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之死真的和曹丕有关吗?

魁哥说三国


曹冲就是病死的,与曹丕无关。《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记载:

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文帝宽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这段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曹操数次对群臣说,想立曹冲为接班人,曹冲13岁时,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冲得了疾病,曹操亲自为曹冲请命,但曹冲还是去世了,曹操很是伤心,曹丕安慰曹操,但曹操却对曹丕说:曹冲去世,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大幸。

这话表明了两个意思,一是曹操有立曹冲为接班人的想法,二是曹操认为曹冲去世对曹丕等人有利。



于是很多人就根据这段话开始断章取义,认为是曹丕害死了曹冲,问题是曹丕真的害死了曹冲吗?

由于现在很多三国题材的影视剧中,都安排了曹丕害死了曹冲的情节,通过荀彧之口说出给曹操,更加使得很多人认为就是曹丕害死了曹冲,这实在是冤枉曹丕了,电视剧不是历史,要想了解历史上曹冲的死因,就得分析历史。



曹丕在当上皇帝后,也曾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曹冲还活着的话,我也当不上皇帝,曹丕还说过,如果曹昂还活着的话,也当不上皇帝,这些话似乎能看出曹操当时对继承的意思,但是,并不能说明曹丕就是害死曹冲的凶手。

首先,史书上明确记载了曹冲是病死的,是得了重病而死,如果曹冲之死与曹丕有关,以曹操的个性,是不可能放过曹丕的,史书的作者对当时历史的了解肯定比现代人强,古人确定的话,我们不应怀疑,除非有新的证据证明。



其次,曹操只是有意传位给曹冲,并不代表曹操就能一定传位给曹冲 ,曹冲死的时候只有13岁,只是一个少年,将来长大会如何,并不好说,曹操喜欢曹冲的原因就是曹冲很聪明,而且很仁爱。

曹冲聪明是因为历史上有名的曹冲称象,就是曹冲因为聪明而想出的办法,把象赶到船上,划下水位线,然后再装石头,就能知道象有多重了。曹冲仁爱是因为史书记载了一个曹冲智救库吏的故事,曹操的马鞍在仓库里被老鼠啃坏,负责管理仓库官员就非常担心被曹操所杀,但是曹冲凭借自已的聪明才智,救了库吏一命。



曹冲确实聪明仁爱,但长大后是个怎么样的人,谁也说不定,毕竟有伤仲永这种例子存在,再说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导致曹操不会立曹冲为继承人。

曹冲是环夫人生的,环夫人是曹操的小妾,曹冲也就是曹操的庶子,古代的继承制讲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庶子是没有资格继承父亲的爵位和官职的,就算曹操愿意,他手下的大臣也不会同意。



后来曹丕与曹植争世子之位时,曹操曾经就继承人的问题,问过贾诩,贾诩非常隐含的对曹操说:我在想袁绍与刘表的故事。贾诩的意思很明确,因为袁绍和刘表在立继承人时,都没有立嫡长子,而是立为自已喜欢的儿子为继承人,结果就导致封地上一片混乱,袁绍的儿子内斗导致丢失河北四州,刘表的儿子与反目成仇,贾诩就是想告诉曹操,立继承人要立嫡长子,才不会导致动乱。

不仅贾诩,曹魏内部有相当多的大臣都认为立继承人要立嫡长子,曹操就算真的想立曹冲为继承人,恐怕有相当大的阻力,桓阶、吴质、司马懿等人都支持曹丕,还有不少暗中支持的大臣。



这种嫡长子继承制是国封建社会几千年形成的传统,不是轻易能更改的,曹操一样更改不了,除此之外,曹丕是曹操所有儿子中,综合能力最强的,曹操选的是一国之君,考察的是综合能力,而不仅仅是聪明,论起聪明来,曹植肯定比曹丕聪明,但曹植不是搞政治的料,仅仅是个文学家。

