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是怎麼分段的,長江中下游都以哪裡為界點?

獨行客地圖帝


長江是咱們國家的母親河之一,與黃河及其他河流,共同孕育了偉大的東方文明。但是,你對長江瞭解多少呢?比如長江的某一段叫什麼名字?比如咱們經常看到的一個詞:長江中下游地區,都是以哪裡為分界點的。

在講長江之前,要講一下岷江。岷江當然和長江有關係,是長江的重要支流之一。但是在古代,尤其是明朝末年之前,古人是把岷江當成長江上游的。古人把長江稱為“江水”,而且是排他式的,“江水”指的就是長江。你看古代地圖,成都旁邊的那條大河,就被標註為“江水”。比如三國時,蜀國國都成都與吳國國都建業(江蘇南京)被認為是長江首尾的兩座城市。明朝末年,偉大的旅行家徐霞客經過實地考察,認為岷江只是長江的支流,長江真正的上游是金沙江。

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一座唐古拉山脈,最高峰是海拔6621米的各拉丹冬峰。長江就是從這裡出發,一路奔蕩東去,歸入大海的。而從長江發源地,到青海省玉樹州治多縣與格爾木飛地交界處的當曲河口,這一段約358公里的距離,被稱為“沱沱河”。

長江自當曲河口就告別了“沱沱河”這個名字,接下來叫什麼呢?長江一路奔流,到了青海省玉樹州玉樹市境內,這裡有一條很小的巴塘河,匯入長江。從當曲河口至巴塘河口,全長約813公里,他有一個全新的名字。這個名字很多人都不陌生,就是《西遊記》裡經常提到的通天河。

只不過,由於各種原因,86版《西遊記》並沒有過多的拍攝與通天河有關的情節。只是在唐僧師徒取完經後,路過通天河,結果唐僧忘記了給老龜向如來傳話,老龜一怒,把真經沉到河裡。通天河以下,長江開始由北向南流去,然後在雲南石鼓附近,曲折向東。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賓市,這段長江被稱為金沙江,全長約2308公里。

有意思的是,在古代被稱為長江源頭的岷江,也是在宜賓匯入長江。這裡出現一個問題,金沙江在古代被稱為什麼?同樣非常著名——瀘水。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出師表》中飽含深情地寫道:“(臣受先帝託孤之重)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七擒孟獲)”。瀘水,其實就是金沙江。而從金沙江與岷江匯合後,直至在江蘇與上海之間匯入大海,長江一般就通稱為長江了。

不過,宜賓與出海口之間的這全長約2821公里的江段,還可以細分為幾個江段。比如從宜賓至湖北省宜昌市,這一段的長江,有時也稱為“川江”,這個很好理解,宜賓與宜昌之間,古為西川之地。而從重慶奉節(劉備託孤的白帝城)以西,至宜昌,這一段長江,則被稱為“峽江”,尤其在唐宋之間。何之?因為白帝附近有三峽,由西往東分別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五代十國,四川有兩個割據王朝:前蜀、後蜀。後人對二蜀的邊界劃分,一般會說北止漢中,東止於峽江。不過,前蜀的地盤要大於後蜀,因為前蜀最強盛時曾控制三峽全段,湖北省宜昌市以西,皆歸前蜀所有,後蜀則侷限於今重慶奉節(白帝城)以西。

宜昌以東有個枝江市,而從枝江至湖南省城陵磯,也就是洞庭湖匯入長江處,則被稱為“荊江”。原因也很簡單,這裡是古代的荊州轄區。從城陵磯至江蘇南京的這段長江,有時被稱為楚江。李白在《望天門山》寫道:“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天門山所在的安徽省蕪湖市的長江段,就是李白所寫的楚江,因為戰國時的楚國控制著長江中下游。長江自南京以東,還有一個著名的叫法——揚子江。揚子江的得名,不是因為這裡是古代的揚州(省級)轄區,而是附近有個一個揚子津渡,故名。

說了半天,還沒有說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點。一般來說,從長江源頭到湖北宜昌,稱為長江上游。湖北宜昌至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之間,稱為長江中游。而自湖口以東入海的這段,則被稱為長江下游。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地圖帝


給你一個最簡單最直接的回答:

第一,整個長江分為長江和金沙江!宜賓以上為金沙江,(金沙江以上為通天河,通天河以上叫沱沱河),宜賓以下為長江!

