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唐玄宗和公主都粉他,究竟是如何成為佛系藝術男神的?

王維,唐玄宗和公主都粉他,究竟是如何成為佛系藝術男神的?


王維,唐玄宗和公主都粉他,究竟是如何成為佛系藝術男神的?

王維的藝術形象


中美史課堂上,教授問聽課的女博士們:古代的藝術家你們最喜歡誰?他以為大家會回答蘇東坡,結果答案無一例外是王維。理由很統一:王維是高富帥又多才多藝不花心。果然顏值即正義啊。穿越了千年,王維依然是女孩子心中的文藝男神。


王維被後世文壇尊為“文人畫鼻祖”山水畫南宗代表人物,琴棋詩書畫印無一不精,是跨界大才子。青少年時就風華絕代有著高遠的政治抱負,一心想入宰相之職兼濟天下。連唐玄宗和玉真公主都是他的粉絲,在世時也是文藝界大IP。那麼,如此意氣風發的青年才俊是如何成為萬物皆空、垂範後世佛系詩人和佛系藝術家的?


這是一場命運的安排。


王維,唐玄宗和公主都粉他,究竟是如何成為佛系藝術男神的?

江干雪霽圖


跨界才子少年行


王維自幼是精英教育下培養出的別人家的孩子。


王維是李白的同齡人,出生與去世的年齡均相當。於武則天長安元年(701年)出生在蒲州(今運城永濟市),是當時為名門的太原王氏。其祖上推為東晉平定董卓內亂的功臣王允,世代為官。到了王維,因其聰明過人才華早顯,更被寄於光耀門庭的厚望。王維的祖父是宮廷樂師,給了王維音樂上的基因;父親精通書法,母親是虔誠佛教徒,故王維的字為摩詰,幼年便顯現繪畫天賦,至於精英教育中不可缺少的詩歌文章,王維也不在話下。加之長相清俊,就是擁有完美人設的高富帥沒錯了。同樣幸運的是,他還有一個小一歲的弟弟王縉,一樣聰明才情兼具,日後和哥哥一樣成為大唐不可或缺的人才。王維的命運,亦和弟弟密切相連。


十五歲時去京城應試,由於他能寫一手好詩,工於書畫,而且還有音樂天賦,所以少年王維一至京城便立即成為王公貴族的寵兒。當時的玄宗剛做上帝位且正值青壯年,十分器重文藝界,藝術界和整個盛唐的大氣氛一樣生機勃勃,從業者和愛好者眾。“新豐美酒鬥十千,咸陽遊俠多少年。相逢意氣為君飲,繫馬高樓垂楊邊。”玄宗看到這首詩拍案叫絕,得知作者為未成年的孩子時,更是大為欣賞;王維可不是曇花一現的偽才子,17歲繼續寫出“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連玉真公主也對其迷得不要不要的,一度成為他的緋聞女友。


試想,若李白杜甫們不會寫詩,他們的魅力還剩下什麼,估計大多成了酒鬼。而王維不會詩歌文章,還可以是著名的音樂家、畫家。這樣的全才不多見,詩畫合一的歷史使命必然是屬於他的。


唐玄宗開元十九年(731年),王維狀元及第;一說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才21歲,便取得如此耀目成績,王維的壯志凌雲在望啊。這樣的成就換成別人,可能欣喜如狂,可對於王維,也許僅是尋常事。也許因為音樂名聲太盛,王維中進士後被任太樂丞,是樂團的管理者。這和王維治天下的抱負差距實在太大。但是王維不擔心,他以為以自己的名聲和才華,以皇帝和眾好友的寵愛,總是會得到應有官職的。也許,聰明的王維想以犯錯來引起皇帝關注,調任他去合適的位置。於是,在伶人彩排時舞黃獅子(正式演給皇帝看時才可舞黃色,平時只可用紅色)並未加以阻止,貶為濟州司倉參軍。也就是貶到了山東當倉庫管理員。王維高估了自己和皇帝的關係。


至此,王維依然沒有灰心,還在期待著命運的轉機。


王維,唐玄宗和公主都粉他,究竟是如何成為佛系藝術男神的?

雪溪圖


中年初啟“空空”模式


在山東當倉管員幾年後唐玄宗封禪泰山,大赦天下。王維趁機問朝廷好友們,是否有望官復原職。大哥們告訴他一招:先辭職再找機會入朝。


王維趁機回了老家等時機,他在入京當官前娶了名門崔氏的小姐為妻,自此方得和重逢。此時,父親已逝,弟弟王晉也入了朝廷當官。富N代的王維和妻子家都不差錢,在家等入仕機會時過去了桃源生活,琴棋書畫般的的美好時光也很不錯,但是一場厄運給與了王維重創。一年後妻子難產去世。少年喪服,中年喪妻。三十多歲成為被事業拋棄的布衣。曾經榮耀加身、繁華富貴的王維,臨近崩潰。


百般痛苦中,王維開始以佛教為救贖。“何以為空,以空空”。王維瞬間看透了人世般,以為自己沒有什麼可以失去了。在佛教的支撐下,王維慢慢從痛苦中爬出來,繼續寫詩繪畫。值得一提的是,妻子去世後,王維再未婚娶,不似東坡、白居易等妻妾成群,這也是獲得當代女孩子們認可的重要原因吧


王維,唐玄宗和公主都粉他,究竟是如何成為佛系藝術男神的?

