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曹冲称象,大象是从哪里来的?

梓宸涛涛


有一本记载朝时期历史的史书《南史》,在书中有一节关于南朝梁末的一段记载:“淮南有野象数百,坏人室庐。”淮南即现在长江以北的江苏省、安徽省等区域。这段记载说的是,在淮南地区生长着数百头野生象,当时把人家的房子的破坏了。

三国在南北朝前面,三国时长江流域有象就不奇怪了。那时在长江流域,森林覆盖较广,且并不主要是汉族人聚居,多为山越(部分为短人)、蛮族、獠族等,还有猿族、夷等非汉族,后因汉族征伐,统一合并,就融合成汉族了。

曹冲称象的位置,据专家考证是在河北邯郸。可以推论,孙权在吴越一带带兵时发现野象,选较大的送给曹操,于是有了曹冲称象的说法。


Nathanx



关于第一点,大象是孙权送的。关于第二点,三国时期有大象,是从南方过来的。不仅三国时期有,先秦时期就已经有大象的记载了。

那么说第一点。

曹冲称象是在《三国志》里有明确记载的——《三国志·魏志》曰:邓哀王冲,字仓舒,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克其水所至,称物以载之,则立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冷门一点的来源:《艺文类聚》卷九十五《江表传》:孙权遣使诣献驯象二头.魏太祖欲知其斤重.咸莫能出其理.邓王冲尚幼.乃曰.置象大舡上.刻其所至.秤物以载之.校可知也.太祖大悦。

关于第二点。

三国时期有大象,是从南方过来的。不仅三国时期有,先秦时期就已经有大象的记载了。另外,提一点和其他答主没有提到的:大象原先在河南也是有的,想想河南电视台的大象图标,不然你以为河南的豫字是怎么来的,豫,牵象者也。大象的分布逐渐集中在长江流域是秦汉以后的事,当时南方开发没北方好,热带地区大象的数量肯定比现在要多的多,而不是跟现在一样只在西双版纳才有。像当时的临邑国、永昌郡、广州都有大象分布,抓两只大象送北方去不成问题。总的来说,这是个历史地理问题,话不多说,现在上干货,以下是蓝勇的《中国历史地理》:


题外话:送大象是孙大帝的爱好,两国邦交靠大象,通过憨态可掬的大象,已达到睦邻友好的目的,俗称“大象外交”。

┐(´-`)┌动物外交的开启者:孙权

“《江表传》:蜀将诸葛亮讨贼还成都,孙权遣劳问之,送驯象二头与刘禅。”


阿米娅


曹冲称象一事在《三国志》中有明确记载: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当时的大象是孙权进献给曹操的,那么孙权所进献的大象究竟出自何处呢?可能不少朋友认为应该出自当时的交州(现今中国广西和广东、越南北部和中部),毕竟现今越南象还是很出名的嘛!不过结合史料分析,我认为出自当时的扬州更为可信。

今人对中国古代大象分布的“误解”

对于中国古代大象的分布,我们往往会存在一种误解,觉得古时候的大象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只存在于四川,云南以及广西部分地区,有些朋友甚至觉得中国古代压根就没有大象,当然,毕竟现今中国除了云南少部分地区还能看到野生大象的足迹,其他地方是不可能看到的。

其实在中国古代,大象在中国大陆的分布是非常广泛的。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原一带就遍布了大象的足迹,这些在殷商时期的考古发掘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殷墟不仅出土了象骨,甲骨文中也有大象的记载,在一些商周青铜器纹饰中也有象纹。古时候的中原地区便是现今河南一带,现今河南简称“豫”,为什么要叫这个字呢?因为“豫”字的象形文便:是一个人牵了一头大象的形象。

据《吕氏春秋》记载:

“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

所以在商周时期,至少中原一带便是肯定存在有野生大象的。

当然,随着环境以及人类的双重作用,大象的数量以及栖息地都在不断变化,那么到三国时期还有哪些地方有大象的足迹呢?

