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長沙王不姓劉,為什麼沒有按照“白馬之盟”,天下共擊之?

劉邦自從公元前209年在沛縣起兵,與天下諸侯一起,歷時三年而滅秦,封為漢王后,又歷時四年多而亡楚,消滅了最大最強的宿敵項羽,從此統一天下,登基稱帝,是為漢太祖高皇帝。


漢初長沙王不姓劉,為什麼沒有按照“白馬之盟”,天下共擊之?

漢高帝統一天下前後,曾大封異姓為王,不但長沙王非劉姓,其他還有多位並非姓劉。即帝位前封了六個異姓王,即位後又封了兩個異姓王,所以,漢初非劉姓的王多到八位,他們分別是:楚王韓信、淮南王英布、韓王信、梁王彭越、趙王張敖、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閩粵王亡諸。

在即帝位前分封六個異姓王,對於劉邦來說,都是時勢的需要、被迫的結果。比如楚王韓信。當時,楚漢戰爭處於交織期,劉邦與項羽在京索間展開拉鋸戰,為了牽制項羽,劉邦安排大將軍韓信“空手套白狼”,讓手無一兵一卒的韓信去開闢北方戰場。就是在這種艱難情況下,韓信背水一戰,誓死北伐,連續平代、伐趙、降燕、滅齊,為劉邦在與項羽的拉鋸戰中搶奪了先機和勝算,一貫傲氣的劉邦也不得不老實承認:“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所以,韓信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功勞和地位,在平定齊地後,韓信自認為其功足可封王,但他心裡有了這個想法後,又考慮劉邦的感受,因此修書一封,以“齊人狡詐、不易訓服”為由,請求劉邦封自己為假齊王,以威懾齊地武裝,同時也可鎮住南邊的楚軍。對於韓信來說,自己功勞既高,要求也合理。但對於劉邦來說,卻就不是這樣了,我在昏天暗地打仗,勝負難測,你卻在這樣緊急的情況下伸手要官,是可忍,孰不可忍,他真的準備要拿韓信開刀了。在張良、陳平的勸說下,才強忍怒火,封了韓信為齊王。後來考慮到齊地的重要,又調他去楚國,為楚王。這可以看出劉邦封韓信為,王內心是極不情願的。


漢初長沙王不姓劉,為什麼沒有按照“白馬之盟”,天下共擊之?

其他幾位異姓王的分封,有的是為了開闢疆場,有的是為牽制項羽,有的是為穩定一方,但諸多理由中,均有這種不情願或者時勢需要的理由在內,甚至在他登基後分封的長沙王吳芮和閩粵王亡諸,也是為了穩定而不得不採取的措施。都有著內心的無奈。正因為是無奈之舉,他在坐穩帝位後,第一件事就是清除異姓王,先後剪除燕王臧荼、楚王韓信、梁王彭越、韓王信、淮南王英布等,其他未剪除的異姓王,則是因為他們對政權和自己的帝位沒有構成威脅。

關於“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一語,出自《史記,呂太后本紀》中高陵之語,《本紀》記載說:“太后稱制,議欲立諸呂為王,問右丞相王陵。王陵曰:“高帝刑白馬盟曰‘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這就是劉邦與大臣所謂的“白馬之盟”。劉邦叫人殺了一匹大白馬,再把馬血滴入酒中,與諸大臣歃血為盟說:“從今而後,非劉氏而王,非有功而侯者,天下共擊之!”大臣們也宣誓:“從今而後,非劉氏而王,非有功而侯者,天下共擊之!”

之所以與大臣們共立此誓,是因為劉邦在剪除諸位異姓王后,對劉氏的天下是否能穩定、是否能萬代千秋沒有底氣,加上呂后一族勢力漸大,他擔心自己的江山改姓,遂與諸位股肱之臣盟誓,以確保劉氏江山的穩固。然而,再堅固的誓約也只能保一時,而且治標不治本,沒有長遠的規劃,沒有科學的制度,沒有確保制度長遠執行的措施,再牢固的誓言,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土崩瓦解的。


漢初長沙王不姓劉,為什麼沒有按照“白馬之盟”,天下共擊之?

至於漢初長沙王吳芮非劉姓,天下沒有共擊之,這是因為吳芮是“白馬之盟”以前分封的,不適合盟約處理範圍,再加上吳芮對劉邦的皇位和後代不構成威脅,自然沒有剪除的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