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几种糖尿病并发症最可怕?

李哒哒泰阳


大家可能都听我们医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出现了糖尿病的并发症!

事实上,确实如此,大家看到最后肾衰,做血透的;截肢的,看不见的,都是因为糖尿病的并发症引起的,但别忘记了,引起并发症后面最根本原因其实就是血糖控制不稳造成的!

因此,在回答题主疑惑之前,陈医生想先跟大家把糖尿病搞明白,我们的糖尿病到底是怎么来的?怎么就血糖高了呢?

当然,糖尿病本身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里有直系亲属患有或过糖尿病的,那么后代自然更容易得糖尿病,这遗传不可改变因素我们这里就不讨论了,主要讲讲我们是怎么把自己吃成高血糖的!

实际上,糖尿病里面的糖,并不是大家平时吃的糖,甜甜的那种糖,它指的是葡萄糖,我们吃进去食物中的糖,经过层层筛选后,最后会入血,变为血糖,然后血糖随着我们血液循环会流向我们的组织细胞,然后转化为细胞所需要的能量,其中这个从血液中转运到细胞的过程就需要我们的胰岛素。

因此,当我们血糖过多或者胰岛素不足或者能力变差时,剩余的血糖就会跑到我们肝脏里,形成肝糖元,当肝脏也容不下那么多血糖时,就会变为脂肪,让人肥胖,引起血糖升高,形成高血糖!

这时候疑惑就如题主说的那样来了,这血糖高了会对我们身体造成哪些危害,即长期高血糖会出现哪些严重并发症?

刚刚说过了,糖尿病本身不会大家寿命,但是这引起的并发症是可以夺命的!

第一个,最常见和严重并发症——视网膜病变。这主要是因为血糖高,引起的糖代谢异常会促进糖尿病病人视网膜组织凋亡,从而进一步导致血—视网膜屏障障碍和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最终让病人视力丧失,失明,直接看不见了!


第二个,糖尿病足。糖代谢异常还会导致末梢神经损伤,坏死,这时候脚只要一受伤,细菌就会往那边血糖里去感染,最终导致严重感染,只能选择截肢!


第三个,糖尿病引起主要脏器并发症!

  1. 肾。会引起肾功能不全,最终导致肾衰竭,需要长期透析来维持生命!
  2. 心、脑。得了糖尿病的人,其比正常人得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性要高出2-4倍,因此在医院里面我们医生经常碰到一些脑梗塞或冠心病病人,往往之前就已经是一个糖尿病患者!

  3. 肝。糖尿病是原发性肝癌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所以,大家其实可以看到,糖尿病的并发症真的招招致命,因此对于一旦得了糖尿病,一定要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除了保证血糖控制稳定,还要每年定期复查有无发生并发症,这点非常重要,因为糖尿病并发症跟癌症一往,一旦到了中晚期,病死率非常高!


医学小侦探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它是致残、致死的直接帮凶!

第一、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以及药物过量导致的低血糖等, 常可导致死亡。

第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差不多累及全身的所有脏器。即: 心血管病变、眼病、肾病、神经病变

1、心血管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较高且病情进展快,主要侵犯大、中动脉,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病变等。引起糖尿病性心肌病,可致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有数据显示, 约8 0%的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患者死于动脉粥样硬化, 其中7 5%死于冠心病,2 5%死于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高2-4 倍,疾病提前1 5年。

2、糖尿病眼病变

并发症发展至眼球和神经,可致失明(主要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还可引起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等。

要提醒糖友的是一旦发现自己视力减退、看东西模糊,必须赶紧去医院检查。如果医生提出“ 眼底血管已经处于出血前的增殖性病变,建议做激光治疗”时一定要遵循医嘱,否则等到眼底大面积出血就晚了,那时想再看清外面的世界己经成了奢望。

3、糖尿病肾病变

糖尿病性肾病是因肾血管硬化而致,是由肾微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肾小球硬化症,早期尿蛋白增高且逐渐增多,出现水肿、高血压,晚期有氮质血症,最终发生肾衰竭。

