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伐蜀,如果诸葛瞻据险死守,能挡住邓艾吗?

-Travel-


公元262年姜维因黄皓密谋夺其兵权,向刘禅建议杀掉黄皓。刘禅让姜维不要介意,并让黄皓去向姜维谢罪。姜维见黄皓在朝中枝附叶连,于是去沓中屯田避祸。魏国知道此事决定趁机伐蜀。

魏主伐蜀召书:蜀所恃赖,唯维而已,因其远离巢窟,用力为易。在伐蜀前魏国上下皆反对伐蜀。就连征西将军邓艾也屡屡反对,邓艾不得已接受命令。晋书:征西将军邓艾以为未有衅,屡陈异议。帝患之,使主簿师纂为艾司马以喻之,艾乃奉命。这年冬天魏国派钟会在关中训练军队。姜维收到消息上阿斗派人在阴平桥阳安关两处加强防守。三国志:维表后主:"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黄皓巫师告诉阿斗不会来。阿斗于是没有派人去,并压下姜维表章。所以蜀汉上下都不知道这事。三国志:徵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

公元263年八月魏国十八万人伐蜀汉。邓芝和诸葛绪各率三万人牵制姜维于沓。姜维人马应该是三万人左右。钟会则率十二万人攻汉中。刘禅派廖化支援姜维,张翼、董厥则支持汉中。人马应该不多,估计是两万人。姜维跟邓艾、诸葛绪交战一个月,暂退阴平。廖化则刚好率军赶到阴平。张翼、董厥率军赶到广汉郡涪县。钟会强攻汉中汉、乐两城不破,当时两城各五千守军。钟会于是另派将领攻打阳安关,守将蒋舒出关投降,主将傅佥战。而在阴平的姜维担心阳安关有失,率军赶往阳安关。钟会得知阳安关已破,留下人马围汉中诸城,率军通过阳安关。姜维、廖立得知阳安关已失,于是去剑阁布防。张翼、董厥也跟姜维会师去剑阁。三国志:翼、厥甫至汉寿,维、化亦舍阴平而退,适与翼、厥合,皆退保剑阁以拒会。



钟会夺了诸葛绪的三万人,强攻剑阁攻破能破。三国志:锺会攻维未能克。这时邓艾提出从阴平进攻涪城,距离成都三百里。那时姜维必然从剑阁回师救命涪城,钟会就能通过剑阁。如果姜维不回援,则涪城防守不足。所以无论姜维选择回与不回都能灭蜀汉。十月邓艾通过阴平七百里崇山峻岭率万人到达江油,守将投降。刘禅派诸葛瞻、诸葛尚、黄崇、李球、张遵等率军至涪城布防,人马不详。个人认为万人以上。姜维并没有回师,也许他认为钟会才是关键所在。诸葛瞻要是据险而守是能挡住邓艾的。原因

魏国粮草不足,且疲之师:

邓艾翻山越岭七百里,凿山搭桥而来,疲惫不堪。而且粮草很难跟上。三国志: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於危殆。诸葛瞻率军率军赶到涪城时就停下来了。黄崇屡劝诸葛瞻速进占据险要,不能让邓艾进入平原。但诸葛瞻没有接受,黄崇痛哭流涕。这是诸葛瞻犯的第一个错误。

三国志:到涪县,瞻盘桓未进,崇屡劝瞻宜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瞻犹与未纳,崇至于流涕。 诸葛瞻犯的第二个错误就是放弃涪城退守绵竹。邓艾翻山越岭而来,必然带不了大型攻城器械。时间拖的越久就越对蜀汉有利。必竞魏军粮草不足。涪城是蒋琬、费袆时代蜀汉主力驻军所在,非邓艾旦夕间能破。三国志: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陈待艾。

