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李宗仁策反的日军翻译官

抗战时期解放区有一首民歌:“1937年哪,日本鬼子进了中原,先占了卢沟桥,后占了山海关,烧杀掠抢到了济南。鬼子就放大炮哇,八路军就拉大栓,瞄了一瞄准,巴勾!撂倒个翻译官,两眼一翻上了西天!”然而在日军翻译官中,也有一些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为中国的抗战胜利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与李宗仁交往密切的夏文运就是其中一位。

被李宗仁策反的日军翻译官

夏文运

在广州初识李宗仁

《李宗仁回忆录》中提到的何益之就是夏文运的化名。

夏文运1905年出生于辽宁大连。1925年受“满铁”老总的资助,以优异成绩考入日本广岛高等师范,攻读历史和法学。1929年又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成为硕士研究生。1931年春,夏文运回国,被东北的冯庸大学聘为教授兼校长秘书。这年暑假,他又回到日本东京,完成了硕士论文答辩,正式毕业。

“九一八”事变后,冯庸大学迁往北平,因家庭拖累,夏文运没有跟随前往,失业在家。因为他学识过人,日语流利,后来被日本军方录用,跟随关东军司令部第二课课长和知鹰二(1893-1973,日本间谍、陆军中将,长期负责策反中国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进行推翻蒋介石政权的活动)做翻译,当上了一名日军翻译官。因为“夏”字在日文发音中与“何”相同,所以他对外自称“何益之”。夏文运日语和中文水平都很高,加之为人忠厚、工作扎实,很快得到日本四大特务机关之一兰机关头目和知鹰二的器重。和知鹰二经常带他交际于关东军高层,因此他与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冈村宁次这些日本少壮派军官混得很熟。

日军侵占东北后,全国反日浪潮风起云涌,但是国民政府却有意压制人民的反日运动,唯独两广(广东广西)不听中央的。日方见此,便多方派人到广东做拉拢工作。日军在广州设立驻华南特务机关,和知鹰二带着夏文运常驻广州。日军为拉拢、策反李宗仁,安排和知鹰二经常和李宗仁接触,夏文运充当翻译,因此李宗仁和夏文运也经常来往,李宗仁有日本客人来访,都是请夏文运做翻译。一来二往中和知鹰二不仅没有策反成李宗仁,反而被李宗仁做通了他的工作,竟和李宗仁相处甚欢,无话不谈。淞沪会战爆发时,和知鹰二被任命为少将旅团长,在大场和中国军队作战。后因发表反战言论,被日本军部夺去兵权,改任运输司令。

李宗仁不仅“统战”了和知鹰二,而且还把夏文运策反成战斗在日军心脏中的卧底。李宗仁多次和夏文运见面交流,对他印象良好,感觉此人年轻热情,为人正派,这样一个年轻人为什么甘做汉奸呢?所以,李宗仁秘密派人约夏文运来家中一叙。《李宗仁回忆录》描写了两人见面后谈话的情景,不妨照录如下——

我很诚恳地问他道:“何(夏文运此时化名为何益之)先生,我看你是位有德有才的青年。现在我们的祖国如此残破,你的故乡也被敌人占据。祖国命运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你能甘心为敌人服务而无动于衷吗?”

何君经我一问,顿时泪下。他因而告诉我,他于“九一八”事变后入关投效失业的一段往事,以及后来为日本军部罗致,充当传译的经过。

我说:“何先生,我看全面抗日战争很快就要爆发了,你希望不希望替祖国尽点力呢?”

何说:“如有机会替祖国报效,万死不辞!”

李宗仁见夏文运态度诚恳、真心诚意,便与他私下秘密商定,让夏文运以翻译官为掩护,做中国军队的秘密情报员,利用工作便利,刺探日军机密。夏文运慷慨应诺,并谢绝任何报酬。

李宗仁的卧底

1934年和1935年,夏文运多次向李宗仁报告,日本派大批人员频繁到印度支那半岛(即中南半岛,亚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旧称印度支那半岛)和东南亚国家活动,并报告了详细活动情况。李宗仁对这些情报仔细研究后,断定日本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当为期不远了。“七七”事变后不久,日军进攻上海,不久上海、南京沦陷。夏文运在和知鹰二等日本朋友的掩护下,在沦陷区活动自由,经常收集日军情报发往李宗仁为司令长官的第五战区。