糖尿病肾病也很常见,临床上常能碰到。老糖友的血糖、血压控制不好,肾功能就会出现减退,甚至肾衰竭。这个过程一般需要1 5-2 0 年。

4、糖尿病足

因神经血管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感染等因素引起的足部疾患,临床上表现为足部皮肤溃疡、肢端坏疽,严重可致截肢。

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花费大、最严重的是糖尿病足,50% 的糖尿病足到最后都得截肢,约8 5%的截肢是由足溃疡疡引发的,1 5%左右的糖尿病病友会在其一生中发生足溃疡。

可见,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地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一起聊基因


许多人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不以为意,觉得控制控制就好;有的人怕得要死,血糖升高一点吓死了降低一点又很开心,其实糖尿病本身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有哪些常见并发症,会有什么后果呢?



  1.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 患上糖尿病的患者通常还伴随着高血脂、高血压,甚至血管粥样硬化,极其容易患上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病。而糖尿病性心脏病通常是指患者因为糖尿病,而并发或伴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主要包括心肌病变、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部分患者可并发无痛性心肌梗塞、心律紊乱及心源性休克而猝死。
  2.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比较常见,肾病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种危害性非常严重的病症。常见的肾脏损害就是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小动脉性肾硬化、肾盂肾炎、肾乳头坏死、尿蛋白等。其中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糖尿病性肾病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3. 糖尿病眼病 常见的有7种,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色素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神经改变、糖尿病性视网膜脂血症、糖尿病性青光眼、糖尿病性屈光改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很有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成为盲人,其次就是糖尿病性白内障,也是常见的糖尿病破坏人视力的并发症。
  4.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是糖尿病在患者神经系统发生的多种病变的总称,包括植物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等。其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合并症。主要表现为双下肢麻木、胀痛、伴有针刺样、烧灼样异常感,很难忍受,尤其是特别容易发展为糖尿病足。

糖尿病并发症哪个最严重呢?

糖尿病并发症一出现对病人来说都是雪上加霜,没有哪个是最严重,每一个都很严重,可能最危险的莫过于生命危险,那么心脑肾的危险级数可能相对于眼睛和神经病变更严重一点。

总结:糖尿病患者一点要注意,不能任由它发展,它的每一步进展对人体来说都是进一步的危害。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觉得写得不错的话,记得点个赞哦!如果还想了解其他健康知识,关注我,私信为你解答!


医疗工作者张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相信很多人对这句话耳熟能详,那么到底哪种糖尿病并发症最可怕呢?

作为一个糖尿病科的临床工作者来说,哪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都是可怕的,甚至一些表象上看不太出来的症状对某些人来说都是难以忍受的。

严重的慢性并发症有:

失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量出血,视网膜剥脱、玻璃体出血、白内障、严重眼内感染。

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每周2-3次,无尿、浮肿,要配合大量的药物治疗,饮水受限。肾移植,终生服用抗排斥药物。

截肢:糖尿病足感染,湿性坏疽,干性坏疽,下肢血管闭塞,剧烈的疼痛,麻木感等

心梗:引起猝死,放置多支支架,长期大量服用抗凝药物。

脑血管意外:偏瘫,失语,大小便失禁,意识障碍。

这些是慢性并发症引起的严重后果,缓慢出现,很多人不重视,最后导致,一切都已无法挽回。早期保持血糖平稳非常重要,定期复查非常重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急性并发症同样十分可怕,如低血糖。

严重的低血糖会导致昏迷,长时得不到处理,就会死亡。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可能会抵消长时间血糖控制良好所带来的益处。要有低血糖防治的意识,不漏用餐,不自行加药,随时携带含糖食品。


孙医生讲糖


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其发病率是极其高的。而且此病康复难度大,极容易有一些并发症同时进行,患者会因此获得更多的痛苦。接下来我们就关注一下糖尿病的并发症究竟有哪些?而并发症当中最严重的又是什么?

