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迁都北京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果在南京的话,大明国祚会不会更长?

中国历史研究所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这事,那叫油炸花生米,不仅干而且还特别的脆,简称干脆。

咋说呢?朱棣这绝对不是啥好人,但绝对是个好皇帝,在咱的眼里只要能把老百姓放心口上,这都是好皇帝。

为了回答好题主的问题,咱还是从为嘛会迁都来说事,先说个背景

其实迁都这事,最初的来源压根就不是在朱棣的身上,当年明太祖朱元璋,老朱其实就有想法迁都。

为嘛老朱就有这想法呢?

首先这南京他不是咱大华夏的中心,您摊开地图瞅瞅,他这位置靠了东南方向上。

而且老朱开创大明朝,一手掀翻元朝,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元朝被打败了,但元朝的势力依然活跃在蒙古大草原上,这势力就是后来的鞑靼。

虽然不叫自己个元朝,但这衣钵还在,天生就是大明朝的死敌,压根就没有化解的余地,那么有他搁北边骚扰,你在南京这块也不安生。

所以老朱一开始就想到了两京制,打算从南京这块迁出来,到别的地另建设都城。

当然老朱对这事不仅动了心思,而且也付之行动,和大臣们商量过这事。

最后就确定了四个地,凤阳(老朱的老家),关中,洛阳以及开封。

话说咱大华夏的子孙,都会有一个衣锦还乡的念头,这不凤阳作为老朱的老家,老朱他就想回去,所以开头就在凤阳这块兴建。

咋说呢?凤阳这块地处淮西平原,这块压根就不富裕,作为都城他就不合适。毕竟一个都城,少说不得百万人口,不富裕你咋养活?再说这块后来勘察了一下,发现风水有点问题。

所以当兴建的差不多了,老朱去视察了一下,也就放弃了搁这块建立都城的想法。

最后定下来的是开封,还专门把开封改成了北京,南边有南京,北边有北京吗?

而咱现在的北京搁那会还叫北平府(原大都所在地),意思是北方安宁平定,后来就被老朱封给了朱棣。

那么这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朱就淡去了迁都去开封的想法,后来这开封就去掉了北京的称号。

虽然老朱没有把都城迁到朱棣封地的想法,但往北边迁,这绝对有这心思。

那么大明王朝开国皇帝,和有作为的朱棣都想往北边迁,那么这事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较真了:“利大于弊?那么为嘛朱元璋消了这念头?”

这主要还是老朱已经开始面临继承人的问题,要扶持自己的孙子朱允炆,压根就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办这事。

迁都这可不是啥小事,嘴一张一闭这就能迁?事海了去了。要是朱标没死,您瞅瞅迁都这事在老朱的手上就完成了。

哎!这是另外的话题,咱接着聊。

那么后来朱棣为嘛一定要迁走呢?这就涉及到了题主的利大于弊的问题。

首先一点

南京的皇宫,这是填湖建起来的。那么这就造成了南京皇宫的地基有点虚,建成之后这就下沉了。

那么风水格局就发生了变化,变成南高北低,这不好。

这其实也是朱元璋老朱想要迁都的一个依据,那么到了朱棣手上他也是,这事您在祭光禄寺灶神文中您可以查到。

这第二点

话说,建文帝朱允炆他要是削藩削的缓点,皇位坐的再稳当一点,再行削藩的话,朱棣他也不会扛着骂名起兵造反去。

也就是说朱棣他这皇位有点来路不正,在咱大华夏子民的心里,身子不怕影子歪,您整个身子就是歪的。

不服朱棣的人大有人在,这不朱棣打下南京城之后,就用最血腥的手段想要让那些个忠诚于建文帝的大臣服。

方孝孺还让诛了十族,手段不可谓不血腥,但这样的结果虽然起到了震慑的作用,但朱棣也失去了南方读书人的心,士族们就有点瞧不上朱棣。

毕竟你这皇位不仅不合法,还这么血腥。

朱棣是啥人呢?他也感觉到这种不适应的排斥感。

所以朱棣就有着迫切的想要回到自己老地盘北平的打算。

那么这种局势如果持续下去,再起硝烟,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毕竟矛盾已经对立起来,与国家与自身都不利。

所以迁都是必然的,利大于弊。

第三点,迁都可以有力的震慑北方那蠢蠢欲动的蒙古人。

毕竟,朱元璋当年把朱棣搁到北平这块,就是为了防御蒙古人的袭扰,给大明朝维护出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