相反,曹丕文武双全,既是文学家,又通晓武艺,骑马射箭样样精通,而且为人沉稳,曹操非常喜欢曹冲,但曹操绝对是一个冷静成熟的政治家,不会因为自已的喜好而立曹冲,曹操的理智一定会战胜喜好。



曹植不就是例子,曹操喜欢曹植胜过曹丕,但最后还不是一样立曹丕为继承人,这就是理智。

再说了,曹冲死于公元208年,当时曹操不过54岁,当时刚刚废除三公制度,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为丞相,这个时候的曹操根本就没有将继承人提上日程的计划,而且曹操也没有完成纂位准备,没有称公封王,而丞相职位是不能世袭的,需要皇帝批准,而魏公和魏王是可以世袭的,说明曹操还没有做好纂位的准备。



准备没做好,自然不会将继承人提上议事日程。

最后,得明确说一下曹丕这个人,曹丕这个人一直被画成阴险毒辣的人,其实是错误的,曹丕这个人,不得不说还是非常仁厚的,曹丕当上皇帝后,虽然的限制宗亲的权力,但绝对没有杀害过任何一位兄弟,也没有迫害过任何一位曹氏宗亲。



曹植的七步诗其实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出自一本三国时期的八卦杂志《世说新语·文学》,没有迹象表明曹丕迫害了曹植,况且曹丕在有人诬告曹植谋反时,都没有杀他,如果有害人之心,曹丕可以找一万个理由杀了曹植,可是曹丕没有,不仅没有,还在生命中最后一年给曹植加官晋爵位,兄弟两人把酒言欢,曹丕自已死在曹植前面,何来加害之心?

公元208年的曹丕只有22岁,在曹魏阵营还没有任何官职,凭什么就敢加害曹冲呢?三年以后,曹丕才被封为五官中郎将,可这时已经距离曹冲去世三年了。



曹丕可以说是曹操的最佳继承人,没有之一,曹丕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成为继承人,完全犯不着冒着巨大的政治和生命风险害死曹冲,而失去自已继承人的优势,如果曹操够理智的话,选择曹丕是最好的选择,唯一不足的就是曹丕的寿命太短了,否则也是一代明君。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曹冲(196-208年5月甲戌),字仓舒,东汉末年人物,曹操和环夫人之子。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 

根据历史记载,曹冲死于疾病,夭折的那年正好和赤壁之战是同一年,年仅13岁。曹冲是曹操最爱的一个儿子,曹冲患重病期间曹操亲自祈求上天保佑,最后还是未能如愿。曹冲自幼非常聪慧,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曹冲称象典故就是表现其聪明的故事之一。曹冲的早夭令曹操非常伤心,只是三国时期医疗技术有限,死于疾病的英年早逝之例不在少数。

  《三国演义》中,曹冲是被二哥曹丕设计用毒蛇咬死的。小说为了戏剧张力,也为了刻画曹丕的反面形象,对于曹冲之死采用了这样的说法。然而小说毕竟虚构成分较多,可信性并不算太大。

  坊间有一种说法是曹冲仍然是死于曹丕之手。曹丕以曹冲生母环夫人性命要挟,曹冲不得已饮下了曹丕的毒酒,才护住母亲性命。只是自己由于身体虚弱,未能幸免。《三国志》中曾有一段描述:“文帝宽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意思是曹冲的死对我来说是非常不幸的事,对你却是一件大好事。可见曹操也怀疑曹冲之死与曹丕有关。曹操众多儿子中,大儿子曹昂未能幸免于世。曹丕虽然是二儿子,曹操却对曹冲宠爱有加,并有意让曹冲继承大统。

