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運動中,怎樣能讓部分業餘球友不害怕接發球?

洪東波


嗯,我們說得遠一點兒,乒乓球的魅力就在於旋轉,而它最大的痛點也就在於難以掌握的旋轉。

可以說旋轉是乒乓球難以繞過的一座大山,它是我們所有球友們一致的問題。

所以說只有你對旋轉的理解越來越透徹,並且能夠下意識的去掌握和控制旋轉,那麼我們才能夠不再害怕接發球。

而我們球友們不要緊盯著接發球的各種手法不放手,最最根本的你有沒有盯住對方發球的手,有沒有判斷出對方發的到底是什麼旋轉呢,所以我們不光要練習手法,也要培養自己盯球的好習慣。

現在我們來說說怎麼樣具體的去幫助自己更多的去理解旋轉,去接好別人的發球。

對於業餘球友來說,一般會有這樣兩種情況,

第1種情況就是自己沒有很多的時間去打球,但是非常熱愛喜歡,可是往往在遇到不同選手的不同發球種類當中,會讓自己感覺到很困惑很迷惑,甚至於比較害怕和顆粒型選手去打比賽,因為根本摸不清楚他們回球的旋轉。

如果是在這種情況下的球友,那麼我建議你們在打球過程中一定要忌驕忌躁,一定要慢慢的前進,從最簡單的發球與接發球入手,從最簡單的旋轉入手。切記不要貪多,一定要一個種類一個種類的去解決。比如說你接不好反膠選手發的下旋短球,那麼你就好好的練習一下搓球摩擦的感覺,並且要盯住對方摩擦時接觸球的部位與用力大小,摩擦的薄厚。那麼回球的下旋強弱都會有所變化,我們要養成盯住對方發球手的感覺,然後下意識形成自己接發球手感的習慣養成。

先從簡單的入手,在慢慢的總結積累經驗,切忌今天感覺自己接好了,明天就覺得自己掌握了就開始好高騖遠。上旋下旋側旋,或者組合起來的旋轉,他的落點大概在哪裡,什麼旋轉有沒有判斷清楚,落臺之後是飄忽的還是拱的。你怎麼樣處理這種發球,你接回去的球落點在哪裡,能否達到控制與反控制,還是給人家創造出了上手的好機會。

如果你每接一種發球,都能夠這樣多思考一點,其實進步會非常快。

第二種情況,有時間發球,而且夜有固定的球友,那麼你要珍惜自己的時間,並且要珍惜,好好利用起來,讓球友先給你發同一種球,你不斷去練習各種擊球時間下接發球的感覺與板型調整。然後你可以換過來你發球,讓隊友接,自己從發球的感覺去體會對方發球是什麼感覺,這樣反向提高自己對發接發的理解。切忌一上來就直接比賽,如果你追求,那麼就不要嫌枯燥。

一開始儘量選擇自己有把握的旋轉,然後慢慢增加難度,適當的去總結經驗,也可以用筆記下來,方便自己查漏補缺。

最後在和顆粒選手去學習,體會他們發各種旋轉時的板型,以及製造旋轉的強弱。

接發球是所有技術裡最難的,所以大家不要妄自菲薄,每個人都有一個積累的過程。你接不好發球的根本原因就是你的積澱還不夠厚。旋轉種類無非就上下側三種,發球種類也無非就是順旋轉發球和逆旋轉發球。多多總結,進步總在不經意之間。

最後祝您球技大漲。


征塵體育


不害怕接發球。

首先,在比賽中業餘球友一般害怕一些不常見發球:

