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女兒今年下半年升初中,不知道選公辦還是私立,有哪些建議?

田麗麗703


這個問題是許多家長都非常糾結的問題,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所以會盡自己所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環境,在選擇公立還是私立學校方面,我有以下幾方面的分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就資源而言,應該是私立學校更好點,因為私立學校畢竟是靠著更優質的師資力量,硬件教學設施,管理制度,因為就是靠這些方面吸引生源的!公立學校現在投入也越來越大,這些方面都在逐漸改善,並不是說的天壤之別!

2就花費來看,很明顯私立學校是以盈利為目的的,而公立學校是服務大眾的,所以私立學校的花費會更高!

3就學生來看,私立學校的學生大多都是來自收入穩定,生活質量較好的家庭,認識的新同學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得到的幫助可能會更大點,但是可能這裡面的富家子弟更多,所以可能脾氣都被家長慣壞了,當然也是個別,這個也需要考慮的!

4就您孩子的情況來看,如果成績優秀,在哪裡都可以,因為二者本質上並無太大差別,學校只是提供一個學習環境,而學習好壞還是在自己!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對您有幫助,也希望您的孩子成績越來越好!


逗小旭的VLOG


今天正好在一個群裡看到了一位家長的微信。這位家長幫她女兒諮詢國際學校的就讀路徑。她女兒前年小升初,家長找了關係把女兒辦到了天津一家以掐尖招生,管理相當嚴格,魔鬼學習營般的學校,結果到了初二,學習成績總在墊底的孩子徹底跟不上,學習完全沒信心了。於是家長又開始忙不迭替女兒琢磨出國就讀的路子。

我還認識一位家長,家裡估計很有背景的樣子,父母從小學灌輸給孩子的價值觀明顯畸形:孩子啥都不用愁,孩子未來的工作和人生盡在他們的掌控範圍之內(孩子在上小學)。小升初的時候,別的孩子都在埋頭苦讀,奮戰小升初,家長給孩子說的話是:“沒事,兒子,咱有的是門路,保證讓你上一個好的中學。”父母是真的有門路,給兒子聯繫好了某著名的掐尖招生的私立中學,但為了遮人耳目,先在普通中學上1個月,中途轉學過去。這孩子很不安分,入學不到一個月,由於過於張揚和頑劣,被人舉報,轉往好中學的計劃泡湯了。

現在這個孩子還呆在由搖號生構成的普通公立學校裡,學習成績基本是墊底的水準。普通學校成績尚且墊底,在掐尖招生的私立學校又會如何自無需多言。

引用這兩個故事是想說明什麼呢?就是家長對自己孩子的錯誤認知,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無法客觀認知自己的孩子,只知道盲目選擇,盲目從眾,追隨著熱點和風潮走。這種選擇下的結果就可能會是:家長選的往往不是最適合自己孩子的,對孩子而言反而有可能是最糟糕的選擇。

回到這個問題,要做選擇先需要家長對自己孩子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認知。自己孩子的學習是屬於中上還是中下?孩子的學習自覺性如何?孩子的學習悟性如何?父母是否有充分的陪讀時間?孩子的承壓情況如何?家庭經濟情況如何?……

前一段時間也看到了一個媽媽的微信,她孩子小升初趕上了搖號,被搖到了收底校,三年來家長督促,孩子自己努力,從全校的102名一步步拼爭到了年級前三,他們學校每年都有近20個學生能升入重點高中。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假如這個孩子一開始去的是掐尖的私立校,會被會被打擊到體無完膚甚至完全喪失學習的信心?

從這個層面而言,任何選擇都意味著高度的不確定性。

回到這個問題,什麼樣的孩子最適合掐尖招生的私立學校?

我個人覺得成績中上,家長無暇管理和監督,孩子自律性不夠的孩子最適合,這樣的孩子有一定的學習潛力,他們需要的是一個管理嚴格,競爭氛圍濃厚的學校去把他們的學習潛力極大地激發出來。

成績頂尖和成績中下的學生,其實擇校意義反而不是太大。就前者而言,孩子學習成績非常優秀,自律性強,學習天賦高,學習很努力,家長能夠監督到位,那麼,這樣的孩子,我個人覺得到哪裡都不會差。去年小升初,我身邊就有好幾位家長遵循的是“就近選擇”原則,即使孩子分數足夠高,已經夠得上私立初中的分數線,但家長還是選擇了家門口的公立中學,我想,這種選擇裡包含了家長對自己,對孩子的自信。去年天津市一所私立初中掐尖招生,面試第一名的孩子就來自於一所排名特別靠後的普通小學。

而對於學習很差的孩子而言,擇校意義也不大。因為奇蹟畢竟是少數,與其擠破腦袋讓孩子去名校墊底,讓孩子處於鄙視鏈的最低端,不如讓孩子在普通中學裡自由快樂長大。

最後引用我一句特別欣賞的話作為這篇回答的結束:“教育跟談戀愛一樣,不存在‘最好的’,只存在‘最合適的’。最匹配自己的,就是最合適的。甲之砒霜,乙之玫瑰。”而

要弄清楚什麼是最適合自己孩子的,父母需要做的是把目光轉向孩子,轉向自身,客觀評估自己的孩子,客觀地評估孩子所具有的各種條件,這樣出發點下的選擇才是最正確,最有效的選擇。

以上,供參考。


孫衛華


其實這不但是題主糾結的問題,應該也是很多即將升入初中的小學家長面臨的問題。畢竟選擇公辦還是私立,主要取決於孩子本身的特點和家裡的實際情況。因為題主沒有詳細描述,所以我們只能通過各個方面綜合來分析一下。



選擇私立的原因。

私立學校整體而言要比公立學校的升學率高,主要原因是因為生源質量好,老師管理嚴格,學校的整體學風比較濃厚。那麼哪些孩子適合上私立學校呢?