  对于曹冲死于曹丕之手的说法很多史学家持相反态度,他们认为曹操虽然对曹冲宠爱有加,然而曹冲毕竟年幼,立嫡立长都轮不上曹冲。所以说更多数人支持曹冲死于疾病的说法。




历史影像记录


聪明绝伦的曹冲,除了称象之外,还经常利用他的聪明才智,帮助曹操手下的官员。

有一次,曹操的马鞍存在库房,被老鼠啃了。当时法度严厉,库管们料定必死,打算主动找曹操坦白认罪,即使这样,也害怕难逃一死。

曹冲得知后,告诉库管们,你们再等等,三天之后再去自首。

库管们一脸苦相:敢情您给的建议就是我们可以晚死三天啊。

曹冲回去后做了一件事,他用刀把衣服划出许多小洞,像被老鼠啃了一样。然后装作发愁苦闷的样子,曹操见状问怎么了?曹冲答道:

世俗都说老鼠啃了衣服,对主人不吉利,我床上的衣服被啃了,所以很担心。

曹操说,这都是世人胡说八道,放心吧,没事别当真。

三天后,库管们向曹操汇报了马鞍被啃的事。曹操笑着说:我儿子的衣服近在身旁,尚且被啃,何况马鞍挂在库房柱子上?没事儿你们下去吧,下次让老鼠注意点。

冲仁爱识达,皆此类也。凡应罪戳,而为冲微所辩理,赖以济宥者,前后数十。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

曹冲心底宽仁,识大体,这个例子就是代表。凡是犯了死罪的,曹冲都替他们巧妙辩解,前后有几十人因而活命。曹操也多次和大臣们夸赞曹冲,流露出了传位给曹冲的意思。

然而天妒英才,建安十三年,曹冲才十三岁,患了重病,曹操亲自为他向上天请命,可惜人力难为,无法回天。曹冲死后,曹丕前去安慰悲痛的曹操。这时,曹操对曹丕等人说了这样一句话:「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这是我的不幸,是你们兄弟的幸运。

说罢曹操泪流满面。

想必当时曹丕内心是松了一口气,因为曹操一直没有立储,曹丕一直提心吊胆,身为老大,很怕立了别人。曹冲死后9年,建安二十二年,曹丕才被立为魏太子。

所以,有理由相信,他对于曹冲是很忌惮的。但是从史书记载来看,并没有他谋害曹冲的记载,这一说法应该是没有依据。


哇哦历史


曹冲英年早逝是因为自己得病,跟他的兄弟曹丕一点关系都没有。

其实史书上记载得很清楚嘛:

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文帝宽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很显然,曹冲就是病死的嘛,在三国时代,医学条件落后,生个病早夭,再正常不过。

曹冲还在世的时候,深得父亲的喜欢。曹冲从小就聪明伶俐,固有曹冲称象的历史故事记载,那时的曹冲就已经初露锋芒了。

陈寿在《三国志》里面,对其评价颇高。


“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五六岁就有成年人的智商,这简直就是神童嘛。

然而当他十三岁时,却生了一场大病,不治身亡!

之所以历史会有曹丕害死弟弟这样的阴谋论出现,无非是因为《三国志》里面的这样一段记载:

“文帝宽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话说曹冲死后,曹操非常伤心,曹丕就安慰父亲。而曹操此时却说,这虽然是我的不幸,但却是你的幸运。意思就是曹冲之死,于你曹丕有益。后来曹丕称帝之后,也说过类似的话,他曾言:

“若使仓舒在,我亦无天下。”

这个仓舒就是曹冲,若是他还活着,我曹丕得不了天下。

以上的这些都为我们提供曹丕杀人的动机,很显然,曹丕是为了防止曹冲成年后与自己争夺继承资格,而害死了自己的兄弟。

但是,这仅仅是推理得出的结论,完全没有事实的依据,而且从当时的情形来看。曹丕并没有杀曹冲的理由。

因为曹冲的身份尴尬,并不足以对曹丕造成太大的威胁。

曹冲是曹操与环夫人所生的孩子,而这个环夫人是妾室,所以曹冲只是庶出。相较而言,曹丕则是嫡出,其乃是由曹操继配夫人卞夫人,也就是后来的武宣卞皇后所生,是妥妥的嫡子。除了曹丕,其还有曹彰、曹植、曹熊三子。