1938年春,李宗仁坐镇徐州,指挥津浦线作战。此时日军两个精锐师团矶谷廉介第十师团和板垣征四郎第五师团,分别沿津浦线和胶济线分进合击,企图占领徐州,打通津浦线。夏文运非常及时地把日军战略部署和兵力分布的情报发到第五战区。李宗仁据此决定在徐州东北60公里处的台儿庄布下战场,和骄横的日军干一仗。李宗仁策划了一场“好戏”,命令善于防守的孙连仲第二集团军沿台儿庄运河正面防守,打阵地战,诱敌深入。令机动性好的汤恩伯第二十军团拊敌之背,迂回包围敌人。又令庞炳勋的第三军团阻板垣第五师团于临沂,造成矶谷第十师团孤军深入的态势。

1938年2月,日军板垣第五师团大举进攻临沂,欲在台儿庄与矶谷会师。驻守临沂的庞炳勋奋勇抵抗,但是由于装备低劣,寡不敌众,接连向李宗仁发电求援。此时李宗仁也是无兵可派,在一筹莫展之际,接到夏文运的情报:“日军北动南不动。”于是李宗仁大胆决策,命令正在津浦南段淮河一线作战的张自忠第五十九军驰援临沂。张自忠在官桥下火车后,一天一夜急行军180里,突然出现在临沂城外,与庞炳勋里应外合,击溃板垣师团,歼敌3000余人,取得临沂大捷。“临沂之捷,实为台儿庄胜利的先决条件”。

板垣与矶谷会师台儿庄的计划泡汤了。在台儿庄,矶谷师团成了孤军之师,在孙连仲和汤恩伯的猛烈攻击下,日军陷于包围之中,溃不成军。中国军队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正面战场上的第一次巨大胜利,歼敌11984人(日军承认数字),缴获大批战略物资,振奋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夏文运以“日军翻译官”为掩护,结交反对侵华的日军军官,特别是与和知鹰二成为莫逆之交,好多重要军事机密情报都是和知鹰二给提供的。他还在日籍友人家中设一秘密电台,与第五战区情报科联系。“其情报的迅速正确,可以说独一无二。所以,关于日军进攻徐州,突入皖西、豫南,以及围攻武汉的战略及兵力分布,我方无不了如指掌。其后应验也若合符契”。

为此,军令部曾数次发电嘉奖第五战区情报科,但是他们不知道这是战斗在日军心脏的夏文运冒着生命危险搞到的。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深情地赞道:“何君冒生命危险,为我方搜集情报,全系出乎爱国的热忱。渠始终其事,未受政府任何名义,也未受政府分毫的接济。如何君这样的爱国之士,甘做无名英雄,其对抗战之功实不可没。”

至死不入日本国籍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上海租界,夏文运因间谍嫌疑,险遭日方特务逮捕,幸亏和知鹰二及时通风报信,夏文运被迫逃往山西太原,与李宗仁的情报联系从此中断。1943年至1945年4月,夏文运任伪山西省政府建设厅厅长。在此期间,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经常与八路军进行物资交换,并掩护、解救过包括董必武在内的许多共产党人。

1945年8月,日军战败投降。盟军逮捕了曾任日军侵略南亚、东南亚的南方军副总参谋长和知鹰二。李宗仁出面证明和知鹰二曾为中国抗战提供过大量情报,并派夏文运前往菲律宾作证,最终和知鹰二被无罪释放。

1946年3月,夏文运在北平被国民政府逮捕入狱,并移交山西省高等法院审判。国民党山西省政府建设厅函复山西省高等法院称:“伪建设厅厅长夏文运罪行无案可稽。”1947年,已经出任北平行辕主任的李宗仁出面保释夏文运出狱。1948年,夏文运回上海定居。1949年上海解放后,上海军管会将夏文运逮捕,后遇到一位曾得到过他关照的我方情报人员作证后被释放。20世纪50年代初,夏文运得知李宗仁已远赴美国定居,他也经香港转赴日本定居。1970年,夏文运病逝于日本东京。为保存一颗赤热的中国心,夏文运至死都没有加入日本国籍。(来源|《读者报》 作者|郑学富)

被李宗仁策反的日军翻译官

走过万水千山

我依然眷念您

欢迎订阅2019年《读者报》

邮发代号:61—98

订阅方式

1. 拔打11185或到当地邮政所订阅

2. 关注“读者报官方微信”,进入微店下单订报

3.淘宝店铺:https://shop269196912.taobao.com

4.《读者报》微店地址:https://weidian.com/?userid=357720529&wfr=wx_profile_wxh5&share_relation=fe55d9279dc1de63_791158084_2

5.《看熊猫》杂志微店地址: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24414654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