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寫給妻子的一首詩,短短20字卻含有無限情味,動人心絃

古往今來,故國鄉土之思、骨肉親情之念、摯友離合之感,不知道牽動了多少中華兒女的心絃。思鄉懷人,自然也就成了我國古典詩詞中的一個永恆主題。如唐代詩人杜甫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表達的便是家國之愁、懷鄉之思。再如宋代詞人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達的則是骨肉親情之念。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王維寫給妻子的一首詩,短短20字卻含有無限情味,動人心絃

雖然不同作者的閱歷和心境不同,所表達出來的情思也不同,但是這些詩詞作品無疑都含有無限情味,動人心絃。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雜詩·其二》,正是一首這樣的千古名作。它出自於唐代詩人王維之手,是王維組詩作品《雜詩三首》中的第二首,也是王維擬江南樂府民歌風格,所寫的一首思鄉懷人之作。

王維寫給妻子的一首詩,短短20字卻含有無限情味,動人心絃

而根據王維的《雜詩·其一》:“家住孟津河,門對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書家中否?”,我們可以得知王維所懷之人,正是遠在家中的妻子。因此這首詩的主要內容,便是把王維對故鄉和妻子的思念,在短短20字中含蓄、濃烈、深厚的表現出來。那麼王維在這首詩中是如何具體來表現這種鄉土之思和親情之念的呢?

王維寫給妻子的一首詩,短短20字卻含有無限情味,動人心絃

《雜詩·其二》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首先,我們來看詩的前兩句“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即您剛剛從我們家鄉而來,一定知道家鄉的情事?。乍看之下,這兩句不過是口頭語的淡淡一問。但詩歌有平淡之美,即詩人以平淡的語言包藏優雅的情景、深沉的感慨、豐富的感情。顯然,王維的這首詩便含有這種平淡之美,它不是淡而無味,而是淡而有思致。

王維寫給妻子的一首詩,短短20字卻含有無限情味,動人心絃

眾所周知,古代交通極不便利,通信也極不發達。因此對於王維這樣離家很久的遊子來說,它自然就不能隨時向家鄉人詢問家鄉的情事,更不可能像我們今天透過各種網絡媒介去了解家鄉的情事。所以這裡王維好不容易遇到了一個從家鄉出來的人,他想要打聽家鄉情事的迫切感,和關心的事情之多就不言而喻了。

然後,我們再來看詩的後兩句“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即請問您來的時候,我家綺窗前那棵寒梅有沒有開花?如果按照詩歌的情感遞進來看,這兩句詩所提到的事自然就是詩人最關心的事。但王維既沒有詢問家中妻子的情況,又沒有詢問其他重要的事,反而問起窗前的寒梅有沒有開花?這似乎有點不走尋常路。

王維寫給妻子的一首詩,短短20字卻含有無限情味,動人心絃

但恰恰就是這樣別具一格的一筆,體現出了王維表現情感的高超技藝。我們知道詩歌中常常會有綺窗、綺樓等詞語,而詩人的重點又往往在那窗戶、樓閣後的人。這裡王維沒有細說,但不難想象窗後之人就是他魂牽夢繞、久久思念的妻子。至於又為何突出寒梅,或許王維當初正是在這個時間離開家鄉,又或許它是夫妻二人的見證。

王維寫給妻子的一首詩,短短20字卻含有無限情味,動人心絃

總之,這裡王維對於感情的表露,格外含蓄、濃烈、深厚。正如清代黃叔燦在《唐詩箋評》中所說:“綺窗前”三字,含情無限。從詩歌手法來看,王維這首詩又符合以小見大、以少總多的藝術特點。即在萬千意象中,只選擇窗前那一樹梅花,便能透露出無限情味,表達出對故鄉和妻子的思念之深切,同時又能引發讀者對無限遐想。

綜觀王維的這首詩,寫得質樸自然,雖然只有短短20字,但感情真摯動人,含有無限情味,動人心絃。最後,讀完王維的這首小詩,你有沒有想起家鄉的什麼事,或什麼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