在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中,按照立嫡立长不立贤的规矩,曹冲根本无法进入到这场储位之争中来。这也是为何后来的继承者斗争是围绕着曹丕和曹植之间进行,至少你得是嫡子才有资格。

当然,不排除曹冲惊才艳艳,打动了曹操的可能性。但当时的曹冲只有十三岁,还是一个小孩儿,且不说其庶子身份,毫无背景。就从年龄上来讲,他也根本对曹丕造不成威胁。

况且当时曹丕还有这曹植这样的对手,他没有理由去冒险搞事情,来为自己增添不必要的风险。

不过,虽然排除了曹丕的嫌疑。还有一个人有着杀害曹冲的嫌疑。

此人名叫周不疑,乃是荆州神童,才智不输当时的曹冲,他曾献计帮助曹操攻下柳城:

曹操攻柳城不下,图画形势,为难计策,周不疑进十计,攻城即下也

当时曹操对着孩子颇为器重,有心让其与儿子曹冲结交,毕竟都是神童,估计能处到一块儿去。但是后来曹冲不幸早亡,曹操便对周不疑没那么待见了,后来甚至借故将其刺杀。

关于曹操为何要杀周不疑,常规解释是曹操触景生情,每当看见周不疑的时候就想起曹冲来,心里很难受,这个显然有些牵强。还有一点更深度的解读就是曹操忌惮周不疑的才能,担心曹丕日后驾驭不住,为其扫清障碍。

当然,如果周不疑是暗害曹冲的嫌疑人那就更好解释了。而且周不疑有他的杀人动机。这个周不疑乃是荆州士族子弟,舅舅刘先,为荆州牧刘表别驾,曹操破荆州之后,周不疑自然是对曹操没什么好感。当年曹操想把女儿嫁给他,他都拒绝了。

所以周不疑有害死曹冲的嫌疑,不管是不是他害死的,但只要有这个嫌疑就足以让给曹操杀他了。

当然了,这也仅仅只是推断。目前关于曹冲之死,正史公论还是病逝一说,其他的都是野史传闻。


白话历史君


曹冲字仓舒,是曹操的爱妾环夫人所生。曹冲少年时就敏于观察,十分聪慧。他五、六岁时,智力心思比一般成年人还聪明。

当时孙权送来一只很大的大象,曹操想要知道大象的重量,询问众部下,都不能拿出办法来。曹冲说:“把大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体上刻下记号,再称量物品装载在船上,那么比较以后就可以知道了。”


曹操十分高兴,马上施行了这个办法,果然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曹冲是曹操最聪明的儿子,号称神童。

曹冲不仅非常聪明,而且心地仁爱,识见通达,曹操手下那些本应犯错被杀,却被曹冲暗中分辩事理而得到帮助宽宥的,前后有几十人。

曹操几次对众大臣称赞曹冲,有想让曹冲继承大业的打算。

公元208年,曹冲突然去世,只有13岁。据说是被毒蛇毒鼠咬死的。

曹冲也是曹操最喜欢的儿子,在曹冲死后,曹操对曹丕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啊。”曹操一说起曹冲就流下眼泪。

神童周不疑是曹冲的好友,两人形影不离,两个神童在一起,多妙啊。曹操也很喜爱他们两个。

曹冲死后,曹操的心就变了,因为他心中顾忌周不疑的聪明才智,无人可制,想要派人除掉他。

曹丕不以为然,还跑去劝曹操对周不疑手下留情。结果曹操把曹丕训斥了一通:“如果是曹冲到还罢了,周不疑不是你这样的人玩得转的”。于是曹操派人去把16岁的神童周不疑杀害了。