诸葛瞻犯的第三个错误就是出城列阵而不是据城而守。即使这样诸葛瞻在外列阵开战也是大败魏军,气的邓艾要斩两员将领,其中一位是他儿子邓忠。

三国志:邓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将斩之。邓艾接着督战才大败诸葛瞻,进军雒城。



而钟会十余万大军给姜维堵在剑阁,粮草将尽,已经开始徐徐退军了。三国志钟会传:进攻剑阁,不克,引退,蜀军保险拒守。

这时姜维得知诸葛瞻战败,一开始并没有马上退军。但传来了一些消息说刘禅坚守成都、投东吴、退守南中。姜维这才率军回援以探查情况。钟会趁机进军涪城,派部下追击姜维。三国志:维等闻瞻巳破,率其众东入于巴。会乃进军至涪,遣胡烈、田续、庞会等追维。就算是这样,刘禅要是坚守成都。魏军必然粮尽而退军。这是魏人也承认的事实。袁子:方邓艾以万人入江由之危险,锺会以二十万众留剑阁而不得进,三军之士已饥,艾虽战胜克将,使刘禅数日不降,则二将之军难以反矣。

蜀汉军队主力尚在:

蜀汉军队并未损失很大,还可一战。地盘大多撑握在蜀汉手上。姜维张翼廖化董厥等率领的五万主力。右将军阎宇率军从永安赶来。留两千人给罗宪守永安。阎宇军队不详,应该接近七八千。因为蜀汉在永安的防守在万人以上。南中七郡的部队也尚未调动。南中都督霍弋曾上书阿斗要率军入成都勤王。阿斗以备敌既定不许。汉中诸城并未失,汉城乐城各五千人马守城。钟会强攻不破,留下军队围城。直到阿斗投降才开城。



还撑握在蜀汉手里的地盘有:汉嘉郡,蜀郡、江阳郡,犍为郡、巴郡,巴东郡,涪陵郡,巴西郡,南中七郡,共有十五个郡。丢了阴平、武都、广汉、梓潼、汉中(也算丢吧)丢了五个郡。蜀汉是有郡县兵制以应对变故的。公元218年刘备率军争汉中时,犍为郡有数万人造成。李严就征召五千郡兵平叛。公元222年闰六月刘备兵败猇亭后,一路向西跑路。巴西太守立马征召五千县兵以补充,派马忠送去前线,正好在永安碰到刘备。


蜀汉一开始因为黄皓并没有进行战争动员。即使在魏国真是伐蜀时也没有。三国志:而蜀本谓敌不便至,不作城守调度。在诸葛瞻去防御邓艾之前就应进行动员。蜀汉除成都外还有雒城这个门户,如果诸葛瞻退守此地也是很好的选择。诸葛瞻败后,邓艾很容易占据雒城。要知道当年刘备人马不下五万尚且花了一年时间。因为雒城是东汉益州治所。成都经蜀汉经营五十年,也是一座坚城。凭邓艾万人是不足以攻城。还能召四方勤王之师。阎宇不正从永远赶往成都的路上。

阿斗虽然昏,但并不残暴:

阿斗虽然喜欢寻欢作乐,做事偶尔有点昏。但阿斗并不残暴。阿斗当了四十年皇帝并没有擅杀大臣。将士也愿意为之奋战。三国志姜维传:将士咸怒,拔刀砍石。


刘禅投降后,部下劝霍弋速降。霍弋讲如果魏国以礼待主上,我再投降也不尽。万一主上危辱,我将死战不降。汉晋春秋:若主上与魏和,见遇以礼,则保境而降,不晚也。若万一危辱,吾将以死拒之,何论迟速邪!公元264年刘禅到了洛阳,封安乐公好日子照旧。霍弋才率南中六郡上表投降。汉晋春秋:得后主东迁之问,始率六郡将守上表。刘禅对霍弋并不是很好。霍弋是为报刘备厚恩而已。霍弋的父亲霍峻率军随刘备入蜀,以八百守守葭萌城。守了一年并斩杀敌军主帅。公元217年去世,刘备率群臣祭拜并留宿。三国志: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进:然侍卫之臣不懈於内,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也。也就是说大家为报答刘备而效忠于刘禅。