糖尿病会致死致残,其中血管问题最严重

糖尿病会造成至此致残,而大血管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据数据表明,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死亡率要远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主要原因是在高血糖下导致高密度蛋白下降,从而血管硬化,造成病变。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容易胸痛,呼吸短促。极容易造成重大威胁,所以一定要控制饮食,积极喝药,小心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会造成眼部疾病,从而导致失明

糖尿病对眼睛的影响也是极大的,在糖尿病患者患病期间,许多患者的眼睛,组织会受到影响,从而会有各种各样由糖尿病构成的眼疾产生。比如白内障,视网膜病变,而由于是糖尿病造成的,所以治疗起来与其他眼科疾病相比更为困难。

必须要严格控制饮食和积极降糖。不仅仅如此,糖尿病所造成的眼疾,发病速度极快,甚至几月之内就会导致失明。

糖尿病所造成的脑梗塞也是极其危险

糖尿病会引起颅内的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其造成病变概率是极其的高,二型糖尿病患者大概有40%左右的人群会发生脑血管疾病。

而这正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恐怖的糖尿病会造成脑部血管硬化,脑出血,脑萎缩的问题,从而引发死亡。

糖尿病肾病是患者们最易得的并发症之一

其发病概率极高,而到了后急性病的症状和尿毒症极为相似,需要肾透析来治疗,但是由于糖尿病是此病的引发之一要比其他肾病治疗更为困难。

所以糖尿病人就应该在早期或者未得病前积极预防,在换得糖尿病肾病的前期就应该进行治疗,这样的效果才会更好。

而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仅仅表现为血糖升高,但是此时肾小球已经开始病变,就连患者的血压也会逐渐增高。这样就会造成尿蛋白增多,同时30%的糖尿病病人会出现肾病综合征。到了末期就会有肾衰竭的危险更有可能导致死亡。


39健康网


糖友界流传着一句话: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虽然这句话有点歪理(没有糖尿病,哪里来的糖尿病并发症呢),但是也可见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之大!

所以说,只要是糖尿病并发症就是可怕的,没有最可怕之说。

糖尿病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来势汹汹,威力十足,致死能力较强,但是自从胰岛素问世以来,急性并发症的可以得到有效治疗,急性并发症的致死率相对比较低。

最可怕的就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因为慢性并发症在病理改变未出现或者早期,并不会有明显的主管感觉,以至于患者容易忽略,以至于严重恶化,待引起重视的时候已经出现病变,所带来的病痛折磨和经济负担都是比较巨大的。

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外周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早期多无症状,后期可发展为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是糖尿病主要是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自主神经病变和外周神经病变,比如无痛性心绞痛就是由于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在心绞痛发作时由于患者感觉不到疼痛以至于延误治疗,外周神经病变会出现感觉缺失、感觉异常,对糖友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糖尿病眼病,会影响患者视力改变、严重者可引起失明,是除外伤引起的失明之外,糖友失明的主要原因。据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终其一生,会有20%-40%的几率发生糖尿病足,而糖尿病足是糖友截肢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类疾病的总称,比如常见的冠心病、心梗、脑梗,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

所以任何一种慢性并发症都可以致死致残,而且在早期不易被察觉。所以,只要是糖尿病并发症都是可怕的。

糖人健康网,一个有温度的控糖平台,欢迎关注,有问必答!