曹操的话意味着在曹操的心目中,曹冲的才能远远强于曹丕,如果曹冲活着,只能是曹冲成为曹操的接班人。

当时曹操的比较喜欢的儿子有四个,分别是二儿子曹丕,三儿子曹彰,四儿子曹植,还有小儿子曹冲。这四个儿子,个个都有曹操的性格在里面。曹丕有着曹操的阴险狡诈,曹彰有着曹操的勇气武力,曹植有着曹操的诗情才气,曹冲有着曹操的聪明智计。

但是曹操从一开始就想立曹冲为世子。因为曹冲拥有着各位哥哥没有的东西,就是绝顶的智商与长远的眼光。


因此心狠手辣的曹丕是曹冲之死的最大嫌疑人与受益人,很可能是曹丕为了获得曹操接班人的地位而害死了曹冲。

当时都说魏王府邸有蛇,狡猾的曹丕将蛇放在曹冲的房间,最后曹冲被蛇咬伤,不治身亡。

曹操一时间悲痛欲绝,不明所以。后来一想,事情不对,就派人调查,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三个儿子身上。在曹冲的灵柩前,让他们去守灵。曹彰曹植都在打瞌睡,唯独曹丕,精神抖擞,一直默默守灵。这让暗中观察的曹操大吃一惊。

曹操对自己的儿子的性格非常了解,曹丕的反常举动让曹操产生了怀疑。

事情先就此按下,后来,曹操病重的时候,将曹丕唤到床前,问了曹冲是不是他杀的,曹丕默不作声,曹操瞬间就明白了,心里虽然很恨,但是也无可奈何,都是自己的儿子。几个儿子里,相比较做事狠辣的曹丕最为适合接替自己,因为,帝王无情,因此曹操并没有追究曹丕,反而把曹丕立为魏王世子。

从曹丕对另外两个弟弟曹植与曹彰的所作所为,也可以间接证明曹冲之死与曹丕有关。

公元220年,曹操到洛阳后,得了重病,使驿马往长安召曹彰,却没有召世子曹丕,但曹彰未至,而曹操已经死了,曹丕顺利继位。

公元223年8月1日,34岁的曹彰进京朝觐曹丕,暴毙于府邸中。

根据《世说新语》记载:曹彰陪曹丕下围棋,在卞太后的小楼之中。曹丕请他吃枣子;在枣子里放了毒药。曹彰中毒,想喝水。卞太后叫人用瓶罐取了水来。曹丕却叫人把瓶罐打坏。卞太后来不及穿鞋,她赤脚到井旁去汲水,又找不到汲水的工具。于是曹彰毒发而死。

另外根据《世说新语》记载,曹操死后曹丕继位,曹丕对弟弟曹植及其支持者展开了疯狂的迫害。曹植的心腹丁廙、丁廙两兄弟等人先后被杀,曹植也终日活在恐惧之中。

曹丕对弟弟曹植进行威胁,要求他在七步之内吟诗一首,否则难逃一死。

当曹植七步之内吟出一首诗后,曹丕又再度刁难,强令曹植以兄弟为题立即作诗一首。曹植当即吟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首,不仅令曹丕变色,其母卞太后也终于仍不住出面阻止曹丕。

卞太后大怒,怒斥曹丕说:“你已经杀了我的任城王(曹彰),不能再杀我的东阿王(曹植)!”