盟友救援:

东吴收到蜀汉的告急信后。大将军丁奉率军攻打魏国寿春、将军留平、施绩则从南郡进攻魏国、将军丁封、孙异则率军沔中。十一月蜀汉投降,东吴救援之师返回。蜀主刘禅降魏问至,然后罢。东吴趁火打劫是在公元264年,钟会乱蜀。魏将杀死钟会和姜维。魏军和蜀军群龙无首。反正蜀汉已亡。而这时蜀汉尚在,东吴救援蜀汉是真的要救援。唇亡齿寒的道理,东吴还是明白的。

所以说诸葛瞻据险而守于蜀汉有利而不利于邓艾,时间拖得越久则越有利于蜀汉。


小鸿哥


蜀国灭亡的原因

那要看诸葛瞻在哪里死守了,如果让诸葛瞻驻守涪城前线,邓艾就不可能这么顺利的攻入成都,因为导致蜀国灭亡最狠的一招,就是邓艾偷渡阴平成功。

邓艾偷渡阴平原因是因为魏军主力钟会与蜀军主力在剑阁前线相持不下,为了策应钟会主力,所以邓艾大胆的提议偷渡阴平,一来是为了缓解钟会的压力,让蜀军撤出剑阁回援成都;二来是借蜀军主力不在成都之际,趁势直捣黄龙进攻成都。

邓艾偷渡阴平

然而这是邓艾走得一步险棋,出得一道奇兵,为了这一招能够成功,邓艾只率领五千精兵踏上无路可走的阴平小道,这是由汉中进入成都平原最近的一条路,理论上这是最近的一条路,实际上这条路根本就不存在的,这是由邓艾派人探查出来的一条小路,穿越这条小路就可以直入涪城,随后进入成都基本上就是一马平川了。

但是这条路都悬崖峭壁,一般的车马辎重根本就无法通过,这条路只适合少量的士兵带着轻便装备攀岩而上,他们携带绳索和一些攀岩的装备开始上路,由于这条路常年没有人从这通过,所以走得异常艰辛,当邓艾率领的这五千人马翻阅这阴平小道到达涪城的时候,仅剩下了两千人。

然而就是这两千人犹如天兵下降,使得涪城守将马邈措手不及,因为他万万没想到,魏军会从这里上来,所以在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被魏军所俘虏,这两千人的奇兵,一上来就占领了涪城,疲困的魏军在涪城得到了补充和休整,实力得到了恢复,这才乘势杀入成都。



诸葛瞻战死绵竹

作为蜀汉最后的一道防线,诸葛瞻继承了父亲诸葛亮忠于汉室的遗志,率领驻守在绵竹一线的七千人马与邓艾大军展开了蜀死搏斗,但是这七千人马毕竟不是蜀汉汉的主力,其战斗非常低下,最后还是没能抵挡住邓艾的进攻,最后连诸葛瞻在内全部战死。这也让蜀汉政权失去了最后的一道防线,所以才使得邓艾大军攻入成都,杀了后主刘禅一个措手不及。

要说诸葛瞻还是为蜀汉政权的安危尽力了的,只是在措不及防的情况下仓促应战,所以没有来得及做一个很好部署,才导致了绵竹战役的失败。如果说把诸葛瞻放在涪城前线,守住这个关隘要道,邓艾就不会偷渡上来了,即使偷渡上来也是疲惫之师,所以只要诸葛瞻稍微抵挡一下,这支兵马就很容易被消灭,也算是抵挡住了邓艾的进攻。


小程看历史


公元263年8月,十八万魏军分三路南下:西路军由邓艾所率的三万多人,出狄道向甘松、沓中直接进攻姜维;中路军由诸葛绪率三万多人马,自祁山向武街、阴平之桥头切断姜维后路;而东路军由钟会率主力十余万人,再分三路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进军汉中。