糖人健康网


这里讨论的是糖尿病最可怕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的发生与糖尿病类型有关,与病程无关,约 20%以上新诊断的 1 型糖尿病和部 分 2 型糖尿病患者可出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 型糖尿病有发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倾向,2 型糖尿病在一定诱因 下也可发生。在有的糖尿病患者,可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发病大多有诱发 因素,这些诱因多与加重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有关。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见的诱因有:1感染:是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 常见的诱因。常见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化脓性皮肤感染,胃肠道感染,如急性 胃肠炎、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管炎、腹膜炎等,以及泌尿道感染。2降糖药物应用 不规范:由于体重增加、低血糖、患者依从性差等因素致使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 突然减量或中止治疗;或在发生急性伴发疾病的状态下,没有及时增加胰岛素剂量。3 外伤、手术、麻醉、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精神紧张或严重刺激引起应激状态等。 4饮食失调或胃肠疾患,尤其是伴严重呕吐、腹泻、厌食、高热等导致严重失水和进食 不足时,若此时胰岛素用量不足或中断、减量时更易发生。5妊娠和分娩。6胰岛素抗 药性:由于受体和信号传递异常引起的胰岛素不敏感或产生胰岛素抗体,均可导致胰岛 素的疗效降低。7伴有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过多,如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或大 量应用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拟交感神经活性药物等。7糖尿病未控制或病情加重 等。


中华医学科普


世界卫生组织预计截止2025年,全球将有3亿糖尿病患者。虽然糖尿病本身不会致死,但糖尿病可导致机体血管、神经病变,引起多种并发症,疾病管理稍有忽视极易合并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早期识别并发症要先从了解症状开始。

意识障碍 糖尿病患者如出现反应迟钝、意识不清、昏迷,或被闻到异常气味(如烂苹果味),可能发生了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乳酸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头昏头沉 糖尿病患者如出现头昏、头沉、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神经衰弱症状,则提示有脑动脉硬化或无症状脑卒中,如果出现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往往为并发脑血管病的先兆,有发生脑梗风险。

心悸胸闷 患者如出现心悸胸闷,并伴头晕、出汗、手抖、面色苍白、眼前发黑等症状,很可能是出现了低血糖;但如果因姿势突然改变而出现心悸胸闷,血压突降,甚至出现晕厥等情况,则预示着患者很可能罹患了心血管并发症。

出汗异常 糖尿病患者如发现皮肤某些部位出汗过多、过少或不排汗,预示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当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会使汗腺分泌增加而形成多汗;而副交感神经兴奋可表现为少汗甚至无汗,或者半身出汗而另半身无汗等异常情况。

视物模糊 糖尿病患者如出现近物看不清、视力下降,预示着可能已经出现视网膜病变;较长病史的患者容易出现眼部微血管瘤、眼底出血、硬性渗出、软性渗出、新生血管、视网膜前出血、玻璃体出血等临床表现,造成糖尿病视网膜病、白内障等多种眼部并发症,导致视力减退,如不及时控制,极易导致失明。

口腔发炎 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期血糖波动较大,容易出现口腔感染、牙周炎、口角炎、牙齿松动、牙槽骨质疏松等症状;而且,当口腔发生炎症,会使血糖更加难以控制,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增高。

腹胀便秘 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容易损伤胃肠道自主神经,从而引发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胀、便秘;有时可能与服用某种降糖药物也可引起(如拜糖平);另外,长期腹胀、便秘、腹痛,还应当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可能。

小便泡沫 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前,很多时候会出现小便泡沫增多的现象。如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功能受损,极易出现小便泡沫增多。尿蛋白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标志,肾小球硬化即可伴蛋白尿现象。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复查尿蛋白,谨防糖尿病肾病发生。

手脚麻木 糖尿病患者如发现自己有对称性手足刺痛、麻木,夜间加重,表示可能已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如出现进展性近端肌肉无力和消瘦,提示存在糖尿病运动神经病变;如双足刺痛,继而有麻木,则提示有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发生。

皮肤瘙痒 糖尿病患者如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皲裂奇痒、皮肤变色、局部水疱等症状,这些很可能是由高血糖引起的血液渗透压升高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的皮肤病变,不及时治疗,可发生溃疡、糖尿病足、坏疽等,最终导致患者有截肢风险。


中国家庭报


个人觉得糖尿病合并症中,低血糖最可怕,一旦出现低血糖,会毁掉你所有的控糖收益,会产生不可逆的脑细胞损伤,如果发现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人的生命!

