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同英语表面上是为了和国际接轨,但是间接让中国损失了很多优秀人才吗?

KagarinoKirie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题主希望讨论两个话题。

第一,英语是为了与国际接轨?与国际接轨,当然需要英语。但绝对不需要全民都学英语。有部分人能翻译,有机器能翻译,基本上就可以接轨了。绝大部分人,会26个字母这个水平足够了,根本没有必要花大力气去学英语。

第二,谈到人才,英语就很必要了。原因很简单。与科技有关的专业,都离不开英语。因为最先进的科技,美国等是绝对优势。想要赶上甚至超过美国的科技,没有英语不可能。学术水平高的科技文献,基本上都是英语的。

怎么算人才?很多人觉得自己本来可以成为人才,特别是很多父母觉得孩子是人才。真是没数了,211录取率,当下已经扩招很多了,但是山东才不到5%!以前精英教育时代,比例更低,本科生甚至中专生都是佼佼者。211985这些人算不算人才?肯定还不能都算。因为大学以下的知识,水平实在太低了。大学里发奋图强才有点成才的可能性。

但是问题是,如果选拔考试不考英语,让他们上了211以后再花时间学英语?

台湾香港,名校直接英文教材,甚至英文授课,难不成他们都忘了自己是中华民族?大陆学生,硕士以上,没有英语,几乎不可能学到先进的知识。我不敢说自己是什么人才。我每天读的书,英文为主。高水平科技文献,翻译过来的根本没法看,翻译得好的太少太少了。而且要知道,国人发表高水平论文也是用英语的。这没办法,或许若干年后,我们有巨大优势了,可能就好了。

确实,有英语不好的但是其他科目好的学生。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因为英语考不上好大学甚至考不上大学,的确可惜。但是,这些人都是人才???恐怕这些人里面,真能成才的极少吧。换一个角度,有某科目很好,其他科目好菜的选手,能不能奢望只考他擅长的科目?以目前的情况,恐怕不现实。

就说说考试。绝大部分没上过大学的人,根本没有对付考试的能力。要知道,对付考试,必须有策略。熟悉考点题型,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才有可能考得好。就说英语考不好的人,你们扪心自问,有没有自己做过自我分析,到底知不知道为什么考不好,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在哪,单词,听力,阅读,写作到底是什么地方不行?想要得高分,该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并且坚决实施?从来都是能短时间学会的那些科目,就跟着老师“学”,甚至学得“有兴趣”,甚至就感觉自己很是人才了。

绝大部分人,连怎么对付考试都不知道,还敢信誓旦旦地说什么英语重要不重要的问题,真是可以了。

很容易理解,大多数人都想上大学,上好大学,有好工作,多挣钱。但是有几人真正是想学习并且成才的?只要想一件事,高考报志愿时,有多少人不是经过道听途说,胡思乱想,最后胡乱报了一个志愿?上了大学的好多都是糊里糊涂地上了,从来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学什么专业,不知道自己到底强势在哪,更不知道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说了很多,有些很不中听。准备好了,喷我吧。


菜鸡速通理工基础


和国际社会并轨,开设英语课,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我们不能失去自我,把英语的地位捧上了天,毕竟我们是中国人,真正用的上英语的人太少了。

现在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英语,中学英语课和语文课并驾齐驱,中考.高考分值一样,浪费了学生太多的时间。学生为了考试总分上去,为了升入好一点的学校,不得不拼命地去学英语,甚至还要花重金去请人补课,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真有点劳民伤财,让人苦不堪言。毫不客气地说,很多人只是把英语当作了中考和高考的一块敲门砖而已。

与此同时,国语被忽视,被冷落,地位降低,学生也不那么用心地去学,于是,学生的字写不好,文章中错字连篇,病句频出,词不达意。长此以往,何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君不见,英语补习班林立,门庭若市,主动去补语文的又有几人?现在想来,七十年代流传的“我是中润人,何必学外文。不会ABC,照样当好接班人”还似乎有一定的道理。

我个人认为:在中小学减少英语课时;中考和高考降低英语的分值;增加语文课时和考试分值,彰显语文的突出地位,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努力学习国语。大学毕业后,需要英语的人可以在上岗前去专业机构进行英语培训。国家的英语人才培养,有外语学院和大学的外语系就足够了。

以上是我的拙见,欢迎指正!


赵先生110047856


我非常赞成这种观点:

第一是学生要花一半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英语才能达到同语数一样的效果!