  • 所劃片的公立學校質量很差,這樣的學校一般不但教學質量差,而且校風比較亂。孩子不但不能保證很好的學習,還可能遭遇校園欺凌,或者學一些壞毛病。
  • 家長工作比較忙,對孩子的管理時間比較少。有不少私立學校是安排住宿的,即使是走讀學校也會延長放學時間和中午安排午自習,這可以解決不少家長接送孩子的後顧之憂。
  • 孩子腦子夠用,但是學習習慣太差,缺乏自律性。主要是想通過私立老師嚴格的管理,和比較濃厚的學風,幫助孩子把潛力發揮出來。這樣的孩子一般抓得緊,成績都就能上去,一放鬆成績就會下來。
  • 家裡的經濟條件可以支撐孩子私立學校的費用。近幾年私立學校的費用是節節攀升,所以想要選擇私立學校一定要有經濟做後盾。



可以考慮公立學校的原因。

公立學校雖然整體而言不如私立學校教學質量好,但是公立學校中也有很多老牌學校,學校裡的師資藏龍臥虎,學校的教學理念成熟。

  1. 如果劃片對應的公立學校,在本地區升學率排名靠前。甚至完全可以和私立學校抗衡,就沒有必要花高價錢送到私立學校去,應該說私立學校有的,這樣的公立學校一點不差。
  2. 能夠進入到較好公立學校的精英班。這樣的學校非常重視對尖子生的培養,會把主要的精力放到培優上。如果孩子能夠進入到較好公立學校的精英班,也能享受到高度負責的管理和老師更多的關注。
  3. 孩子成績穩定自律性很強,非常有上進心。一般這樣的孩子性格穩重,對自己的要求嚴格,有極強的上進心,又不容易被周圍環境所打擾。也就是基本上具備了尖子生的特質,這樣的孩子即使放到公立學校也會得到老師的關注,再加上自己的個人能力,同樣是出類拔萃的。



總結:我覺得在報考學校的時候沒有必要盲目跟風,每個家庭和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並不相同,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無論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都離不開優質的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只能是參與者,而絕對不是旁觀者。


軒老師談教育


私立學校普通人上不起。一年六萬學費。生活費一萬多[捂臉][捂臉][捂臉][捂臉][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再補補課。一年十萬沒了



深思2485




能提分的大劉


公辦和私立不應當是你選擇的標準,而是應該著重考察學校的校風和學會,考查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教育教學管理的能力。

但是我有一個建議,最好選擇有高中學段的初中學校。為什麼呢?初中畢業不是目標,考大學才是關鍵。

六年一貫制的學校能夠站在高中的課程標準和高考的角度設計初中教學,會考慮初高中課程內容的銜接,考慮學生的長遠發展。

我教過的許多學生有的來自私立中學,有的來自公辦中學,但是隻要那個學校只有初中沒有高中,那些學生到了高中,成績會很快滑落下去。

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是這類學校只是把孩子培養到初中畢業目標就完成了,於是對學生進行“竭澤而漁”式教育,即我們常說的“潛力被挖光了”。

而那些有高中的初中,他們考慮得更為長遠,常常是以高考作為目標,比較淡化中考的考察,因此初中學生在校壓力較小,並且各門學科都能開齊開足,更有利於學生長遠發展。

在現在普遍重視教育的背景下,教育抓得都細而實,不分公辦民辦。但是如果有的初中為了提升成績,不惜一切代價,加班加點,雖然初中成績會很好,但是高中發展得並不怎麼太好。

不知我這樣解釋能否對你有所啟幫助?我現在供職於私立學校的高中部,對於學生的擇校,我更建議家長要綜合考慮小孩子的承受能力和三年之後高中生活的規劃。

總之,不建議把孩子送進只注重眼前而不注重長遠的初中學校,只要您的孩子三年之後還想上高中讀大學。


青衫李探花


看見你的提問我小孩上了民辦,現在像一國兩制,民辦與公辦,民辦學校收費,公辦學校免費,公辦教育人性化,民辦教育軍事化,像是磁鐵的N極和S極,可以自由選擇。


過兩天1963


建議選擇公辦教育

一般的義務教育階段具有義務、免費和普遍的特點,其目的是培養孩子在德智體方面全面發展,以提高孩子素質為目標。也就是說義務教育階段更注重的是教育過程。義務教育屬於社會公共事業,能開展不同類型的教育活動,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私立初中肯定是以賺錢為目的,以提高學生成績為目標。通過配備優秀教師、小班組織上課、延長學習時間、加強學習力度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成績。雖然有一定程度違背孩子成長規律,但是不可否認孩子的成績要好於公辦教育。對於目前以成績為評價目標的升學體系,具有很大的優勢。

無論選擇公辦初中或私立初中,關鍵是需要家人的陪伴和督促。孩子這個時期正處於發育期和叛逆期,需要家長與孩子溝通與交流,防止孩子思想上或行為上有所偏差而耽擱了學習。


小鄧教師


給孩子適合的教育,是要從孩子的優勢方面去做選擇上私立還是公立學校。

如果實在發現不了孩子的優勢,那麼就要多跟孩子老師交流一下。


孝賢文化


成績好,又有經濟條件建議上私立,較嚴格要求,升高中率比公立高,公立要執行教育局精神減負,升高中率偏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