輞川圖局部


王維,唐玄宗和公主都粉他,究竟是如何成為佛系藝術男神的?

藍田煙雨圖


入輞川開創山水田園詩


王維被認為文人畫鼻祖,禪意繪畫是如何形成的,這和他的命運息息相關。


在後世在一次次的改寫中,他成了一個標榜,一種答案。王維的詩歌成就在邊塞詩、山水田園詩和贈友人詩三種。為我們的語言貢獻了很多精彩的句式,讓陶淵明之後的山水田園詩歌有了繼承。解決了詩和視覺的矛盾。


在王維之前,詩歌和繪畫沒有交集,王維將之做了打通,詩畫合一,但是,年輕時候並沒有做到。他和李思訓都是畫以寫實山水。


在家讀了幾年佛書,寫詩畫畫幾年之後。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張九齡當了宰相,在弟弟引薦下,當了右拾遺。雖然地位不高,但可以見到皇帝,受到提升的可能性大。但以王維此時與世無爭的個性,這些也並非多麼重要的事情了。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王維調任監察御史,後奉命出塞,擔任涼州河西節度幕判官。此時,寫下大量邊塞詩:《從軍行》、《隴西行》、《燕支行》、《觀獵》、《使至塞上》、《出塞作》等。但是以王維看淡世事的心境,他並未覺得戰死沙場是多麼驕傲的事情,其邊塞詩與別人比也少了壯志豪氣,他覺得這些幼稚。也許,人生的挫折讓王維少了銳氣,但是,他因此開啟了另一片大千世界。至此,他的終極使命還有待完成。


王維四十歲被調回京城,男人四十一枝花,正是創造事業巔峰的好年華。而此時的王維一心只想修身養性。此時張九齡已經下課,李林甫接其相位。還用他,他只是用他的名士之名只是充當門面,他只是個棋子。對此,王維依然不介意,他利用官僚生活的空餘時間,

在京城的南藍田山麓買下了前朝官員詩人宋之問的別墅,重新加以翻修以修養身心。該別墅原主人宋之問備受爭議,別墅一直空閒無人敢買,但那是一座很寬闊的去處,有山有湖,有樹林也有溪谷,其間散佈著若干館舍。王維不介意,劇目皆空的人介意什麼?在此,與他的知心好友度著悠閒自在、半官半隱的生活。寫下大量田園山水詩。使山水詩的成就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是他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突出貢獻。如《渭川田家》《春中田園作》《新晴野望》《山居秋暝》《青溪》《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等。其中的禪意歷歷在目,被後人叫做“詩佛”。


王維在此成為小圈子的文壇領袖,還寫了《山水論》:“凡畫山水,意在筆先。丈山尺樹,寸馬分人。遠人無目,遠樹無枝。遠山無石,隱隱如眉;遠水無波,高與雲齊。此是訣也。”


王維,唐玄宗和公主都粉他,究竟是如何成為佛系藝術男神的?

寫《聞逆賊凝**作樂》詩時的王維


晚年開創文人山水畫


在輞川時,王維還未開創詩畫合一的藝術形式,他此時和李思訓一樣圍繞傳統青綠寫實山水創作,沒有徹底進化到水墨山水。青綠善於色彩水墨善於筆墨。青綠很難表現意境詩意,只有高度概括才能實現超越自然的力量。筆墨在此可以發揮出意象,可以產生高遠的意義。此時的王維,需要經歷更大的命運安排,需要更大的一場劫難。


這場劫難出現在輞川安逸生活的十年後,安祿山攻入長安,王維和其他名士一樣被迫入職給事中。無慾無求的他再次成為政治的棋子。但是,依然被安祿山軟禁。對此,王維不是沒有憤怒,公元755年他寫下了後來的保命詩,這一首《聞逆賊凝**作樂》是這樣說的:


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葉落空宮裡,凝**頭奏管絃。


後來,安史之亂平息李亨當帝,懲治叛徒時,輪到王維,弟弟王縉因平叛亂有功,願意以消減官職來保哥哥,而王維的《聞逆賊凝**作樂》更是證明了其無反叛之心。於是,王維只是被降職並未給與治罪。


這場此劫難之後,王維徹底萬事皆空。晚年,他將別墅捐給佛院。徹底隱居寫詩畫畫去了。他的尚書右丞(相當於現在國家副部級幹部)的職務還在,卻開始了“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的藝術人生,至此,王維徹底成了佛系藝術家。


也是這個時期,王維成為了山水文人畫鼻祖,完成了詩畫合一的使命。作品從青綠山水轉向為水墨山水。但是,因其繪畫作品並無真跡傳世,我們今天可以看到的只是疑似作品。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大文豪蘇東坡推王維為山水文人畫鼻祖,後人無有異議。相傳王維畫作有:滄州圖、輞川圖、寒林、黃梅出山圖、藍田煙雨圖、江行初雪、雪圖、曲江春遊圖、雪景山居圖、扇圖、秋林晚岫圖等等。


王維的詩《畫》中雲:遠看山有色,近看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這是王維的佛系。


結束語:761年,王維以佛系詩人和藝術家的身份去世

。王右丞的初心是成為濟天下的英雄,一系列人生際遇使他成為在世和後世眼中的佛系文藝男神。為文化史留下別開新裁的重要篇章。


這未嘗不是另一種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