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拿下中国国都,拥立傀儡皇帝,十五天后又急匆匆撤军离开

吐蕃是中国历史上很奇特的一个政权,唐朝之前没有人听说过他们,唐朝还没灭亡,这个政权便归于沉寂,从此独守高原不再与外界往来。唐朝鼎盛时曾经威加四海,却拿这个吐蕃没有办法,仿佛吐蕃是专为克制唐朝而来的。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故事是关于吐蕃的主要记忆。可是在历史上,吐蕃与唐朝之间长达数百年的战争(双方从623年一直到907年),才是两者关系的主要剧情。

绕着青藏高原边缘转大半圈,从极西的小勃律、高原北方的河西走廊,到高原东南的南诏,吐蕃的身影无所不在。唐朝诸多名将都曾败于吐蕃之手,连薛仁贵也在大非川一战中终结了常胜美名。

一国,拿下中国国都,拥立傀儡皇帝,十五天后又急匆匆撤军离开

唐朝处于鼎盛时尚能压制吐蕃不过分入侵。安史之乱后,吐蕃不但趁机夺取河西走廊,截断安西唐军归路,更一度攻破长安,另立皇帝,想扶植起一个傀儡政权。

公元763年,原本应该是让唐代宗振奋的日子,因为安史之乱彻底平息,最后的几支叛军全部投降。可是,长安背后的吐蕃大军让皇帝笑不出来。吐蕃早已夺取河西和陇右,距离长安只有几十里地。只要他们愿意,一天就可以兵临长安城下。

吐蕃大军终于出动了,号称有20万大军。而长安城内只有2000士兵,唐代宗果断下令弃城而逃。朝廷从叛军手里收复长安后,再次被敌军占领。唐军主力还在河北,来不及回援,放弃长安是唯一明智之举。

一国,拿下中国国都,拥立傀儡皇帝,十五天后又急匆匆撤军离开

吐蕃军队这一次和以往不一样,不仅仅满足于劫掠,而是给唐朝另立了一位皇帝李承宏。他是金城公主的弟弟,现任吐蕃首领赤松德赞的舅舅。

金城公主原名李奴奴,是邠王李守礼的女儿,武则天时代和亲吐蕃,对维持大唐和吐蕃的友好关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她与赞普赤德祖赞生下的孩子,便是赤松德赞。

吐蕃此番拥立新的唐朝皇帝,是想把唐朝变成自己的附属吗?恐怕没有这么野心爆棚。因为吐蕃大军占领长安仅仅十五天便跑了,根本没有和唐朝援军正经打过一仗。

一国,拿下中国国都,拥立傀儡皇帝,十五天后又急匆匆撤军离开

这支入侵的吐蕃军队主帅是达扎路恭,有个汉名叫马重英。他可以算是吐蕃的外戚和权臣,手握重兵的同时,也被赞普赤松德赞深深地猜忌。拥立李承宏并不是赤松德赞的主意,而是达扎路恭的自作主张。

吐蕃高层的权力斗争比之中原王朝毫不逊色,立下大功的武将不是变成权臣,就是被杀,反正能得到好结果的极少。达扎路恭立李承宏为帝,到底有什么打算,史学界至今也没有明确的说法。

那么,吐蕃军队为何急匆匆的就撤兵了呢?除了各路唐军回援外,多半跟他们的老毛病有关系。吐蕃人既不耐热,也不耐氧,离开高原很快就会失去战斗力。

一国,拿下中国国都,拥立傀儡皇帝,十五天后又急匆匆撤军离开

​纵观唐朝和吐蕃的战争,唐军深入高原必败,反过来也一样,这是吐蕃人生理特点所决定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达三、四千米,昼夜温差极大,皮袄里面打赤膊,这是吐蕃人的日常穿着。所以,他们能够忍受低温,却承受不住中原地区持续的高温。

吐蕃入侵中原的时间基本上是秋冬季,春夏天是不会来的。入侵时间一旦拖到天热,吐蕃军队便会爆发瘟疫,大量减员和死亡。唐朝把专门防备吐蕃的军队称为“防秋兵”,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另一方面,高原的空气稀薄,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带的一半,自幼生长在这种恶劣环境下的吐蕃士兵无法适应平原的高氧量。会出现疲倦、无力,甚至头昏腹泻等症状,这叫醉氧反应。

一国,拿下中国国都,拥立傀儡皇帝,十五天后又急匆匆撤军离开

对于普通人来说,发生醉氧后,最多休养一下即可。对于士兵这可是致命的。拿不起刀、砍不动人,还怎么打仗?见好就收,抢够东西便跑,是高明吐蕃将领的必然选择。

由于受到这些限制,吐蕃虽然辉煌一时,但始终无法突破高原,建立稳固的大帝国。从战斗力水平来看,吐蕃远强于印度次大陆,却对征服南亚没有任何兴趣。据史料记载,吐蕃曾派20名孩子去印度去佛经,活着回来的仅有一人。可见,炎热才是吐蕃的大敌。

吐蕃对唐朝的入侵,就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了。真正倒霉的是李承宏,原本好好的广武郡王,在朝廷里也有一定的任职。被吐蕃人立为皇帝后,即使是完全被逼的,也逃不过秋后算账。最后他被安置于虢州,没多久便死了,估计不是自杀,而是被赐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