第一種:勾手發球。


這個勾手發球,業餘球友很多人都會吃,久而久之,很多人看著勾手發球。就有點心虛。

主要是看不清楚對手是勾上旋,還是勾下旋。

確實,勾手發球,由於動作快,而且隱蔽,常常在比賽中容易得分。

針對這種情況,個人覺得,先多接別人的勾手發球,或者自己琢磨下怎麼自己發勾手,瞭解摩擦旋轉時間,以及發球手腕動作變化。

第二種:長短位置不一的偷襲發球。


業餘比賽中,特別是對手發你反手位長球,特別難受。回球質量不好控制,又不好側身。而且經常變化長短,位置。弄得自己被對手發球搞暈了。

這種情況,主要是應該穩定自己的思維。多去練習基本功。很簡單,無論正反手球,記住兩個原理

:長球出臺就拉,不去搓。

短球能上步擰拉就擰,不行就劈中間長球。

對於業餘球友來說,其實平時多去練習如何增加自己起板的能力,以及判斷球出臺能力。

所有球來說,一般讓自己覺得難受的球,都是很轉的。對手希望你一碰就冒高,或者出臺。那麼這種球,專業隊員,一般就直接掛起來。很簡單,不論怎樣,旋轉球。一旦過了高點期,到了下降期,球自然而然就沒那麼厲害了。


嗯,以上是我個人觀點,如有其他見解,歡迎留言評論或者關注我。


乒乓球趣談


業餘選手之所以會“害怕“接發球這個環節,歸根結底還是“技術不過關“的表現,要處理好接發球的問題,在日常的訓練與比賽中,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站位:

在職業選手的訓練和比賽中,有一個發球的“潛規則“——發球看站位。也就是在發球之前,一定要下意識的觀察對手的站位,然後決定自己發球的出手方式和位置,反過來說,業餘選手在接發球的處理上,一定要有“積極站位“和“上步卡位“意識。站位要前後適中,左右兼顧。注意觀察和預判,避免被對手利用空擋偷襲。




板型:

由於基礎訓練較少,業餘選手一般很難對來球的落點,位置與旋轉做出準確判斷。所以在接發球時很容易出現“吃旋轉”和“搓高”的問題。這就要求你接發球時一定要注意手腕的放鬆和板型的調整。

動作與發力,

動作幅度與發力問題,也是業餘選手接發球的短板之一。在接發球時,手腕與手臂的動作幅度一定要小,儘量通過搓,蹭的方式找到來球的合力點去借力,而不要主動發力。要學會用小臂帶動手腕與手指的力量去觸球,不要用大臂和身體去加力。




最後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接發球的心態。接發球時,一定不要急、不要慌,始終保持放鬆,平和的心態,平時要多進行發球與接發球的交替練習,多多體會手感與球感的變化。正式比賽時要敢於出手,相信自己。


楚澤平


業餘球友害怕接發球,主要還是針對接發球訓練的少,技術不熟練,一碰就飛或者不過網,要想練好接發球,就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第一,要知道有哪幾種轉球?大概分為上旋、下旋、側旋,而發球一般為下旋和側旋。下旋就是球拍摩擦球的底部,側旋就是球拍摩擦球的側面。

第二,怎麼接發球?側旋就要逆著球的旋轉方向,把球板立起來摩擦過去,把旋轉抵消,或者輕輕的搓一板過去,下旋就要輕輕的挑過去。



還有一定要注意對方可能發一個又快又長的奔球,奔球就是觸球點在球的後部,讓人防不勝防,很容易偷襲成功。

第三,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盯球;盯球板觸球的瞬間揮拍方向和接觸球面來判斷球的旋轉方向,判斷好旋轉方向馬上做出應對接球方法。



不會接發球稱不上會打球,只有多加練習,才能應對自如!


體壇論球


把接發球想的簡單一點,對方發的球無非有三種情況:上旋,不轉和下旋。或者由此演繹出側上旋和側下旋等,沒有太複雜的球。

業餘選手往往被對手的花架子嚇唬住,他一會兒來個高拋球,一會兒來個下蹲發球,一會兒又來個逆旋轉發球——對手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萬變不離其宗,怎麼花樣翻新也是那幾樣旋轉。