第二,宜昌和湖口(鄱陽湖)把長江分為上,中,下游三段!

第三,下游:從湖口到崇明島為下游,又叫揚子江!

第四,中游:從湖口到宜昌為中游,又叫荊江!

第五,上游:從宜昌到宜賓為上游,又叫川江!

第六,長江發源地叫沱沱河(唐古拉山)!

黃金河的淵源:

整條長江統稱“黃金河”,但中游的人民對其稱為“害河”!

“揮金除害”的節點在三峽大壩!

現在當務之急是儘早發揮三峽工程的偉大作用,把黃金河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一一一把三峽工程每年攔截下來的千億方洪水通過巫山大寧河連通丹江口水庫調往華北,新增旱澇保收的機械化耕地五億畝!

一是取代南水北調中線和東線,全程自流,大幅度降低農調水成本價!

二是取代黃河水(黃河水全部留在中上游),根治黃河!

三是取代漢江水,支持漢渭調水,支持中下游全流域灌溉和航運!

四是把長江中下游的防洪安全標準由現在的百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

歡迎交流!


綜改1


長江作為我國東西跨度最長的河流,整體上分為上中下三個河段,但是根據河段落差以及流域面積又分為很多不同的分段,而又因為流經的地勢地貌不同,也誕生了很多河段別稱。首先是長江的上游河段,上游從長江的源頭一直到湖北宜昌,可能因為上游河段跨越我國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高海拔山地地區,所以上游河段是長江最長的河段。上游河段從開始的沱沱河,通天河,一直到四川宜賓岷江匯入之前都稱之為金沙江。而從宜賓開始一直到湖北宜昌,因為主要是沿著四川盆地徑流,所以這一部分也稱之為川江或者蜀江。
其次是中游河段,中游從宜昌開始一直到江西九江鄱陽湖匯入處,是長江流域主要的平原地區,包含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等。基本上長江流域如果爆發洪澇災害,基本就是集中在這一區域。另外,從宜昌不遠處的枝江開始一直到湖南嶽陽的城陵磯,因為歷史上都歸屬荊州管轄,所以這一段也稱之為荊江,“千里長江險在荊江”的說法就是源於此。最後是長江的下游河段,下游河段從鄱陽湖匯入處的湖口縣一直到長江入海口,下游河段基本上是長江流域當前最發達的地區,雖然下游河段匯入的支流數量相比於中上游明顯減少,但因為距離入海口更近,江面開闊深度增大,所以長江黃金水道多包含於此。也因為歷史上長江是在南京、揚州地區入海,存在有揚子津渡口,所以從南京開始的這一河段也稱之為揚子江。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長江為中國第一大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側,幹流自青藏高原蜿蜒東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十一個省市區,在上海市注入東海。長江全長6300公里,流域面積180•85萬平方公里。

河源:長江源頭自古以來有不同說法。近代在一些地理著作中有關長江河源大致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江河同源於一山”說,即長江、黃河皆發源於巴顏喀拉山,長江發源於南麓,黃河發源於北麓。另一種是長江發源於可可西里山說。河源有兩支:南支木魯烏蘇河,北支楚瑪爾河。長江上源位於崑崙山和唐古拉山之間,這裡河流眾多,較大河流有楚瑪爾河、沱沱河與當曲河(藏語,意為沼澤河)三條,其中無論流域面積或水量,都是當曲最大,但根據“河源唯遠”的原則,確定了沱沱河為正源,南源當曲河,北源楚瑪爾河。

長江由河源到河口,橫跨中國地形上的三級巨大階梯,沿途接納支流的匯入。按水文、地貌特點把長江干流劃分為上、中、下游三段:從河源至湖北宜昌市為上游段,宜昌市至江西湖口縣為中游段,湖口以下至入海口為下游段。