三国时期大象的足迹

三国时期,大象的主要活动范围从昔日的黄河流域迁徙到了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阔地区了,也就是在当时蜀国益州,吴国的荆州,扬州,交州一带都能找到大象的足迹。为何这么说呢?其实有关三国的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我们结合其他史料分析不难得出这个结论。

据《南史》(南北朝时期)记载:

“淮南有野象数百,坏人室庐。”

在三国之后的南北朝时期,淮南一带还有如此之多的野象,难道三国时期这一带地区会没有吗?而后来随着人口南迁,经济重心南移,大象的活动范围也逐渐只剩下了西南一带。到现今仅存于云南部分地区。

孙权进献的大象出自扬州而非交州

综上所述,当时孙权所掌控的扬州地区肯定是有大象存在的,所以当年进献给曹操的大象应是出自这一带无疑。为什么不会是荆州和交州呢?这里简单说三个时间点

一:曹冲病逝于公元208年;

二:公元211年,东吴派遣大将步骘为交州刺史,这时交州才正式成为了东吴的势力范围。

三:公元219年,吴将吕蒙奇袭荆州,自此荆州大部分地区才正式由动武管控。

所以在208年之前,孙权要给曹操进献大象,不至于舍近求远,还跑去有争议的地方去捉!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灵魂的感触


应该是南方邻国进贡来的。理由有三:

其一,虽然在上古时代中国华北、江南一带也有大象,但历史上关于春秋以后的文献中极少提及王公贵族普遍使用大象或大量制作大象配饰物的记载,春秋以前倒是不少,这种明显对比,说明春秋以后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大象几乎绝迹了!

其二,从现代考古成果得出的结论来看,出土的大象尸骨或有关器物都以秦朝之前为多。

其三,由于人类活动的压力及气候变迁,主要是气候变冷,大象生存条件受到极大威胁,大象大举南迁,而这个气候条件变化的时代恰好又是在春秋战国时代。

上述三个原因大致时代分界比较铆合,都集中在秦以前,说明秦朝时中原几乎没有大量的大象存在。及至三国时代,中原已经完全没有土生土长的大象了。

由此推断,曹冲称象所用的大象除了外地引进外,本地产的大象几乎不可能。而大象在古代中国多是南方邻国进贡的礼品,以皇家驯养大象为主,用来在典礼时显示威仪。而以曹操在当时朝廷的地位,孙权讨好他进献大象也完全可能,说明曹操家门显赫,其气派堪比皇帝,从这个故事也可以看出当时曹操在朝廷的地位和春风得意、傲视天下的骄纵。\r





读书人说


古代曹冲称象的故事来自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原文是:冲少聪察,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尝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里面有一句话是“时孙权尝致巨象”。我们翻译一下就是东吴的皇帝孙权曾经送了一只大象给曹魏政权。所以大象不会是曹魏政权本地所产,曹魏位于华夏的北部地区,大象属于热带动物。所以曹冲所称的大象应该是从东吴而来。

那么东吴有没有产大象的地方,我们翻阅了一下当年三国时代的东吴地图,可以看到东吴鼎盛的时候疆域广袤,一共有32郡及三州,即荆州、扬州、交州,交州就是今天的广州一带,而东吴疆域的最南部甚至到了今天的越南的中部,那里属热带季风气候,有一个历史记载需要我们注意,那就是越南中南部曾经有一个占婆国,亚洲象和爪哇犀特别多,曾经被中国汉朝称为“象林国”或“象林蛮”。随着历史发展,朝代的更迭,后来在中国的史书里面,这个国家又有了三个不同的称呼:东汉末以后称林邑,唐时称环王国,五代以后称占城。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曹冲所称的大象可能是从当时的越南地区通过水运和陆路运输来到了孙权的东吴的首都,很有可能是进贡之物,然后又从东吴首都作为礼物辗转到了曹魏,提供了一个曹冲展示才华的机会。


科坛春秋精选


根据这个问题,现如今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大象是来自于扬州!很多人都拿出了很多证据,比如说当时在古代的时候,大象出没的区域来自于黄河流域,比如说河南的简称是豫,也就是有大象出没的意思,所以才拥有这个简称。

而到了三国时期,大象出没的区域,根据记载的话应该是位于长江流域附近,所以有人就据此推测说孙权不可能不远万里从当时的交州,也就是淮河流域把这个大象运输过来,然后交给曹操。

但是很多人没有办法理解的一个事情,我就要跟大家说一下了,因为曹操与交州之间的联系其实很早就已经进行了。曹操一开始攻占荆州的时候就已经听说了交州这个地方,所以太想了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人过去,出使交州这个人就是刘备的手下刘巴。

