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要是免費開放鴻蒙系統,在國內能打敗安卓蘋果嗎?

我是8號


華為要想“鴻蒙”成功,需要無條件放棄自己手機業務。軟件系統,走開放之路的微軟、谷歌,他們在硬件之路上走的多麼謹小慎微、磕磕絆絆?他們無能嗎?他們是避免與自己的生態盟友競爭。任何生態內的競爭,都是毀滅性的。


井151276607


兩點:

一、如果國家行政干預,那麼很簡單,頭部互聯網企業一抓、主要競爭對手一限,打敗蘋果、安卓一夜之間的事。

二、國家不干預單靠市場自由競爭,即便在國內,鴻蒙打敗蘋果、安卓的可能性極小極小……小到幾乎不可能。我知道花粉肯定不喜歡這樣的結論,華為是何等毀天滅地般強大的存在,怎麼可能在國內都搞不過它們?這一點,去看看手機操作系統的發展歷程就可以拋棄幻想了。比如安卓,10年的時間凝聚了全世界多少工程師、開發者的心血?不斷地調試、完善、開發,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這可是智能手機從無到普及世界的黃金10年!

以普通人的視角想想:天文數字般龐大的手機用戶,只有ios、安卓兩個操作系統,再擠進一個難道很難麼?事實證明真的很難!多少巨頭嘗試了?拿微軟來說,一家這麼有底蘊有實力的公司在安卓還沒長成撐天大樹之前就發力入局,結果都沒能活下來,現在微軟也擁抱了安卓。講到這你該明白了華為什麼“一夜之間替換安卓”的營銷是多麼浮誇。

最後,針對第一點,國家行政干預的可能性極小,因為國內智能手機發展得紅紅火火,到今天一切的生態都是建立在ios、安卓之上,你要推倒重來的話這損失是難以想象的,真到了那天恐怕離世界大戰都不遠了,所以,別聽華為忽悠!


旭光2025


安卓一直開源,打敗蘋果了嗎?鴻蒙開源不是能不能打敗安卓蘋果的問題,是能不能活下來的問題!


手機用戶70277732059


華為董事、高級副總裁陳黎芳18日在布魯塞爾說,鴻蒙操作系統不是為智能手機設計的。她說:“鴻蒙操作系統其實已經開發很多年了,它不是為手機操作系統設計的,是用於工業系統,主要特點是延時非常低,毫秒級到亞毫秒級。第二個特點就是安全,非常的安全,它的架構是領先的,但並不適用於手機操作系統”。


功夫考拉


華為一定會成功,也必須會成功,因為華為己經成為中國反抗美帝技術霸凌的前沿陣地(雖然它不想),但有14億國人支持(除少部分洋奴),有華為強大的研發能力,有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一定能成功


尖牛刀


這個東西應該動態的看,比如2019年推鴻蒙2020年底市場佔有率怎樣,2025年怎樣這樣的,不是靜態的,不行,吊打,完爆什麼這類詞。還有如果真的出來是會有一些有社會責任感和民族危機感的人支持,還有些人就是認為外國的好,其實這個觀念植根大家腦子很久了,我們設備上有哪裡進口的led小燈,有日本進口的什麼小鎖,我第一感覺也是牛逼,用了這麼多進口件,可是再想想問人家採購的,為什麼一定要用進口件呢,國產沒有?答案是,同等質量,人家便宜。現在的華為5G海康威視攝像頭也是一樣的,質量好價格便宜,這就不行了,超過了某美國他們就企業競爭力就下降了,這個可不是單是不賺錢的事,整個產業鏈水平都下降了,國防設計製造能力就走下坡路了。所以得趁還有威懾的時候把這些威脅扼殺在搖籃裡。當然是,老百姓只會認質量好價格便宜的東西,可是我怎麼也想不明白總是有人惡意摸黑國產東西的這些偽軍是想幹嘛。抹黑國產汽車,抹黑國產手機,怎麼不摸黑北斗抹黑高鐵呢,要是用過客觀分享經驗的歡迎提出意見,這些雲體驗的麻煩閉嘴


菁菁要加油噢


華為鴻蒙系統要做到全球認可的話首先和5g的做法一致,謀求世界各國的專利和安全認證。這是最難和最有效的一步,只要做到全世界的一半國家認可,鴻蒙就基本成功了。鴻蒙還學習蘋果系統的封閉式管理,穩定的系統才是鴻蒙品質的保證,同時免費開放應用市場,讓全世界的軟件工程師受益。鴻蒙系統根據手機硬件自行搭配適應各機型的不同版本鴻蒙向全世界開放,自由下載自由更新會將鴻蒙推向高潮。


怕麻煩吶真的怕麻煩


能,華為那麼天下無敵的。

華為就像金庸小說天龍八部裡的丁春秋,一出場就是“星宿老仙,法力無邊”。

現在的華為就是“華為神仙,宇宙無敵”。

在銀河系就沒有華為辦不了的事!

你說華為手機除了屏幕、攝像頭、傳感器、內存、閃存等做不了,還有什麼是華為做不了的?


黑東北的都是縮頭甲魚


首先,華為在國內是有一定的生態基礎的,華為手機已經是國內銷量第一,在國內佈局生態存在可能性,但最大缺點是自己又做手機,又做系統,國內其他手機商是否願意上船?畢竟上了華為的船,至少從感覺上已經輸掉。並且,國內其他手機商所有應用還要進一步兼容華為系統,無形中也增加了開發成本,而其他手機軟件應用也一樣增加開發成本。

其次,國內生態從全球人口占比五分之一,剩餘五分之四都是蘋果和安卓。很難僅憑手機銷售形成國外生態。畢竟蘋果是封閉式,安卓是開放式,那麼華為鴻蒙是什麼“式”?兼容式?這種模式是否會演變成一直在追趕,從未能超越的被動模式?生態維護需要有廣大受眾,廣泛使用的不斷提升。還要有背後的賺錢模式。

當然說完劣勢,還可以看看優勢或者希望的一面。既然被封堵,也只能背水一戰,總不能等死,最終會像中興一樣的可悲,而偏偏自身有抵禦的能力和可能性,不排除“兼容模式”,最後形成反超。尤其考慮到中國國內如果有好的遊戲、應用等面向全球推廣,必然與鴻蒙兼容,從而開闢出一條生路。

所以華為生態佈局並不難,而要躋身主流,需要從用戶角度多研究。


qcg5307


按理說微軟的手機系統才是最好用的,但是為什麼死了?還把諾基亞拉著墊背了,知道嗎?用戶數量和開源最重要,多少人已經習慣了安卓,又有多少APP願意花錢開發的軟件來適用於鴻蒙?數據怎麼對接?讓全世界為鴻蒙買單?自己用腦子想想可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