刘禅闻讯后,忙命廖化增援姜维;派张翼和董厥到阳平关防守钟会军。9月,魏军正式全面发动攻势,刘禅却不等援军到达,就命汉中的蜀军撤退,令魏国东路军长驱直进。钟会遂亲自带兵攻阳平关,再派李辅攻乐城的王含、荀恺攻汉城的蒋斌、刘钦由子午谷出与主力会师。阳平关守将傅佥想开门迎敌,可是部将蒋舒却建议坚守阳平关,傅佥不听。蒋舒因而投降,傅佥愤而战死。魏军进占阳平关后,乐城与汉城也不攻自破,东路军继续长驱直入,直逼剑阁。

西路军也同时展开攻势,邓艾命天水太守王颀、陇西太守牵弘、金城太守杨趋分别从东、西、北三面进攻沓中的姜维。不过姜维因获悉魏军已进入汉中的消息,担心阳安关失守,剑阁孤危,便不作抵抗,且战且退,希望尽快赶到剑阁援助。但中路军已从祁山进达阴平之桥头,切断了姜维的退路。

姜维为引开魏军,便率军从孔函谷绕到诸葛绪后方,诈称攻击。诸葛绪怕自己的后路反被切断,慌忙后退三十里,姜维趁机立即回头越过桥头。当诸葛绪察觉自己上当时,蜀军已远远离去,追赶不及。姜维从桥头至阴平,一路向南撤,途中与正在北上的廖化、张翼、董厥等蜀汉援军会合。当时阳平关丢失,蜀军惟有退守剑阁,抵抗魏军。

钟会率军进向剑阁,剑阁在今四川剑阁县,西有相连的小剑山和大剑山,地形险峻,道小谷深,易守难攻,姜维利用这种有利于防守的地形,在此列营守险,而刘禅也派人向东吴求救,吴国派出丁封、孙异等救蜀。

钟会前有剑阁雄关,寸步难进,后黄金、乐城、汉城三地要隘,东溯汉水、芒刺在背。要是拖拉下去,形势真如姜维所预计:“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到时退兵,蜀汉若诸城并出,前后夹击,那就比昔年曹爽更惨了。钟会于是又干起最拿手的,动笔杆子,寄希望于原为魏人的姜维归降,致书于姜维:“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远近莫不归名。每惟畴昔,尝同大化,吴札、郑乔,能喻斯好。”姜维不同蒋斌,置之不理,钟会文笔虽佳,面对天险,还是得用武略攻之,只得硬着头皮强攻剑阁,姜维列营守险。试想魏军强攻黄金、汉乐已近两月尚且不下,又安能一鼓攻克剑门,只是白白损兵折将罢了。攻关不克,钟会只得暂时引兵后退,蜀军保险拒守。魏军真处于 “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又是前狼后虎、进退维谷的僵局。钟会屡攻不下,但剑阁又是通往成都的主要通道,不能放弃,加上魏军粮食不继,军心开始动摇,众人都担心前功尽废。

在这个关键时刻,邓艾提出了一条奇策,建议“从阴平由邪径(小道)经汉德阳亭(今四川剑阁西北)趣涪(涪,在今四川绵阳东),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300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指蜀军)必还,则(钟)会方轨(两车并行)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

邓艾献策的要点是,魏军从阴平绕小道攻涪,这样姜维若从剑阁来援,则剑阁势孤易破,若蜀军不援涪,魏军破涪,切断姜维后路,并可直指成都。这条计策被接纳了,并由邓艾执行。

邓艾挑选精兵,想与诸葛绪联合经江油避开剑阁,直取成都。但诸葛绪以自己只受命攻击姜维,不可自作主张为由,拒绝邓艾联军之议,率军东去,与钟会军会合。不过,钟会为扩大军权,密告诸葛绪畏懦不前,结果诸葛绪反被征还治罪,其部归属钟会 。

