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頭頸腫瘤研究進展年終盤點

硬核總結 | 2019 頭頸腫瘤研究進展年終盤點

2019年歲末

座標成都

國內頭頸腫瘤大咖齊聚

無論您是否親臨現場聆聽

都有必要閱讀、收藏和轉發

硬核总结 | 2019 头颈肿瘤研究进展年终盘点
硬核总结 | 2019 头颈肿瘤研究进展年终盘点

復發/轉移頭頸部鱗癌治療何去何從?免疫、靶向,誰與爭鋒?在本期,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副秘書長、CSCO頭頸部腫瘤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的郭曄教授將為大家指點迷津。2019年全年頭頸腫瘤研究進展,只看這一篇就夠了!

硬核总结 | 2019 头颈肿瘤研究进展年终盘点

焦點一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KEYNOTE-048無疑是2019年頭頸部腫瘤最受關注的研究之一,該研究結果似乎預示著復發/轉移性頭頸部鱗癌一線治療的變革1,2該項3期隨機對照研究入組了882例復發或轉移性頭頸部鱗癌患者,隨機分組接受帕博利珠單抗單藥、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化療或西妥昔單抗聯合化療的方案,同時免疫和靶向治療藥物在化療結束後給予維持(圖1)。

硬核总结 | 2019 头颈肿瘤研究进展年终盘点

圖1 KEYNOTE-048研究設計

帕博利珠單抗單藥治療效果如何?在PD-L1高表達人群中療效較好。

從單藥治療組的結果分析來看,在CPS ≥ 20的患者中,帕博利珠單抗單藥組的中位OS顯著高於EXTREME組(14.9 vs 10.7個月);在CPS ≥ 1的患者中,帕博利珠單抗單藥組的中位OS同樣顯著高於EXTREME組(12.3 vs 10.3個月);而在1≤CPS≤19的患者中,帕博利珠單抗單藥組的中位OS與EXTREME方案組無明顯差異(圖2)。與此同時,單藥組的腫瘤緩解率(ORR)和PFS都明顯低於EXTREME方案組。這組結果提示我們,如果選擇單藥治療,需挑選PD-L1高表達,即CPS≥20的患者。免疫治療單藥的缺點也暴露無遺,即腫瘤縮小慢、部分患者進展快,而整體OS的獲益可能歸因於部分CPS ≥ 20患者的領頭效應。

硬核总结 | 2019 头颈肿瘤研究进展年终盘点

圖2 帕博利珠單抗單藥在ITT人群,CPS≥1和≥20組的數據

如何預測帕博利珠單抗的療效?TPS預測作用有限,需更關注CPS。

該研究對TPS以50%為界進行了分層分析,結果令人大跌眼鏡,其顯示帕博利珠單抗單藥組OS僅在TPS<50%人群有獲益(11.6 vs 10.3個月),而在TPS≥50%人群則未見OS獲益(圖3)。提示我們僅檢測腫瘤細胞的PD-L1表達是遠遠不夠的,TPS並非很好的預測因子,我們更需要關注CPS。

硬核总结 | 2019 头颈肿瘤研究进展年终盘点

圖3 帕博利珠單抗 在TPS≥50%和<50%組的數據

KEYNOTE-048研究是否預示著頭頸部腫瘤進入了免疫治療的時代?針對復發/轉移性頭頸部鱗癌的一線治療,在免疫和靶向之間,究竟該如何選擇?

首先確認患者的PD-L1狀態。如果PD-L1呈高表達(如CPS≥20)且腫瘤進展緩慢,可考慮PD-1單藥治療。根據KEYNOTE-048研究結果,這類患者單藥治療的效果非常好,OS達到15個月,但ORR只有20%多。因此,免疫單藥更適合腫瘤進展較慢的患者,而腫瘤進展很快的患者,往往尚未等到免疫治療起效就會發生PD。需要指出的是,亞洲人群中PD-L1高表達的比例相比白種人要低,在KEYNOTE-048研究中,CPS≥20的患者比例接近25%,但根據現有的臨床數據來看,大部分中國患者位於中間狀態(CPS 1-19)或者陰性。

如果PD-L1表達不高或者狀態未知,則有兩種選擇:第一種為化療聯合西妥昔單抗,尤其是順鉑聯合西妥昔單抗。這種方案有效率達40-50%,此結論在臨床試驗和真實世界、在不同人群中都經過驗證3,4,5