现在朱棣不在了,北方这块就空虚了,蒙古人这时不时的过来掠夺一番,这没人受得了。

尤其是朱棣眼珠里就揉不得沙子,你打我,我还不还手,天下就没这道理。

当年朱棣派使臣去安南(越南),结果被杀了,朱棣也不和他客气,直接提兵二十万,把个安南给平推了。

好好和你说话,你不听,那就用刀子吧!这说明朱棣很尚武。

而朱棣对蒙古这块他也不客气,五次出征,打的蒙古人压根就不敢靠近边界线,最后朱棣都是死在了行军大营里边。

当然这是后话,朱棣能够打赢蒙古人,但你蹲在南京这块,毕竟胳膊短不是,咱把都城迁到了北京,不仅可以防御,只要乐意时不时的上去揍,这还是有可能的,毕竟作为首都,那么军事力量这绝对应该是最好的。

所以迁都北京,可以有效的震慑蒙古人,这想法和朱元璋的想法是一致的。

第四点。

大家伙也知道,这说起读书,北方就干不过南方人,这就造成了一个局面,朝堂上当官的这几乎都是南方人。

这可不好,这不利于一个稳定发展的朝堂,南方人在官场中太过猖獗,皇帝也不好管理不是。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说了:“读书北方弄不过南方?”

俺就是北方人,在当时这是不争的事实,没办法环境造成的结果,北方一年四季,就一茬的收成,就这收成还得瞅老天爷的脸色,天天为了活命想办法,那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读书,而且你还时不时的防范蒙古人的骚扰,所以北方彪悍,读书不行。

南方不一样,啥这鱼米之乡,那鱼米之乡的,这都在南方,一年收两茬庄稼,有的地更加过分,三茬的也有,吃喝不愁,所以读书就厉害。

这不后来就有了著名的南北榜案吗?

您要是搁南京继续呆下去,这种事态势必会更加的严重。

那么迁都北京,这会让这种事态有所缓解,毕竟北京都做为京师了,这安定的环境还是能够保证的,而且全国的粮食啥的,都能调遣过来,最起码吃的方面就能解决了。

最后一点,就是南京太热了,北边凉快点,毕竟朱棣大半时间都是在北京呆着不是。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迁都北京,从长远来看,绝对是利大于弊。

从三个方面来看。

政治上。

南京是朱元璋定都之地,但并不是最合适的都城。连朱元璋自己,都想过迁都,他曾经派太子朱标在开封、洛阳和西安三座城市中考察,想选择一座迁都。朱标考察一圈后,选择了西安,并将方案上呈给了朱元璋。

不过,朱标考察回来后,很快病倒,并逐渐病重,最终在次年病逝。此事对朱元璋打击很大,他也已到古稀之年,再也没有精力和时间来落实此事,迁都就此不了了之。

等到朱棣靖难成功,登上帝位后。由于他二十岁就就藩北平,此后数十年都在北平渡过,对于江南官绅来说,他毕竟是个外来的藩王,得位不正是他的瑕疵,南京对他来说是个“生地”。而在北平,他已经经营二十多年,在当地有民心支持,是块“熟地”,迁都北平,在政治上对他更为有利。

经济上。

历史上,江南是块富庶之地,直到明末,江南的税赋都是帝国的重要经济来源,相比之下,北方经济则落后不少,这点朱棣深有体会。如果继续定都南京,则南北经济差异将越拉越大,不利于帝国的平衡。

经济落后将导致一系列后果,为求平衡,帝国必将以南方的税赋来补北方的亏空,则又可能引起南方的连锁反应,难以两全,而迁都北平,在天子脚下,北直隶的发展将顺理成章,缩小与江南的差距。

军事上

南京虽然看上去坚固,其实很难防守。历史上,以南京为都城的王朝很多,但多数为割据政权,偏安一隅,难有作为,这是从帝国内部来看,南京的劣势。

在帝国外围,此时蒙古仍然是明朝的头号敌人,残余势力还在不断扰边。以北平为首都,对于马上天子朱棣来说,可以更迅速地对蒙古的军事威胁做出反应。朱棣时期的京师三大营仍然强力,加上帝国边军,可以迅速召集强大的兵力,朱棣此后数次亲征,正是基于这点。

如果不迁都,北平没有强力将领坐镇,很容易被蒙古乃至后金蚕食,再要打回来可不容易,比如北宋时期的燕云十六州。


从长远来看,朱棣迁都北京的目的,基本都达到了,北京从此得以发展至今。如果没有迁都,难以想象如今北京的境况会是怎样。


小院之观


有个故事可以讲一下:

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准备修建皇宫。有一天,老朱心情特别好,于是带着一群大臣和众多皇子千万紫金山,想从上而下俯瞰自己未来的皇宫。

众臣自然是马匹连连,什么金陵几朝古都,虎踞龙盘什么的。老朱自己也洋洋得意。

就在这个时候,长子朱标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

“紫金山上架大炮,炮炮都打金陵城”

老朱一听,顿时内心火冒三丈,准备来个竹笋炒肉惩罚自己的儿子。可是猛然发现,地形地貌确如太子所说,不由得一头冷汗。

可能老朱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在后面,也作出了迁都的打算,不过那个时候,备选的首都除了当时的大都(就是背景),还有老朱的老家,凤阳。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金陵城虽然远离国境,但是作为首都,真的发生战况,一被包围,就插翅难逃,这也是后来为什么太平军被包围在南京,而基本上全军覆没的道理。


房房小建


如果从经济学角度来考虑的话,迁都北京确实弊大于利。因为明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妥妥的扎根在南方了,北方的粮食生产甚至不足以供养北直隶地区的贵族和皇室成员,所有的皇室消费基本都由江南地区来支持,也不只是明朝,包括后来的清朝,也是必须依靠江南地区的物资支持,才可以维系华北地区统治阶级的稳得。

而明代的定额税收使得明政府很难利用好国内的经济资源,通过运河将物资运输北方无疑是一笔高额的开销。除了政府自己的花销,明初的税收政策还支持上交物品,比如粮食布匹一类,尤其是江南地区,属于明代重赋地区,物资税的上交还要自行解决,地方官府只起到督促作用。首都在南京,距离近还好说,迁都北京之后,江南的百姓们便要花费更大量的资金作为运输费,无疑是对民间财富的浪费。也影响了百姓们安居乐业。



不过从军事角度考虑,迁都北方却又可以牢牢的控制住东北地区的主权,当然成祖时代的北京还不是国门,自然也不存在网上流传的“天子守国门”一言。不过为了镇守北方也不需要朱棣亲自去,只需派遣太子坐镇即可,在军事重镇的训练还可以培养下任君王的军事理念,更有利于国家的持久。同时太子的位置在那,也足以镇住北方,还能拉拢边军总兵对帝国的忠心。


不过还有一点,在很多人看来非常可笑,却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南京的风水虽好,但是帝王之气不如北京的长久。风水没法用物理学解释,但是也不能断言它就不存在。据说南京本有帝王气,但是秦始皇当年为了压住这股气,特意凿空了紫金山,让南京的帝王气不得长久。于是便有了南朝六朝以及五代时期吴国和南唐只能强盛一时却不得长久的说法。

虽然现在的人对风水半信半疑,但是古人可是奉之为真理,像朱棣这种大老粗自然是更加认为南京的风水不足以让大明朝万世万代,所以迁都是肯定的。而北京又是自己经营多年的老巢,风水也是好的不行,自然而然的也就要迁都北京了。


火器工坊


首先,都已经21世纪了,我们要学会去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问题。国都与国祚没有任何直接关系,不管是在南京,还是在北京,甚至于在朱元璋老家安徽凤阳,结果都是那样,该多长久多长,没有任何玄学因素。

熟悉历史的人肯定有这样一种认识,古代大一统王朝除了明朝外,没有任何一个是主动建都与南方的。但明朝建都南京也就历经不到三十年,就被朱棣迁都北京。

古代大一统王朝最爱定都的地方无外乎三个,西安、洛阳、北京。

人们也可以清晰的发现一点,那就是经过“永嘉南渡”、“南宋建都”等一系列的人口流动、政治流动之后,南方的经济、文化潜力开始被开发,甚至超越北方地区。但是政治中心,除了被动迁移外,主动的落脚点都是在北方。这也就形成了政治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的想象。

为什么会这样呢?南方它不香嘛?为什么偏偏要吧政治中心留在北方?

问题不难,也就是题主这个问题的答案。

首先,朱棣迁都北京绝对是利大于弊,毋庸置疑!