这件事情发生在赤壁之战之前,可以说曹操一开始对于交州这个地方是特别关心的。

其实纵观曹操的一生,曹操对于大汉王朝的威严,可以说一直是放在心上的,至少少数民族你想到叛乱是不可能的。屋还闹了判断曹操带兵过去,把他给灭了。羌族人闹了叛乱,曹操过去把马超暴打了一顿,然后鲜卑人想要闹叛乱,曹操就在床边捉刀!曹操一生都致力于恢复大汉王朝的辉煌,所以给他的评价就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因此,对于大汉王朝最南部的这一块边疆地区,曹操也是十分放在心上的,也希望这个地区能够保持和平,能够归于大汉王朝的统治。

孙权自然知道这一点,同时,孙权也担心曹操玩儿一手远交近攻的战略,(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交州这个地方不大好控制,所以从这个地区拿一头大象交给曹操,一方面告诉曹操说你看这个交州在我的手里面,你不用打那方面的心思了,另一方面也向整个朝廷证明说自己能够维护大汉王朝的尊严的。

另外,对于当时的人来讲,大象这个东西已经是一个很难见到东西了,否则曹操也不至于说拿一个大象体重的东西来考验考验大家呀!曹冲称象称出来的顶多就是一个大概的重量,难道历史书上没有记载吧?很显然,曹丕,曹植或者是国内的那一些氏族,大家都没有这方面的记载,证明大象已经彻底的远离了中原,或者是人类繁华的地带,因此孙权的这一头大象应该是来自于交州,而不是来自于扬州。

孙权这个人是一个倔脾气,他干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包括他跟北方的公孙度之间的联系,别人要称帝了然后孙权一定要搞一个1万人的使团去给他拜寿,然后底下的大臣就劝他别这么做,你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孙权说我不我就要这么干!

所以说孙权对于这些小事情是挺纠结的说是交州来的大象绝对不会说从其他地方偷工减料。


漩涡鸣人yy


首先,三拍君认为,这道题出的有意思,兼具科普、历史、考古和人文。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从河南的简称“豫”说起。

河南简称豫,有人说豫就是长矛和大象,所以说曹冲称的象是从河南运来的。其实,这是个以讹传讹。

可是对“豫”字的得名由来,迄今史学界、地理学家有不同的解释。

其一,竺可桢先生认为:“河南省原来称为豫州,这个豫字就是一个人牵了大象的标志,这是有意义的。”

其二,张汉沽先生说:“豫”字左旁为“予”,予者我也,豫的右旁为象。“豫”即表示一个人,手牵一头大象。

其三,秦文生先生也认为:黄河流域至迟在殷代尚有较多的大象,河南古称“豫州”,是因为产象而得名。以上这些说法均值得商讨。

那么,“大象”说究竟错在哪里呢?其实稍微有古文化知识和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河南简称“豫”,是从夏禹开始的。大禹治水将天下分为九州,并将他首都阳城所在州称之为豫州。“豫”字也就由此而来。

当时考古工作者在中原出土了一头大象,认为中原有大象,便把“豫”当大象了。但忽视了一点,出土的那个地层满世界都有大象,不只是中原有大象,将“豫”字解释为动物大象实属牵强附会。

《说文解字》中将“豫”释为“象之大者”。此“象”非生物学之大象,而为“大气象”也!《周易》之豫卦为雷出地奋之象,生机盎然之势,“豫”字应该是“大气象”的意思。

从大量的典籍中, 专家们没有找到“豫”字与动物大象有关系。“豫”与“象”有关,但非动物大象。对“豫”的解释,恰恰印证了老子的说法“大象无形”。

虽然河南的简称和大象无关,但考古发现表明,在古代,中国的大象分布很广。

今天,中国只有在云南南部才有少量大象分布。其实,在古代,大象在中国的分布范围极其广泛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就有大象频繁出没。

河北阳原县就发现了亚洲象的遗齿和遗骨,其时代约在夏末商初(距今约3000~4000年前),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亚洲象分布的最北记录,约在北纬40°11′,与北京处于同一纬度上。

在距今8000~2500年前,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对自然环境影响微弱,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年均温较现在高2~3℃,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气温较现在高5℃以上,华北地区大部为亚热带气候,茂盛的植被和遍布的湖沼为野象的生活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河南安阳殷墟中也曾发现有象的遗骨。

从公元前500年到公元1050年这一时期,大象活动的北界位于秦岭与淮河一线以南的长江流域。虽然当时大象偶尔也移动到淮河以北,但已无法越冬,同时一到淮北,就为当地人所捕杀。

在长江上游的四川盆地,野象在晋以前仍在长江以北生活,但唐代以后则主要限于川东重庆到綦江一带的江南地区。

在长江中游的鄂、湘和赣等地的大象,南北朝以前在长江以北,以后则限于江南。在长江下游地区,从江淮到杭州湾一带,平原丘陵广大,江河湖汊众多,水草丰美,十分适合大象的生活。

大家还记得曹冲称象的故事吗?