第二種為化療聯合PD-1。雖然KEYNOTE-048研究顯示一線化療聯合PD-1比化療聯合靶向的OS有2個月的獲益,但前者的ORR和PFS無任何改善,因此這2個月OS的獲益很可能來源於少部分對PD-1治療很有效的患者的長期生存。而現有的CPS檢測無法將這類患者挑選出來。此外,整個KEYNOTE-048研究入組的亞洲人比較少(只有幾十例),而在亞洲人群的分析中,PD-1聯合化療並沒有顯示出比西妥昔單抗聯合化療更優。因此如果根據KEYNOTE-048研究結果對所有患者都用PD-1聯合化療,雖然可行,但是實際臨床實踐中仍需要考慮如下問題:1)原研藥物治療費用高;2)假進展風險高;3)15%的患者會出現比較嚴重的免疫相關不良事件。此外,跟國外不同的是,在我國前來就診的患者往往都是進展較快的,就診時腫瘤已侵犯皮膚、血管等,因此西妥昔單抗聯合化療在復發/轉移性頭頸部鱗癌治療中的地位仍不可忽視。

焦點二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療效預測

在2019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年會上對KN-040研究做了更新報道,進一步強調了TPS與CPS的區別。TPS主要計算的是腫瘤細胞陽性比例,而CPS除了腫瘤細胞還包括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

該研究表明,CPS≥50或TPS≥50%,則PD-1治療效果較好;CPS<50或TPS<50%,則PD-1治療不能獲益6(圖4)。結合之前的KEYNOTE-048研究,CPS相比TPS更有預測價值,說明腫瘤是否表達PD-L1並不那麼重要,效應細胞中PD-L1的表達更為重要。

硬核总结 | 2019 头颈肿瘤研究进展年终盘点

圖4 KN-040 CPS/TPS療效預測

焦點三 免疫超進展的風險管理與應對策略

免疫超進展(HPD)一直是醫生和患者最擔心的問題之一,首先需要明確超進展的定義:1)治療失敗時間(TTF)

PD-1/PD-L1導致HPD有5種潛在機制8(圖5),A-D機制為形成免疫抑制微環境,協助腫瘤細胞免疫逃逸,間接加速腫瘤生長;E機制通過致癌基因的激活直接促進腫瘤細胞生長。超進展在免疫單藥治療過程中更易出現。

硬核总结 | 2019 头颈肿瘤研究进展年终盘点

圖5 PD-1/PD-L1導致HPD的5種潛在機制

哪些病人可能會發生超進展?目前有三種基因需要引起大家的警惕9

1)MDM2/MDM4擴增:P53突變在頭頸部惡性腫瘤中很常見,該基因是P53下游基因。如果患者有MDM2/MDM4擴增,單藥免疫治療需非常謹慎;

2)EGFR突變:頭頸部惡性腫瘤幾乎都有EGFR擴增,但若患者有EGFR少見突變,更容易發生超進展,此結果在肺癌中已得到證實;

3)FGFR高表達:更容易發生超進展。

2019年ESMO的一項研究發現,超進展患者的預後非常差,中位PFS只有1.8個月,OS只有3.7個月,而沒有發生超進展的患者,中位PFS和OS分別有3.5月和8.3個月10(圖6)。臨床中一旦發現超進展,需立刻給予解救治療,解救治療方案包括化療和靶向治療。在復發/轉移性頭頸部鱗癌的免疫治療中,局部復發的患者相比遠處轉移的患者更易發生免疫超進展

10。建議有條件的患者先行二代測序,將高風險的基因排除再決定後續治療方案。

硬核总结 | 2019 头颈肿瘤研究进展年终盘点

圖6 發生HPD後應儘快轉換為挽救性治療

焦點四 西妥昔單抗聯合化療方案優化

今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還披露了另外一項研究——TPEXTREME研究的結果(圖7)。

硬核总结 | 2019 头颈肿瘤研究进展年终盘点

圖7 TPEx方案可以成為一線治療方案的選擇

與EXTREME方案相比,TPEx方案用多西他賽替換了氟尿嘧啶。結果顯示,與6個週期的EXTREME方案相比,4個週期的TPEx(多西他賽+順鉑+西妥昔單抗)方案OS以及PFS數據未達到統計學優效性假設,但是TPEx方案的依從性和安全性更好。雖然費用更高(需要預防性升白,多西他賽更貴),TPEx的優勢也很明顯:患者可以少接受兩程化療,且後續治療頻率優化為每兩週一次西妥昔單抗治療,更加便捷。