有些人把朱棣迁都北京简单的理解为北方是朱棣的大本营,他必须回去。有道理,但是太肤浅。自古以来,北京都是北方军事重镇,用来地域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南方则不存在这个问题,除了明末的倭寇肆虐,基本不存在异族侵袭。

其次,如果将政治中心也迁移到南方,政治代价是特别大的。大家或许还记得洪武年间的“南北榜”案。那一年,北方学子意外的集体发挥失常,录上的进士全部都是南方人,这让朱元璋很是恼火,以为是科场舞弊,结果并不是那样。不得已只能在北方再次科举,史称“南北榜”。

这里就又一个公平意义。首先,北方连年战乱受灾,与南方人接受的教育资源是完全不一样的。其次,北方为文化之乡,文明发源地,如果不增设新科举,有失政治公允。

这就是北方的意义。如果把南方比作花朵,北方就是绿叶;若果把南方比作牙齿,那么北方就是唇,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所以在自主情况下,北方定都一直是首选。

北方连接这欧亚大陆,是中国同西方的陆上交通,有来往就必须要有提防。中国北疆幅员辽阔,纵横千里,如果马马虎虎,必然招来大祸。外加明朝是推翻元朝成为天下霸主的,而蒙古人最终就是退回老家,不得不提防潜在危及。

结束语:综合来看,朱棣迁都北京是一件明智之举。其避免了经济、文化、政治独居一处的现象,平摊了政治资源,照顾到了天下南北众人。尤其是天下初定,外敌未清,迁都北京很有必要,这也就是“天子守国门”的最好解释。

【文 / 楚南青史君】



楚南青史君


朱棣迁都北京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果在南京的话,大明国祚会不会更长?

一、迁都北京的利弊分析

总体而言,迁都北京弊大于利,理由如下:

1、定都北京经加大济成本

明朝时期,北方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都不如南方,迁都北京,远离经济核心地带,不利于对南方经济命脉的开发和掌握,又必须依赖京杭大运河辗转数千里向北京转运大量的粮米布匹的生活物资,而京杭大运河也需要不断修缮维护,本身成为财政的无底洞,迁都北京以来,帝国大量的精力来保障首都供应,大大增加了国家运行成本。

京杭大运河既是北京的命脉也是财政无底洞

2、定都北京加剧环境资源矛盾

还有一个因素,明朝中后期,北方气候突然变冷,进入小冰川时代,直接导致北方的粮食产量减少,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也大大降低,增加了人口增长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尤为突出。事实上北方少数民族,不管是蒙古还是后金,几乎都是因为冬天大雪,牲口冻毙,妻儿嗷嗷待哺,青壮年才冒险组队入关劫掠。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在草原体现的尤为明显,人口几何指数增长,而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只好外出去抢掠,与其饿死不如刀口抢食而死。包括西北大旱,农民颗粒无收,只好组团抢掠。首都设在北京,无法自给自足,必须依靠南方转运,相当于与北方的饥民抢食,更不要提赈济北方的灾民了,这必然加剧资源的矛盾。

九边重镇拱卫北方安全

3、定都北京增加军事压力,给自己制造一个大劫材

明朝同其他朝代一样,都面临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明朝强盛时,多次征北解决北方威胁。但游牧民族的草原地域广大,人口分散,忽聚忽散,无法彻底消灭。首都定在北京,相当于天子守国门,可以方便的调动资源,防止军事首领做大威胁皇权。但也有很大弊病,就是北京太重要,不能有半点闪失。明朝下了很大功夫,修建了万里长城,设置了九边重镇,拱卫京师。但北京太接近边塞,北方游牧民族,不管是鞑靼、瓦剌还是后金,都曾进攻北京。每一次北京收到威胁,都要调动各方勤王之师,长此以往,耗费大量人力和钱财,军队也劳而无功,疲惫不堪。北京作为首都是一个必救的核心,相当于围棋中的一个大的“劫材”,对自己很重要,对敌手无所谓,反而可以时不时打打这个劫,直要首都在这里,这个劫材永远存在。实际上,正是北京被攻破后,直接导致明朝灭亡。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大明定都北京,无论从经济上、军事上、环境上都使大明处于不利的位置,而好处就是天子直接守国门,对外方便调动各方资源应对游牧民族侵略的压力,对内防止安禄山之类的将领做大。而军事将领做大甚至反叛的问题,明朝通过对练兵、调兵、军饷、武器、军官的严密制度设计,几乎避免了这种可能性,有明一代始终没有那个将领可以做大到防抗朝廷的地步。

二、如果定都南方会怎样,大明国祚会不会更长?

