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nCoV急性呼吸疾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會自愈嗎?

編審專家:

目前數據顯示輕症的2019-nCoV急性呼吸疾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在醫生指導下居家隔離,合理用藥,保證通風和休息,優化營養,合理運動是可以自愈的;重症患者則需要在定點醫院接受專業治療。


2019-nCoV急性呼吸疾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會自愈嗎?


一、什麼是輕症?

輕症指症狀溫和且沒有基礎疾病,僅表現為發熱,體溫低於38℃,可自行退熱,無呼吸困難,不需要吸氧,無腹瀉、嘔吐,無精神狀態變化,如說胡話、嗜睡等。

二、什麼是重症?

2019-nCoV急性呼吸疾病重症病例是指病人生命體徵不穩定,病情變化迅速,兩個以上的器官系統功能不穩定,減退或衰竭,病情發展可能會危及到病人的生命。

免疫功能較差的人群,如老年人、孕產婦、肝腎功能障礙者等,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病情進展相對更快,嚴重程度更高。很多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也可能因為嚴重的炎症反應,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等。

(一)符合下列任何一條為重症

l 呼吸窘迫,呼吸頻率(RR)≥30 次/分;

l 靜息狀態下,指氧飽和度≤93%;

l 動脈血氧分壓(PaO2)/吸氧濃度(FiO2)≤300mmHg(1mmHg=0.133kPa)。

(二)符合以下情況之一者為危重症

l 出現呼吸衰竭,且需要機械通氣;

l 出現休克;

l 合併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 ICU 監護治療。

三、輕症者怎麼居家隔離?

是否進行家中隔離需要謹慎的臨床判斷,並且需要評估患者家中的安全性,居家隔離需要醫護人員全程指導,直至康復。

(一)衛生防護

l 患者應住在通風良好、溫度適宜的單人間,並拒絕任何人探訪。限制看護人數,如果需要最好安排一位身體狀況良好並且沒有慢性病的人。

l 限制患者的活動並最小化共享空間,確保共享空間通風良好。

l 所有人都應做好呼吸道防護,患者咳嗽、打噴嚏時,需要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者用紙巾及彎曲的手肘掩護,事後需用流動的清水和肥皂清洗面部及雙手。

l 看護人員和患者共處一室,應按規範戴好口罩(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口罩緊貼面部,不留縫隙,佩戴好後切勿再觸碰和調整。口罩佩戴夠四小時,以及變溼、汙染後須立即更換,換後及時洗手。

l 與患者接觸前應穿一件長的外衣,如圍裙,離開後將外衣掛在通風處,並減少不必要的接觸。

l 看護人員需帶好一次性手套,與患者有任何接觸或進入患者隔離空間後,都需要清洗雙手,洗後最好用一次性紙巾擦手。

l 患者及看護人員佩戴後的口罩和使用過的紙巾應使用有蓋的垃圾桶定點放置,並用漂白劑(漂白劑:水=1:99)噴灑直至溼透,後應紮緊垃圾袋。

l 患者使用過後的毛巾、衣物、床單等均需在60~90℃熱水下清洗,並在陽光下暴曬。

l 患者房間內的傢俱、地面每天均需要用消毒液擦拭。

l 患者應使用專門的碗筷,使用過後要用熱水煮沸消毒至少15分鐘。

l 看護人員應避免直接接觸患者的排洩物,處理前需帶好一次性手套、護目鏡等。

(二)病情監護

l 每天觀察被隔離者身體情況,作好記錄。

l 出現不適,如呼吸困難、胸痛、嘔吐、腹瀉、說胡話、嗜睡等症狀,應及時向醫務人員溝通。

l 已確診的、病情相對較輕的感染者,如果症狀不見好轉或加重,請即刻前往最近的定點醫院。

(三)飲食

l 避免接觸活禽、野味。

l 合理飲食,營養均衡,宜食用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好消化,易吸收的食物,如雞蛋羹、清炒蔬菜等。

l 隔離期間應多喝溫水,多吃水果。

(四)生活作息

l 遵醫囑用藥。

l 戒菸限酒,提高機體免疫力。

l 作息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l 可以在隔離區適當地進行一些簡單的運動。

在對症治療的基礎上,積極防治併發症,治療基礎疾病,預防繼發感染,及時進行器官功能支持。

(一)呼吸支持

無創機械通氣2小時,病情無改善,或患者不能耐受無創通氣、氣道分泌物增多、劇烈咳嗽,或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應及時過渡到有創機械通氣。有創機械通氣採取小潮氣量“肺保護性通氣策略”,降低呼吸機相關肺損傷。必要時採取俯臥位通氣、肺復張或體外膜肺氧合(ECMO)等。

(二)循環支持

充分液體復甦的基礎上,改善微循環,使用血管活性藥物,必要時進行血流動力學監測。

醫生會可根據患者呼吸困難程度、胸部影像學進展情況,酌情短期內(3~5 天)使用糖皮質激素,如甲潑尼龍;亦可靜脈輸入血必淨 ;使用腸道微生態調節劑,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預防繼發細菌感染;有條件情況下可考慮恢復期血漿治療。

五、什麼情況下提示病情好轉?

患者出現以下情況提示病情好轉。

l 感到舒服。

l 食慾改善。

l 體溫從發熱狀態開始下降。

l C-反應蛋白降到10mg/L以內。

六、什麼情況下提示治癒了?

患者的症狀完全消失後至少3天,兩次病毒核酸RT-PCR檢測(間隔24小時)均陰性。

七、治癒後需要注意什麼?

l 已確診的患者確認痊癒後需及時消毒使用過的用具、衣物等,對房間進行徹底的消毒打掃。

l 治癒後仍應做好防護,避免二次感染。

參考文獻

1.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 http://www.nhc.gov.cn/xcs/zhengcwj/202001/4294563ed35b43209b31739bd0785e67.shtml

2.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指南:2019-nCoV相關重症感染臨床指南.2020.02.

3.世界衛生組織官方英文版患有輕症和接觸者管理的可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家庭護理臨時指導,原文鏈接https://www.who.int/internal-publications-detail/home-care-for-patients-with-suspected-novel-coronavirus-(nCoV)-infection-presenting-with-mild-symptoms-and-management-of-contacts

4.何劍鋒,宋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護.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