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有人說建築設計院招人越來越難的現象?

何立廷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畢業生就業,只想著哪家公司給的薪資待遇高就去哪家,還有部分畢業生很著急跳槽,不能老老實實的從基層開始學習。


波Vlog


個人認為原因如下:

1、設計院新招的人一般會淪為簡單的繪圖工

沒錯,是繪圖工,按量考核的繪圖工。因為設計理念、創意等,不是一個新人能夠勝任的,從一個新手到一個設計方案骨幹,或者到一個設計師,乃至設計大師,需要技術和經驗的積累,需要各種項目的考驗,還需要看你是否適合、你的天賦等,進行激烈的競爭和淘汰,能成功且留下來的畢竟是少數,還要考慮人際關係等諸多因素。

許多設計院或機構有一個怪現象,新人招進來後兩三年內大部分人難以在本單位提拔及加薪,而且工作量大十分辛苦,常常需要更換就業單位才能在職位上或薪金上有所突破及上升。

這樣的情況造成許多年輕人不願意去設計院工作,除非確定自己非要走這條路,畢竟現在其它就業機會越來越多了。

2、其它就業機會越來越多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與建築有關的各個方面及領域整體水平都有了長足進步,比如業主甲方、監理方、諮詢機構、質量監督管理部門、政府行政管理部門、發改委、製造廠商、質量檢驗、造價預算管理等,都需要一定數量的技術人員進行相關的工作,從而形成項目立項、方案諮詢、初步設計、深化設計、質量監督、過程監督、業主項目管理、建築各類專業施工及設備安裝、審批把關、設備及材料製造、物業管理等建築全生命週期管理的完整產業鏈,需要大量的各類技術人員在各個崗位上進行工作,相關專業畢業的新人就業機會不會僅限於設計院這個狹窄的方面,而是機會越來越多。

對於行業新人,或者有2-3年工作經驗的人,設計院的吸引力越來越小,且發展方向單一,而且薪金水平已經沒有優勢,設計院的競爭力在全行業內勢必下降,對新人的吸引力也會越來越低。

3、跨專業跨領域複合型人才少

現在的建築設計已經發展為以需求為導向,這裡的需求為導向不是侷限於簡單的建築外形及美觀,而是以智慧建築為目標,以貼切業務需求為根本,因此建築設計方式需要進行較大的改變來適應這種需要。

比如傳統建築設計習慣上以建築或結構專業為主,然後相關各個專業去配合。變革後的設計方法,為適合以智慧建築為目標並貼切業務需求為根本,就需要以智慧化為龍頭,去統領建築設計各個專業進行相關的設計工作。圍繞業務需求這個根本,在智慧化整體框架下,進行項目的建築、結構及相關專業設計,同時項目完成後期的運行要能夠進行智慧化的管理,項目整體架構上不可或缺與業務關聯的管理應用、信息管理平臺、建築設備管理、安全防範、系統集成與物聯網平臺、相應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築信息採集系統、運維管理系統等內容,且建築結構需要適配業務需要,各類系統要與智慧化管理相關聯並實現相關的應用和管理。

這樣的設計理念需要複合型人才,需要覆蓋廣泛的知識結構,複合型人才不是大學能夠培養出來的,也並非碩士博士就是複合型人才,是需要理念為先自我修煉成長起來的,這樣的人才少之又少 ,難以招聘得到。

而且大多數情況下符合型人才是不受歡迎的,受排擠的,為傳統所不接受的。

複合型人才是將來設計院或相關機構人才需求的重點,不管是否能認識得到!

現在設計院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挑戰越來越大,優勝劣汰非常嚴酷,人才將是這個行業勝出的一個重要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