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些農村贍養老人都是兒子的事,嫁出去的女兒拒絕贍養老人,你們怎麼看?

鋼鏰也堅強


這是農村幾百年來所形成的不成文的風俗。男兒養老,男兒享受遺產繼承,男人是家庭的主宰。而女兒則屬於嫁出去的人,潑出去的水,無權分割父母財產。這是陋習,現正在逐漸改變。但殘酷的現實,正在挑戰這種陋習。一,作為兒子,財產繼承了,但未必能做到父母所期盼的那種養老,混蛋兒子大有人在。二,女兒嫁出去了,雖然沒得到多少財產,但對待父母是真心實意的愛,一點不摻假的疼。由此可見,這種陋習該改改了。老人的養老觀念也該變變了。


想想88665


作為女婿,我也從我的角度來說說自己的看法。第一,瞻養岳父母,不管兒子女兒無可厚非。但是我有話說。

當我們孩子出生的時候,我二老已不在人世,我們夫妻倆什麼也不懂,孩子出生沒幾天岳母來了只住一晚就走了。這且不談。生在農村的我生活本來就困難,出去打工的路費感謝岳母,借我100,回來我就還上了。至於兒子今天回來拿300花了,明天回來500花了,尋常事。這裡我要說的當時他們家經濟條件很好。我所說的這些,無非就是說女兒嫁出去真有父母已把她當外人了。想跟兒子一樣那你在農村能找幾家?說起來我也是個爭氣的男人,再苦也不能讓老婆受氣受累。這麼多年的努力我沒白費。終於讓一家過上幸福的生活。如今岳母老了,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有的兒子不想問了。說要我們女兒也拿錢出來。這是沒什麼,關鍵這麼多年的心理一直不平衡,況且兒子又不是養不起。你老人家來我們家,生活上、護理上絕對好,我也不會讓任何人出一分錢給我。但老人看毛病什麼的錢你兒子必須得出。個人觀點:在農村,如果你做兒子的沒那個能耐養老人,女兒養沒什麼。如果你有能力,你就不要扯上做女兒的出錢。


蘇北好男人


我就是一個農村的女兒,也同樣是一個農村的兒媳婦,這樣的問題很好理解,在我們心裡覺得是老輩傳統下來的思想,所以我們做姑娘時省吃儉用賺來的錢也留給了哥哥,賺錢蓋的房子也成了哥哥的,而且結婚時還不能在新房結,在以前小時候父母蓋的老房子裡面出門的,自己賺錢蓋的房子,哥哥連個房間都沒有留給我和妹妹兩個,更加沒有給我們買一張床,回來都是睡他們結婚時的一張舊沙發,只可以睡一個人,個子大點一個人都睡不下,還好我們個子小,都不到1.5米,想想這些付出有點心寒,哥哥和父母都覺得理所當然該給他們,而且結婚了父母也經常問我們要錢給哥還賬,說是借,但結婚了懷孕生子,在家帶孩子,根本沒出去打工賺錢,也沒錢借了,自己要用錢都沒有,老爸還生氣,說是養兒防老,我覺得我哥根本沒盡到那個義務,後面我們女兒都嫁出去了,沒人賺錢給家裡用了,父母老了在家種地幫忙帶孩子,他們兩口子就出去打工,中間父母種我們以前六個女兒在家分的地,還有果樹,收入就拿來幫哥哥養兩個孩子和人情打送,生病了也是捱得近的姐姐們照顧,媽媽生大病住院姐姐們在家輪流照顧,我和妹妹在外面,寄錢回來治病,哥哥沒出錢後面報銷的錢也歸哥哥,還有親戚來看老媽的錢也哥哥拿了存起來了,說怕老媽病嚴重錢放那都不知道,父母也甘心給兒子,雖然兒子不怎麼孝順,最終他們的心裡還是隻有兒子,我們女兒只做到問心無愧,所以好多說養老防老只是做樣子,生兒子名聲好聽點,最後老媽死的時候靠兒子來拿號棍,其實農村也有好的兒子,我家是典型的重男輕女思想,所以我覺得哥哥按道理真的沒有養父母,還得了父母不少好處,每個節氣我們女兒送禮的錢最後都到了他的口袋,有時候嫂子不在家,飯都沒吃一口,那錢也沒有買東西給父母,都拿了貼補他們家用,有時候覺得父母一大把年齡還要幫哥哥做事看家,想接父母去住幾天,他們都不會去,最多吃頓飯就走,惦記家裡的雞鴨鵝,農村兒子起到的作用就是清明節時去給父母掃墓,7月14給過世的父母燒紙錢,當然也有孝順的兒子,我們那看到的基本上就是這樣的,所以老人家老了也要身體好,自己能動能吃,等到睡在床上讓人來侍候就是離死不遠,像我們家女兒多的父母還過得好點,兒子多的每餐端飯放在房間就出去,生病的老人真可憐


江西蘭姐談情感


說說我家的情況吧,我哥生前跟父母就相處不好,還說她不是母親親生的,母親只生了三個女兒之類的話。父母大半精力花在他和他孩子身上,從來沒有一個好字,沒敬養老人一天,常說負擔重,他老婆一直就說以後不養二老,說他們有三個女兒養。前幾年哥哥病逝,臨終前悔悟,痛心自己以前沒孝父母,也再不能為父母盡孝。可惜沒有後悔藥。之前父母的用度都是我們姐妹支付,哥去世後,我們要父母隨我們住。老父發誓死都要死在自己家裡。要我回去建房養老,兩妹遠嫁外地,我也不是很近。老父找來族人去跟嫂子做工作,她們母子都不答應,說老人的一切都是他們的。還罵我不要瞼,去搶她們的財產。說她們有能力養老。父母族人也沒辦法。過了這幾年,逄年過節從不叫老人一起吃頓飯,生病從不過問。更別說給錢,現在二老生活還能自理,我們姐妹付錢就行,萬一哪天需要照顧吃喝,真不知怎麼辦。嫁出門的女,在孃家就是弱勢。責任是你的,其他一切都不屬於你,包括自己名下的責任田。娘婆二家都沒你的份。整個黑市人一般。嫁出的女兒養老,真的好為難,社會觀念不友持女兒回娘養老,法律意義上的子女平等也難解決家庭內部那些紛紛擾擾,難!難死我了!!!