接發球時要放鬆,注意力要集中,可以通過觀察對手球拍觸球一剎那的動作來判斷球的旋轉,也可以通過觀察球出手後的運行形態來判斷旋轉情況。

要對對方發的球有個旋轉的判斷,這樣接起來就果斷了。接發球時要主動去控制球,而不是去小心翼翼的碰球。不管什麼樣的旋轉你都可以利用拍形和力量去控制它。比如上旋球直拍可以直接推擋或挑打,橫拍也可以直接彈擊或推挑。出手時拍形要固定,要敢於發力去控制球。接下旋球比較容易,業餘選手都喜歡接下旋球,也是要拍形固定,手腕放鬆,根據自己技戰術控制回球旋轉和落點。業餘選手接側旋球時容易失誤,我認為在正確判斷上下旋的同時注意把球回在對方球桌靠中間的位置,這樣就不至於直接回到球桌外面去了。

其實接發球的難度還在於即把球回過去還要回到非常好的落點,不至於給對手一板打死的的機會。接不好放發球,或者直接丟分,或者被對方直接打死,都是很失士氣的事,所以有時候不惜接發失誤也要把球回到對手難受的位置,不讓對手起勢。

許昕接發球都非常精確,可以看看他的比賽,仔細觀察會受益匪淺。許昕的直拍打法很吃虧,不把發接發環節控制到極致就會非常被動,所以他的發接發精益求精。

現在職業選手都是接發時直接擰拉,許昕在接發球時就非常注意落點和旋轉的變化,你或者選擇回擺,或者強行擰拉。擺短許昕是強項,或回擺找後面的機會進攻,或者出現機會直接打死。對手強行擰拉也出不來高質量的球,許昕也可以反拉佔得主動。

業餘選手是可以通過學習和練習後把發接發環節處理好的。接發不好就輸在起跑線了,後面會很被動。不要把對手的發球想的太複雜,甚至不敢接,發虛,這樣更容易失誤。

接發時要注意接發球前的準備,盯住對手的動作,不要站的太死。很多業餘選手接發球時腳根本不動,這是錯誤的。記得劉國樑曾經說過,接發球時為了啟動更快,注意力更集中,甚至後腳掌都是離開地面的。有時候上一小步接球更好發力控制球,效果也更好。

我是業餘選手,非常喜歡乒乓球運動,但是水平有限,上面寫的肯定有不對的地方,希望高手們指正。謝謝!

在評論區談談你的看法?

關注百姓體育,歡迎一起討論交流!


百姓體育


業餘選手害怕接發球,主要還是摸不清旋轉,不敢接發球。怕一碰到球,球就飛起來出臺,或者一接球就高了,對面來個猛扣,你就懵了,不敢接了。

首先,氣勢上不怕他,有的人瞪個眼,跺個腳有可能心裡就有壓力了。但是這些都是紙老虎。再大的動作發的球還是那樣的。

其次,看清對面發的什麼球,自己心裡有個準備。可以看他的發球動作、手勢、拍型。也可以根據來球判斷。下旋就搓或者擰拉、上旋就直接扣,別接高了、側旋和逆旋就找清旋轉方向,逆著他們的方向。

最重要的還是要多練習接發球。發球其實就那幾種,但是每個人發球的方式、動作不一樣,可能發出來的球也會不一樣,要想戰勝對方,就一直纏著他,和他打,摸清他的套路,想辦法打敗他😋



噼裡啪啦乒乒乓乓


業餘乒友接發球害怕與否,應該建立在乒乓球基本功的基礎上,如果沒有紮實的基本功,接發球的害怕在情理之中,就是乒乓球世界冠軍傳授技藝也是枉然,因為沒有厚實的乒乓球功底作支撐,肯定接發球會害怕。反之,只要接發球方的反作用力大於來球方,自然乒乓球接發球害怕的心態就迎刃而解了。0k


舌尖太保


球技功底各千秋,當屬接發評最優。旋轉規律摸不透,接發吃球準發愁。發來左側向左打,欲接右側往右抽。側上側下板形找,手眼身法步最優。


海天漁夫


接發球最難,看你功底的厚度,和判斷能力,心態緊張的程度熟悉對手和賽感的程度,是衡量一個人的水平


用戶6820788747


對方發來的球,在吃不準的情況下(除長球奔球),一般慢半拍接球,球處於下降期去接球。晚一點觸球,旋轉就不那麼強烈了。出臺球就可以採用掛起來的辦法來過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