低血糖常发生在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病人中。当血糖<3.3毫摩/升(60毫克/分升)时诊断为低血糖。

1、诱因

(1)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后未进食,或进食不足(特别 是糖类饮食进食不足)。

(2)血糖已偏低而未及时减少药量。

(3)运动量、活动量过大未及时加餐或减少降糖药量。

(4)用药错误,本来服用较弱降糖药血糖控制良好而自行更换为作用强的降糖药(如糖适平改为优降糖)。

(5)胰岛素注射错误,抽吸量不准。

(6)洗热水澡、桑拿浴、剧烈运动都会使胰岛素吸收加快导致低血糖。

2.临床表现

临床上有两种低血糖表现,一种称为急性低血糖反应,又叫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型低血糖,是由于血糖下降后刺激体内的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多引起的。其床特点是低血糖发生时患者出冷汗、颤抖、哆嗦、而色苍白、心慌、视物模糊,但意识清楚,可自行进食并可自行缓解,这种应也见于短时间内血糖快速下降,但血糖绝对值并未低于.3毫摩/升(60毫克/分升)者。

另一种为缓慢进展型低血糖反应,称为中枢性低血糖,其临床特点是病人以渐进性加重的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为特点,并无明显上述急性低血糖反应。病人常头痛、精神异常或错反应迟钝、嗜睡、癫样抽搐,浅至深昏迷,直到死亡,这时病人血糖绝对值常<1.8毫摩/升(32毫克/分升),是非常严重的低血糖反应

3.诊断有上述因,测血糖<3.3毫摩/升即可诊断为低血糖,诊断及处理是重要的,更重要的要找出诱因并及时纠正以避免低血糖再次发生,

4.鉴别诊断

(1)患者时有心慌、多汗,饥饿感又未经常监测血糖,常并不知道已发生了低血糖,但也可能合并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绞痛等,只要测一下血糖便可鉴别,如无条件自测血糖,可立即进食,如进食后症状消失,有助于判定为低血糖反应,而其他疾病引起类似症状进食不会引起任何症状的改善 (2)严重的中枢性低血糖,应与脑中鉴别,多有注射胰岛素或服作用强的降糖药后未进食史,可首先快速测定外周血血糖,即可确诊,如无条件应立即送医院

5.自我救治

(1)糖尿病病人应了解上述两种低血糖表现,并了解可能引起低血糖的诱因,故一且自已发生上述症状,可立即分析查找可能的诱因,立即自测血糖。

(2)立即进食含糖饮料,如糖水、果汁1杯,可口可乐半听,并进食饼于或面包或馒头等主食15克~20克,或糖块两块嚼碎快速吃完再测血糖,直至血糖>7毫摩/升,1小时后再复测血糖,如果血糖又降至4毫摩/升以下,再进食30克糖类食物。

(3)如患者已意识不清,旁人不应向病人口中灌喂糖水以免哈水室息可立即皮下注射胰升糖索1毫克,但对肝功能不全,肝硬化者效果不佳,应立即送医院静脉注射25%~50%葡萄糖液

(4)低血糖可严重损害脑细胞,当低血糖持续1~2小时,脑细胞将发生不可逆的损言,>3小时以上即使抢救过来也会变成痴呆或植物人,故糖尿病病人如经济条件允许,应自备快速血糖测定仪及胰升糖素1瓶(1瓶1毫克,包括注射器),这些作为糖尿病病人的日常自我护理非常必要。糖尿病病人病程越长,血糖控制越好,对低血糖的感知就越差,越要经常监测血糖,以早期发现低血糖,及时调整药量6.预防

(1)糖尿病病人应了解低血糖反应及临床表现,购买快速血糖测定仪,学会并经常进行自我监测血糖,学习自我教治的方法。

(2)老年的轻型糖尿病病人应避免使用优降糖,一般糖尿病病人晚餐前长效胰岛素(鱼精蛋白锌胰岛素)用量不应超过4~6单位,三餐前胰岛素用量一般也不应超过12~16单位凡超过此剂量应请专科医师协助调整,以合理用药,避免低血糖发生。