第二是真正用英语翻译中文和用于阅读英文科研论文的只有总人数的万分之二!

第三是绑架九千九百九十八个学生放弃学习其他外语和少数民族语言陪两个同学学习英语!

第四强迫那些为了评职称去学英语的,基本上都是弄虚作假,劳民伤财!

第五是对那些人生规划学习其他外语的人才,简直就是屠杀!

第六强迫学英语同当年强迫学日语有过之而无不及!埋葬了无计其数的个性化人才!

第七,这是教育领域和人才领域的最大的不平等!

请网友们阅读我巜中国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一文!


综改1


这问题问得很正确,许许多多在校生将三分之一时间白白浪费在英语上,其它学科没时间去探讨,去消化。间按损失非常大。建议英语科目应该自由选学。


不625398


把英语从必考科目,改为选修科目,为对英语不感趣或者没有那么大需要天赋的群体扩宽上升通道的门槛,提供更多的选择,是对国家有利的。认为英语重要和感兴趣的人,不会因为不必考就不去学习英语,现在学习英语的学习渠道很多,依然会学好这门语言。个人认为,改为选修,更合理。


分皿弓岁


用人工智能取代翻译后,就不用学英语了,把学英语的头脑用来学科技就会产生更多干实事的人才。


手机用户91944753846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毕业,工作之后不怎么接触英语,久而久之,为之费心费神过了四六级英语也就遗忘了,这不是人才精力浪费吗?既然现在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有英语专业人才,为什么一定要所有人具备半瓶水的英语?我就是英语被害者,初中功课除了英语其他都还可以,曾经全乡第一,唯独英语补课等各种办法没效果,老师也说英语不过关其他成绩一律作废,继续学业没希望了,中考、高考死定了,我也就放弃了学业!


A波娃2


我是赞同这种说法的!

以自己为例,我当年高考读的是文科,但是我来自农村,那时候的英语师资特别缺乏,自己也对英语不感兴趣,导致英语特别垃圾!结果高考时候,英语拖了后腿,导致我最后只能去读师范。后来想考研究生,又是英语作梗,只能放弃!到了单位,还要考职称英语,结果我评职称又因英语而推迟了数年!说来都是泪啊!



最近有人大委员提议将英语改为选修课!得到很多网友点赞支持!

支持者认为:

第一,英语耽误了很多人才,很多人本可以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有所作为的。但是,因为英语的原因,最终只能作罢!

第二,英语作为外语,不应该有那么高的地位!世界上非英语国家中,唯独我国是全民学英语,而且还是强制性的!



第三,英语基本无用,有多达90%的人,在苦学英语十几年后,直接将英语丢弃。可以说英语基本无用,即使用,也是一知半解的哑巴英语!

第四,英语现在自己成为了一种产业了,除了满足某些人的赚钱需求之外,又有什么实在用处呢?



第五,英语应该是少数需要的人来学习,而不是这样拖着全民来学。

第六,现在科技发达,很多软件已经能够流利翻译,根本不知道不需要辛苦去学习英语了!

……

所以说,英语真的没有存在的必要!即使要,也要将其设为选修课!


姑苏讲堂


我不论别人怎么认为,我就是被英语耽搁的,我上学的时候语文和数学加政治课特别优秀,每次都是考90分以上,后来被英语直接拉下马了,怎么也学不会那倒霉东西!30年前考学校只准考一次哦!个人认为国家应该单独培养专业人员吧!大力提拔和培养在数学,语文等单科方面有天赋的人才!


张岳峰5008198034


我觉得中国这20年的教育,一门英语让很多偏才止步优秀高等教育学府,我高中时学理科,我同桌就是这样一位偏才,他的数理化特别好,平时考试数理化我都不如他,但是我比较平均,语文和英语比他好点,综合下来我总分可能还比他高点。高考分数出来了,他理综290,数学130多(那年数学很难,能考过100的都寥寥无几),但是英语,我比他多几十分,他没及格,语文也比他高点,理综200多点,总分下来,我比他还多了十几分。

而且,他平时都是不怎么学习的那类,在我们班属于出名的贪玩的类型,平时喜欢开小差上课睡觉,要么就是下课去上网,一玩玩一夜的那种,平时也不见他学习多努力,班主任也是经常对他有爱又恨。

但是他最终只能去桂林一个二本,旅游管理专业……

大家说说,这种人是不是属于那种鬼才,如果放在中科大,能否成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