明顯發燒、咳嗽,應當讓返京人員自由地進入小區。當然,要做好測體溫、戴口罩等措施。”

很快北七家鎮的全面封鎖就成為外界關注的熱點。其實這只是個例,即便坐落在北七家鎮,天通苑社區的管理並沒有脫離常識,僅在小區入口張貼了填報信息的通知,但人員進出小區並不受限。

北京大多數小區內,均開啟了半封閉式管理。小區的多個大門關閉,僅留有一個出口,24小時有人值守,人員出入要進行登記,個別小區還要求對體溫進行監測。位於酒仙橋附近的將府家園,乾脆給居民發了個臨時出入證,一戶一張,謹防外借。

迷惶返京客

圖/董雨晴

而外賣、快遞等人員早已被告知不允許進入小區,“最近拿外賣都得自己下樓”,一位住在朝陽大悅城附近的居民表示。

最近幾天,一些社區工作人員也開啟了入戶排查。在戶門上張貼各類通知,要求居民在線上填報信息,從微信公眾號到小程序一應俱全。

一位在朝陽區某小區居委會上班的人士告訴我們,整個居委會從大年二十九開始就嚴陣以待,“大家真的挺累的,傳達的是必須要挨家挨戶入戶,入戶到位,不留死角,統計有沒有湖北返回的人士,或者外省市來的人,自覺的在家隔離,同時也提醒他們外出要戴口罩”。

自正月初七後,不少小區已開啟第二輪排查,入戶敲門時如果住戶不在家,要進行電話確認,“挨個聯繫,挨個詢問”,前述人士表示。

家住朝陽區歡樂谷附近的思思發現,近幾日家門口的監控總是提示她有人在門口晃動。好幾天不出屋的她在初七終於決定出去看看,發現原來是社區居委會的人來貼通知,要求居民在線上填報信息。

北京五環內小區的通行做法是,對武漢及周邊地區返京人員開展密切觀察與14天自行隔離措施,其他地區人員只需要進行簡單登記,同時注意體溫監測。

截至2月1日下午2點,全國新型冠狀病毒確診人數達到了11828人,疑似病例達到了17988人。北京以156例確診人數排在全國的第12位。此前,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曾表示,在武漢以外的其它城市,將在2月7日前後開啟第二階段防控工作,“打好自身的保衛戰”。

第二階段防控工作,一方面要防控住前一階段漏掉的病例,另一方面也要應對春節假期結束大規模人口流動的挑戰。

在張文宏看來,目前想要打贏城市的保衛戰,無論是民眾、社區、工作單位,還是醫院和疾控中心,多個環節缺一不可。聯防聯控系統如果做不好,將很難達到防控預期,疾病會進一步延續,成為持久戰。

生活還要繼續

在踏上返京旅途之前,張陽的內心經歷了多重博弈。他的家鄉位於河南省安陽市下轄縣城的鄉村。這個村莊因為交通閉塞,一時成為最好的庇護所。而在屢次登上硬核防疫熱搜的河南省政府管控下,小村莊的防控力度也在逐漸加強。張陽明顯看到,村民們外出都戴口罩,馬路上看不到集聚人群,每個交通路口都設置了相應的關卡。

留在家鄉對於張陽是最安全的防疫環境。但北京遲遲沒有公佈復工時間,直至1月31日晚間,北京市政府的延遲復工令終於發佈,2月9日24時前,必需行業必須到崗,其它行業可以靈活辦公。

但在此之前,張陽已經按照公司要求的2月3號開工日期,安排返京行程。

返京之前,他盤算了一下囤積的口罩數量:如果每天外出,可能都撐不到開工,他決定這幾天不再外出,“沒辦法,就當在北京提前自行隔離吧”。

對於多數人而言,哪怕解決了交通和入住的擔憂,在口罩和消毒物品的緊張,成為最大的擔憂。

此前,一則北京大爺以橘子皮替代口罩的圖片在網絡上流傳。許多年輕人的情況也並沒有好到哪兒去。整個社會的口罩都處於極度緊缺的過程中,上海、廣州等地甚至出臺了搖號購買口罩的政策。此前,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天津調研口罩等生產情況時表示,我國口罩最大產能是每天2000多萬隻,在30多家企業復產的情況下,產量已經恢復到一天800萬隻以上。不過,這樣的數據,在疫情防控的持續壓力下,缺口依然巨大。

迷惶返京客

圖/人民日報微博

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從事HR工作的張莉此刻有些焦急,“公司即將有大批量員工返崗,領導臨時安排讓我採購5000個口罩,但現在各大平臺的口罩都屬於告罄狀態”。情急之下,張莉只得在朋友圈發佈求助信息,“價格不是問題,保證貨源正且儘快發貨就行”。

在北京一些三甲醫院,醫護人員的口罩也成了問題,“目前N95口罩全面緊缺,外科醫用口罩也不多了,請大家節約”,在急診科上班的劉逸飛在春節期間值班就收到了這樣的消息。據劉逸飛分享,近幾日上班看病的人明顯比以往少,但跑過來掛號買消毒酒精的人卻直線攀升,“能感覺到大家都很緊張”。

在北京的環路上行駛的車輛依舊不多,大街上方圓幾百米內,能見到的行人也非常少。但只要走進各大超市,依舊是人滿為患,“很多青菜、主食貨架都是空的”,連續三天到超市採購囤貨的青青告訴AI財經社,“這幾日超市的供貨明顯不足,想到過幾天返京潮來臨,我現在還是多囤一些”。

迷惶返京客

圖/董雨晴

張文宏對武漢以外城市居民如何過日常生活提出了建議,他表示,“一、現在離元宵還有一段時間,希望大家都要居家不外出;二、上海有3000多萬流動人口,哪怕是300個確診比例,也是10萬分之一。在這麼低的概率下,在疫情沒有過去時,要做一些事情:碰面的時候戴一個口罩,回家第一件事情先洗手,把衣服掛在外面,再比較老道一點,把睡前洗澡改成進門洗個熱水澡,這些都做好,你得病的概率跟飛機空難差不多。”

“春天已至,一切都會朝好的方向發展。春節之後期待大家都能正常去上班,畢竟生活還是要繼續。”張文宏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