最终,曹植免于一死,被贬为安乡侯。


厚德载物49847


关于曹冲死于曹丕之手的说法是因为存在了多个巧合。

曹操诸子中尤其是曹丕,也的确有嫉恨及取代之心。

曹操在曹冲死后,说的一段话,直指曹丕等人内心,同时也反应出曹操诸子之间抢夺世子之位的激烈程度。

太祖(曹操)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曹操的这段话可以感受到曹操的哀痛之情,也明显折射出曹操对曹冲的重视和喜爱之情。如果顺着这句话往下延伸,曹冲的确有着极大的可能被立为世子。这也意味着,曹操对于曹冲处于众矢之的位置是洞若观火。

曹冲,字仓舒。建安二年出生(196年)。仓、舒两字,《说文解字》的解释为,仓,谷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舒,伸也。仓舒合起来的大意为,谷仓很满就快要溢出来了。这非常符合曹冲神童的称谓。

建安十三年,曹丕被时任司徒的赵温委任为官员,进入朝廷做事。按照《三国志》的记载,此时恰逢曹冲病重,也正好处于曹操亲征袁绍外甥高干和乌桓的这段时间。

但是,雄才大略的曹操对于司徒赵温这种近似于站队的谄媚,曹操是一眼看穿,委派光禄勋郗虑直接将赵温免职,将曹丕借参政以表现自己的机会瞬间被剥夺。

太祖表"温辟臣子弟,选举故不以实"。使侍中守光禄勋郗虑持节奉策免温官。

在《晋书▪王导列传》之中,记载了一段话,使得曹丕有了更多的出于政治上的无奈,不得不出手的理由。

昔魏武,达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之最也,封不过亭侯。仓舒(曹冲字仓舒),爱子之宠,赠不过别部司马。以此格万物,得不局迹乎!

两相比较,曹丕本想依靠自身有所表现,却被曹操一举熄灭。曹冲或许是因病得到了别部司马的职务,但是从中可以看出曹操对曹冲的青睐。

由此可想而知,作为实际长子的曹丕心中的煎熬和嫉恨,以及因进取受挫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仇恨和不安。他继位之后,仍然还在不断排挤诸兄弟的做法,将他内心的仇恨和不安表现的淋漓尽致。

因此,曹丕在曹冲病重时,确实是有机会、有理由致年幼的曹冲于死地。但是这个机会,能够成功的可能性却是很小的,而且极易败露,成本很高。

在周不疑的小传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

周不疑,字元直,零陵人。先贤传称不疑幼有异才,聪明敏达,太祖欲以女妻之,不疑不敢当。太祖爱子仓舒,夙有才智,谓可与不疑为俦(伙伴)。及仓舒卒,太祖心忌不疑,欲除之。文帝(曹丕)谏以为不可,太祖曰:"此人非汝所能驾御也。"乃遣刺客杀之。……不疑死时年十七,著文论四首。

这里面透露了诸多的信息。

一、按照汉朝的规定,不满三十是不能为官的。这种条款自然不适用于曹丞相,曹操的目的自然是为储君储备人才。

二、曹操的目光长远,为了不使人才流失,决定用姻缘来维持这种关系,却获得了拒绝,使得曹操觉得周不疑不阿附权贵,无论人品和才学让曹操是爱不释手,更坚定了他的想法。

三、曹冲死后,曹操丝毫没有痛惜这种奇才,也不顾曹丕的劝谏,毅然决然的痛下杀手。曹操这一举动,不仅可以反映出曹丕的才能不为曹操所看重,而且也显示出曹操对自己子嗣以及手中江山的护佑,已达到无微不至的地步。

四、曹操一生基本都奔波在各地的战乱之中,鲜有时间长期留在许都或洛阳,曹操为了严防死堵同室操戈的不幸事件在他的身边发生,尤其是他视为接班人的曹冲,他的身边必定设置了“防线”和监护人员,17岁不阿附权贵且才名远扬的棒小伙子周不疑无疑是最佳人选。

即便是曹冲病重,他别部司马的身份,却是可以为其带来数百名的侍卫防身,虽然需要空间养病,但是警戒的侍卫是不会少的。就算有一两个被人收买,曹操如果追究起来,死的不是仅仅当班侍卫那么简单,而是会出现连坐,甚至会发生灭族。