蠻王后裔


這個問題,在我們農村很正常,也是不爭的事實,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說,這都是農村老一輩重男輕女的原始表現,所留下來的習俗,是個不爭的事實!

其次,正常情況下,一般的女兒出嫁的時候,在我們這原來是基本不陪嫁妝的,現在家家條件好了,有點陪嫁,但是與娶媳婦那是小巫見大巫,無法相比,現在我們這沒有三十多萬不用想娶媳婦,已經不看男孩優不優秀了,沒錢那就打光棍!一家的錢基本都是給兒子娶媳婦了,兒子長心就不會追要女孩給父母的養老錢!

三,在農村,一般都是兒子(有一個)和父母不分家的,父母所掙得錢,基本都給這個兒子了,房子,地,還有其他的收入,所以,正常情況下,這個兒子都不掙給老人的養老錢!

四,有我們這,就是姊妹多的,一般的時候,都是和父母一起居住的兒子,養老的,其他兒子也是象徵性的給點,也不是均攤的!

四,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養老發生的糾紛很少,現在的女兒,在逢年過節的,回孃家都會給父母錢,買衣服水果小食品什麼的都不少拿,加起來都不少花,所以家家和父母居住的兒子基本不在乎這些!

五,家家都有個各別,事事都有個特殊,也有因贍養父母子女之間發生糾紛的,出現了糾紛就是先親戚朋友出面調解,調解不了的經過司法部門,實在不行就是法院解決了!

以上純屬個人經歷,如有不同觀點,請來評論區評論!


風的浪漫gga1


雖然說贍養老人,兒子女兒都一樣的義務。可有多少父母會兒子女兒一視同仁呢?我爺爺奶奶那代人沒有做到,把一切都給了兒子,以至於女兒不聞不問,過年過節都不帶去看望的。我爸媽這代嘴上說兒子女兒一樣的,其實根本不一樣,有好處都是兒子的,有難事就是閨女的。雖然父母也偏心,但我也會盡力贍養父母,幹活出錢從來不退縮,有時也會有怨言。父母現在身體健康,不到六十,沒有養老金,每年收入要是不給兒子,生活會更加優越,2019年二月開始每個月一人200零花錢,明知道都用來給侄子買吃的了,但我盡心了。所以說嫁出去的閨女不贍養老人都是有原因的!


簡單204278754849


在農村就是這樣表面是兒子在贍養父母,女兒沒有贍養父母,實際上父母要麼花的是自己的錢要麼是女兒的錢,哪個是花兒子的錢了。比如說:我父母吧!有一兒倆女表面上是和弟弟一家過,實際上弟弟從不給他們錢花,也不買東西,父母不少受累,還不落好。姐姐過年過節給父母買東西,我過年.過節.過生日都是成千的給,每年都給6000左右。什麼叫兒子養老,兒子養個屁了。


不忘V初心


農村裡的老人們有兒子的心態安逸,即使和兒子分過也覺的自己有靠山老有所養,住的是自己的家,為兒子娶妻生孑操勞一輩,兒子養老是天經地義的事。還常唸叨一句彥語,孝順閨女是跑道的,生分媳婦是守孝的。

現實生活也確實如此。我的老父話到八十三,一直和小弟一家生活,他看著年令相仿的四個孫子好不熱鬧,公媳關係非常好。而我和妹妹可真是跑道的。生病時我出錢他們出力,安葬時有兒孑女兒不太操心,出錢就行。問題的關健是家道和睦互相幫襯才行。我非常感謝我的弟弟和弟媳。有他們曰常照看老父我才能安心在外工作。


用戶945260711041


傳統影響了。嫁出的女等於潑出的水這話不知從何而來?其次是女孩的孃家財產不讓女孩繼承,也就不指望女孩養老,這也是傳統習俗,好多老人也沒給兒子留下什麼,但他們很多義不容辭責無旁貸的去盡了贍養老人的義務。現在法律規定子女權利義務另當別論了。本人沒繼承父輩片瓦,還“繼承”了家庭債務!一九七五年家庭債務八百,老大和我各承擔四百,老么十歲沒給他分賬。我沒成家,老大三孩子。最後老大還二百二、我再加一百八。咬咬牙、挺過來了。不怪老人,家母病逝、生產隊處水窩子、隊長太沒經營管理能力所至。父親由我和老么承擔贍養、活到八十九歲每人一年轉,八十九歲歲末老人安祥離去。


浪舟582


無論傳統或者理法,只要是兒女都應當贍養父母!不明白哪裡來的女兒不用贍養。

說說我家情況吧!無論是我媽還是我婆婆,都是和舅舅一起贍養老人的,某種程度比舅舅付出要多些(老人生活費加吃藥看門診等等是女兒管,除非住院才平攤)。在贍養父母這塊我爸爸只是做了自己身為女婿該做的(接送老人就醫,生病掏錢,送吃送喝等小事),本應是本分,但很多人都會誇我爸(我爸很好,但我總感覺因為進本分被誇,這個事很違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