焦點五 老年患者的優化策略

2019年ESMO年會有一項研究是針對老年患者的一線優化治療。該研究用CGA(老年評估系統)將老年患者分成功能狀態較好(ELAN-FIT)以及功能狀態較差(ELAN-UNFIT)兩個研究組。ELAN-FIT研究採用西妥昔單抗+卡鉑+氟尿嘧啶,ELAN-UNFIT研究則分別使用西妥昔單抗或甲氨蝶呤單藥。ELAN-FIT組ORR為40%,中位OS達到了14.7個月,證實了西妥昔單抗聯合卡鉑和氟尿嘧啶方案在ELAN-FIT老年患者中的療效。而ELAN-UNFIT研究患者中西妥昔單抗組和甲氨蝶呤組在OS及PFS未顯示明顯差異,兩組的PFS都在3個月以內,還需進一步探索其他合適的治療方案。

硬核总结 | 2019 头颈肿瘤研究进展年终盘点硬核总结 | 2019 头颈肿瘤研究进展年终盘点

焦點六 其他創新藥物的進展

Debio1143(細胞凋亡蛋白抑制劑 IAPi)可以通過抑制細胞凋亡通路,降低腫瘤細胞在放射治療過程中的耐藥性。

該項法國多中心II期臨床試驗入組了96名需行同步放化療的局部晚期頭頸部鱗癌患者,在同步放化療同期分別加用Debio1143和安慰劑。研究結果發現試驗藥物組PFS有顯著改善(圖8),OS持續隨訪中11。目前此藥物正在進行全球多中心III期臨床試驗。

硬核总结 | 2019 头颈肿瘤研究进展年终盘点

圖8 Debio1143聯合CRT顯著改善LA SCCHN的PFS

AL101(泛NOTCH抑制劑)在NOTCH活化突變的復發/轉移腺樣囊性癌患者中初步的療效和安全性得到驗證。研究顯示25例患者中PR率達22%12,這在對放化療不敏感的腺樣囊腺癌中已是較大突破。

Monalizumab(新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為靶向NK細胞及CD8+T細胞NKG2A受體的單抗。腫瘤細胞表達NKG2A配體可以同時抑制NK細胞以及T細胞(圖9),Monalizumab的作用原理與PD-1相似,但此藥物單藥有效率十分有限,需與西妥昔單抗聯用顯示出協同效應。

硬核总结 | 2019 头颈肿瘤研究进展年终盘点

圖9 Monalizumab 靶向NK細胞及CD8+T細胞NKG2A受體的單抗

研究數據顯示,Monalizumab聯合西妥昔單抗用於經過治療的復發/轉移性頭頸部鱗癌,將PFS和OS分別延長至4.5個月和8.5個月13(圖10)。我們也期待在未來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會有更多的聯合,造福患者。

硬核总结 | 2019 头颈肿瘤研究进展年终盘点

圖10 Monalizumab聯合西妥昔單抗用於治療R/M SCCHN的隨訪數據

2019年頭頸腫瘤研究的重要進展已經為您梳理完畢。2020春天已至,萬象更新。期待在今年,我們能見證頭頸腫瘤的更多進展,讓更多患者生存更久、生活質量更高!醫脈通“頭頸E學院”即將上線,為您追蹤和呈現最前沿的頭頸腫瘤醫學資訊,敬請期待!

CHN/ERBMCRC/0320/0060

【參考文獻】

1. Burtness B, et al. Lancet 2019. pii:S0140-6736(19)32591–7.

2. Keytruda SmPC, November 2019.

3. Vermorken JB, et al. N Engl J Med2008;359:1116–1127.

4. Cetuximab SmPC. June 2019.

5. NCCN Guidelines: Head and Neck Cancers V2.2019.

6. Cohen et al. ESMO 2019

7. Kim CG, et al. Ann Oncol, 2019.

8. Champiat S, et al. Nat Rev Clin Oncol, 2018.

9. Kato S,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17.

10. Saâda-Bouzid, et al, Ann Oncol, 2017.

11. Tao et al. ESTRO 2018.

12. 2019 ESMO 1148 Poster.

13. Galot et al. ESMO 2019

硬核总结 | 2019 头颈肿瘤研究进展年终盘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