(3)糖尿病病人应定时定量就餐,每日运动量相对固定,如因患病不想进食,或进食减少,可适当进食含糖食品,以提高血糖避免发生低血糖,也可适当减少或临时停服降糖药,是免发生低血糖。

(4)糖尿病病人外出旅游、远足、步行超过4小时以上的运动时应事先多进食或减少口服药或胰岛素剂量,并随身携带含糖饮料、水果、糖果或点心、饼于及时加餐,防止发生低血糖。

(5)不能自己随意更换不同种类不同品种的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制剂。因降糖药成分不同,降糖机制不同,降糖作用强弱不同,故错误用药可能引起严重低血糖反应,

(6)不轻信虚假广告,不滥用无批准文号的所谓“祖传秘方”或中成药,这些“药“中所含成分不清,有时其中掺有优降糖等西药来欺骗消费者:且这些人根本不懂医,可使本来病情很轻的糖尿病病人发生严重低血糖昏迷而死亡

(7)糖尿病病人应相信科学,能正确识别与反对形形色色的伪科学,打着气功、中医的子误导糖尿病病人,如有的气功让病人“避谷”、“禁食水数目”,不服药不治疗,结果导致酮症酸中毒,低血糖而死亡者已不在少数

(8)糖尿病病人无论病情好坏,均应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血糖,绝不能自己长期在药店购药服用,因为对血糖的升高病人是没有感知的。

(9)经常出现低血糖反应者,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师指导下更改治疗方案,而不是光靠加餐,每个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目标应当个体化,经常发生低血糖者,血糖控制目标应适当提高,以不发生低血糖为宜,

(10)有心功能不全、慢性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尿毒症者,治疗目标的血糖水平应提高,注意避低血糖发生,低血糖在这些患者中可诱发急性肺水肿、急性左心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而死亡。发现低血糖应立即自测血糖,立即进食含糖饮料,如糖水、果汁1杯,可口可乐半听,并进食饼干或面包或馒头等主食15克~20克,或糖块两块嚼碎快速吃完再测血糖,直至血糖>7毫摩/升,1小时后再复测血糖。如果血糖又降至4毫摩/升以下,再进食30克糖类食物。

如患者已意识不清,旁人不应向病人口中灌喂糖水,以免呛水窒息,可立即皮下注射胰升糖素1毫克,但对肝功能不全、肝硬化者效果不佳。应立即送医院静脉注射25%~50%葡萄糖液。

低血糖可严重损害脑细胞,当低血糖持续1~2小时,脑细胞将发生不可逆的损害,>3小时以上即使抢教过来也会变成痴呆或植物人故糖尿病病人如经济条件允许,应自备快速血糖测定仪及胰升糖素1瓶(1瓶1毫克,包括注射器)。这些作为糖尿病病人的日常自我护理非常必要。糖尿病病人病程越长,血糖控制越好,对低血糖的感知就越差,越要经常监测血糖,以早期发现低血糖,及时调整药量。


玻璃樽190601


糖尿病并发症分为急性和慢性。

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包括:

1. 低血糖昏迷

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 高血糖高渗综合征

4.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不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当,死亡率都很高。

慢性并发症会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常见的包括:

1. 心血管(急性心肌梗死)

2. 脑血管(脑中风)

3. 肾脏(肾衰竭)

4. 眼部(眼底视网膜病变)

5. 足部(足溃疡、坏死)

6. 神经系统(无症状性低血糖)等

其中,心血管、肾脏的致死率高;眼部、足部的致残率高。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控制不好而导致的各种并发症,而且治疗费钱、费时,疗效还不一定好。

因此,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才是治疗的根本。

日常生活中,就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作息、合理规律的饮食和运动、正确的用药,把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控制在目标范围。

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看到后会及时回复哦~

以上答案由微糖首席教育师杨丽婷老师提供

关注我们,微糖——微笑面对糖尿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