如果定都南方,大明国祚可能会延长。理由如下:

1、大明定都南方,对东南沿海的治理会更好,国家实力会更强。

明朝由于没有主动发展海外商业贸易,拱手把贸易机会让给海盗和倭寇,反而要花费大量军力物力平定海盗,明朝的财政收入反而不如南宋。明朝中期,东南沿海遭受倭寇骚扰,经过数十年战争才予以平定。明朝后期,海盗走私猖獗,白银外流严重,导致通货紧缩,而明政府一直没有有效应对。明朝经历的三大征以及后金的战争,财政危机严重,实际上是财政危机拖垮了明朝。这些事情,如果定都南方,就不会固守小农经济思维,对东南地区问题的处理就会更灵活,有利于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应对更大的挑战。

2、北方骑兵对南方并无优势

反对定都南京的人,经常以北宋和南宋灭亡为例,强调南方无法抵御北方铁骑的侵略。但明朝之后,火器进步迅速,蒙古骑兵已经失去优势,事实上明朝正是从南到北将蒙古骑兵驱逐出中原的,而且数次远征蒙古高原,歼灭了北元势力。而且有明一代,蒙古人始终没有对大明造成实质的威胁,明朝在经济上始终保持着对草原民族的优势,但基于统治成本的考虑,并未长期占领。

明朝在北方沿着农耕和放牧的分界线修建了万里长城,设置了九边重镇,在长城外设置了若干卫所,每年秋天在长城外焚烧几百里草原,防止骑兵南下,这些措施有效的保证了北方的安全。就算有破关入境的劫掠部队,在劫掠之际也时时防止被关门打狗的危险,往往劫掠一番匆匆离去,无法长期占领。明朝通过分而治之的策略,将蒙古分化为鞑靼和瓦剌。通过封贡制度,提供给蒙古基本的生活物资,也购进了大批蒙古马匹,而且明朝时蒙古人普遍信仰喇嘛教,对明朝的威胁已经大大降低。

3、内乱是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实际上大明直接亡与农民军起义,而起义的直接原因在于西北连续多年大旱和明政府的财政危机,财政危机造成无力赈灾,反而为压缩开支削减公务员队伍,闯王李自成本身就是一个被解雇的驿卒,更有领不到军饷的官军也加入了反叛的队伍,一切都是钱少惹的祸。一直到明朝灭亡,虽然满清在关外发展迅速,并且几次入关劫掠,但并未对大明形成压倒性优势。

明朝首都北京是李自成的农民军攻破的,崇祯皇帝吊死煤山,崇祯皇帝的儿子一个也没有逃出来,造成南京无法确定由哪个王爷当皇帝,各自拥立一派,互相争斗,无法凝聚力量。而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面临闯王兵临城下的情况下投降满清,才导致满清入主中原的。南明无法抵御大清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满清有压倒性优势,而是北京政权覆灭后南明内部混乱,缺乏抵抗核心所致。而如果一致在南方,明朝不会有财政危机

闯王李自成


综上所述,大明定都北京弊大于利,也是造成明朝财政危机和灭亡的直接原因,如果大明定都南京的话,大明国祚会更长。


郑说豫见


说一下,绝对是弊大于利。

首先,先看图(图自宁南左侯,已经得到其使用同意)

这是洪武三十一年北平周边卫所分布。

这是迁都以后的北平周边卫所分布。

为了拱卫京师,只能把周边卫所全部拉到北京周边,明朝北疆缩边已经无可避免。

再来看稍微远一点的山西山西行都司(大同)



洪武三十一年卫所分布。


细节图


再看迁都以后的


细节图


已经快把山西行都司卫所抽完了。蒙古人要是破关,山西行都司行防卫体系同虚设。

所以导致,更本不存在长城以北的大宁三卫是否送人,因为就算不送人,你也没有军队驻防。

再说第二点,都在吹朱棣疏通运河,打通了漕运。可是,你不搞漕运,那么多粮食,怎么从南方运到北方?北京周边地区产粮够作为一个京师的用度?

接下来就导致了,在朱元璋时代的税赋政策(其他的不在赘述,和此文无关)。大大加重了运输成本,和老百姓的税赋。所以一次次的变相加税。

三,建新都的成本问题,修建北京用了多少人力物力?再说了,北京地处北方干燥,宫城多少次失火?

别说什么为了守边,纯粹的放狗屁,九边是你朱棣迁都以后缩边的结果,你朱棣要是不迁都,北部边疆还是原来那样子,按照朱元璋的设想继续修外长城,用你天子巡边?