所以,曹丕如果出手加害曹冲即颇费气力,需要冲破层层关卡,还需要顾忌其他兄弟在曹操心目中的位置,以免自己出手后祸及本人,反而为他人做嫁衣。

看似曹操亲征乌桓不在京师,曹丕有时间和空间的机会,但是他却是没有任何出手的机会。


唐代丹药


大家就别黑曹丕了,虽然我一直对曹丕有意见,但在曹冲之死这个事上搞阴谋论真的不合适。

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曹冲传》

魏略曰:文帝常言“家兄孝廉,自其分也。若使仓舒在,我亦无天下。”

曹冲是环夫人的儿子,同母弟还有曹据和曹宇(魏元帝曹奂之父),但曹丕曹彰曹植这几位有继承竞争力的都是曹吉利正室卞夫人的孩子:

建安初,丁夫人废,遂以后为继室。诸子无母者,太祖皆令后养之。

——《后妃传》

卞皇后生文皇帝、任城威王彰、陈思王植、萧怀王熊,

环夫人生邓哀王冲、彭城王据、燕王宇。

——《武文世王公传》看到没,曹冲和那仨相比完全没有竞争力了呢,曹吉利就算立个曹植也轮不到曹冲啊!人家好歹是嫡子好伐!废嫡立庶的事儿,你觉得曹吉利干得出么?

当然,千万不要把内心文艺的曹吉利的这句话当回事:

文帝宽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曹冲传》

他还既夸过夏侯渊虎步关右,又在夏侯渊死后说他是个白痴!

太祖下令曰:“宋建造为乱逆三十馀年,渊一举灭之,虎步关右,所向无前。仲尼有言:‘吾与尔不如也。’”——《夏侯渊平陇右令》

夏侯渊今月贼烧却鹿角。鹿角去本营十五里,渊将四百兵行鹿角,因使士补之。贼山上望见,从谷中卒出。渊使兵与斗,贼遂绕出其后,兵退而渊未至,甚可伤。渊本非能用兵也,军中呼为“白地将军”,为督帅尚不当亲战,况补鹿角乎!——《军策令》

然后他还感叹白骨露于野,却又大肆屠城,水为之不流: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蒿里行》

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武帝纪》

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拔十馀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陶谦传》

(初平四年)自京师遭董卓之乱,人民流移东出,多依彭城间。遇太祖至,坑男女数万口於泗水,水为不流。陶谦帅其众军武原,太祖不得进。引军从泗南取虑、睢陵、夏丘诸县,皆屠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曹瞒传》

综上:曹吉利是个文艺青年,某些他心情异样的时候说的话千万别当真!


洞察官


我们对于曹冲,都源自于小时候所学过的曹冲称象的典故,可以说是一位天才少年,可惜少年早夭,仅仅活了13岁,但它的死因至今成谜。

传说曹冲的死因有两种,一、是被兄长曹丕所放毒蛇所咬,之后不幸毒发身亡,二、是曹丕以曹冲之生母环夫人相要挟,逼迫曹冲当场服毒自尽,很多人猜测曹冲深受喜爱威胁了曹丕的地位使其嫉妒,受艺术作品的影响,纯属无稽之谈,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来。

一、虽然曹冲天资聪明,但曹操的其他几个儿子也不差,曹丕文韬武略,曹植才高八斗,如果因为曹冲深受喜爱威胁了曹丕的地位使其嫉妒,那么其他儿子也有相同的动机,毕竟世子之位人人想要,至高地位人人必争,不光曹丕有野心,其他儿子难道不向往权利?况且,曹冲之母环夫人仅是曹操小妾,论出身嫡庶,曹丕犯不上一直跟曹冲计较或是嫉妒。

二、曹冲年龄太小,不可能获得曹操的传位,曹冲病死时十三岁,是在建安十三年,而曹操逝世是建安二十五年,此时的曹丕已经33岁,无论是身体、心理、性格,还是政治手腕、身后势力,曹丕都已经成熟,若曹冲未早夭,也只有25岁,既非嫡非长,又没有势力扶持,曹操有什么理由将偌大的基业交给他。