从阴平到涪,高山险阻,人迹罕至,十分艰难,不过也因此之故,蜀汉没在此设防。这年十月,邓艾率军三万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300多公里,一路凿山通道,造作桥阁。时“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面对困难,邓艾身先士卒,遇到绝险处,“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攀登小道,凿山开路,越过7百余里无人烟的险域,“粮运将匮,频於危殆”,”在克服了这些难以想象的困难之后,魏军终于通过了阴平险道,到达江油。江由关据石门,临涪水,一面大江,三面悬崖,是和剑阁齐名的天险, 但蜀江油守将马邈见魏军奇迹般出现,大惊失色,不战而降。

邓艾率魏军乘胜进攻涪城。邓艾自阴平进入景谷旁道后,成都方面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了,令行都护卫将军诸葛瞻督率诸军拒敌,邓艾的奇袭战略至此可称破产。可诸葛瞻的大军到达涪城之后却止步不前。尚书郎黄崇劝告诸葛瞻速速前行,占据险要,不要让魏军进入平地。黄崇屡次进言,乃至痛苦流涕,诸葛瞻却不为所动,依旧在涪城不前。邓艾击破诸葛瞻的前锋,诸葛瞻一闻前锋被破,就引兵自涪关后撤一百多里,退守绵竹。又把涪关险城当大礼送给了邓艾。 进屯绵竹后,诸葛瞻才意识到自己在战略上已经铸成大错,长叹:“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最后野战是役蜀军伏尸数万,诸葛瞻和黄崇、尚书张遵(张飞之孙),羽林右部督李球均战死沙场。之后后主却听从从谯周主降的建议,投降了魏国。

如果诸葛瞻守涪城控制险要,截断邓艾粮道,这场战役就可以结束了,因为邓艾的粮草不多,经不起消耗,恃才傲物诸葛瞻,退守险要,守绵竹也可以待援,这家伙选择野战,第二次错误,两次错误导致了蜀汉的灭亡,诸葛瞻不通兵事,刚愎自用,如果是廖化和张翼老将来指挥的话,肯定守涪城,魏国只有退兵了,后勤补给不通畅,不能长期消耗,只能退兵!所以战争关键还是在将不在兵,将帅不行,累死三军,诸葛瞻也彻底成了军事历史一大笑柄!庸才指数和赵括不分伯仲!下图是魏灭蜀之战!如不当,请高手指正,欢迎打脸!



上下几千年


拦不住,诸葛瞻根本不是邓艾的对手!诸葛瞻虽然是诸葛亮的儿子,却没有继承孔明的丝毫智慧。蜀汉后期黄皓弄权,蜀后主沉迷享乐,以诸葛瞻的身份如果进行劝诫,多少能起点作用(枉为人臣);姜维是诸葛亮的学生,诸葛瞻却处处与其为难(没有同袍之义);邓艾奇袭阴平,尚书郎黄崇建议其据险而守,诸葛瞻由于不定错失先机(缺乏统帅之能)!到最后的拼死一战更像是懦夫无能的行为,蜀汉正是因为有太多像诸葛瞻这样的人,才导致覆灭!


历史不退货


不能!诸葛瞻没将才,手下也没有什么良将,失败是迟早的事。如果没有钟会进攻剑门关,姜维或许能守住甚至全歼邓艾。即使如此,以蜀国国力衰弱,刘禅之无能,大厦将崩,一木难扶,一姜维也不能阻挡三国一统的大势。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失败者应该失败,亡国者应该亡国,这是规律。


fxq7151833


挡不住,最多就是延迟蜀国灭亡的时间,蜀国的灭亡在刘备东征吴国失利就定下,只是时间问题,诸葛亮的六次北伐也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结果国力搞得更加衰弱,拒险而守,不能改变三分统一的大势,就像吴国,拥有长江之险,也不能阻挡统一的大势


阿牛聊历史


若是诸葛瞻听从黄崇的建议,迅速抢占险要地势,以逸待劳,邓艾疲惫之师必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