按朱元璋这么搞,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就说这么多。


炭烤母猪蹄儿


现在有西方的史学家研究认为,中国近代的衰败始于朱棣夺权和迁都,国力巨大损耗是明显的,一是夺权时巨大的内耗损兵折将,后来手下无信任的大将了,不得以要御驾亲征北方,终死于征战途中,二是首开古代首都离开供给地区的先河,日复一年损耗国力,以至其死后儿皇又要迁都回南京!三是事关世界走势的是,丢弃了郑和在南京造宝船,七下西洋控制海权之大好局面,丧失了成为陆海强国的战略机遇,让英荷葡日等国海上势力兴起。


祥龙36842078


懈逅世界,解构世界。你好!我是明浩。

这个问题是薜定鹗的猫的后结局,因为一切都已经有了結果。既使再来一次,结果仍然是末知。

当时迁都利弊早就权衡好了,如果定都南京,都说在那不长。我不信!且听我来分解,不迁都,不国祚。

中国在宋代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说明朝思想禁锢,但大明却出了好几个思想家,甚至还有心学流派。当高官的还有信天主教的。

其实从明代中期开始,中国的威胁便不再来自游牧民族,而是来自海上。如果不迁都。明代的商品经济会更发达,同国外地区信息往来会更密切。因为老百姓的负担会更轻,也就是更有钱,也就拥有更多选择。所以明政府改革,便会势在必行。说不定现在都是大明。

一个国家的人有思想,兼容并包。又有钱,腰缠万贯。还有什么不能追寻。北方游牧民族出现了火器优势就荡然无存。后金可不是游牧呀!明的灭亡,和迁都是有很大关系的。

好了,之所以这样说是想要说不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的分析看起来精秒,都比不过薜定鹗的那个打开了的盒子。因为事实才是事实。而在末出结果之前,一切仍犹未可知!


解构世界一明浩


静夜史认为这个问题并不准确。

因为迁都北京对于朱棣而言,首先是作为统治者的个人意愿,其次才是为大明帝国的江山社稷着想,所以用利弊来形容朱棣迁都是本末倒置的思维。

对于朱棣而言,迁都北京主要是为了解决篡位后的人身安全和生存环境问题,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对朱棣本人而言没有“弊”这一说,北京的风沙对于朱棣而言都是过家家。

而作为统治者的决策,朱棣的意愿必然也深刻影响着大明帝国的盛衰。那么迁都北京对大明帝国而言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静夜史认为当然是利大于弊。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因为迁都北京,明朝才有了276年的国祚。

为何这么说呢?静夜史认为这和我国古代历史上小农经济的帝国基石密不可分。

虽然小农经济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且结构稳定等诸多优势。但小农经济也带结构脆弱,受自然环境影响力强等不足,尤其是面对北方虎视眈眈的游牧民族时,独立的小农经济单位难以形成合力且因自身战斗力不足,极其容易被游牧民族横扫。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秦始皇时代开始,中原王朝就在农牧交界线上修建万里长城阻挡游牧民族南下。长城的修建,使得小农经济发展获得了稳定的发展空间。

但长城作为劳民伤财的浩大工程,不仅建造时兴师动众,维护时更是耗时费力,在小农经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政治力量的支撑,万里长城防御体系是绝对无法固若金汤,这在客观上决定了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必须在靠近长城的北方,尤其是长城以北的少数民族虎视眈眈时,所以朱棣迁都北京有其必然性。

不过北方很大,为何是北京而不是西安或者开封呢?静夜史认为除了北京时朱棣老家的考量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东北版块的加入。相比于西安和开封等北方城市,北京虽然条件更为恶劣,但这里靠近长城的同时,还有效连结了华北和东北版块,是自金朝以来统治者的共同选择。

所以,为了保住东北,朱棣只能将都城选在北京。在我国地形总体自北向南倾斜的情况下,都城越靠北,越有利于帝国的稳定。

而且朱棣时期的北京,并不是明朝的“国门”,虽然自靖难之役开始,明朝于1399年放弃了大宁卫,1402年放弃了东胜卫,但作为朱元璋在漠南地区构筑的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北京北部的开平卫虽然孤悬塞外,但仍在明朝手中,这意味着北京依然和蒙古有一定距离,直到1435年明宣宗时期开平卫内迁后长城才成为明朝北界,北京才成为国门。

将北京放在抗敌一线,对明朝而言是正确的选择,北京一旦失去,华北平原和江淮地区无险可守,如果少数民族在长江以北建立类似元朝的强大政权,定都南京难以固守,所以历史上定都南京的政权才不长久。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