三、曹丕当上皇帝之后,对这个弟弟曹冲不仅追谥,还加封,要知道,曹冲死时只有十三岁,几乎对国家和家族没有什么贡献,能有个追谥就不错了,另外,曹丕对曹冲评价多有美评,如果是曹丕谋害了曹冲,他根本没必要这样做,因为这样做了反而成了心里有鬼,作为成熟政治家的曹丕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

所以我觉得曹冲的死与曹丕没有太多的关系。


照见人生


没什么关系。


问出这个问题,可能是受了高希希新版《三国》影响,就是曹丕用毒害死了弟弟,还用苦肉计给自己也来了一发,好在没死,以此彻底为自己洗脱嫌疑。


但曹操哪里是好忽悠的,他叫几个儿子给曹冲守灵,继而观察他们的表现。曹植曹彰都昏昏欲睡,唯独曹丕自己惶恐不安(毕竟自己弟弟),曹操看在眼里怎么会不明白。


这个心结一直保留到了曹操临死前,还要问曹丕是不是你杀了弟弟,曹丕咬死了不认,意外通过了曹操的测试。


这一段是高导演在历史上的改编,缺乏历史依据,但也算得上精彩,体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


尽管曹操最后放过了曹丕,但内心里必定是十分悲哀的,因为骨肉相残,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痛的肝肠寸断,然而自己身后,要守住这诺大的家业,曾经最合适的人选曹昂曹冲都已死去,曹植曹彰又不擅长权谋,你说他还能有什么选择。


所以说,剧情里的曹操,是咬牙切齿地夸奖曹丕,悲喜交加,他从头到尾都知道真相,然而此刻真相对他已经没有太多意义了。


从历史上说,就算有人要杀曹冲,曹操也不可能不知道。曹操这种狠人,自己的爱子怎么可能不看得死死的,何况曹冲是他最珍爱的儿子,情感远超其他几个,包括曹丕曹植。以至于曹冲英年早逝后,曹丕去安慰曹操,结果曹操却发出了“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大幸也”的慨叹,意思很直白,就是说曹冲走了,你们这几个儿子才有机会接班,其对曹冲的欣赏与认可可见一斑,可以说是碾压其他所有儿子的。


无奈,天妒英才,曹冲早夭,加上当时的医疗条件很落后,曹操能力再强也干不过自然规律,只能抱憾余生了。


大葱侃侃侃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怎么可能?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阴谋论呢?电视剧不要看太多,那是演义,不是历史。难道曹操特别宠爱曹冲,曹丕就有理由杀他吗?难道就因为曹冲很聪明,曹丕就必须除掉他吗?如果你们这样想,那么曹丕就不可能日后成为帝王了。


史书上就已经明确记载了曹冲之死:

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

很显然,曹冲是死于一场疾病。在古代没有青霉素的情况下,即使是普通的感冒都有可能会要人命。小孩子夭折的事情不知多了去了,更何况是曹操的儿子。

不过我这样说,可能依然还是有人不相信,仍认定是曹丕下得黑手,那好,我就一一排除他下黑手的动机。

如果曹丕要杀曹冲,那只有一个理由,就是争储。可问题是曹丕和曹冲是同父异母,换句话说,曹丕是曹操正室卞夫人的嫡子,而曹冲呢,只是曹操侧室环夫人的儿子,在古代,嫡庶之分那是非常严格的,即使是曹操也不例外,曹冲怎么可能会有争储的资格。


真要有和曹丕争储的资格,只有和他一母同胞的曹植和曹彰。如果曹丕要争储,也会只除掉两个弟弟,曹植和曹彰呀?不过借曹丕十个胆,他也不敢在曹操在世时搞小动作。

所以,曹冲之死和曹丕有关,此乃无稽之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