那大象便来自孙权控制的江南地区。然而由于长江下游在长江流域中属开发较早的地区,因此皖南地区的野象从公元550年后就不见于文献记载了。

在钱塘江以南,象的消失较迟一些,931年秋,浙江衢州还有捕象的记载。此时野象分布北界的东端,已南移至温州一带。公元920~940年,象牙仍是福建的主要贡品之一。

近3000~4000年来,我国亚洲象的分布从北纬40°11′(河北阳原)缩至北纬 23°20′(云南沧源),向南移了17个纬度,直线距离达2000千米,变迁十分巨大。

在野象北界南移的17个纬度中,大约有5~6个纬度是由于气候变冷所致,其余的皆为人类活动的影响结果,尤其是两广地区野象的绝迹,主要是人为影响,

有学者认为,20人/平方公里是我国野象生存可耐受的最大人口压力阈值。我国古代动物中类似遭遇的还有长臂猿、苏门答腊犀、马来貘等,不过后二者现已经在中国大地彻底消失。

了解了上述知识,我们在回到本题:曹冲称象,大象是从哪里来的?

【原文】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也。”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

“ 有一次,吴国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兴。大象运到许昌那天,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 ……”

所以说,大象是孙权送的,那大象便来自孙权控制的江南地区。


二言三拍


曹冲称象出自三国志这本书,书中对于大象的来源也做了说明,大象是孙权送的。那么孙权从哪弄的大象呢?

当时孙权的地盘主要在江浙一带,我们都知道现在中国只有云南西双版纳产大象,其他地方已经绝迹了,但是在古代却并非如此。在很早以前黄河流域也是有很多大象的,处于中原的河南以前就是大象的栖息地,河南省的简称豫就是这么来的。而长江流域的大象就更多了。

2001年考古学家在四川成都市区发现了一座古墓,也就是现在的金沙遗址博物馆,里面就出土了很多完整的象牙。

一直到秦汉时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还都能见到很多大象。现在的湖南、湖北、四川,甚至陕西都能见到大象。

到了后来北方的象群渐渐的绝迹,但是三国时期广东附近也还是能见到大象的。

对于孙权来说,弄几头大象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漂浮菌


《曹冲称象》小学就学过了,因此曹冲的聪明形象深入人心。 后来人们发现从大象的分布区域来看,三国时期的曹地是没有大象的,如此一来,曹冲称象的记载就成了谎言,莫非真是文人编写的故事吗?

动物外交学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提到环境的变迁了。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前进,从古至今,地理环境也一直发生着变化,三国时期的蜀地,毋庸置疑是有大象的,而孙权所占领的吴地也是有大象的,后来,在与蜀国的战争中,孙权投靠了曹操,将大象进贡给曹操也是有可能的,查了资料,还真有记载。 曹冲称象出自《三国志》, 送大象给曹操的事情在《艺文类聚》中有记载,所以曹操也是有大象的,曹冲称象是有迹可循的。 其实孙权不仅给曹操送过大象,还给诸葛亮也送过。看过现如今的“熊猫外交”,不得不说,“动物外交”也是受到了古人的启迪呀!


纳兰伈伈


曹冲称象这个故事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但是《三国志》里只有寥寥数字来描述:“时孙权曾致巨象”,只说了大象是孙权送来的,要知道三国时期中国是没有大象的,孙权的大象又是哪来的呢?


这让人们对大象的来源非常好奇。因此就有人推测曹冲称象不过是为了衬托草冲的睿智,很有可能历史上并不存在,是后人加上去的。


但是我认为就这样判定曹冲称象事件的真伪难免有点武断,而且虽然当时中国没有大象,但是越南那边却盛产大象,尤其是越南北部的九真郡,当时归东吴管辖,大象很有可能就来自于九真郡。而且《江表转》中就记载了“孙权遣使诣南训象两头”,很有可能这两头中的一头就送去给了曹操,因此才有了曹冲称象的美谈!

小编个人觉得曹冲称象应该不是虚构的,你们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