1、上游段:長江上游段為河源至湖北宜昌市,長4529公里,佔長江長度72.0%;流域面積100.6萬平方公里,佔流域面積的55.6%。幹流在囊極巴隴納入當曲後稱通天河;南流到玉樹縣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賓市間稱金沙江;在宜賓市附近彙集了岷江之後始稱長江。自宜賓市至湖北宜昌市段1030公里習慣上稱川江,過奉節縣白帝城有著名的長約200公里的長江三峽。

2、中游段:長江出三峽從湖北宜昌市至江西湖口縣間為中游段,長927公里,佔長江長度14.7%,流域面積67.9%,佔流域面積37.%6。中游曲流發達,多湖泊(鄱陽、洞庭兩湖為最大)。其中自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磯一段名荊江(古代為荊州地區,故名),長約420公里。荊江又分為上荊江(枝城至藕塘口)和下荊江(藕塘口至城陵磯)兩段。

3、下游段:從江西湖口縣到入海口為下游段,長844公里,佔長江長度13.3%;流域面積12.3萬平方公里,佔流域面積的6.8%。江蘇省揚州、鎮江兩市一帶的長江干流舊稱揚子江(因古代這一帶有揚子津和揚子縣,現外國人常用揚子江這一名稱泛指整個長江)。

長江支流有雅礱江、岷江、沱江、嘉陵江、烏江、湘江、漢水(漢江)、贛江、青弋江和黃浦江等。長江干流源遠流長,支流眾多,水量豐富,全年不凍,干支流通航里程7萬公里,約有3萬公里航道可以通行機動船,萬噸海輪可直達南京。同時幹流與海洋相通,不但便利流域內部與沿海各地的聯繫,亦可與國外進行經濟貿易上的交往,故而有黃金水道之稱。




風光藝境


長江作為中國的第一大河流,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母親河。歷史上,江其實就是特指長江,河也是特指黃河,其餘的河流一般稱之為水。所以,長江在歷史上的稱謂也很多,如大江,江水,天塹,九派等等。



中國人直到明朝以前都認為長江的源頭是岷江,直到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深入青海唐古拉山,才在格拉丹東雪山找到了真正的長江源頭,於是,長江才被重新定義。從格拉丹東雪山流出的一條辮狀水系,被稱為沱沱河。從當曲口到青海玉樹境內的巴壙河口,被稱為通天河。從巴壙河口到四川的宜賓市,被稱為金沙江。

而從四川省宜賓市往東一直到上海吳淞口的這一段江面才被稱之為長江。因此,宜賓也號稱“萬里長江第一城”。之所以有著這樣的劃分,主要還是由於古代人們弄錯了長江的源頭,於是就把金沙江和岷江匯合之後的江面稱為長江。



從四川的宜賓市到湖北的宜昌市,這一段長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稱為川江。因為這一段主要流經的是古代的西川之地。長江直到過了三峽(瞿塘峽,巫峽,巴陵峽)之後,到達宜昌,才算是走完了上游。也即是說,從沱沱河到宜昌一共3338公里的河道,被統稱為長江上游。

而長江中游,即是從湖北宜昌到江西九江的鄱陽湖口。長江中游全長為955公里,這一段除了流經湖南嶽陽和江西九江外,幾乎整個長江中游都在湖北省境內。而從湖北的枝江到湖南的城陵磯這一段流經的主要是荊州之地,所以也被稱為荊江。而從城陵磯一直到江蘇的南京,這一段的長江又被稱為楚江,因為這裡屬於是古代楚國的地盤。



從江西九江一直到上海的吳淞口,這一段即是長江的下游。長江下游全長935公里,在經過了南京的揚子津後,這一段的江面也被稱為揚子江。最終,長江帶著從雪域高原而來的滾滾江水在上海崇明島外匯入了東海。


傅斯鴻



用戶4599454396512


六十年代學地理宜賓至重慶上游:重慶到武漢中游:武漢到上海下游?o


用戶8192943409885


湖北省宜昌市為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