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懶小學生”火了,造句投機取巧老師卻給了對號,網友:沒毛病

父母陪孩子寫作業是佛系修行,整個人都被磨平了,孩子還是不會啊,記不住啊。父母就忍不住發火,花了那麼多時間就全是無用功的深深無力。

造句投機取巧的孩子火了

有一位好脾氣的超級奶爸,每天輔導孩子寫作業。有一天他也開始著急了,不過還是很平和,他家孩子的造句,在網絡火爆了。

原來是孩子剛考完試需要家長過目簽字,他翻看孩子的答案,有點哭笑不得。遣詞造句中孩子是不是太偷懶了。馬失前蹄,造句,我馬失前蹄;痛快淋漓,造句,我痛快淋漓。

他看到答案就想發火,但是老師可是畫了勾,老師的教學質量有問題吧。難道是自己脫節了,他趕緊把這答案公佈到微博,聽聽其他家長看法。

有的人說沒問題,老師都說是對的。有的說,完全是偷懶,句子都不完整。雖然很有趣,但學知識還得花功夫。

“最懶小學生”火了,造句投機取巧老師卻給了對號,網友:沒毛病


面對孩子不端正的態度,爸爸最後還是花了點功夫,讓孩子重新造了句。這位爸爸還是期待孩子能夠認真對待學習,畢竟誰都不希望孩子濫竽充數。

這位爸爸的表現還是挺好,輔導孩子父母要保持不急的好心態不容易。就有人分享了:為了心態平和輔導孩子,和孩子約法三章。寫作業提前上廁所、吃東西。孩子在一邊寫作業,自己在一邊看看書,等有問題時再幫忙看看。

給孩子輔導功課,也只是給些思路,對於孩子答案的對錯,自己也不在意,孩子沒有掌握的知識,放心給老師來補充。

這樣孩子面對家長時候也不會反感、不知所措,家長也能有預期性的心平氣和對待孩子。

“最懶小學生”火了,造句投機取巧老師卻給了對號,網友:沒毛病


如何培養孩子思維的靈活性?

對於這個造句偷懶孩子,有人認可,孩子的靈活與思維活躍性,難得沒有受到大人思維框架的限制。而孩子要保持這種活躍性是要花點功夫。

比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觀察。有的孩子靈活多變,父母可發掘孩子的潛力,帶孩子觀察周圍的生活細節,鼓勵孩子多提問題,自己去找答案。

或者父母可陪孩子玩互動的遊戲。孩子都喜歡有趣和形象化的東西。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玩,通過各種不同的益智遊戲,來拓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或者父母可以拋出問題讓孩子找答案。父母可以在一件生活小事上嘗試互動提問,有各種開放性的答案,讓孩子去思考尋找,鼓勵提問與思考。

或者父母帶著孩子出門長見識。孩子小的時候可以多走些地方,參加不同的活動,接觸人和事多了,孩子的見識增加,思維自然會更活躍。

“最懶小學生”火了,造句投機取巧老師卻給了對號,網友:沒毛病


輔導孩子寫作業如何保持心平氣和

生活中,家長輔導孩子不發火不是不可以,看看你能做到幾點。

1.父母降低期望值,保持穩定情緒。

孩子的世界父母會不懂。家長或許歇斯底里的發火,會讓孩子恐懼,而且也會打亂孩子思路。

2.孩子遇到難題給引導思路。

偷懶的父母沒了耐心,告訴孩子答案,這樣孩子會依賴,不如空著,讓老師發現教學中的弱點

3.父母開放思維,明白沒有唯一答案。

有的父母思維固化,總要正確答案。其實有些科目,孩子解題思路很多,答案也很開放性。

“最懶小學生”火了,造句投機取巧老師卻給了對號,網友:沒毛病

總之,父母在陪伴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更多還是讓位給孩子,作業是孩子的,讓他按照自己的思路來,天馬行空的答案或許會讓人生氣,換一種積極角度引導,你會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育兒難題找小巧媽咪,家庭教育從小做起,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小巧媽咪,幫你解決育兒大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