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凝式的《韭花帖》,是學顏真卿更多,還是學歐陽詢更多?你怎麼看?

心源書法


楊凝式的韭花帖裡面有歐的瘦硬內擫用筆,有智永沿襲二王楷書得結體,還有蘭亭形勢的多變。他是一個比較綜合的,我看顏真卿的東西不多。而他的草書則多學懷素,空靈縹緲,一任自然。






法永禪師


我認為正確的學習路線如下:

一、從歐陽詢九成宮入手。

二、再學魏晉小楷。

三、然後大量抄經。

四、學習行書聖教序。

這四步走完以後,你,自由了,愛學誰都可以了。


老跨鬥


當然是歐體元素為主,右軍筆法次之,顏書元素甚少,惟起止處或有痕跡。


一斗樓


《韭花帖》大多是歐體的瘦硬筆意,沒有顏體的雄強,但也有很多字明顯的帶有顏真卿《祭侄文稿》的行書意思,整個章法非常疏朗,但又不空曠,卻又顯現出一種意味,每個字的筆法個性鮮明,構成自然,近乎渾然一體。


飛越黎明


楊凝式,字景度。公元873一954年,五代華陰人。精神穎悟,富有文彩,為時人所重,歷時五代,官至太師少保,世稱"楊少師"。長於歌行,工書法丶宗師歐陽詢,顏真卿,加以縱逸。其韭花帖,以歐陽詢筆意為主,字踞行踞寬大,視覺上給人以知白守黑之感,後人元明之董其昌步其塵,影響極大。不足之處,前緊後松,但不失其大雅,瑕不掩玉。他的書法以行草而言,力追顏柳,出之二王,楷法精絕,出之歐陽,極有法度。行草筆力雄傑,字勢縱肆,在五代時堪稱中流砥柱,成為承唐起宋之樞紐。


書寫人生6669


這個要從筆法看的話,學顏真卿多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