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化送上“排憂處方”開展心理疏導和跑腿代辦服務

開化縣自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來,高度重視防控工作,實施地毯式排查,網格化管理,嚴格實施隔離措施,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但是,在隔離點和居家觀察點,這裡隔離病毒嚴防死守的背後卻傳遞著源源不斷的關懷。

給心穿上“防護服”

“高醫生,我們在這裡多天,要多久才能離開?“我家裡的小孩沒人照顧,能否回去看望下?”2月2日,在古田山隔離點,開化第三醫院的精神科醫生高崇旺正通過微信對被隔離的人員進行一對一的心理輔導服務。

據自疫情發生以來,高醫生每天都會在微信群裡分享疫情防控知識和解答群眾的問題。微信群裡任何時候,只要有疑問、有困難、有需求,他會在第一時間“群裡現身”給予解答、幫助。

开化送上“排忧处方”开展心理疏导和跑腿代办服务

身心均健康,才能打好這場“戰役”。為加強防控疫情相關心理疏導和危機干預工作,開化縣市民心理諮詢熱線24小時開放,還組織了一批精神科醫生、心理諮詢師、心理治療師組成的專家隊伍,開展針對醫學觀察人員、一線醫護人員、一線工作者等群體的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目前,已派遣心理專家前往相關醫院、集中隔離場所,對被隔離者進行了心理干預,對工作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也進行了心理疏導。

今年72歲的高崇旺,從醫40多年,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心理醫生。“請讓我上一線。”面對疫情,已經退休的高崇旺本可以安心地在家陪親人過春節,但是當看到醫院招募通知,又立即衝鋒向前,為醫學觀察人員開展健康指導、心理疏導……

“我們除了做好疫情科普知識的宣傳,更多的就是傾聽他們的傾訴,安撫他們的情緒。”說到隔離場所的人員,高崇旺表示,面對過多接觸負面的信息和隔離封閉環境下,被隔離者出現焦慮的情緒,這也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但如果不及時疏導,負面情緒會逐步累加,造成焦慮,甚至引發心理疾病。

從目前與隔離人員交流來看,大部分隔離人員均對目前的狀況表示理解,有一定的心理預期,待14天觀察期結束就可以離開隔離點,基本上都可以通過自我調節消化不良情緒。

大山裡的 “跑腿隊”

“大米50斤,豬肉10斤,粉幹10斤,油10斤……”1月30日下午,開化縣村頭鎮前莊村網格員胡紅香認真對照清單,選購村民所需的物品。她說,自己主要負責採買物品,每次都要裝滿一車回到村裡。

开化送上“排忧处方”开展心理疏导和跑腿代办服务

胡紅香稱自己和其他黨員志願者是村民的“跑腿隊”,村民通過微信群或者電話聯繫網格員及聯戶黨員提出需求,專職網格員統計代辦事情並根據類型和輕重緩急進行分類,最後將清單交給“跑腿隊”統一代辦。取快遞、退訂車票、打印材料、代購生活用品,只要村民提需求,他們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滿足。

开化送上“排忧处方”开展心理疏导和跑腿代办服务

在開化這座山城,像這樣的“跑腿隊”遍佈了每個鄉鎮。為全面做好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開化縣對返開人員實行居家隔離觀察,除此之外也呼籲居民儘量不要外出。但隨著食品及生活用品的消耗,需要出門採購的村民也越來越多,“跑腿隊”也就應運而生:群眾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提出需求,“跑腿隊”實行代辦,既滿足了群眾要求,又減少人員流動。

开化送上“排忧处方”开展心理疏导和跑腿代办服务

池淮鎮星新社區共有湖北返鄉人員10名,居家隔離過程中,網格員周桂蘭就是他們的生活保障後勤。1月27日晚,蘭馨苑小區的居家隔離對象在微信群中提出了需求:“我們需要口罩,麻煩幫我買二十個。”“家裡水果沒了,天天吃這些菜小孩子都吃膩了。”周桂蘭看到後立即應答。第二天上午,林精鍇等人收到消息後打開家門,新鮮蔬菜、豬肉等物品已經放在了地上。

“‘周阿姨’上門為大家做好服務,自己卻‘三過家門而不入。”聽到大家的讚譽,周桂蘭不好意思地表示,自己是社區工作人員又是黨員,疫情當前,只是在儘自己的一份力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